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复习哲学部分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复习哲学部分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与文化 统编 高中政治 必修 哲学 文化 期末 复习 温习 部分 部份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下载 _必修4 哲学与文化_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_政治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复习哲学部分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1)从哲学的本义看: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注意:哲学智慧 是追求智慧、爱智慧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哲学都是正确的,哲学有正确和错误、科学和非科学之分。(2)哲学源于生活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类从事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
2、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形成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哲学家研究的结果,是自觉形成的,不是人人都有特点是零散的、朴素的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联系哲学与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世界观与方法论世界观方法论区别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人们认识世界、改造
3、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两者统一于哲学名师点拨:(1)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大致可概括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则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对具体科学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2)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
4、发展。哲学对具体科学有反作用, 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名师点拨: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总结归纳:哲学是什么?(全面把握哲学概念)(1)从本义看,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它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
5、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注意】(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2)存在(物质):客观存在的事物。思维(意识):主观思想意识。(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表现为主观与客观的关系(1) 思维与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注意: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唯物主义:存在决定思维;或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思维决定存在;或意识决定物质。哲学的两大阵营、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
6、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注意: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不是哲学的基本派别,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说思维与存在或者是意识与物质有无同一性,不能说存在与思维或者物质与意识有无同一性。【注意】不可知论有两种情况: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特别提醒: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B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
7、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C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D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从生活实践看】(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从哲学研究看】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2)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8、;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3)基本形态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比较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联系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本原的,
9、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名师点拨:如何判断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凡认为金、木、水、火、土等一种或几种为世界本原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凡认为原子等为世界本原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凡认为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
10、始物质,是基本元素。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代表人物及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11、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联系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4.哲学的两大阵营(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对世界本原的回答不同。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对世界状态的回答不同。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 主张用孤
12、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从基本派别来看,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两个“对子”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存在从属关系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各种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想总是附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存在交织关系 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要么与唯物主义结合,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也是近代
13、以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阶级基础)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时间: 19世纪中叶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2)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 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在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在实践和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
14、史观的有机统一。第一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其科学性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其革命性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特征。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形成: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和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精髓:实事求是。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15、系(最新成果)(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又一伟大理论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含义: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3) 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内涵:“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当代中国的马
17、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产生,人的意识产生之后,自然界也不受人的意识支配。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也没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
18、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的世界的组成部分。方法论:我们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物质的概念: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名师点拨:物质的客观性:指无论人们是否喜欢,是否承认,是否认识,它都客观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物质有可知性,能被人们所认识。(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质,是物质和意识的
19、唯一区别客观实在客观存在客观实在是指物质现象,是一种属性。 客观存在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是一种状态。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
20、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大脑误区警示: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人脑只是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外,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3)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特别提醒:有了人脑就会产生意识的说法是错误的: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不是人脑自生的。正确的意识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错误的意识歪曲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小结: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
21、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小结: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因此,人的意识也具有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此,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 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世界观】 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
22、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运动的规律性1.规律是客观的(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的含义: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拓展】哲学上讲的运动是对世界上一切运动形式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运动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理解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误区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
23、致形而上学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易错提示】区分以下几种错误观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形而上学和脱离运动谈物质的唯心主义;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唯心主义);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注意: 不能把物质的固有属性等同于物质的唯一特性 (2)物质运动有其客观规律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区分:规律与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 规律与规则:规则是主观的。【注意】不能认为规律是无条件的和永恒不变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