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呀
  • 文档编号:8086800
  • 上传时间:2024-11-24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6.3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南省 洛阳市 新安县 2023 2024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 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阅读议论文,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思辨能力。“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梁启超先生告诉我们: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凡做一件事,要心无旁骛,对职业不敬,使是xi渎职业之神圣。毕淑敏也认为要濡养精神的三间小屋,就不委轻觑了事业的作用。读论教养,我们认识到:优雅的风度,不是忸怩作态。它是一种自我修养,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品读诗歌,可以让给我们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涵养我们的性能。苏轼对月述怀,写下水调歌头,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思念之情;刘禹锡对酒当歌

    2、,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对友人乐天的感谢之情;李白面对挫折,写下行路难,迎难而上。千志昂杨!(1)按要求写出汉字或注音。xi渎_濡养_(2)根据字义推测词义。“骛”的释义:形声,从马,敄(w)声,本义纵横奔驰。同“务”,追求。“心无旁骛”的意思是:_。【答案】(1) . 亵 . r (2)旁,另外的;骛,追求。心中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亵渎(xi d):冒犯,不恭敬。濡养(r yng):养育,培养。【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义。“心”,心中;“无”,没有;“旁”,另外的、其他的;“骛”,同“务”,追求。“心无旁骛”理解为:心中没

    3、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2. 默写。李白在行路观(其一)中借用典故,抒写自己想要施展政治抱负愿望的句子是:_,_。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在经历磨难后,从头再来,一往无前豁达与豪情的句子是:_,_。_,_,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欧阳修醉翁亭记)_,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传)飏青旗,流水桥旁。_,步过东冈。(秦观行香子)【答案】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至于负者歌于途 . 行者休于树 . 溪云初起日沉阁 . 偶然乘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本题需要注意“

    4、钓、帆、途、阁”等字词的正确书写。3. 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建立能够激励人才发展的评价机制,要从两个方面为人才评价机制松绑。_,标准是解决“门槛”问题,_,也不能把“伪人才”引入门内。另一方面要在评价模式上松绑,实行差异化评价,让各类人才在差异化的评价中找准位置,在合适的舞台上建功立业。【答案】 . 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上松绑 . 既不能把人才挡在门外【解析】【详解】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根据语境“从两个方面”“另一方面”可知,处应该是给人才评价机制松绑的第一个方面,再结合“标准是解决门槛问题”即可拟出答案:一方面要在评价标准上松绑。根据语境可知,处应该和后边

    5、的“也不能把伪人才引入门内”构成“既也”的并列结构,内容上与“不能把伪人才引入门内”相并列的是“把真正的人才挡在门外”。据此即可作答。4. 亲爱的同学,在“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1)如果你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仿照下面的活动形式再设计两项活动。A看图猜书,走进小说世界 B_C_ D扮演人物,体味人生百态(2)请从初中教材篇目或名著中任选一位小说主要人物,根据他的事件,结合文章内容,仿照示例写句子。示例:小说骆驼祥子 人物:祥子勤劳朴实的祥子,立志买车,经历三起三落,最终在底层苟且

    6、偷生,谱写了一出人间悲剧。仿写:小说_ 人物:_(3)小说阅读激发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语文老师拟将大家创作的微型小说整理成册。请你给小说集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名字,并说明命名的用意。名字:_命名用意:_【答案】(1) . 评说人物,神游小说画廊; . 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2) . 小说儒林外史 . 严监生/吝啬爱财的严监生,视财如命,即使在将死之时也不舍燃两根灯芯,最终被妻子道破心意才瞑目,演绎了一个经典的吝啬鬼形象。 (3) . 青葱岁月 . 同学们在美好的青春时光写下的优美文字,展示了他们对世间独有的感受,体现了同学们的喜怒哀乐。【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根据“看图猜

    7、书,走进小说世界”“扮演人物,体味人生百态”可知,要符合“四字动宾短语六字动宾短语”的形式,围绕“走进小说天地”主题进行设计。示例:鉴赏人物,感受时代氛围;排练话剧,感受百态人生。【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仿写。从初中教材篇目或名著中任选一位小说主要人物,点明人物形象,结合事件进行分析。示例:小说孤独之旅人物:年幼活泼的杜小康,芦苇放鸭,历经孤独艰辛,却因此变得勇敢成熟,奏响一曲成长之歌。【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名称设计。取一个富有文学韵味的名字,并说明命名的用意即可。示例:含英咀华。用意:含英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象征学生从小说中汲取营养,充实自己,促使自己成长。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5.

    8、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光明正大地“偷窥”父母从来没有一件物品,抵得上日日呈现在我眼前的这一方天地。在我妈又一次将手摔伤,并且准备对我进行消息封锁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考虑对他们的生活多一些直观的了解了。听一个老同学说,自己在老家安装了摄像头,每日与老父亲视频互动时,我立马着手抄作业。父母家此前没装宽带,因为没需要,他们用不来智能手机。联系上我们村目前唯一通网的电信,咨询宽带价格,选定套餐,购买设备,没几天我就能通过手机屏幕看见我家院子了。自此,我就开始光明正大地“偷窥”父母的生活。视频安装之初,好奇老家到底是几点钟天亮,是不是和上海差不多。通过回看按钮,看着故乡一点点地从黑夜到白天。在6点29分3

    9、5秒,突然黑得比之前更黑。但在第36秒时,天“哗”地一下子亮了。我第一次理解“黎明前的黑暗”这句话有多么写实,也终于知道“天亮”它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瞬间。好奇老家几点钟天黑,我打开回看,找到白天与黑夜交替的那一帧开始回放。在傍晚6点22分16秒,我看到天快要黑了。到了第17秒,说头远处的山突然交成模糊的影子,摄像头的镜头也自动变成黑白。至于父母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起床都干了些什么?家里来过哪些人?事无巨细,统统都在我的“偷窥”范围内。清晨,看到我妈正在扫院子,我对着摄像头喊一声“妈”,我妈听到声音后抬头挺身,面朝摄像头,和我聊起来,无非是今天冷不冷?早饭准备吃啥?我爸怎么没在家?上

    10、午,看到我妈忙进忙出,猫咪跟着她走来走去,恶作剧般对着摄像头“喵”了一声,上一秒还跟前跟后的喵星人一时呆住。我再“喵”一声,它似乎有种找到同类般的惊喜,对着摄像头“喵”了起来。我们互“喵”几次后,它奔跑至摄像头方向,消失在我的视野。听我妈说,它正用前瓜搭在墙上与我聊天,那意思怕是想到摄像头里去看个究竟。中午,看到我爸坐在走廊上晒太阳,想必是在外面干活才回来,我喊了一声“大”。我爸惊喜地抬头回应,说着说着,我发现他有点咳嗽,让他早晚多穿点,这个季节要额外注意防寒保暖。现在去喝点热水,免得咳得难受。我爸听话地跑进屋里倒了一杯开水出来接着聊。下午,看到家里来了个拄着拐杖的客人,眉眼看不太清,和我爸妈

    11、聊得热火朝天。等客人走后一问,才知是前不久动过大手术的,已经年过80岁的前大队队长。此前长年累月不得停歇,这回做了手术,只好专心在家静养。晚上,爸妈不大出现在院子里,偶尔也会有村邻来家堂坐。大多时间他们都待在堂屋里看电视,我可以从摄像头里听见剧中人物对白,他们基本还是和我当年在家一样,每天追剧2集。有一天起床后,我发现摄像头呈离线状态,赶紧去咨询电信工作人员是怎么回事,对方让我刷新,问一下是不是停电,没有的话去检查一下提像头的插头是否插好。后来打电话一问,果然停了电。那一天,我过得格外煎熬,隔不多久就查看一下摄像头的状态,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复电,我心里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身

    12、处快节奏的上海,看老家的慢生活,成为一种心理需要。每当我感到有点焦虑时,就打开摄像头,看看我家的院子,听一听鸡叫声、狗吠声。看一看猫咪懒洋洋地晒太阳,看我爸妈与邻居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兵荒马乱的一颗心慢慢平静下来。大学毕业以来,我为父母买过许多许多东西,但从来没有一件物品,抵得上日日呈现在我眼前的这一方天地。它弥补了我对父母陪伴的缺失,稀释了我的乡愁,成为我日常能量的充电站。(有删改)(1)梳理文章的故事情节,概括作者对父母的爱体现在哪些地方?(2)有人说文章标题中的“光明正大”和“偷窥”相矛盾,你怎么认为?请说明理由。(3)文中画线句,写了“我”发现摄像头呈离线状态时的反应,作者安排这一情

    13、节有何意图?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4)请从内容和主题角度说说你对文章结尾“它弥补了我对父母陪伴的缺失,稀释了我的乡愁,成为我日常能量的充电站”这句话的解解。【答案】(1)为父母在老家安装摄像头;每天通过摄像头观察父母的生活;经常通过摄像头与父母聊天,并嘘寒问暖;因停电不能及时看到父母,内心十分焦急。 (2)不矛盾。“光明正大”是因为在老家安装摄像头一事,父母是知道并同意的;“偷窥”是说自己在上海通过摄像头远远地观看父母在老家的生活;体现了“我”对父母的关爱之情,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3)照应上文“我”给老家安装摄像头,远距离了解父母在家的情况的情节,也推动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写停电后“我

    14、”不能及时看到父母时内心的焦灼与不安,表现了“我”对父母的关爱之情;深化文章的主题:远离家乡的游子,身处快节奏的生活之中,看家乡的慢生活,已成为一种心理需求。 (4)写出了作者在老家为父母安装摄像头后给自己带来的心灵慰藉,表达了作者因不能陪伴父母而产生的愧疚之情和远离家乡后对家乡的思念。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方,父母和家乡都是自己最深的牵挂和最好的能量充电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根据第段“在我妈又一次将手摔伤,并且准备对我进行消息封锁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考虑对他们的生活多一些直观的了解了”,第段“听一个老同学说,自己在老家安装了摄像头,每日与老父亲视频互动时,我立马着手抄

    15、作业”可知,我为了更好了解父母的生活,为父母在老家安装摄像头。根据第段“自此,我就开始光明正大地偷窥父母的生活”,第段“至于父母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起床都干了些什么?家里来过哪些人?事无巨细,统统都在我的偷窥范围内”可知,我每天通过摄像头观察父母的生活。根据第段“清晨,看到我妈正在扫院子,我对着摄像头喊一声妈,我妈听到声音后抬头挺身,面朝摄像头,和我聊起来,无非是今天冷不冷?早饭准备吃啥?我爸怎么没在家”,第段中午,看到我爸坐在走廊上晒太阳,想必是在外面干活才回来,我喊了一声大。我爸惊喜地抬头回应,说着说着,我发现他有点咳嗽,让他早晚多穿点,这个季节要额外注意防寒保暖”可知,我经常通过

    16、摄像头与父母聊天,嘘寒问暖。根据第段“有一天起床后,我发现摄像头呈离线状态,赶紧去咨询电信工作人员是怎么回事,对方让我刷新,问一下是不是停电,没有的话去检查一下提像头的插头是否插好”,段“后来打电话一问,果然停了电。那一天,我过得格外煎熬,隔不多久就查看一下摄像头的状态,一直到下午四点多,才复电,我心里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似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可知,我因停电不能及时看到父母,内心十分焦急。【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根据第段“在我妈又一次将手摔伤,并且准备对我进行消息封锁的时候,我觉得是时候考虑对他们的生活多一些直观的了解了”,第段“听一个老同学说,自己在老家安装了摄像头,每日与老父亲视频互

    17、动时,我立马着手抄作业”可知,作者不在父母身边,想更直观的了解父母的生活,所以想安装摄像头,这是父母都知道的,所以说“正大光明”。根据第段“至于父母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起床都干了些什么?家里来过哪些人?事无巨细,统统都在我的偷窥范围内”,第段“清晨,看到我妈正在扫院子,我对着摄像头喊一声妈,我妈听到声音后抬头挺身,面朝摄像头,和我聊起来,无非是今天冷不冷?早饭准备吃啥?我爸怎么没在家”可知,安装好摄像头后,我透过屏幕看到了父母的生活日常,能与他们多说话,所以说“偷窥”。两者并不矛盾,都体现了作者对父母的关心。【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情节作用。第段“有一天起床后,我发现摄像头呈离线状”与第

    18、段“联系上我们村目前唯一通网的电信,咨询宽带价格,选定套餐,购买设备,没几天我就能通过手机屏幕看见我家院子了”,第段“清晨,看到我妈正在扫院子,我对着摄像头喊一声妈,我妈听到声音后抬头挺身,面朝摄像头,和我聊起来,无非是今天冷不冷?早饭准备吃啥?我爸怎么没在家”,写我为父母在家安装摄像头,透过屏幕关心父母这一系列情节相照应;第段“赶紧去咨询电信工作人员是怎么回事,对方让我刷新,问一下是不是停电,没有的话去检查一下提像头的插头是否插好”写我赶紧去询问情况,查清摄像头离线的原因,可见我内心的焦急,体现了我对父母的关心;联系第段“身处快节奏的上海,看老家的慢生活,成为一种心理需要”,第段“每当我感到

    19、有点焦虑时,就打开摄像头,看看我家的院子,听一听鸡叫声、狗吠声。看一看猫咪懒洋洋地晒太阳,看我爸妈与邻居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兵荒马乱的一颗心慢慢平静下来”可知,作者身处快节奏的城市,看家乡的慢生活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偷窥”已成为一种心理需求,深化了文章主旨。【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联系第段“至于父母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起床都干了些什么?家里来过哪些人?事无巨细,统统都在我的偷窥范围内”,第段“清晨,看到我妈正在扫院子,我对着摄像头喊一声妈,我妈听到声音后抬头挺身,面朝摄像头,和我聊起来,无非是今天冷不冷?早饭准备吃啥?我爸怎么没在家”可知,通过摄像头作者可以了解观

    20、察到父母的日常生活,还能与父母多交流说话,关心父母,能缓解作者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故说“它弥补了我对父母陪伴的缺失,稀释了我的乡愁”,表达了表作者因不能陪伴父母而产生的愧疚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联系第段“身处快节奏的上海,看老家的慢生活,成为一种心理需要”,第段“每当我感到有点焦虑时,就打开摄像头,看看我家的院子,听一听鸡叫声、狗吠声。看一看猫咪懒洋洋地晒太阳,看我爸妈与邻居坐在院子里喝茶、聊天,兵荒马乱的一颗心慢慢平静下来”可知,作者身处快节奏的城市,看家乡的慢生活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平静,让作者重获生活的力量,父母和家乡都是最深的牵挂和最好的能量充电站,故说“成为我日常能量的充电站”。6. 阅读

    21、下面两个文本,完成小题。文本一从“老剧霸红”看经典创作潘玉敏这两年,关于“年轻人爱追老剧”的话题时常见诸网络,逐渐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如今,你只需打开腾讯、优酷、哔哩哔哩等视频软件,便可搜索到新白娘子传奇家有儿女亮剑士兵突击等许多十几年前出品的电视剧,还有央视版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播出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四大名著系列剧集。它们中有的被设置成专题,有的被放在显眼位置,视频下方评论多达数千条的比比皆是,而视频上方年轻人用密密麻麻的弹慕表达着自己的喜爱。国内每年拍摄上映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合近求远”,把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拍摄的老剧找出来反复观看?“老剧烈红”的背后,是这些年轻人的

    22、口味偏老,还是老剧耐看?对此,网站“加手”上有一个用户的答案或许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因为老剧有味道,老剧演员颜值高、演技好,演员和角色贴合度高,不会让观众出戏。很多观众有代入感;虽然以前特效不发达,但是演员够敬业;以前的编剧也厉害,很多经典的剧集,剧本都写得非常精彩,让观众一看就停不下来,好人也会犯错,坏人也曾善良过,角色都很丰满。”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出众、有情感共鸣,是当下许多年轻人热衷追老剧的重要原因。中国有句古话“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影视作品,这个“宗”就是它的质量。诚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审美会发生变化,对于好坏的界定也会有所不同,但质量始终是评判一个作品好与差的根本。其实,年轻

    23、人也不是所有老鼠都追,通常他们追的都是那些经过时间浏览之后依然熠熠生辉的优秀作品。这种现象与其说是一种怀旧,毋宁说是对经典的推崇。老剧的受追捧,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为新剧的创作指引了方向。想要创造经典,就必须剔除同质化、批量化的生产。显然,观众想要的不是“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这样的所谓“壮观场面”,而是更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和剧情。无论是制作方还是演职人员,在打造一部影视作品的时候,要耐得住寂寞,少一些流量的追求,多一些质量的要求,少一些哗众取宠,多一些情怀和灵魂。总而言之,就是要多“走心”。年轻人喜欢追老剧,但也不排斥新刷,尤其是那些制作技术驾热、质量可圆可点、内容有情怀有灵魂的新剧。就创作而

    24、言,新与旧不只是二元对立的关系,经典与时尚也不是不可融合的,老树可以发新芽,新剧也可以让老题材重新提发活力。尽如为庆祝中国共产完成立100周年推出的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等电视剧就是成功的例子,虽然都是老题材,但因为导演、编剧、摄像精心制作,演员用心演绎,同样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电影方面也是如此,近年来拥有较好口碑的作品如攀登者中国机长中国医生(烈火英雄等,大多改编自真实故事,这些故事再我们所处的年代并不遥远,甚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给观众强烈的代入感。“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好的影视作品要立足于对代,为时代画像和发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会过时,就像那些几百年甚至几千年

    25、前的典籍,我们今天读来依然交益匪浅。优秀的影视作品不管经过多少年,都能被观众记住和喜爱。摘自人民日报(当外版)2021年08月16日文本二近些年,“刷老剧”成为一种惯常现象。观众“考古”成风。电视台的反复重播,视频网站里居高不下的观看热度,社交媒体不时冒出的讨论话题,都体现着观众对经典国产老剧的钟爱。提到老剧时,人们总会想到特定的场景:电视机前、和家人一起、夏天、冰西瓜作为书写大众文化的文本,电视剧始终和更广的父众、更真切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打开电视此进入了这个空间,日常生活的文化得到强化。今天,当守着电视机观看的仪式难再现,人们则通过观着老剧来链接待定的文本记忆,以及和文本相关的仪式空间,收获

    26、其他影视剧或文本无法提供的体验种对家庭、生活、日常和微观的心绪补偿。这也符合麦奎尔等人在“使用与满足”理论中对电视剧心站转换效用的解释:缓解生活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对于受众来说,和大多的“互联网考古”行为一样,对老剧没有新文本的期待,更多的是陪伴和放松需求。另外,大众对国产老剧的热情,不仅在记忆本身,还在于它的前级集体记忆的载体。前互联网时代,电视是文化和娱乐消费的重要媒介,诞生了不少雅俗共享、老少皆宜的大众文本。在今天,观剧渠道、剧集类型和数量更多,内容消费选择也更多,这种趋势下,经典老剧成为了少有的集体记忆符号。于是,不论是通过什么渠道收看或讨论,老剧都是群体共享的文化体验。(

    27、有删改)(1)下列对两个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本一的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B. 文本一第段运用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述“老剧翻红”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C. 文本一第段画线句运用的是道理论证。引用白居易的名言,有力地论证了“好的影视作品要立足于时代,为时代画像和发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观点。D. 文本二第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论证,将“刷老剧”比喻成“考古”,生动形象,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E. 文本二第段加点的“这”,指代的内容是“老剧翻红”这种现象。(2)文本一第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两个文本都由“老剧融红”这一话题展开议论,但所

    28、论述的“老剧翻红”的原因却不尽相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AE (2)不能。第段论述了年轻人热衷追老剧的原因,第段论述了“新剧想要创造经典,就要多走心”的观点,第段论述了新剧与老剧的关系,主要论证了“经典与时尚不是不可融合的,新剧也可以让老题材重新焕发活力”的观点。这三段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的,所以不能调换。 (3)文本一所论述的“老剧翻红”的原因是:老剧耐看,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出众、有情感共鸣,是经典。文本二论述“老剧翻红”的原因是:人们通过观看老剧来链接特定的文本记忆,以及和文本相关的仪式空间,收获其他影视剧或文本无法提供的体验一种对家庭、生活、日常和微观的心绪补偿;经典老剧

    29、成为了少有的集体记忆符号。【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A.文本一的中心论点是第段“好的影视作品要立足于时代,为时代画像和发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而不是标题“从老剧霸红看经典创作(论题)”;E.根据文本二第段“今天,当守着电视机观看的仪式难再现,人们则通过观着老剧来链接待定的文本记忆,以及和文本相关的仪式空间,收获其他影视剧或文本无法提供的体验种对家庭、生活、日常和微观的心绪补偿”可知,第段加点的“这”指:人们则通过观着老剧来链接待定的文本记忆,以及和文本相关的仪式空间,收获其他影视剧或文本无法提供的体验种对家庭、生活、日常和微观的心绪补偿,本项错误;故选AE。【小问2详解】本

    30、题考查段落顺序。根据第段“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出众、有情感共鸣,是当下许多年轻人热衷追老剧的重要原因”可知,本段论述了老剧翻红的原因。第段“老剧的受追捧,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为新剧的创作指引了方向”承接了第段论述的老剧翻红的原因,本段的分论点是“想要创造经典,就必须剔除同质化、批量化的生产”。第段分论点是“经典与时尚不是不可融合的,新剧也可以让老题材重新焕发活力”,本段论述了新剧与老剧的关系。-段有一定的逻辑顺序:从老剧翻红的原因,到老剧对新剧的影响,再到老剧与新剧的关系,因此顺序不可调换。【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根据文本一第段“因为老剧有味道,老剧演员颜值高、演技好,演员和角色贴合度高,

    31、不会让观众出戏。很多观众有代入感”,第段“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出众、有情感共鸣,是当下许多年轻人热衷追老剧的重要原因”可知,“老剧翻红”的原因有:老剧耐看,演员好、剧本好、演技出众、有情感共鸣。根据文本二第段“人们则通过观着老剧来链接待定的文本记忆,以及和文本相关的仪式空间,收获其他影视剧或文本无法提供的体验一种对家庭、生活、日常和微观的心绪补偿”可知,“老剧翻红”的原因是:人们通过观看老剧来链接特定的文本记忆,以及和文本相关的仪式空间,收获其他影视剧或文本无法提供的体验一种对家庭、生活、日常和微观的心绪补偿:经典老剧成为了少有的集体记忆符号。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32、回答问题。【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乙】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芸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松次开发,尤为奇观。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

    33、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陀游六桥终月记)【注】勒:抑制。午未申:约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五时。夕舂(chng):落日。(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余拏一小舟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杏桃相次开发其实湖光染不之工(2)列句子中加点的“与”,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天与云与山与水B. 与余舟一芥C. 与杏桃相次开发D.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雾凇沆砀。安可为俗士道哉!(4)两文都借写西湖景色抒发情感,有什么不同之处?【答案】(1)撑(船)。哪,哪里。开放。工巧

    34、。 (2)D (3)冰花一片弥漫。怎么能够对那些凡夫俗子述说呢? (4)【甲】文侧重于对特定时间下具体景物的描写,描写得十分细致真切,属于白描,使景物如在眼前,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乙】文侧重于对一段时间内景物特点的整体概括介绍,表达了作者与常人不同的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自适情感。【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我撑着一叶小舟。拏:通“桡”,撑(船);(2)句意为: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

    35、这样的人!焉:哪,哪里;(3)句意为: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发:开放;(4)句意为:其实,湖光染绿、暮烟凝聚工巧。工:工巧。【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虚词。A.介词,和;B.介词,和;C.介词,和;D.动词,给;故选D。【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1)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2)安,怎么、怎能;为,给;道,说。【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对比阅读。【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得不敢作声,连空气

    36、也仿佛冻结了;一个“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等等,如简约的画,如梦幻的诗,给人一种似有若无、依稀恍惚之感。作者描写夜晚雪下,这个特定时间的西湖,用词简约,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景,没有过度渲染,是白描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西湖冬雪后寂寥空旷、充满寒意的冰雪世界,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乙】文“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

    37、”等句,作者以“盛”“工”“妙”“浓媚”几个概括性的词语,介绍一年、一日西湖的景色,给人以整体的认识;与“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相对比,“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突出西湖春景最盛在“朝烟夕岚”和“月景”,表达了作者与常人不同的独到的审美情趣,从而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自适情感。根据以上分析,从景物的时间、写作手法、抒发的情感,概括两文写西湖景色抒发情感的不同之处。【点睛】参考译文:【甲】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

    38、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乙】西

    39、湖最美的时间,是春天的月夜。一天之中最美的时刻,是烟雾迷蒙的早晨,是山光笼罩的傍晚。这一年春雪很大,梅花受到寒气的抑制,跟杏花、桃花依次开放,更是难得的景观。但杭州人游湖,限于午、未、申这三个时辰。其实,湖光染绿、暮烟凝聚在山间的佳景都出现在旭日初升、夕阳还未落山之际,(有了它们)才把西湖浓媚的姿态发挥到了极点。月景尤其难以用言语形容,花和柳的情态,山水的容颜和情意,另是一种趣味。这种快乐只留给山僧和游客享受,怎么能讲给那些俗人听呢?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40、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8. 作者为什么把幻想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欲去却“又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理?9.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人们一般在什么场合下引用这几句词?【答案】8. 作者把乘风上天说成是“归去”,是因为在作者看来,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然而真要弃绝人世,飘然仙去时,作者又犹豫了,通过“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表现了出来。 9. 月亮的阴晴圆

    41、缺,犹如人的悲欢离合,是必然的规律,所以人要有豁达的胸襟。一般人在宽慰遭遇失败或挫折的时引用这几句词。【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和分析。一问,乘风上天,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也许那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

    42、的精神家园。二问,诗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意思是我想乘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经受不住那缥缈高空的寒冷。“欲”写出了诗人想乘风而上,一览神仙宫阙的美妙,希望回到以前的官位上去当官的心情;“恐”写出了作者心中又惧怕身居高位的心理。整句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宋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我希望回到以前的官位上继续当官,但是心中又惧怕身居高位,处于高位伴君如伴虎,危机甚重。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9题详解】

    4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全。词人是旷达的,他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遇到人生的各种失意痛苦、坎坷挫折,我们应该乐观从容面对,不能一味地消沉下去。很有哲理意味。这句话经常劝慰在生活中失意

    44、的人时用到。四、名著阅读(共5分)10. 下面是水浒传中与鲁智深相关的回归。请阅读后回答下面的问题。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第六回九纹龙剪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瓦罐寺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这六回主要是写鲁智深,还写了史大郎、小霸王、林教头等人。原因是水浒传采用链式结构,先叙述单个的英雄,并由一个人物引出另一个人物,这样逐步展开,最后总体汇总,使得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线索分明。B. 回目中描写鲁智深情节动作词语“大闹”,是形容场

    45、面较大的事件,用在个人身上,说明了解深凭借一己之力投起了大场面,体现了他的勇猛、豪放;“火烧”是一种斩草除根的做法,说明他赶尽杀绝的态度,体现了他的武艺高强。C. 水浒传是一部以传奇的笔法描写一批当时处于社会边缘人物为了有尊严地生存而对黑暗的、混乱的主流社会的反抗史。D. 水浒传把梁山描绘成“八荒共域,异姓一家”,不分贫富贵贱,表达了作者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简往。【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情节内容的识记。B.火烧瓦罐寺,打的是崔道成、丘小乙两个强盗般的道长,救寺庙里的几个老和尚,表明鲁智深伸张正义,嫉恶如仇。所以“火烧是一种斩草除根的做法,说明他赶尽杀绝的态度”的说

    46、法有误;故选B。11. 有同学认为,对鲁达称呼不断变化,先是“鲁提辖”,然后是“鲁智深”,再是“花和尚”,这样变化避免了重复使用同一名字的单词。你同意这一看法吗?说说理由。【答案】不同意。这与其人生经历有关。鲁提辖的本名是鲁达,提辖是官名,所以人称“鲁提辖”;后来鲁达为拯救金莲父女,在与“镇关西”理论的过程中,一失手将其打死,为了逃脱官府的追捕,只能去五台山出家,住持赐他“智深”这一法号;鲁智深出家后因其性格放浪不羁,不守佛门清规戒律,故称花和尚。同时,也与他背部纹身有关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理解。首先要明确,这位同学的看法是错误的。“鲁提辖”“鲁智深”“花和尚”,这样称呼的变化不是为了避免了重复使用同一名字的单调,而是与人物身份和经历相吻合的。鲁智深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当时因为他是提辖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86800.html
    南阳海歌呀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