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1》课件第10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1》课件第10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1 计算机 应用 基础教程 课件 10
- 资源描述:
-
1、第10章 信息处理技术与实务10.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信息技术基本概念10.2 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信息处理与信息处理实务10.3 信息安全基础知识信息安全基础知识10.4 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本章按照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大纲对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信息处理实务、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和知识产权与标准法规四个部分的知识点进行介绍,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信息处理的工作技能,掌握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并学会熟练处理日常工作中的信息处理事务。10.1.1 信息的含义及特征信息的含义及特征1.信息的含义及表示形式信息的含义及表示形式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常常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1
2、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194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在控制论一书中指出:“信息就是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10.1 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信息技术基本概念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是事物现象及其属性标识的集合,是人们关心的事情的消息或知识,是由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例如,图片信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声音或图像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2.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信息运动的三个要素是信源、信宿与载体。信源是信息的发生者,
3、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载体是传播信息的媒介。信源和信宿是相对的,通常把信宿作为主体,信源作为客体,主体接收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评价、决策),根据处理后的信息付诸行动(实施)。信息从客体传输到主体经过接收、处理、行动三个环节后反馈到客体,形成一个信息运动循环过程,简称信息循环,如图10-1所示。信息循环是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它揭示了客观事物在相互作用中实现有目的运动的基本规律。正确地设置和利用信息反馈,可以使主体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更有效地接近和达到预定目标。图10-1 信息运动循环过程3.信息与数据信息与数据信息可以脱离信源而借助于载体传输。载体以某种特殊形式的变化和运动反映信息的
4、内容,并使接收者可以感知。信息载体的这种特殊形式的变化或运动称为信息载体显示的符号(或信号)。在信息处理中,信息载体上所反映的信息内容、接收者(人或机器)可以识别的符号称为数据。数据的作用就是能够反映信息的内容并且可以被接收者识别。因此,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信息是数据的本质含义。信息与载体的性质无关,而数据的具体形式则取决于载体的性质。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收集、加工、存储、检索、传输等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面对各种类型的数据。因此,数据和信息是“形影不离”的,常常把信息处理也称为数据处理。如果在不影响对问题理解的情况下,“信息”和“数据”这两个术语可以不加区别地使用。4.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特
5、征信息主要有9个特征:可识别性、可存储性、可度量性、可共享性、可压缩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时效性和可扩充性,其含义描述如下:(1)可识别性:信息是可以识别的,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识别方法。识别分为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直接识别是指通过感官的识别,间接识别是指通过各种测试手段的识别。(2)可存储性:信息是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存储的。例如文字、摄影、录音、录像以及计算机存储器等都可以进行信息存储。(3)可度量性:信息可采用某种度量单位进行度量,并进行信息编码,如现代计算机使用的二进制。(4)可共享性:指接收者在获得全部信息的同时并不会减少信息的信息量(指记忆信源,如文献等),这是信息不同于物质和能量的
6、一个本质特征。例如,数个接收者可以获得同一信源发出的同样的信息。(5)可压缩性:人们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概括、归纳就可使之精练,从而浓缩。人们可以用不同信息量来描述同一事物,用尽可能少的信息量描述一件事物的主要特征。(6)可传递性:信息的可传递性是信息的本质特征。信息的传递是与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的。例如,语言、表情、动作、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话等是人类常用的信息传递方式。(7)可转换性:信息是可以由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即信息经过处理后,可以以其他形式再生。如自然信息经过处理后可转换为语言、文字和图像等形态,也可转换为电磁波信号和计算机代码。输入计算机中的各种数据、文字等信
7、息可通过显示、打印、绘图等方式再生成信息。(8)时效性:信息在特定的范围内是有效的,否则是无效的。信息有许多特性,这是信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特性。例如,交通信号灯控制行人车辆通行是有时效性的,典型的如“红灯停,绿灯行”是有时效性的。(9)可扩充性: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将不断扩充。例如,以声、光、色、形、热等构成的自然信息,各种以符号表达的社会信息,都可以随时间产生、扩散、湮灭、放大或缩小,也可以畸变及失真,从而演化出千变万化、绚丽多姿的物质世界以及神秘莫测、威力无穷的精神世界。【例10-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1);交通信号能同时被多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8、 (2)。(1)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 D.持久性(2)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 D.持久性分析:(1)的正确答案为C,因为天气预报“2012年1月12日西安晴转多云,气温-35”是有时效性的;(2)的正确答案为B,因为交通信号能同时被多人接收,而且不会减少交通信号的信息量,显然交通信号是具有共享性的。10.1.2 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1.信息化信息化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加强,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态发展过程。信息化是以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程度,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可
9、分为信息的生产、应用和保障三大方面。(1)信息生产是指信息产业化,要求发展一系列信息技术及产业,涉及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技术,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软件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等领域。(2)信息应用是指产业和社会领域的信息化,主要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大大提高各种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转换和升级,促进人类生活方式、社会体系和社会文化发生深刻变革。(3)信息保障是指保障信息传输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机制,使人类能够可持续地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信息科技创新体系、信息传播途径和信息能力教育等。2.信息社会
10、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脱离农业和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在农业和工业社会中,物质和能源是主要资源,所从事的是大规模的物质生产。而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信息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并构成社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社会也可称为知识社会,但这两个概念的侧重点略有不同。信息社会仅仅是实现知识社会的手段,而知识社会的核心是知识与创新。相对于“信息社会”而言,信息社会的概念是建立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基础之上的,“知识社会”的概念则包括
11、更加广泛的社会、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内容。但是,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社会形态的变革,从而推动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例如,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资料生产、科研教育、医疗保健、企业和政府管理以及家庭中,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信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特别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普遍地使用计算机来生产、处理、交换和传播各种形式的信息,如书籍、商业文件、报刊、唱片、电影、电视节目、语音、图形、影像等。【例10-2】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量为经济结构重心,向以
12、 为经济结构重心转变的过程。A计算机产业 B计算机软件 C网络信息 D信息与知识分析:选项A、B和C是错误的。因为,选项A计算机产业包括计算机制造业和计算机服务业,是一种省能源、省资源、附加价值高、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选项B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指令和数据的集合;选项C网络信息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选项D是正确的。因为,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目的信息经济活动迅速扩大,逐渐取代工业生产活动而成为国民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离不开知识。所以,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
13、能量为经济结构重心,向以信息与知识为经济结构重心转变的过程。3.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化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化社会具有领域间的高渗透性、生存空间网络化和信息劳动者的作用日益增大的基本特征。(1)领域间的高渗透性。信息化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同时深刻影响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牵引力。信息化使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渗透日益广泛和加强。(2)生存空间网络化。生存空间网络化不仅包括技术方面的具体网络之间的互通互联,而且注重基于这种物质载体之上的网络化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活形态的网络化互动关系。当今信息社会期望与正在实施的是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并建
14、成全光纤交换网。信息化发展的区域目标是要建设数字城市、数字国家和数字地球。(3)信息劳动者人数比重和作用日益增大。信息化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各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传播的速度和效率。从事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交换活动的劳动者及从事相关种类工作的劳动者的人数和比重正在急剧增加。知识成了改革与制定政策的核心因素,技术是控制未来的关键力量,专家与技术人员将为社会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10.1.3 初等数学基础知识初等数学基础知识初等数学基础知识主要涉及数据的简单统计、常用的统计图表和常用的统计函数,是信息处理技术岗位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1.数据的简单统计数据的简单统计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
15、展,统计在现代化国家管理、企业管理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都离不开统计,例如公司的营销情况、员工的业绩与薪资情况、学生的成绩情况都需要用统计知识来解决。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通过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并进一步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学被广泛地应用在各门学科中,从物理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于工商业以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中。1)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和抽样误差总体是指所要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也称为母体。它是根据一定研究目的而规
16、定的所要调查对象的全体所组成的集合。组成总体的各研究对象称为总体单位。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按一定方法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样本容量又称为“样本数”,指一个样本的必要抽样单位数目。例如,统计2012年参加“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的在校大学生和社会考生比例,那么2012年参加“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的所有考生就是“总体”,其中每一个考生就是“个体”,随机抽取了900人进行统计,这900人就是“样本”,900就是“样本容量”。抽样误差是指样本指标值与被推断的总体指标值之差,是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当由总体中随机地抽取样本时,哪个样本被抽到是随机的
17、,由所抽到的样本得到的样本指标x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偏差,称为实际抽样误差。在组织抽样调查时,抽样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样本指标代表性的大小,而必要的样本单位数目是保证抽样误差不超过某一给定范围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为了调查某学校6000名学生的身高,调查员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测量其身高,计算出平均数为168.28 cm;若调查员再从6000名学生随机抽取120名学生,其平均身高未必仍等于168.28 cm,也不一定恰好等于某学校6000名学生身高的总体平均数,这种差异,是由于抽样而带来的样本与总体间的误差,统计上称为抽样波动或抽样误差。2)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18、。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数,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求解平均数应用题的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常用的平均数指标有位置平均数和数值平均数。(1)位置平均数。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用M表示。用众数代表一组数据,可靠性较差,不过,众数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并且求法简便。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排列,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注意:和众数不同,中位数不一定在这组数据中。中位数是样本数据所占频率的等分线,它不受少数几个极端值的影
19、响,因此有时也会成为其优点。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个别数据有很大的变动,选择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是更为合适的。【例10-3】某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求解全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众数。解:本题中50名学生右眼视力为1.2的学生数为10,是其他视力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因此全班50名学生右眼视力的众数是1.2。【例10-4】假设某批数据各个值出现的次数如下表所示,求解这批数据的中位数。解:本题中数据的总数是8+3+4+7=22个,数据排列顺序号如下表所示:从上表可以看出,位于中间的两个数据分别是顺序号为11的数据35和顺序号为12的数据40,因此,本题的中位数=(35+
20、40)/2=37.5。(2)数值平均数。数值平均数以统计数列的所有各项数据来计算平均数,用以反映统计数列的所有各项数值的平均水平。这类平均数的特点是,统计数列中任何一项数据的变动,或大或小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数值平均数的计算结果。数值平均数又由于计算方法不同,有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之分。算术平均数是指把n个数的总和除以n,所得的商叫做这n个数的平均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例10-5】某班级有学生60名,语文平均成绩为85分,按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优秀和非优秀,优秀学生的平均成绩为90分,非优秀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求解优秀学生的人数?解:假设优秀学生人数为X,则非优
21、秀学生人数为60-X,根据题意,所有学生的语文平均成绩满足如下公式:求解优秀学生的人数X=40。856075)60(90XX【例10-6】某单位对收集的100个数据已算出其算术平均值为E,方差为D(方差是各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如果这100个数据中每个数据都增加1倍,求解其算术平均值和方差。nnxxxx21根据资料的条件不同,几何平均数有加权和不加权之分。调和平均数又分为统计调和平均数与数学调和平均数。数学调和平均数的定义为:数值倒数的平均数的倒数。统计加权调和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变形,是用来在无法掌握总体单位数(频数),只有每组的变量值和相应的标志总量的情况下,求得平均数的
22、一种数据方法。nxxxnx11121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区别是变量与权数不同。算术平均数的变量是x;调和平均数的变量是1/x。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是f或n,代表次数(单位数);调和平均数的权数是xf或M,代表标志总量。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联系是调和平均数可以作为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因为所以 xxffxfxfxffxfxxxfx1令M=xf,则【例10-7】某商店苹果分甲、乙、丙三级,甲级每元1千克,乙级每元1.5千克,丙级每元2千克。那么:(1)若甲、乙、丙级苹果各买1千克,平均每元可买多少千克?(2)若甲、乙、丙级苹果各买6千克,平均每元可买多少千克?HMMxx1(3)若甲级买3千克,
23、乙级买2千克,丙级买1千克,平均每元可买几千克?(4)若甲、乙、丙级苹果各买1元钱,平均每元可买几千克?解:(1)(千克/元)(2)(千克/元)(3)(千克/元)(4)(千克/元)【例10-8】某车间9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了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1.3。10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月生产10 000件,其中废品12件。请问10月份的产品质量是提高还是下降了?解:根据题意可以得出10月份的废品率为12/10 000=1.2,比9月份的废品率降低,因此10月份产品质量提高了。【例10-9】某公司有三个部门,上半年实际完成销售额分别为560万元、529万元、6
24、75万元,分别超额完成计划的12%、15%、25%,求解该公司上半年超额完成计划多少。解:公司上半年实际完成销售额=560+529+675=1764;根据公司三个部门超额完成计划的比例,可以计算公司三个部门的计划销售额及公司上半年的计划销售额如下:部门1的计划销售额=560/(1+12%)=500部门2的计划销售额=529/(1+15%)=460部门3的计划销售额=675/(1+25%)=540从上可得,公司上半年的计划销售额=500+460+540=1500,故公司上半年超额完成计划为(1764-1500)/1500=17.6%。2.常用的统计图表常用的统计图表 统计图表是统计描述的重要工具
25、,是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取代冗长的文字叙述,直观形象地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1)统计表统计表(Statistical Table)是从整理表中选出需要的资料,经过统计加工成为各种指标后,列成的便于对比分析的表格。统计表由标题、标目及数据组成,其结构要简洁,最好一事一表,避免臃肿庞杂。常用的统计表有四种:简单表、分组表、复合表和列联表。(1)简单表:用于比较互相独立的统计指标,主辞(即横标目)未经任何分组。例如,某学校要检查2012年各教学班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关率的情况,统计结果如表10-1所示。表10-1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过关率标题:要求简练、用词确切,能表达中心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