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县 2023 2024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洛宁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 年 级 语 文 试 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如今,这座文明之城、工业之城、开放之城正在续写崭新故事,激荡着时代的文化春潮,展现着洛阳的使命与担当。学校举行“行走洛阳,读懂历史”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相关任务。1. 下面是洛洛同学为
2、此次研学活动准备的开场白,有些字词他拿不准,请你帮他完善。洛阳,一个诗和远方交相辉映的地方,听到名字就让人向往。5000年的文明史、4000年的建城史、1500年的建都史,为她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 (yn)。从第一个王朝夏至今,洛阳城如一轮明月,不骄不 (zo),默默守护着河洛文明;她亦如那一朵明媚鲜妍的牡丹,满身靓丽和风霜,也满身浪漫与故事。洛阳,像一本厚重的百科全书,随手翻开璀璨壮丽的洛阳画卷,都会让人手不释卷,请君“行走洛阳”,即可“读懂历史”。(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A. yn ling cuB. yn jng cuC. yn ling cuD. yn jng
3、cu(2)根据拼音,补写出横线上缺少的字。底 _(yn) 不骄不_(zo)【答案】(1)C (2) . 蕴 . 躁【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妍yn。鲜妍:鲜艳;靓ling。靓丽:艳丽。璀cu。璀璨:光明灿烂。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形。yn蕴。底蕴:事情的详细内容或内情。zo躁。不骄不躁:不骄傲,不急躁。2. 洛洛想在自己的研学日记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千百年来,我们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伫立洛河岸边,不禁感叹:洛水悠悠亦有情。纵观诗海,水的意象让人诗情激荡。曹操登临碣石山,远望“_,山岛竦峙”(观沧海),大海的壮阔景象令诗人心潮澎湃;王湾乘船停泊在北固山下,“
4、_,_”(次北固山下)的江上春景,蕴含着新旧事物交替的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乐观之感;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_,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语言自然流转,抒发了江行思友之情;李商隐身居异乡巴蜀,“_, _”(夜雨寄北)两句,诗人的不得归之苦与羁旅之愁跃然纸上;陆游退居家乡,梦中不忘恢复中原的理想,“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深沉悲壮,凝聚着诗人的爱国之情。【答案】 . 水何澹澹 .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君问归期未有期 . 巴山夜雨涨秋池 .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
5、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澹、残、溪、阑”等字容易写错。3. 洛洛在研学过程中,对“唐三彩”产生了深厚的兴趣,请你帮助他将下列介绍唐三彩的语段中缺少的句子,排列出恰当的顺序( )唐三彩,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全名唐代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 , , ,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唐三彩作为一件器物上同时使用红绿白三种釉色,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因唐三彩最早、最多出土于洛阳,亦有“洛阳
6、唐三彩”之称它有原色、有复色、有兼色,人们能够看到的就是斑驳淋漓的多种彩色,这是唐三彩釉色的特点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釉色又浇融流溜形成独特的流窜工艺,出窑以后,三彩就变成了很多的色彩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红、绿、白三色,让它交错、间错地使用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与排序。综合阅读五个句子及文段可知,语段主要写唐三彩的特点及影响。根据前句“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可确定句为首句,又可称之为“洛阳唐三彩”,起到总括作用。句中“这在唐代本来就是首创”和句中“匠人们又巧妙地运用施釉的方法”形成递进关系,共同描写了唐三彩的首创价值,应按顺序
7、捆绑在一起承接在句之后;句“然后在高温下经过高温烧制以后”中“然后”一词,承接句中的匠人将三种颜色交错使用,故句应承接句之后;句最后最总结,应放在最后;故排序为:;故选C。4. 洛洛对洛阳的文化经济发展史很感兴趣,但他感觉用文字呈现不够直观,请根据以下内容帮他完成时间轴。要求:语言简洁,每处不超过20字。约3800年前,在洛阳地区诞生了二里头文化,以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和宫室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等诸多之最,开启了中国王朝文明的序幕。1900多年前,班超从洛阳启程,直驰地中海东岸,自西汉末年起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丝绸之路重新开通,连接了中国与外国的文化和经济,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
8、发展,从此明驼宛马,络绎不绝。公元605年,大运河开凿,南来北往的货物和客商在东都洛阳会聚,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的南北水运网。公元690年,武则天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洛阳城文化辉煌灿烂,这里学者云集,文人荟萃,是各种艺术大放光彩的乐园。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1900多年前丝绸之路重新开通 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公元605年大运河开凿 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水运网【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括能力。注意字数上的要求。空,依据“1900多年前,班超从洛阳启程,直驰地中海东岸,自西汉末年起中断了半个
9、多世纪的丝绸之路重新开通”可以概括为:1900多年前丝绸之路重新开通。空,依据“连接了中国与外国文化和经济,使得中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此明驼宛马,络绎不绝”可以概括为: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空,依据“公元605年,大运河开凿”可以概括为:公元605 年大运河开凿。空,依据“南来北往的货物和客商在东都洛阳会聚,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的南北水运网。”可以概括为: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南北水运网。5. 阅读如阳光围绕着我们,如朋友陪伴着我们。洛洛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活动,请你参加。(1)洛洛在学校论坛里发起了关于阅读兴趣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请仔细阅读表格
10、中的数据,概括你的发现。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 文学名著言情小说恐怖故事搞笑漫画很喜欢13%22%26%63%随便看看44%56%61%33%不喜欢48%22%13%4%我的发现: (2)洛洛同学在论坛里发了帖子,请你针对他的发言,在“跟帖”中说服他读名著。洛洛的帖子:名著都是长篇,读起来太费劲,还是看漫画比较轻松。我的跟帖: 【答案】(1)示例:中学生阅读兴趣倾向于消遣性、刺激性读物,对文学名著兴趣不高。 (2)示例:小宁,你好! 看漫画虽然轻松,但营养不足。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享受故事情节带来的轻松愉快,我们还可以在书里体验不同的人生,提高自己的修养,丰富自己的阅历。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能强
11、调阅读名著重要均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题干给出的是中学生阅读兴趣统计表。根据提供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表格中体现了中学生在不同文学类型方面的阅读兴趣,可以看出兴趣最高的在于搞笑漫画一类的,文学名著的阅读总人数最低,同时言情小说和恐怖故事的阅读总人数也较多,这是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用简洁的表述出来即可。示例:中学生对名著兴趣不大,对言情小说、恐怖故事、搞笑漫画等消遣类读物比较感兴趣。【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干可知,小宁认为名著都是长篇大论,读起来太费劲,因此劝说时可以从阅读名著的益处切入,说明名著虽然没有漫画容易阅读,但却能带来许多漫画没有
12、的好处。要言简意赅,理由充分,让人乐于接受。示例:小宁,名著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阅读名著不仅能酣畅淋漓地享受精彩的故事,还能在书中看到不同的人生,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更能提高修养和丰富情感。关键是要读进去,你不妨坚持读一部试试看,我相信你一定会尝到甜头的。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14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后视镜里的牵挂陈志发“买什么车呢?”在一挂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母亲喃喃道。我没有在意。在这提新车的第一天,在乡下老家亲邻好友的啧啧夸赞声中,我既兴奋又得意,哪在意母亲的唠叨呢?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用近一年的工资买了辆摩托车,母亲也是这样责怨我的。我知道,那时的她是担心
13、我们乱花钱,不知当家过日子。母亲一直勤俭持家,花这么多钱买这两轮的铁骑,老人家肯定是心疼了。亲友为庆贺我提新车而燃放的鞭炮的纸屑满满地铺了一地,红艳艳的,像是盛放的杜鹃花。我搂着愣愣站在原地的母亲的肩膀,笑嘻嘻地说:“妈,咱现在不缺钱呢。”母亲轻轻地叹了口气,那声音低得似乎只有她自己才能听得到。自从有了车,生活变得五彩缤纷起来。一到休息日,我便带着一家人走亲访友、畅游四周的风景名胜。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省,车轱辘不停地转。我手握方向盘,尽情享受着轿车带来的舒适和便捷。母亲仍寡居在那个被我叫作老家的乡下。父亲二十多年前就已离世了,我们兄弟都想把母亲接到自己的小家里来住,但她却总是固执地拒绝。如今
14、,她已七十多岁了,每天不是去那片一直不愿抛弃的菜园,就是坐在大门口的一把竹椅上,静静地看人来人往。“车开慢点儿哈!”每次我去看望母亲,开车准备离开时,母亲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声音沉沉,如村口那棵樟树上的繁茂绿叶,浓郁成一团。而每当我离开老家到达目的地时,极少主动联系的母亲总会及时打来电话。“妈,什么事?”第一次接听到她这样的电话,我的内心是疑惑的。“没事,我就是问问你到了没有。”“刚到。”我随口回答着。“哦。”母亲那头应了一声就挂了。我摇摇头,独自笑了笑:老人呀,这不是多余的吗?有一次,我感到了深深的不安。那天在老家和几个亲友玩,快凌晨的时候,我才在雾重星稀中开车返回。到了家,正准备安寝,
15、一阵手机铃声突兀响起,在万籁俱寂的浓黑夜色中分外惊心。我直接按了接听键。“到家了?”原来是母亲。“妈,还没睡? 怎么了?”我的心扑扑跳。“没事,就是问一声。”然后就是嘟嘟的忙音。我拿着手机,兀自呆呆地立在原地。那一晚,我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眠后来的某天,我和住母亲隔壁的沈婆婆聊天,老人告诉我:“每次看到你开车回家,你妈妈就会一直看着手机。几次按下你的号码,几次又挂断。她说,按早了,怕你在开车受打扰。可看她那紧张的样子,又忍受不了那么晚。下次你们到家了,就主动给她打个电话吧,免得她担心得像个小孩。”我听了,静默无语。温暖和愧疚如海潮一般涌上心头,一波又一波,撞击着我的胸膛。“买什么车呢?”这时,
16、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背后,一位母亲特有的心境。除了欣悦,还有一丝嗔怪,一丝担忧。儿行千里母担忧。车程再长,也长不过母亲那头沉沉的牵挂。我忽然想起每次离开老家时汽车后视镜里母亲的身影:瘦弱、单薄,一头苍苍白发稀疏凌乱,双眼里满是秋风一样的焦虑与不安(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6. 阅读全文,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概述“我”和母亲之间的故事。7. 文中两次提到“买什么车呢”,联系全文,说说文中母亲“特有的心境”。8. 请品读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此时“我”的所思所想。(50 字左右)9. 文章标题为“后视镜里的牵挂”,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答案】6. “我”用近一年的工资
17、买了辆摩托车,母亲责怨“我”;“我”提新车的第一天,母亲嗔怪,轻声叹息;每次看望母亲开车离开时,母亲总是再三叮嘱“我”开慢点儿;每次开车离开老家时,母亲总计算着时间打电话,即使深夜也不例外。 7. 有为儿子买车过幸福生活的欣悦(高兴),也有为儿子买车花钱的心疼(嗔怪),更有对儿子开车安全的担忧。 8. 示例:母亲这么晚怎么还没睡? 她怎么知道我刚回来? 她是不是一直在等着我平安到家的消息? 我竟然不知道给她回个电话,太不懂事了! 9. “后视镜里的牵挂”是指作者每次离开老家时都能从汽车后视镜中看到母亲的身影,后来才理解那是母亲对自己的牵挂,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理解与愧
18、疚。【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与概括。可按时间顺序进行概括。第一件事,结合第段“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用近一年的工资买了辆摩托车”“亲一直勤俭持家,花这么多钱买这两轮的铁骑,老人家肯定是心疼了”,可概括为:“我”用近一年的工资买了辆摩托车,母亲责怨“我”;第二件事,结合第段“买什么车呢”、第段“母亲轻轻地叹了口气”,可概括为:“我”提新车第一天,母亲嗔怪,轻声叹息;第三件事,结合第段“车开慢点儿哈!每次我去看望母亲,开车准备离开时,母亲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可概括为:每次看望母亲开车离开时,母亲总是再三叮嘱“我”开慢点儿;第四件事,结合第段“每次看到你开车回家,你妈妈就会
19、一直看着手机。几次按下你的号码,几次又挂断。她说,按早了,怕你在开车受打扰。可看她那紧张的样子,又忍受不了那么晚”,可概括为:每次开车离开老家时,母亲总计算着时间打电话,即使深夜也不例外。【7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第段“买什么车呢?在一挂鞭炮噼里啪啦响过之后,母亲喃喃道”,是母亲对“我”买了轿车后的反应。第段“买什么车呢?这时,我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背后,一位母亲特有的心境”,是“我”对母亲说“买什么车呢”的理解。结合第段“除了欣悦,还有一丝嗔怪,一丝担忧”,可知母亲“欣悦”的是儿子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开上了新车,因此母亲由衷地高兴。结合第段“母亲一直勤俭持家,花这么多钱买这两轮的铁骑,老人家
20、肯定是心疼了”,可知“嗔怪”是因为母亲过惯了苦日子,一直勤俭持家,因此为儿子花大钱买车感到心疼;结合第段“车开慢点儿哈!每次我去看望母亲,开车准备离开时,母亲总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嘱咐”,可知“担忧”是因为母亲对儿子开车的安全而担惊受怕。【8题详解】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联系第段语境可知,“我”凌晨才返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母亲还没有睡觉,给“我”打来电话,问“我”是不是到家了。“我”感受到母亲对“我”的担心与牵挂,心中除了对母亲的感激之外,还有无比的自责与愧疚。所以围绕着“感激、自责、愧疚”等来表述“我”此时的心理,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这么晚了母亲竟然还没睡,看来是一直等着我给她打电话报平安啊。
21、我竟然忘了母亲在家里惦记着我,让她一直牵挂着,太不应该了。下次我一到家就立即给妈妈打电话,再也不能忘记。【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题目。文章标题“后视镜里的牵挂”,结合结尾段中“我忽然想起每次离开老家时汽车后视镜里母亲的身影”,可知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买了车,母亲担心我的安全,每次我回家返程时,母亲总会目送我离开。标题还充当了叙事的线索,作者围绕母亲对自己的牵挂组织材料,使文章脉络清晰。联系文章主旨可知,“牵挂”一词直接点明了母亲对“我”的牵挂,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表达“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愧疚之情。从表现形式上看,在“牵挂”前冠以“后视镜里的”,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二)(12
22、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云 雀 贾平凹小的时候,我眼见过一个奇妙的现象,便不敢忘去,一直到现在,我已是垂暮之年了,但仍还百思不得其解呢。我们的隔壁,是住着一位老头儿的。他极能养鸟,门前的木架上,吊下各式各样的鸟笼:里边住着云雀,绿嘴,画眉,黄鹂儿尽是些可怜可爱的生灵儿。整天整天里,我们就守在那鸟笼下,听着它们鸣叫。叫声很是好听,尤其那只云雀,像唱歌一样,打老远就能听见,使人禁不住要打一个麻酥酥的颤儿了。时间一长,那云雀声就不比以前那么脆了。老头儿便给它吃最好的谷,喝最清的水,稍不鸣叫,就万般逗弄,于是它就又叫起来了。但它叫起来的时候,总是在笼里不能安宁,左一撞,右一碰的,常常把黄黄的小嘴从
23、笼格里挤出来,盯着高高的云天,叫得越发哑了。“它唱得太疲劳了。”我们都这么说,便去给老头儿建议,不要逗弄它了吧。但是,每每黎明的时候,它就又叫起来了,而且每个黎明都叫。我们爬起来,从窗口里看去,天刚刚发亮,云升得很高很高,老头儿并没有起床呢。于此才明白别人不逗弄它,它还是每天要叫的。依然嘴挤在笼格外边,翅膀扑闪着,竟有几根绒绒的羽毛掉了下来。“它在练嗓子吗?”妹妹说。“不,它那嗓子已经哑了。”我说。“那它为什么还要唱呢?”“谁知道呢?你听,它是在唱一支忧郁的歌吗?”细细听起来,果然那叫声充满了忧郁;那往日里悠悠然的叫声原来是痛苦的呼喊呢?!“是它肚子饥了,渴了吧?”妹妹又说。我们跑过去,要给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