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6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8章.ppt

  • 上传人(卖家):momomo
  • 文档编号:8088796
  • 上传时间:2024-11-24
  • 格式:PPT
  • 页数:106
  • 大小:1.2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8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础 课件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第八章 常用的局域网技术常用的局域网技术8.1 概述8.2 局域网拓扑结构的选择8.3 局域网体系结构8.4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8.5 以太网本章小结习题 8.1 概概 述述 局域网是指地理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千米内的办公楼群或校园内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局域网可以容纳几台至几千台计算机。按局域网的特性看,局域网可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工厂及企事业单位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组网。局域网最主要的特点是: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局域网具有如下特点:(1)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通常不超过几十千米,甚至只在一个园区、一幢建筑或一个房间内。(2)数据的传输速率

    2、比较高,从最初的1 Mb/s到后来的10 Mb/s、100 Mb/s,近年来已达到1000 Mb/s、10 000 Mb/s。(3)具有较低的延迟和误码率,其误码率一般为10-810-11。(4)局域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所有,与广域网通常由服务提供商提供形成鲜明对照。(5)便于安装、维护和扩充,建网成本低、周期短。8.2 局域网拓扑结构的选择局域网拓扑结构的选择 拓扑结构的选择往往和传输介质的选择以及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确定紧密相关。选择拓扑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1)经济性。网络拓扑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网络安装和维护的费用。安装费用的高低与拓扑结构的选择以及传输介质的选择、

    3、传输距离的确定有关。(2)扩展性。灵活性以及可扩充性也是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应充分重视的问题。任何一个网络,随着用户数的增加,网络应用的深入和扩大,网络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应用方式和要求的改变,网络经常需要加以调整。一般说来,总线型拓扑和环型拓扑要比星型拓扑的可扩充性好得多。(3)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是任何一个网络的生命。网络拓扑决定了网络故障检测和故障隔离的方便性。总之,选择局域网拓扑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同时影响网络的运行速度和网络软硬件接口的复杂程度等。8.3 局域网体系结构局域网体系结构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模型有较大的区别,如图8-1所示,局域网只涉及OSI的物理层和数

    4、据链路层。不同局域网技术的区别主要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当这些不同的局域网需要在网络层实现互联时,可以借助其他已有的通用网络层协议(如IP协议)实现。图8-1 IEEE 802局域网实现模型1物理层物理层 局域网的物理层与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功能相当,主要涉及局域网物理链路上原始比特流的传输,定义局域网物理层的机械、电气、规程和功能特性(如信号的传输与接收、同步序列的产生和删除等),以及物理连接的建立、维护、撤销等。物理层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1)物理介质相关(PMD)子层:提供与线缆的物理连接。(2)物理介质连接设备(PMA):生成发送到线路上的信号,并接收线路上的信号。(3)连接单元接口

    5、(AUI)。(4)物理信号(PS)。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 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控制(LLC)和介质访问控制(MAC)两个功能子层。其中,MAC子层负责介质访问控制机制的实现,即处理局域网中各站点对共享通信介质的争用问题,不同类型的局域网通常使用不同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另外,MAC子层还涉及局域网中的物理寻址;而LLC子层负责屏蔽掉MAC子层的不同实现,将其变成统一的LLC界面,从而向网络层提供一致的服务,LLC子层向网络层提供的服务通过与网络层之间的逻辑接口实现,这些逻辑接口又被称为服务访问点(SAP,Service Access Point)。8.4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

    6、方法 8.4.1 信道分配问题信道分配问题 通常可将信道分配方法划分为两类:静态分配方法和动态分配方法。1静态分配方法静态分配方法 所谓静态分配方法也是传统的分配方法,它采用频分多路复用或时分多路复用的办法将单个信道划分后静态地分配给多个用户。当用户站数较多或使用信道的站数在不断变化或者通信量的变化具有突发性时,静态频分多路复用方法的性能较差,因此,传统的静态分配方法不完全适合计算机网络。2动态分配方法动态分配方法 所谓动态分配方法就是动态地为每个用户站点分配信道使用权。动态分配方法通常有三种:轮转、预约和争用。(1)轮转:使每个用户站点轮流获得发送的机会,这种技术称为轮转。它适合于交互式终端

    7、对主机的通信。(2)预约:预约是指将传输介质上的时间分隔成时间片,网上用户站点若要发送,必须事先预约能占用的时间片。这种技术适用于数据流的通信。(3)争用:若所有用户站点都能争用介质,这种技术称为争用。它实现起来简单,对轻负载或中等负载的系统比较有效,适用于突发式通信。8.4.2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要确定网络上每一个节点能够将信息发送到介质上去的特定时刻;二是要解决如何对共享介质访问和利用加以控制。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有三种:总线结构的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环型结构的令牌环(Token Ring)访问控制

    8、方法和令牌总线(Token Bus)访问控制方法。1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是采用争用技术的一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 通常用于总线型拓扑结构和星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中。它的每个站点都能独立决定发送帧,若两个或多个站同时发送,即产生冲突。每个站都能判断是否有冲突发生,如发生冲突,则等待随机时间间隔后重发,以避免再次发生冲突。CSMA/CD的工作原理可概括成四句话,即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止,随机延迟后重发。具体过程如下

    9、:当一个站点想要发送数据的时候,它检测网络查看是否有其他站点正在传输,即监听信道是否空闲;如果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如果信道闲,站点就传输数据;在发送数据的同时,站点继续监听网络,确信没有其他站点在同时传输数据。因为有可能两个或多个站点都同时检测到网络空闲然后几乎在同一时刻开始传输数据,如果两个或多个站点同时发送数据,就会产生冲突;当一个传输节点识别出一个冲突,它就发送一个拥塞信号,这个信号使得冲突的时间足够长,让其他的节点都能发现;其他节点收到拥塞信号后,都停止传输,等待一个随机产生的时间间隙(回退时间,Backoff Time)后重发。2令牌环访问控制令牌环访问控制 Token R

    10、ing是令牌传输环(Token Passing Ring)的简写。令牌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通过在环形网上传输令牌的方式来实现对介质的访问控制。只有当令牌传输至环中某站点时,它才能利用环路发送或接收信息。当环线上各站点都没有帧发送时,令牌标记为01111111,称为空标记。当一个站点要发送帧时,需等待令牌通过,并将空标记置换为忙标记01111110,紧跟着令牌,用户站点把数据帧发送至环上。由于是忙标记,所以其他站点不能发送帧,必须等待。归纳起来,在令牌环中主要有下面三种操作:(1)截获令牌并且发送数据帧。如果没有节点需要发送数据,令牌就由各个节点沿固定顺序逐个传递;如果某个节点需要发送数据,它要

    11、等待令牌的到来,当空闲令牌传到这个节点时,该节点修改令牌帧中的标志,使其变为“忙”的状态,然后去掉令牌的尾部,加上数据,成为数据帧,发送到下一个节点。(2)接收与转发数据。数据帧每经过一个节点,该节点就比较数据帧中的目的地址,如果不属于本节点,则转发出去;如果属于本节点,则复制到本节点的计算机中,同时在帧中设置已经复制的标志,然后向下一节点转发。(3)取消数据帧并且重发令牌。由于环网在物理上是个闭环,一个帧可能在环中不停地流动,所以必须清除。当数据帧通过闭环重新传到发送节点时,发送节点不再转发,而是检查发送是否成功。如果发现数据帧没有被复制(传输失败),则重发该数据帧;如果发现传输成功,则清除

    12、该数据帧,并且产生一个新的空闲令牌发送到环上。3令牌总线访问控制令牌总线访问控制 令牌总线(Token Bus)访问控制是在物理总线上建立一个逻辑环,令牌在逻辑环路中依次传递,其操作原理与令牌环相同。它同时具有上述两种方法的优点,是一种简单、公平、性能良好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8.5 以以 太太 网网 8.5.1 标准以太网标准以太网图8-2给出了IEEE 802.3帧结构,各字段的功能如下。图8-2 IEEE 802.3帧结构 前导同步码由 7 个同步字节组成,用于收发之间的定时同步;SFD是帧起始定界符;目的地址是帧发往的站点地址,每个站点都有自己惟一的地址;源地址是帧发送的站点地址;数据长

    13、度是要传输数据的总长度;协议首部是数据字段的一部分,含有更高层协议嵌入数据字段中的信息;数据字节的长度可为01518字节,但必须保证帧不得小于64字节,否则就要填入填充字节;帧校验占用4字节,采用CRC码,用于校验帧传输中的差错。2以太网地址以太网地址 以太网使用的是MAC地址,即IEEE 802.3以太网帧结构中定义的地址。每块网卡出厂时,都被赋予一个MAC地址,网卡的实际地址共有6字节。以太网在物理层可以使用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光纤等多种传输介质,并且在IEEE 802.3标准中,为不同的传输介质制定了不同的物理层标准。3以太网以太网MAC子层子层 IEEE

    14、802.3以太网是一种总线型局域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子层方法是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帧格式采用以太网格式,即802.3帧格式,以太网是基带系统,使用曼彻斯特编码,通过检测通道上的信号存在与否来实现载波检测。4常用以太网常用以太网 (1)10Base-5。10Base-5是以太网最初的电缆标准,它使用粗同轴电缆,所以也称为Thicknet或Thickethernet。10Base-5使用总线拓扑结构,“10”表示信号的传输速率为10 Mb/s,“Base”表示信道上传输的是基带信号,在10Base-5中,“5”表示它的最大电缆距离为500 m。(2)10Base-2。1

    15、0Base-2是以太网的一种变形,根据IEEE 802.3标准,它使用细同轴电缆和单总线拓扑结构,因此10Base-2也称为Thinnet或Thin Ethernet。10Base-2也使用基带传输,最大传输速率也为10 Mb/s,节点与集线器之间电缆的最大距离限制为185 m。(3)10Base-T。10Base-T是以太网中最常用的一种标准,“T”是英文Twisted-pair(双绞线电缆)的缩写,说明使用双绞线电缆作为传输介质,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图8-3给出了一个以集线器为星型拓扑中央节点的10Base-T网络示例,所有的工作站都通过传输介质连接到集线器HUB上,工作站与HUB之间的

    16、双绞线最大距离为100 m,网络扩展可以采用多个HUB来实现,HUB之间的连接可以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或粗缆线。图8-3 10Base-T网络示意图与10Base-5和10Base-2相比,10Base-T以太网有如下特点:安装简单、扩展方便;网络的建立灵活、方便,可以根据网络的大小,选择不同规格的HUB或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形成所需要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的可扩展性强,因为扩充与减少工作站都不会影响或中断整个网络的工作;集线器或交换机可以起到很好的故障隔离作用。当某个工作站与中央节点之间的连接出现故障时,也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正常运行。(4)10Base-F。10Base-F是基于曼彻斯特信号编码

    17、,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10 Mb/s以太网系统。10Base-F包括10Base-FL,10Base-FB和10Base-FP,被定义在IEEE 802.3j规范中。表8-1给出了常见以太网物理层标准之间的比较。10Base-T网络与10Base-2,10Base-5网络是相互兼容的。在以太网后来的发展中,以太网技术也仍然保留了这种标准的帧格式,从而使得所有的以太网系列技术之间能够相互兼容。表8-1 IEEE 802.3以太网的基本特性8.5.2 令牌环网令牌环网 1概述概述 令牌环(Token Ring)网最早起源于1985年IBM推出的环形基带网络。IEEE 802.5标准定义了令牌环网的国

    18、际规范。构建Token Ring网络时,需要Token Ring网卡、Token Ring集线器和传输介质等。图8-4给出了一个Token Ring组网的示例。其物理拓扑在外表上为星型结构,星型拓扑的中心是一个被称为介质访问单元(Media Access Unit,MAU)的集线装置,MAU有增强信号的功能,它可以将前一个节点的信号增强后再送至下一个节点,以稳定信号在网络中的传输。Token Ring采用的仍是一个物理环的结构。图8-4 令牌环网集线器的内部结构 集线器可以拥有4、8、12或16个连接端口,另外还有两个名为入环(RI,Ring-In)和出环(RO,Ring-Out)的专用端口。

    19、当要建立的环网节点数大于集线器的端口数时,则使用集线器上的RI和RO端口进行集线器的互联以扩大网络规模。令牌环网在MAC子层采用令牌传输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所以在令牌环网中有两种MAC层的帧,即令牌帧和数据/命令帧。2.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令牌环网的工作原理 令牌环网中只有拥有令牌的工作站才有权发送信息。令牌环的工作流程如8-5所示。第一步:令牌在环中流动,C站有信息发送,截获了令牌。第二步:C站发送数据给A站,A站接收并转发数据。第三步:C站等待并接收它所发的帧,并将该帧从环上撤离。第四步:C站收完所发帧的最后一比特后,重新产生令牌发送到环上。图8-5 令牌环工作过程 8.5.3 共享式以太网

    20、和交换式以太网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 1.共享式以太网共享式以太网 传统的共享式以太网在网络应用和组网过程中,有以下主要缺点:(1)覆盖的地理范围有限。按照CSMA/CD的有关规定,以太网覆盖的地理范围是固定的,如果超过限定范围,网络通信就会出现问题。(2)网络总带宽容量固定。共享式以太局域网上的所有节点共享同一传输介质。网络中的冲突和碰撞会造成发送节点延迟和重发,进而浪费网络带宽。随着网络节点数的增加,冲突和碰撞必然加大,相应的带宽浪费也会越大。(3)不能支持多种速率。共享式以太局域网中的网络设备必须保持相同的传输速率,否则一个设备发送的信息另一个设备不可能收到。单一的共享式以太网不可能

    21、提供多种速率的设备支持。2交换式以太网交换式以太网 交换式以太网利用以太网交换机组网,既可以将计算机直连到交换机的端口上,也可以将它们连入一个网段,然后将这个网段连到交换机的端口。如果将计算机直接连到交换机的端口,那么它将独享该端口提供的带宽;如果计算机通过以太网连入交换机,那么该以太网上的所有计算机共享交换机端口提供的带宽。8.5.4 高速以太网高速以太网 速率达到或超过100 Mb/s的以太网称为高速以太网。1.快速以太网技术快速以太网技术 快速以太网技术100Base-T是由10Base-T标准以太网发展而来的,主要解决网络带宽在局域网络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快速以太网采用4B/5B编码方式

    22、,效率更高。图8-6给出了一个采用100 Mb/s交换机进行组网的快速以太网的例子。由于快速以太网是从10Base-T发展而来的,并且保留了IEEE 802.3的帧格式,所以10 Mb/s以太网可以非常平滑地过渡为100 Mb/s的快速以太网。图8-6 100Base-T快速以太网组网举例 2.千兆位以太网技术千兆位以太网技术 千兆位以太网标准是对以太网技术的再次扩展,其数据传输率为1000 Mb/s即1 Gb/s,因此也称吉比特以太网。千兆位以太网基本保留了原有以太网的帧结构,所以向下与标准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完全兼容。千兆位以太网的物理层包括1000Base-SX、1000Base-LX、1

    23、000 Base-CX和1000Base-T 4个协议标准。1)1000Base-SX标准 1000Base-SX采用芯径为62.5 m和50 m的多模光纤,工作波长为850 nm,传输距离为260 m和525 m。数据编码方法为8B/10B,适合作为大楼网络系统的主干通路。2)1000Base-LX标准 1000Base-LX可采用芯径为50 m和62.5 m的多模光纤,工作波长为850 nm,传输距离为550 m,数据编码方法为8B/10B,适用于作为大楼网络系统的主干通路。1000Base-LX也可采用芯径为9 m的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为1300 nm或1550 nm,数据编码方法采用8B

    24、/10B,适用于校园或城域主干网。3)1000Base-CX标准 1000Base-CX标准采用150 平衡屏蔽双绞线(STP),传输距离为25 m,传输速率为1.25 Gb/s,数据编码方法采用8B/10B,适用于集群网络设备的互联,例如机房内连接网络服务器。4)1000Base-T标准 1000Base-T采用4对5类UTP双绞线,传输距离为100 m,传输速率为1 Gb/s,主要用于结构化布线中同一层建筑的通信。千兆位以太网的主要优点如下:简易性:千兆位以太网保持了经典以太网在技术原理、安装实施和管理维护方面的简易性,这是千兆位以太网成功的基础之一。技术过渡的平滑性:千兆位以太网保持了经

    25、典以太网的主要技术特征,采用CSMA/CD介质管理协议,采用相同的帧格式及帧的大小,支持全双工、半双工工作方式,以确保平滑过渡。网络可靠性:千兆位以太网保持了经典以太网的安装、维护方法,采用中央集线器和交换机的星型结构和结构化布线方法,因此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千兆位以太网采用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即经典以太网的故障查找和排除工具,非常利于集中管理和维护。千兆位以太网的网络成本包括设备成本、通信成本、管理成本、维护成本及故障排除成本。由于继承了经典以太网的技术,因此整体成本下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应用模式,对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兆位以太网具有

    26、支持新应用与新数据类型的高速传输能力。图8-7给出了一个将千兆位以太网用于网络主干的应用实例,该网络采用了典型的层次化网络设计方法。图8-7 千兆位以太网的应用举例3.万兆位以太网技术万兆位以太网技术 1999年底成立了IEEE 802.3ae工作组进行万兆位以太网技术(10 Gb/s)的研究,并于2002年正式发布IEEE 802.3ae 10GE标准。万兆位以太网不仅再度扩展了以太网的带宽和传输距离,更重要的是使得以太网从局域网领域向城域网领域渗透。万兆位以太网相对于千兆位以太网拥有绝对的优势和特点:(1)万兆位以太网是一种只采用全双工与光纤的技术,PCS层由信息的编码方式(如64B/66

    27、B)、串行或多路复用等功能组成。(2)万兆位以太网技术基本承袭了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及千兆位以太网技术。(3)万兆位标准意味着以太网将具有更高的带宽(10 Gb/s)和更远的传输距离(最长传输距离可达40 km)。(4)在企业网中采用万兆位以太网可以最好地连接企业网骨干路由器,提高了网络性能。(5)万兆位以太网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更新功能,大大提升了QoS。万兆位以太网还有以下十分明显的应用特征:结构简单、管理方便、价格低廉。现在可以采用万兆位互联,甚至4个万兆位捆绑互联,达到40 Gb/s的宽带水平。采用万兆位以太网,网络管理者可以用实时方式或历史累积方式轻松地看到第二七层的网络流量。网络可平滑升

    28、级,保护了用户的投资。4以太网的应用和展望以太网的应用和展望 1)万兆位以太网的应用场合 随着千兆到桌面的日益普及,万兆位以太网技术将会在汇聚层和骨干层广泛应用。万兆位以太网最先应用的场合包括教育行业、数据中心出口和城域网骨干。(1)在教育网的应用。如图8-8所示,利用高速链路构建校园网的骨干链路和各分校区与本部之间的连接,可实现端到端的以太网访问,进而提高传输效率,有效保证远程多媒体教学和数字图书馆等业务的开展。图8-8 10 Gb/s以太网在校园网的应用(2)在数据中心出口的应用。10 Gb/s高速链路可为数据中心出口提供充分的带宽保障,如图8-9所示。图8-9 10 Gb/s以太网在数据

    29、中心的应用(3)在城域网的应用。如图8-10所示,在城域网骨干层部署10 Gb/s以太网可大大简化网络结构、降低成本、便于维护,通过端到端以太网打造低成本、高性能且具有丰富业务支持能力的城域网。图8-10 10 Gb/s以太网直接作为城域网骨干10 Gb/s以太网在城域网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直接采用10 Gb/s以太网取代原来的传输链路,作为城域网骨干,如图8-10所示;通过10 Gb/s CWDM接口或WAN接口与城域网的传输设备相连接,充分利用已有的SDH或DWDM骨干传输资源,如图8-11所示。图8-11 10 Gb/s以太网与城域网骨干的连接2)万兆位以太网的局限性 首先,在价格方

    30、面,目前一个10 Gb/s端口的价格是1 Gb/s端口的100倍左右,尤其是在带宽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会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其次,万兆位以太网继承了以太网一贯的弱QoS特点,如何进行有保障的区分业务承载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RPR、MPLS等特性的支持尚不成熟。第三,10 Gb/s以太网要求设备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而目前业界有些厂商推出的10 Gb/s端口并未实现真正的线速处理,带宽优势大打折扣。8.5.5 其他种类的高速局域网其他种类的高速局域网 1.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术中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00 Mb/s)的一种。该网络

    31、是一种令牌环网,使用令牌作为共享介质的访问控制方法,并支持多种拓扑结构,一般采用环型拓扑结构。每一个FDDI环可以连接500台工作站,工作站间的距离可达2 km,FDDI的单环网络范围可达100 km,若以双环结构来看则可达200 km。FDDI有完整的国际标准,有众多厂商的支持。FDDI和IEEE 802.5的主要参数对比如表8-2所示。表表8-2 FDDI和和IEEE 802.5的主要参数对比的主要参数对比2.高性能并行接口高性能并行接口高性能并行接口(HIPPI,High-Performance Parallel Interface)主要用于超级计算机与一些外围设备(如大容量存储器、图形

    32、工作站等)的高速接口。HIPPI是一个ANSI标准,HIPPI的数据传输速率从最初的800 Mb/s升到1600 Mb/s,甚至最高的达6.4 Gb/s。3.光纤通道光纤通道 光纤通道可处理数据通道和网络的连接。光纤通道支持三类服务:纯电路交换、保证交付的分组交换、不保证交付的分组交换。光纤通道的物理媒体可使用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50 m和62.5 m两种)。8.5.6 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就是指采用无线传输介质的局域网。1.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规范覆盖了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MAC子层。参照OSI

    33、参考模型,IEEE 802.11系列规范主要从WLAN的物理层和MAC层两个层面制定系列规范,物理层标准规定了无线传输信号等基础规范,分别为红外线(IR)基带物理层和两种无线频率(RF)物理层。两种无线频率物理层指工作在2.4 GHz频段上的跳频扩展频谱(FHSS)方式以及直接序列式扩频(DSSS)方式。目前IEEE 802.11规范的实际应用以使用DSSS方式为主流。下面分别介绍这三种方式。(1)红外线方式。红外线局域网采用波长小于1 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介,有较强的方向性,受阳光干扰大。它支持12 Mb/s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2)直接序列式扩频(DSSS)。直接序列式扩频就是使用具有

    34、高码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3)跳频扩展频谱(FHSS)。跳频技术是另外一种扩频技术。跳频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的控制,在其工作带宽范围内,其频率按随机规律不断改变频率。接收端的频率也按随机规律变化,并保持与发射端的变化规律一致。2.无线局域网设备无线局域网设备 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无线网络设备主要包括无线网卡、无线访问接入点、无线网桥和天线,几乎所有的无线网络产品中都自含无线发射/接收功能。(1)无线网卡在无线局域网中的作用相当于有线网卡在有线局域网中的作用。按无线网卡的总线类型,可分为适用于台式机PCI接口的

    35、无线网卡和适用笔记本PCMCIA接口的无线网卡,如图8-12所示。笔记本和台式机均使用USB接口的无线网卡,如图8-13所示。图8-12 笔记本无线网卡 图8-13 USB无线网卡 图8-14 无线网桥(4)无线路由器则集成了无线AP的接入功能和路由器的第三层路径选择功能。(5)天线(Antenna)是将信号源发送的信号借由天线传输至远处。天线一般有所谓的定向性(Uni-directional)与全向性(Omni-directional)之分,前者较适合于长距离使用,而后者则较适合区域性应用。3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1)自组网络(Ad-Hoc)模式。自组网络又称对等网络,是

    36、最简单的无线局域网结构,是一种无中心的拓扑结构,网络连接的计算机具有平等的通信关系,仅适用于较少数的计算机无线互联(通常是在5台主机以内),如图8-15所示。这些计算机要有相同的工作组名和密码(如果适用)。任何时间,只要两个或更多的无线网络接口互相都在彼此的范围之内,就可以建立一个独立的网络;可以实现点对点与点对多点连接。(2)基础结构网络(Infrastucture)模式。当具有一定数量用户或是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无线网络平台时,一般会采用以AP为中心的模式,将有限的“信息点”扩展为“信息区”,这种模式也是无线局域网最为普通的构建模式,即基础结构模式,采用固定基站的模式。在基础结构网络中,要求

    37、有一个无线固定基站充当中心站,所有站点对网络的访问均由其控制,如图8-16所示。图8-15 对等无线网络 图8-16 基础结构无线网络 通过无线接入访问点、无线网桥等无线中继设备还可以把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连接起来,并允许用户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如图8-17所示。中继站不仅仅提供与有线网络的通信,也为网上邻居解决了无线网络拥挤的问题。图8-17 无线局域网与有线网络的结合实例(3)无线Internet接入。目前,许多公司开始利用WLAN的方式提供移动Internet接入,在宾馆、机场候车大厅等地区架设WLAN,然后通过DSL 或FTTX等方式相结合,为人们提供无线上网的条件。虽然无线网络有诸多优

    38、势,但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局域网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网络速率较慢,价格较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无线局域网目前主要还是面向有特定需求的用户,作为对有线网络的一种补充。但也应该看到,随着无线局域网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它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和广泛的作用。8.5.7 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 1.虚拟局域网概述虚拟局域网概述 虚拟局域网(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是以局域网交换机为基础,通过交换机软件实现根据功能、部门、应用等因素将设备或用户组成虚拟工作组或逻辑网段的技术。其最大的特点是在组成逻辑网时无需考虑用户或设备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VLAN可以在

    39、一个交换机或者跨交换机实现。在IEEE 802.1q标准中对虚拟局域网是这样定义的:虚拟局域网是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具有某些共同的需求。每一个VLAN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图8-18给出一个关于VLAN划分的示例。图中使用了4个交换机的网络拓扑结构,有9 个工作站分配在3个楼层中,构成了3个局域网,即LAN1:(A1,B1,C1);LAN2:(A2,B2,C2);LAN3:(A3,B3,C3)。图8

    40、-18 虚拟局域网的示例但这9个用户划分为3个工作组,也就是说划分为3个虚拟局域网。即VLAN1:(A1,A2,A3);VLAN2:(B1,B2,B3);VLAN3:(C1,C2,C3)。在虚拟局域网上的每一个站都可以听到同一虚拟局域网上其他成员所发出的广播。如工作站B1,B2,B3同属于虚拟局域网 VLAN2。当B1向工作组内成员发送数据时,B2和B3将会收到广播的信息(尽管它们没有连在同一交换机上),但A1和C1不会收到B1发出的广播信息(尽管它们连在同一个交换机上)。2.虚拟局域网的优点虚拟局域网的优点 采用VLAN后,在不增加设备投资的前提下,可在许多方面提高网络的性能,并简化网络的管

    41、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网络广播的方法。基于交换机组成的网络的优势在于可提供低时延、高吞吐量的传输性能,但其会将广播包发送到所有互连的交换机、所有的交换机端口、干线连接及用户,从而引起网络中广播流量的增加,甚至产生广播风暴;提高了网络的安全性。VLAN的数目及每个VLAN中的用户和主机是由网络管理员决定的;简化了网络管理。VLAN不受网络用户的物理位置限制而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网络管理;大大减少了在网络中增加、删除或移动用户时的管理开销;提供了基于第二层的通信优先级服务。3.虚拟局域网工作方式虚拟局域网工作方式(1)基于交换端口的VLAN。这种方式是把局域网交换机的某些端口的集合作

    42、为VLAN的成员。这些集合有时只在单个局域网交换机上,有时则跨越多台局域网交换机。(2)基于MAC地址的VLAN。这种方式的VLAN要求交换机对站点的MAC地址和交换机端口进行跟踪,在新站点入网时,根据需要将其划归至某一个VLAN。(3)基于路由的VLAN。路由协议工作在七层协议的第三层网络层,即基于IP和IPX协议的转发,它是利用网络层的业务属性来自动生成VLAN,把使用不同路由协议的站点分在相对应的VLAN中。(4)基于策略的VLAN。基于策略的VLAN 的划分是一种比较灵活有效而直接的方式。这主要取决于在VLAN的划分中所采用的策略。目前常用的策略有:按MAC地址划分;按IP地址划分;按

    43、以太网协议类型划分;按网络的应用划分。4.虚拟局域网的实现虚拟局域网的实现 从实现的方式上看,所有VLAN均是通过交换机软件实现的。从实现的机制或策略划分,VLAN分为静态VLAN和动态VLAN。(1)静态VLAN。在静态VLAN中,由网络管理员根据交换机端口进行静态的VALN分配,当在交换机上将其某一个端口分配给一个VLAN时,将一直保持不变直到网络管理员改变这种配置,所以又被称为基于端口的VLAN。(2)动态VLAN。动态VLAN是指交换机上以联网用户的MAC地址、逻辑地址(如IP地址)或数据报协议等信息为基础将交换机端口动态分配给VLAN的方式。当用户的主机连入交换机端口时,交换机通过检

    44、查VLAN管理数据库中相应的关于MAC地址、逻辑地址(如IP地址)或数据报协议的表项,以相应的数据库表项内容动态地配置相应的交换机端口。5VLAN间的互联方法间的互联方法(1)传统路由器方法。所谓传统路由器方法,就是使用路由器将位于不同VLAN的交换端口连接起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对路由器的性能有较高要求;如果路由器发生故障,则VLAN之间就不能通信。(2)采用路由交换机。如果交换机本身带有路由功能,则VLAN之间的互联就可在交换机内部实现,即采用第三层交换技术。第三层交换技术也叫路由交换技术,是各网络厂家最新推出的一种局域网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将交换技术(Switching)和路由技

    45、术(Routing)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以前在大型局域网中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本本 章章 小小 结结本章主要讲述了局域网与局域网组网技术,介绍了局域网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OSI参考模型的差异、IEEE 802 局域网标准的主要内容,着重讲解了802.3以太网标准(CSMA/CD)和802.5令牌环标准(Token Ring)的工作原理。由于在局域网技术中,以太网的应用最为广泛,因此本章重点介绍以太网技术,系统介绍了10 Mb/s共享式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交换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的标准、技术特性、硬件系统、组网规则及其应用。本章还具体分析比较了千兆以太网、FDDI等主干

    46、网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典型应用,简要介绍了新发展的万兆以太网技术。交换技术可以说是网络技术的一场革命,它已成为网络的主导技术。本章对交换技术从本质上进行了分析,并说明它与共享式局域网的根本区别。交换式网络具有独享带宽、独占通信链路的特征,因此能提供足够的带宽。交换式网络还支持先进的虚拟网技术,通过软件配置,能够根据业务性质、网络应用或组织机构等自定的原则灵活的划分子网,而与地理位置无关。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无线局域网技术为局域网提供了更快速、简单、灵活的组网方式。习习 题题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以太网中,冲突是()。A.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B.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C.一

    47、种正常现象 D.一种不正常现象2.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A.内存中 B.网卡中 C.硬盘中 D.高速缓冲区中3.网络中用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各计算机的结构属于()。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4.下面关于以太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数据是以广播方式发送的B.所有节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C.两个节点相互通信时,第三个节点不检测总线上的信号D.网络中有一个控制中心,用于控制所有节点的发送和接收5.FDDI标准规定网络的传输介质采用()。A.非屏蔽双绞线 B.屏蔽双绞线 C.光纤 D.同轴电缆6.在计算机网络中,所有计算机均连接到一条公共的通信传输线路上,这

    48、种连接结构称为()。A.总线结构 B.环型结构 C.星型结构 D.网状结构7.下面不属于网卡功能的是()。A.实现介质访问控制 B.实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C.实现物理层的功能 D.实现调制和解调功能8.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A.网络操作系统 B.服务器软件 C.体系结构 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9.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局域网适用于办公自动化环境。这类局域网在()网络通信负荷情况下表现出较好的吞吐率与延迟特性。A.较高 B.较低 C.中等 D.不限定10.CSMA/CD方法用来解决多节点如何共享公用总线传输介质的问题,网中()。A.不存在集中控制的

    49、节点 B.存在一个集中控制的节点C.存在多个集中控制的节点 D.可以有也可以没有集中控制的节点11.Token Ring和Token Bus的“令牌”是一种特殊结构的()。A.控制帧 B.LLC帧 C.数据报 D.无编号帧12.快速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率为()。A.10 Mb/s B.100 Mb/s C.1 Gb/s D.10 Gb/s13.()为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A.屏蔽双绞线 B.5类非屏蔽双绞线 C.红外线 D.光纤14.局域网交换机首先完整地接收数据帧,并进行差错检测。如果正确,则根据帧目的地址确定输出端口号再转发出去。这种交换方式为()。A.直接交换 B.改进直接交换 C.存储转

    50、发交换 D.查询交换15.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A.路由器 B.服务器 C.局域网交换机 D.带宽16.虚拟局域网通常采用交换机端口号、MAC地址、网络层地址或()。A.物理网段定义 B.操作系统定义 C.IP广播组地址定义 D.网桥定义17.VLAN在现代组网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同一个VLAN中的两台主机()。A.必须连接在同一交换机上 B.可以跨越多台交换机C.必须连接在同一集线器上 D.可以跨越多台路由器18.按传输介质类型,以太网卡主要分为粗缆网卡、细缆网卡、双绞线网卡与()。A.RJ-11网卡 B.光纤网卡 C.CATV网卡 D.ADSL网卡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局域网常见的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件第8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88796.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