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4届长春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上传人(卖家):知识图书馆
  • 文档编号:8097094
  • 上传时间:2024-11-27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265.54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届长春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由用户(知识图书馆)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4 长春市 重点 中学生物 上期 学业 质量 监测 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生物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4届长春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D代表了大气中的CO2库B.C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B代表生物都是细菌D.A代表的生物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下列关于激素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

    2、B.激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性C.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3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甲液和丙液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4下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与其他选项不同的是A.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B.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科研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场所C.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出一种电子蛙眼D.我国以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有22种5关于胰岛A细胞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3、()A.有识别葡萄糖的受体,没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没有识别葡萄糖的受体,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既有识别葡萄糖的受体,又有神经递质的受体D.既无识别葡萄糖的受体,也无神经递质的受体6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所示。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 I10A.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B.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随着

    4、捕食者数量增加,乙的数量逐渐增加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增加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自2020年至今,由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某些患者早期病情较轻,后期因发生细胞因子风暴病情突然加重。细胞因子是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细胞因子风暴是机体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的一种状态,其造成肺损伤的机制如下图所示。(1)APC细胞统称为_细胞,包括多种类型。据图可知,利用_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抗体可用于新冠肺炎细胞因子风暴的治疗。(2)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国累计接种疫苗29亿剂次。接种新冠疫苗可以起到降

    5、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死率的作用,提高疫苗接种率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之策。大部分完成2剂新冠疫苗接种的人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不患病或者症状较轻,请分析原因_。请评价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是_。(3)2021年12月9日,清华大学研发团队研发的中国首个新冠特效药获批上市,主要成分是BRII196和BRII198联合抗体,特效药静脉滴注注入体内后马上生效,可降低高风险新冠门诊患者80%的住院率和死亡率。这属于免疫学在临床实践上_方面的应用8(10分)陕西省榆林市北的毛乌素沙漠,在五世纪前还是水草肥美、风光宜人的牧场。后来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等导致地面植被丧失殆尽,就地起沙,至明清时期己形成茫

    6、茫大漠,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1959年以来,人类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如今许多沙地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请回答下列问题。(1)适度的放牧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过度放牧则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原因是_。(2)毛乌素由沙地变成林地、草地属于_演替,这也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_。生态系统重建后,野生动植物也随之增多,榆林市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吸引了大量游客,这体现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3)毛乌素生态环境恢复后,甘草、牛蒡子等传统药用植物开始出现,合理利用这些野生生物资源,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7、为此人们需要采用_法调查某药用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而测算出该植物的_,并据此制定该资源的年度_计划。(4)樟子松是西部沙丘地区优良的造林树种,樟子松天然更新一直是毛乌素林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人员对不同林分密度的樟子松幼苗年龄和株数进行调查后,得到如下结果:注:林分密度是指调查区域内单位面积成年樟子松的株数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_株/hm2的区域樟子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9(10分)痒觉是一种区别于痛觉、触觉、温觉等的感觉。当机体大量出汗招来蚊子叮咬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织胺引发被叮咬部位的反应,出现局部皮肤红肿

    8、现象,同时痒觉信号通过一系列中间神经元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痒觉,并产生抓挠行为。“抓挠止痒”的神经机制(部分)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蚊子叮咬引起局部皮肤红肿,其原因是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_,血浆蛋白等渗出,导致组织液渗透压_,水分较多地从血浆进入组织液。(2)皮肤痒觉感受器中神经元的轴突处于静息状态时,主要靠_维持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若给予皮肤痒觉感受器适宜有效的刺激,就会引起皮肤痒觉感受器中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从而释放_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传递到了另一个神经元。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神经冲动。

    9、此过程中a、b、c,3个细胞中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的有_。(3)疼痛可以抑制痒觉。据图分析,痛觉感受器中神经元释放的谷氨酸(Glu)是一种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抓挠止痒”的原理是_。10(10分)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请分析回答:(1)图1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_形式流动的。(2)在图2的食物链中属于_(生物)的同化量的一部分。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用图中的符号表示)。(3)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

    10、是_。(4)图2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在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_能力,该种能力的基础是_机制。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11(15分)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请完成下列图解: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分析题图:A、B、C都有箭头指向D,则D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C与D存在双向箭头,则C为生产者,则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详解】A、A、B、C都有箭头指向D,则图中D代表了大气中的CO2库,A正确;B、由分析可知,图中C代表了

    11、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C、由分析可知,图中B是分解者,代表的生物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或动物,C错误;D、由分析可知,图中A是消费者,代表的生物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故选C。 2、C【解析】1激素既不组成细胞成分,又不提供能量,只起调节细胞的代谢的作用,激素是由动物的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激素分泌后随着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激素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是作用很大。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激素既不组成细胞成分,又不提供能量,只起调节细胞的代谢的作用,A正确;B、激

    12、素调节具有微量高效性,B正确;C、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C错误;D、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D正确。故选C。3、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人体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所以图中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丙是淋巴、丁是细胞内液。【详解】A、过程2、6受阻时,导致组织液增多,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所以乙液组织液中可以存在乙酰胆碱,甲液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正确;C、淋巴细胞存在于(丙液)淋巴

    13、中,会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因此淋巴细胞也存在于(甲液)血浆中,C正确;D、甲液是血浆,丁为血浆中的血细胞内液,其中也包括红细胞,在氧气含量高的部位,氧气和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氧气含量低的地方,氧气和血红蛋白分离,扩散进血浆,进而进入组织液,故丁中O2浓度可能比甲中的高,D错误。故选D。4、A【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属于间接价值;科研价值属于直接价值;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成功研制出一种电子蛙眼属于直接价值;海洋生物制成的单方药物属于直接价值,A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中与其他选项不同。故选A。5、C【解析】1、血糖的来源: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肝糖原的

    14、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合成肝糖原、肌糖原 (肌糖原只能合成不能水解)、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2、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分布在胰岛外围)提高血糖浓度,促进血糖来源;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分布在胰岛内)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详解】ABCD、胰岛A细胞既可直接受血糖浓度影响,也可受下丘脑传出神经的影响,因此胰岛A细胞细胞膜上既有识别葡萄糖的受体,又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6、C【解析】题表分析,四个池塘实验对照比较,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丙种群数量越来越

    15、少,可见甲丙是捕食者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甲、乙、丙相对数量发生变化,说明捕食者数量会影响甲、乙、丙之间的竞争关系。【详解】A、表中信息显示:甲和丙蝌蚪的存活率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乙的存活率却上升,这说明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A正确;B、无捕食者时,池塘1中的乙蝌蚪存活率最低,说明其竞争力最弱,据此可推测,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B正确;C、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和丙蝌蚪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乙蝌蚪的存活率逐渐升高,而存活率升高并不意味着乙的数量逐渐增加,C错误;D、随着捕食者数量的增加,甲和丙蝌蚪的存活率逐渐降低,乙蝌蚪的存活率逐渐升高,所以乙蝌蚪获得

    16、的资源相对增加,D正确。故选C。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 .抗原呈递 .IL6、IFN(2) .完成疫苗接种的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机体会通过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新冠病毒造成症状之前将其清除。 .引起人体过敏反应;病毒变异快,可能导致疫苗失效(3)免疫治疗【解析】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是一种RNA病毒,其遗传物质RNA可以复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和繁殖,必须寄生于活细胞;病毒进入人体后首先发生的特异性免疫是体液免疫,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病毒侵入细胞后会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

    17、免疫,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毒侵入的靶细胞结合,使得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小问1详解】APC细胞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吞噬细胞等,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据图可知,IL6、IFN细胞因子可活化吞噬细胞,使其释放活性氧、杀菌蛋白等物质损伤肺泡细胞,因此利用IL6、IFN细胞因子的受体注射实验动物后,制备得到的抗体可能抑制相关细胞因子活化吞噬细胞,从而有助于阻止后期病情的加重。【小问2详解】由于完成疫苗接种的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机体会通过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新冠病毒造成症状之前将其清除,所以大部分完成2剂新冠疫苗接种的人

    18、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不患病或者症状较轻。由于不同人的体质不同,新冠疫苗可能会引起部分人产生过敏反应;另外病毒变异快,可能导致疫苗失效,这是新冠疫苗可能存在的局限性。【小问3详解】为患者输入BRII196和BRII198联合抗体进行治疗,属于免疫治疗方面的应用。【点睛】本题以新型冠状病毒为题材,考查了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病毒的结构和生命活动、免疫调节等知识,并能结合相关知识分析作答。8、(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2) .初生 .速度和方向 .直接和间接(3) .样方 .年龄结构 .采伐或利用或开发利用(4) .林分密度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 .4

    19、50【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4、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小

    20、问1详解】适度的放牧并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破坏,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由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过度放牧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由于不合理开垦、气候变迁和战乱等导致地面植被丧失殆尽”,说明毛乌素的沙地上不存在植被,由于没有生产者制造有机物,因此也不存在其它生物,故毛乌素由沙地变成林地、草地属于初生演替。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阶段多,但由于“人类大力兴建防风林带,引水拉沙,引洪淤地,开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导致“2020年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己达93.24%,如今许多沙地成了林地、草地和良田”,这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21、沙尘天气显著减少,体现的是生态功能,是间接价值的体现,而“吸引了大量游客”,体现的是旅游观赏的功能,是直接价值。【小问3详解】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调查该植物的种群密度后,测算出该植物的年龄结构,并据此制定出合理利用该资源的年度采伐计划,确定每年的采伐量。【小问4详解】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林分密度下的幼苗年龄和株数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林分密度4507501050株/hm2,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林分密度较小时,林下光照更充分,充足的光照可促进幼苗生长。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为450株/hm2的区域樟子松天然更新前景最理想。【点睛】本题考查演替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

    22、学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9、 (1).增强 (2).升高 (3).K+外流 (4).神经递质 (5).a、b (6).兴奋 (7).当抓挠皮肤时,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c时,会抑制痒觉中间神经元b兴奋,导致大脑不能产生痒觉【解析】1、静息电位形成原因:神经细胞内K+浓度高于膜外,K+外流,最终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形成原因: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最终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2、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详解】(1)蚊子叮咬后,有关细胞释放的组织胺作用于毛细血管,会引起皮肤毛

    23、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中的蛋白质和液体渗出使得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水分较多地从血浆进入组织液,局部组织间隙液体增多,从而出现局部红肿现象。(2)神经元轴突处于静息状态时,主要靠K+外流维持外正内负的膜电位。若给予皮肤痒觉感受器适宜有效的刺激,轴突末梢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然后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传递信号。由于在突触处兴奋只能单向传递,故此过程中,a、b细胞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3)据图分析可知,痛觉神经元释放的Glu能使中间神经元c兴奋并释放神经递质,故Glu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抓挠止痒”的原理是抓挠之后,痛觉感受器接受痛

    24、觉信号并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传递到中间神经元c之后会抑制痒觉相关的中间神经元b兴奋,进而抑制痒觉信号的传递,导致大脑不能产生痒觉。【点睛】本题考查兴奋传导和传递的相关知识,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10、 .光合作用 .有机物 .草 .(-)/(-)x100% .自身的呼吸作用和传到下一营养级 .(一定的)自我调节 .负反馈调节 .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或生态系统组成成份多少、食物网复杂程度)【解析】分析图1: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可判断出A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B为分解者;C为消费者,D为非生物生物物

    25、质和能量(大气中的CO2)。分析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表示兔的同化量;表示狼的同化量;表示兔未同化的能量;表示兔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自身的呼吸作用、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一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利用、部分未被利用。【详解】(1)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分析题图可知,图1中D指向A的箭头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内是以有机物形式流动的。(2)在图2食物链中,表示兔的同化量,表示狼的同化量,则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x100%,表示兔未同化的能量,应属于上一营养级草中的能量。(3)如图2所在的生态系统中,

    26、草属于第一营养级,它的能量除了未利用的一部分和分解者分解利用之外,其他的流向是自身的呼吸作用和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4)图2所示生态系统在引入鹰之后,兔的数量变化后,最终达到平衡,这表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机制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功能及能量流动,重点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1中各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各生理活动的名称。11、 .渗透压 .神经-体液-免疫 .信号分子 .各个器官、系统 .稳态【解析】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这里的调节包括神经系统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详解】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故为渗透压。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通过信号分子相互作用而进行相互影响,因此为信号分子;根据稳态的概念可知,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因此为各个器官、系统,为稳态。【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届长春市重点中学生物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970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