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呀
  • 文档编号:8086759
  • 上传时间:2024-11-24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71.5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川省 成都市 高新区 2023 2024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共12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要塞(si) 推崇(chng) 锐不可当(dng)B. 镌刻(jun) 雕镂(lu) 长途跋涉(sh)C. 周济(j) 胆怯(qi) 惟妙惟肖(xio)D. 秀颀(q) 濒临(bn) 抑扬顿挫(cu)【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B雕镂(lu)lu。故选B。2. 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B. 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C. 那年冬天

    2、,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D. 疏林薄雾,农舍田筹,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A催枯拉朽摧枯拉朽;B震聋发聩振聋发聩;D田筹田畴;故选C。3. 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坚持写作的人,总能在持续思考中爆发灵感。但有些年轻人却渴望不劳而获,走捷径的心态在心中潜滋暗长。最近,媒体报道高校学生学术写作造假,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但个别家长对孩子的犯错,不但不教育,反而殚精竭虑地包庇,实属不该。A. 妙手偶得B. 潜滋暗长C. 入木三分D.

    3、 殚精竭虑【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A.妙手偶得:指诗文创作过程中,技能高超的作者常因灵感突发而得到意外的成功。结合“坚持写作的人,总能在持续思考中爆发灵感”可知,用来形容创作的文章,符合语境;B.潜滋暗长:在暗中不知不觉地滋生发展。用在这里形容有些年轻人走捷径心态不知不觉地滋生发展,符合语境;C.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的笔力极为强劲用来。现形容比喻见解、议论、分析、刻画很深刻。这里用来形容剖析学术写作造假行为带来的巨大危害,符合语境;D.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结合“但个别家长对孩子的犯错,不但不教育”“实属不该”可知,这里应该用贬义词,体现家长的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4、因此“殚精竭虑”用在这里属于褒贬误用;故选D。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电影八角笼中讲述山区孩子从贫困、改变到奋斗的故事。通过导演镜头叙事,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真实世界。影片中的集训特写,充分彰显了山区孩子心无旁骛、拼搏精进的体育精神。故事也激励我们,从小事做起,为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做出应有的贡献。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改变”改为“改变命运”;B.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D.有误,搭配不当,“提高”改为“改善”;故选C。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2分)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甲

    5、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丙上自劳军。至霸

    6、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

    7、误的一项是( )A. 盖竹柏影也 盖:遮盖。B. 委而去之 委:放弃。C. 军士吏被甲 被:同“披”,穿着。D. 介胄之士不拜介 胄:这里指披甲戴盔。(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其如土石何B. 七里之郭 不闻天子之诏C.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请以军礼见D. 环而攻之而不胜 成礼而去(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A. 文帝很感动,改变了面容,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B. 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严肃,亲自推车上前,俯身表达敬意。C. 文帝很感动,一下子改变了脸色,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D. 文帝被他

    8、感动,表情变得庄重严肃,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4)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选文均有点睛之笔。分别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真将军”。B. 选文均用对比。甲文苏轼与怀民对比;乙文得道与失道对比;丙文群臣与文帝的反应对比。C. 选文主题各异。甲文传达复杂微妙心境;乙文主张施仁政、得民心;丙文褒扬“真将军”。D. 选文风格各异。甲文恬淡随意,娓娓道来;乙文层层深入,说服力强;丙文生动客观,简洁明快。【答案】(1)A (2)B (3)D (4)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A.错误。句意:大概是院中竹柏的影子。盖:大概是;故选A。【小

    9、问2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代词,他们/助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B.助词,的/助词,的;C.依靠,凭借/用。D.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顺承;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本题关键字词:为动:被感动。改容:表情严肃起来。式:同“轼”,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正确翻译为: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严肃,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故选D。【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理解分析。D.有误。丙文没有生动、明快的特点;故选D。【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解衣入

    10、睡,恰好看到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我们)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大概是院中竹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乙】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不如有利于作战

    11、的地形。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形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凭借险要的山河,威慑天下不能凭借锐利的武器。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背叛的君王。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丙】皇上亲自去慰问军队。到了灞上和

    12、棘门的军营,直接驱驰而入,将士都下马迎送皇帝。不久来到细柳的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守卫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进入军营。在这种情况下皇上就派使者手持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问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策马疾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控制住车马,缓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拱手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陛下允许我按照军

    13、礼参见。”皇上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问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便离开了。已经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群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灞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像是儿戏,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称赞他很久。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6.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1)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神龟虽寿,_。(曹操龟虽寿)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2)请默写杜甫春望的首联和颔联,或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和尾联,先写出题目再默写诗句。_【答案】

    14、 . 犹有竟时 . 晓雾将歇 . 似曾相识燕归来 . 示例一: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示例二: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背诵默写能力。注意“犹”“竟”“歇”“溅”“孤”“萧”“候”字形正确书写。四、说明文阅读(共10分)7.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神舟”和“天舟”,怎样一眼就认出?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与空间站丝滑对接。看新闻的小伙伴可能会奇怪,前几天不是刚上去一个神舟吗?其实那个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和“天舟”,一个载人,一个送货。有没有什么技巧,让我们一眼分清楚这俩

    15、“舟”呢?我们先来介绍一个发射“神舟十六”的运载火箭小部件:逃逸塔。它位于火箭的顶部,高约8米,从远处看像是火箭的避雷针。每次观看发射直播时,都会听到主持人提起它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便能及时带着航天员逃逸。因此,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而用于送货的天舟则没有这一部件。逃逸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逃逸塔是个微型火箭,一旦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后,如果在低空遇险,它就会直接让航天飞船与火箭断开链接,把宇航员所在的舱室一把拽起,然后借助逃逸塔的动力,快速离开火箭附近,到达安全地带,帮助宇航员脱离险境。具体来说,逃逸塔和下面相连的头部整流罩,再加上整流罩里包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共同组

    16、成“逃逸飞行器”。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时,航天员半躺在返回舱里。一旦飞船于低空出现意外,航天员并不需要起身跑到哪儿集合,因为根本来不及。这时飞船和火箭会立刻解锁,逃逸塔立马点火,和整流罩一起拽着轨道舱和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迅速逃离危险区,而下方的神舟推进舱和长征大火箭在此刻是被完全抛之脑后的。由逃逸塔和可分离的头部整流罩所组成的逃逸系统,一般作用于火箭发射前三十分钟和发射后两分钟这段时间,这是火箭发射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区间。当火箭高度持续升高,大气更加稀薄,环境相对安全可控时,就不再需要逃逸塔了。(摘自“国家航天局”资料,2023年6月,有删改)(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向

    17、小伙伴介绍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特点。一眼分辨航天飞船载人还是载货,靠的是有无_。它的作用是:_。(2)本文第段画线句如果删去,对文意并无影响,但作者为何要保留呢?请谈谈你的理解。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3)下面这段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最恰当?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当我们清楚了解逃逸塔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后,就发现自己收获了一个酷炫技能:看飞船是“神舟”还是“天舟”,就看它有没有逃逸塔。现在,我们可以端详着火箭升空照片很内行地说:“这是载人的舟!这是送货的舟!”身边的小伙伴一定会佩服不已。【答案】(1) . 逃逸塔 . 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能及时带着航

    18、天员逃逸。 (2)作者保留这句话,是为了强调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安全的重要性,突出其作用和意义。同时,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描绘了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在太空巡游中的关键作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这段材料放在第段之后最恰当。因为全文已经介绍了“神舟十六”和天舟的不同之处,这段材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放在第段之后,可以起到强调和加深印象的作用,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第段中“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而用于送货的天舟则没有这一部件”可得:逃逸塔。结合第段中“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便能及时带着航天员逃逸”进行作答即可。【小问

    19、2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作用。“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强调了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安全的重要性,突出其作用和意义。把逃逸塔比作“定心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形象地说明了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在火箭发射的最初阶段的重要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结构。本文介绍了“神舟”和“天舟”两种航天器的区别,主要从它们是否有逃逸塔这一关键部件进行区分。文章首先介绍了逃逸塔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然后解释了为何神舟有逃逸塔而天舟没有。最后,文章指出,通过观察航天器是否有逃逸塔,我们可以轻松地区分出它是“神舟”还是“天舟”。结合材料“当我们清楚了解逃

    20、逸塔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后”可知应该放在介绍完逃逸塔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之后,也就是文章的结尾,第段之后。这段材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同时,这段材料也呼应了文章开头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简洁的答案。五、作文(共60分)8. 作文。昆明的雨,包裹着缅桂花的芬芳;父亲的背影,书写着父爱的芬芳;西北高原的白杨,吐露着奉献的芬芳在你的记忆中也有一缕芬芳,幸福你的岁月,启迪你的思想,濡染你的性灵,温暖你的时光。请以“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要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

    21、】例文芬芳几年前的一个寒假,我咳嗽咳得十分厉害,喉咙咳红了,还伴随着剧烈地疼痛。从医院出来,刺骨的寒风吹到我脸上,如刀割一般。“咳咳!”我咳得更厉害了。奶奶见了,赶忙脱下她的外套,给我披上,我感到很是温暖。回到家,时间已经不早了,餐桌上摆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菜。我没怎么吃,便走进了卧室,想睡一觉。刚整理好床铺,奶奶就走了进来,手里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个碗,里面装着一些棕色的液体,那就是我的药。只见她缓缓地走到我得课桌前,轻轻地把碗放在桌上,招呼我过来吃药,等我把药喝完后,她才拿起碗安心离去。从那以后,每到我早上起床后或是晚上睡觉前,那碗药总会准时出现在我的课桌上。我把药喝完后才肯去做其他事。等我再回

    22、到卧室时,那只碗就会变戏法般的不见了。有一天早上,我起得很早,一看课桌,上面并没有那碗熟悉的药。我满腹狐疑,踮起脚尖悄悄地走到奶奶的卧室门前,轻轻地推开门,奶奶不在。这时,厨房里传来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我又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推门一看,原来是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碌,盛满药的碗边放着我的早餐。她正在试着药的温度,用小勺舀着。白茫茫的水气在厨房里飘着。她的头发已经灰白,瘦弱的身躯在厨房里移动着,干枯的手上满是褶皱。我不禁叫了一声:“奶奶!“奶奶回过头来,看见我,说:“去等下,马上好了!”随即,她端出了药和早餐,放在餐桌上,慈祥地对我说:“快吃吧,小宝贝!”我端起了盛药的那只碗,把药喝了下去,仔细品味

    23、它,在苦中还带着一丝微甜。我的心暖暖的,屋子里仿佛充满了一种甜蜜的气息,即一缕芬芳,是药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奶奶的爱是那么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就如花一般甜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一、审题立意。题目“芬芳”是一个非常富有诗意和想象空间的题目。从字面上理解,芬芳可以指代香气、美好的味道,也可以引申为美好的情感、记忆或者经历。因此,我们需要找出生活中那些能够带来美好感受的人、事、物,并以此为写作的核心内容。在立意方面,文章需要围绕“芬芳”展开,体现这个核心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美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老师或者陌生人的互动中,感受到的温暖、关爱和支持。2.积极的

    24、成长经历: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3.美好的自然景观: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宁静、和谐与美感,如美丽的风景、动人的季节等。4.有意义的事物:如书籍、音乐、绘画、运动等,带来的愉悦和启发。二、选材构思。在构思方面,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1.开头: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场景或者描述,引出“芬芳”的主题。例如,可以描述一个特定的时刻或者场景,让读者感受到芬芳的存在。2.主体:详细描述能够带来美好感受的人、事、物,以及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例如,可以讲述与家人、朋友之间的互动,或者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3.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芬芳”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同时,

    25、可以留下一些思考或者启示,引导读者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语言生动形象: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2.细节描写:对能够带来美好感受的人、事、物进行详细的描述,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和代入感。3.情感真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真诚和热情。4.结构严谨:注意文章的起承转合,保持逻辑的连贯性和紧凑性。六、诗歌鉴赏(共4分)9.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题龙阳县青草湖(元)唐温如西风吹 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注】湘君:湘水之神。(1)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

    26、由。A.绿B老C.散(2)本诗的一二句借景写愁,三四句却言梦之美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案】9. B 10. 一、二句写悲秋,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所以不矛盾。【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后一句“一夜湘君白发多”意思是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

    27、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用“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故选B。【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写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表达出悲秋

    28、之情、迟暮之感、衰颓之意。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三、四句写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七、课外文言文(共12分)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摩诃池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隋开皇年

    29、间,蜀王杨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于此建散花楼,池遂声名鹊起。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梵语呼“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耳。唐时韦皋镇蜀,于贞元元年开解玉溪,使之与摩诃池相通。大中七年,节度使白敏中又东为金水河,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是时,摩诃池所曾一倍不止矣。其景蔚为大观,群贤毕至,庶民携游,“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杜甫亦尝游至薄暮而忘反。咸通十一年,南诏入蜀。西川之民闻蛮寇且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前蜀高祖王建、王衍相继改摩诃池为龙跃池、宣化池。环湖建宫,延袤十里,穷奢极

    30、巧。至宋世,蜀宫后门夷为平陆,明蜀王朱椿填其池为蜀藩正殿。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翳,游者寄古思焉。清初改蜀王府为贡院,至民国初年填平为军政府卫队演武场,摩诃池遂烟消云散矣。【注释】南诏,也叫蒙舍诏。唐代中国云南西部六诏(六个称王的部落)之一。因在其他五诏之南,故名。箕盎:簸箕和木盆。(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池遂声名鹊起 鹊:像鹊一样。B. 摩诃池所曾一倍不止矣 曾:同“增”,增加。C. 杜甫亦尝游至薄暮 薄:与“厚”相对。D. 延袤十里 袤:南北的长度。(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

    31、翳,游者寄古思焉。(3)摩诃池遗址公园一期已开放,拟再现千年美景。本文开篇写“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摩诃池之景“胜”,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答。【答案】(1)C (2)下雨时只能用箕盎遮蔽,还缺乏水源,只能取摩诃池的泥汁澄清后饮用。那里西南方向还有一片弯曲的水面,树木茂盛,游人寄托古人的思绪。 (3)首先,摩诃池的自然风光壮丽,吸引了众多贤人和百姓前来游览,说明摩诃池的景色非常迷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愿意到此欣赏美景。其次,文中提到了唐朝韦皋的开解玉溪,大中七年的金水河开挖,以及前蜀高祖和王建的宫殿建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综上所述,摩诃池的“胜景”表现在自然风光

    32、的壮丽和历史的丰富多彩两个方面。【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C.有误,该句句意为:杜甫也曾游玩到黄昏忘记返回;薄:迫近。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句意通顺连贯。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重点词语有:(1)庇:遮蔽;乏:缺少。(2)尚:还;蓊翳:草木茂密。【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摩诃池的自然风光壮丽,吸引了众多贤人和百姓前来游览。文中提到“其景蔚为大观,群贤毕至,庶民携游”,说明摩诃池的景色非常迷人,无论是贵族还

    33、是平民,都愿意到此欣赏美景。其次,摩诃池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改造和利用,每一项变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智慧。文中提到了唐朝韦皋的开解玉溪,大中七年的金水河开挖,以及前蜀高祖和王建的宫殿建设,这些都是摩诃池景色“胜”的体现,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综上所述,摩诃池的“胜景”表现在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的丰富多彩两个方面。【点睛】参考译文:摩诃池的美景,在蜀地流传了千年。在隋朝开皇年间,蜀王杨秀为了筑广子城取土,发现了这个池子。于是在这里建了散花楼,池子的名声就此大噪。有胡僧看到后说:“这是摩诃宫毗罗。”因为梵语中“摩诃”意为“大”,“宫毗罗”意为“龙”,所以认为这个

    34、池子广大且有龙。唐朝时韦皋镇守蜀地,在贞元元年开解玉溪,使其与摩诃池相连。大中七年,节度使白敏中又在东边开金水河,流入成都县城,汇聚成摩诃池。那时,摩诃池的面积已经扩大了一倍不止。那里的景色壮丽,贤人聚集,百姓携家带口游玩,“湍急的水风吹醒酒,船回来时堤岸起雾”,杜甫也曾游玩到黄昏忘记返回。咸通十一年,南诏侵入蜀地。西川百姓听说蛮族敌人即将到来,纷纷逃入成都。当时成都只有子城,没有护城河,人们占地不超过一席之地,下雨时只能用箕盎遮蔽,还缺乏水源,只能取摩诃池的泥汁澄清后饮用。前蜀高祖王建、王衍相继将摩诃池改名为龙跃池、宣化池。在湖边建宫殿,延绵十里,极尽奢华。到了宋朝,蜀宫后门被夷为平地,明蜀

    35、王朱椿将那个池子填平,作为蜀藩正殿。那里西南方向还有一片弯曲的水面,树木茂盛,游人寄托古人的思绪。清初将蜀王府改为贡院,到了民国初年,又被填平作为军政府卫队的演武场,摩诃池最终消失无踪。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11. 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序号后填上代表昆虫的恰当选项。她是体贴入微的妈妈,是制作粪球的巧手匠,还是一位艺术家。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甚至吃掉自己的伴侣。前人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她是麻醉术高手,动作麻利,立竿见影,瞬间将毒液注入猎物。A.蚂蚁 B.萤火虫 C.圣甲虫 D.螳螂【答案】CDAB【解

    36、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昆虫记中圣甲虫也被称为金龟子,它是最大和最著名的蜣系食粪虫的一种。月牙形顶壳的前有六颗细尖的牙齿,它们不仅是挖掘工具和切割工具,又是插、举、抛、甩粪料中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子,而且还可以当耧耙,把好吃的东西全都耧过来。圣甲虫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并且后面还不断地排泄,排泄物像一条黑色细线,如同鞋匠的细腊绳!昆虫记中螳螂是食肉性昆虫,平时吃蝗虫、苍蝇、蚊子、蝶、蛾等害虫,因而是益虫。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交配后母螳螂通常会吃掉公螳螂。昆虫记中介绍一种红蚂蚁,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的蚂蚁,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

    37、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黑蚂蚁只好把红蚂蚁一生当国王一样伺候,红蚂蚁等黑蚂蚁老了以后就会再去在抢一批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昆虫记中的萤火虫是以吮吸动物的肉为生的,萤火虫最喜欢吮吸的是蜗牛的肉,萤火虫把蜗牛的肉允吸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空壳在里面。故答案为:C;D;A;B。12. 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B. 1936年

    38、,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C. 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D.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D.依据原著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

    39、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可知题干中提到的人物是“周恩来”,选项中“朱德”表述错误;故选D。1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消逝的“放学路上”王开岭“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呀,无脸见爹娘。”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但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眼前的场景令人惋惜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家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记忆。这支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它几乎是我每天放学路

    40、上的喉咙伴奏。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从前,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在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各异、扮相奇特的精彩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在孩提时代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几乎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一件有意义的事”“难忘的瞬间”,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

    41、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我庆幸之余,也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就像贵重的行李。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有位朋友,在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儿子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

    42、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我有一点失落,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不仅是没有“放学路上”的一代,还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那天,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捉拿。如果说我们那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

    43、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挂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儿歌再次回响我耳边,我想起,此歌生于1944年。(选自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1)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列表格的空缺处。事件个人感受“我”看见小学放学的情景庆幸“我们”谈及常搬家的小孩亲热(2)文章开头、结尾都引用读书郎中的歌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3)请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就像贵重的行李。(

    44、从修辞角度赏析)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捉拿。(从用词角度赏析)(4)请从内容和情感角度,探究文章标题“消逝的放学路上”的意蕴。【答案】(1)惋惜。自己有过“放学路上”的童年。失落。收到“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短信。 (2)开头处引用读书郎的歌词,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放学路上”;熟悉的儿歌吸引读者,与“放学的路上”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思考。内容上:童年和当今孩子“消逝”的放学路上。结尾处用引用读书郎的歌词,意在表现自由快乐的童年已经消逝,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怀念以及对于现状的担忧。 (3)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汽

    45、车”比喻成“豪华笼子”,把“孩子”比喻为“贵重行李”,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家长对孩子的细致呵护束缚了孩子的成长,让童年变得刻板而不快乐。“捉拿”这个词语的本义是擒拿、追捕,这里的意思是家长、街坊、小伙伴们会齐心协力地将贪玩的孩子抓回家,大词小用,极富幽默感,表现了孩子们的童趣以及快乐,同时也体现了邻里之间的和谐氛围,表达了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之情。 (4)“消逝的放学路上”指曾经的“放学路上”带来的快乐和自由(或是“自由快乐的童年”),如今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快乐童年的怀念,对作者对于孩子们失去了属于自己的快乐童年的痛心和担忧。揭示文章主题,引发人们的思考。【解析】【小问

    46、1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作者情感梳理概括。第一空:根据题干信息“我看见小学放学的情景”可定位到文章第段,由文章第段“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可得:惋惜;第二空:根据题干信息“庆幸”可定位到文章第段,由文章第段“如果说我们那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可得:自己有过“放学路上”的童年;第三空:根据题干信息“我们谈及常搬家的小孩”可以定位到文章第段,由文章第段“我有一点失落,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不仅是没有放学路上的一代,还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可得:失落。第四空:根据题干信息“亲热”可定位到章第段,由“那天,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可得:收到“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短信。【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引用诗歌作用分。本文开头用读书郎的儿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86759.html
    南阳海歌呀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