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ppt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QXX
  • 文档编号:8085491
  • 上传时间:2024-11-23
  • 格式:PPTX
  • 页数:31
  • 大小:17.7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ppt课件).ppt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ppt课件 2025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怀古 鉴赏 ppt 课件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千古兴亡事,怅然抒己怀咏史怀古诗歌鉴赏中国传统文学中最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之叹。余秋雨余秋雨 咏史怀古诗是指以咏史怀古诗是指以_,_,_,_,_为咏写对为咏写对象的诗作,诗人借登高望远、咏叹象的诗作,诗人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达到史实、怀念古迹达到_,_,_,_,_等目的。等目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寄托哀思借古讽今感慨兴衰古古今今1 1、标题中有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古迹、古人名。2 2、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咏”“咏咏怀怀”。3 3、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或在古迹、

    2、古人后加“怀古怀古”等。等。如赤壁如赤壁怀古怀古咏怀咏怀古迹古迹1 1、前代的都城、前代的都城 咸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2 2、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点 骊山、赤壁、马嵬、华清骊山、赤壁、马嵬、华清宫宫、汴河、汴河、乌乌衣巷衣巷3 3、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 湘妃祠、乌江亭湘妃祠、乌江亭4 4、特定的历史朝代、特定的历史朝代 六朝、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六朝、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临古地临古地思古人思古人忆其事忆其事抒己志抒己志1 1、对比对比2 2、用典用典3 3、借景抒情借景抒情4

    3、 4、寓情于景寓情于景 1 1、抒发、抒发对古人对古人的缅怀和敬仰之情。的缅怀和敬仰之情。2 2、抒发、抒发自己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愤慨之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愤慨之情。3 3、抒发、抒发光阴光阴虚度的失意和苦闷之情。虚度的失意和苦闷之情。1 1、表达、表达对统治者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劝和荒淫误国的讽劝和对现实对现实的不满。的不满。2 2、表达表达对对国家国家和和民族民族前途命运前途命运的担忧的担忧。1 1、抒发时光流逝、抒发时光流逝、昔盛今衰昔盛今衰的感慨,的感慨,2 2、表达对、表达对历史兴亡历史兴亡的思考与伤感。的思考与伤感。念奴娇念奴娇赤壁赤壁怀古怀古宋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

    4、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观眼前之景(开阔险峻、雄奇壮阔)思历史人事(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指挥若定、功勋卓著)抒一己之怀(对英雄人物的怀念敬仰、时光疾逝的感伤、壮志难酬的悲苦、融入自然的旷达洒脱)教材溯源:怀人伤己诗人追念古人一般是由于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诗人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对古人或历史表达缅怀之情,或追慕古贤、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抒发时光不再,年华已逝,功业无成的感慨;

    5、感慨身世,表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苦闷。借古讽今,以古鉴今: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穷兵黩武,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告诫当朝统治者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而重蹈历史之覆辙。教材溯源:理性思考理性评史:作者置身其外,站在历史的高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永遇乐永遇乐京口北固亭京口北固亭怀古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线索诗歌内容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情名校模考

    6、 一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24-25高三上湖南阶段练习)【翻译】过史相国坟在广陵(今扬州)城的北面,矗立着一座孤独的坟墓,人们说,这里安息的是先朝那位忠诚的督臣(指史可法)。坟茔之上,断裂的石碑上刻着汉字,记录着他的事迹,道路旁边,荒草丛中,仍有行人前来祭拜,表达敬意。三江之畔,波涛呜咽,仿佛在哀悼这位英雄的逝去,他的忠诚与牺牲,如同碧血一般,凄美而永垂不朽,映照着万古的春天。自从那位前线将领(暗指史可法)星辰陨落之后,世间便再也没有出现过像他那样佩戴着纶巾的英勇人物了。过史相国坟过史相国坟陆廷抡陆廷抡广陵城北一孤坟,云是先朝旧督臣。广陵城北一孤坟,云是先朝旧督臣。冢上断碑题汉字,

    7、路旁荒草拜行人。冢上断碑题汉字,路旁荒草拜行人。沧波呜咽三江戍,碧血凄凉万古春。沧波呜咽三江戍,碧血凄凉万古春。一自前军星坠后,至今无复见纶巾一自前军星坠后,至今无复见纶巾。【注】【注】史相国: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在扬州(广陵城)组织抵抗清军。城破,史可法自尽未史相国: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在扬州(广陵城)组织抵抗清军。城破,史可法自尽未死,为清军俘虏,不屈就义。纶巾:古代用丝带做的头巾,此处指儒将。死,为清军俘虏,不屈就义。纶巾:古代用丝带做的头巾,此处指儒将。首联首联“孤坟孤坟”二字,既描绘了史可法坟墓的孤寂,又隐含了他生前孤独抗敌、坚守二字,既描绘了史可法坟墓的孤寂,又隐含了他生前孤独抗敌

    8、、坚守信念的形象。信念的形象。“云是云是”二字,则带有一种传说或传颂的意味,表明史可法的忠诚和英勇二字,则带有一种传说或传颂的意味,表明史可法的忠诚和英勇事迹已被人们广为传颂。事迹已被人们广为传颂。颔联颔联“断碑断碑”和和“荒草荒草”两个意象,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断碑和荒草的景象,共同两个意象,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断碑和荒草的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而凄美的氛围。既表达了诗人对史可法的哀悼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营造了一种荒凉而凄美的氛围。既表达了诗人对史可法的哀悼和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事变迁、英雄逝去的感慨。一种对世事变迁、英雄逝去的感慨。颈联颈联“沧波呜咽沧波呜咽”和和“碧血凄凉碧血凄凉

    9、”两个意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和史可两个意象,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大自然和史可法的牺牲精神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史可法的无限敬法的牺牲精神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凄美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史可法的无限敬仰和哀悼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仰和哀悼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深忧虑。尾联:尾联:“星坠星坠”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史可法逝世的情景,又带有一种象征意味,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史可法逝世的情景,又带有一种象征意味,表明他的离去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损失。表明他的离去是国家和民族的巨大损失。“无复见纶巾无复见纶巾”则强调了史

    10、可法作为一位英勇则强调了史可法作为一位英勇将领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史可法生前的英勇形象与逝世后将领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史可法生前的英勇形象与逝世后的荒凉景象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史可法的深深怀念和对其英勇事迹的无限敬仰以及的荒凉景象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史可法的深深怀念和对其英勇事迹的无限敬仰以及对英雄逝去的无限惋惜和感慨。对英雄逝去的无限惋惜和感慨。赏 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紧扣诗题,从广陵城北史可法葬身之地入笔,一个“孤”字更显凄凉。B诗歌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如断碑、荒草和沧波等,展现坟地的凄凉景象

    11、。C“碧血”乃忠臣烈士所流之血,“碧血凄凉”更增添了史可法牺牲的悲壮色彩。D全诗语言质朴沉郁,情感真挚深沉,生动展现了对史可法的缅怀与敬仰之情。【参考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B.“诗歌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如断碑、荒草和沧波等诗歌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如断碑、荒草和沧波等”错误。诗歌中错误。诗歌中“断碑、荒草断碑、荒草”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但颈联中是从视觉角度描写,但颈联中“沧波呜咽沧波呜咽”是从是从听觉听觉角度描写。角度描写。2作为明末遗民,陆廷抡是如何表现史可法的忠烈精神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过史相国坟过

    12、史相国坟陆廷抡陆廷抡广陵城北一孤坟广陵城北一孤坟,云是先朝旧督臣。,云是先朝旧督臣。冢上断碑题汉字,路旁荒草拜行人。冢上断碑题汉字,路旁荒草拜行人。沧波呜咽三江戍,碧血凄凉万古春沧波呜咽三江戍,碧血凄凉万古春。一一自前军星坠后,至今无复见纶巾自前军星坠后,至今无复见纶巾。尽管碑已断,但功绩尚存,这象征着他的忠烈事迹不会被磨灭。路旁的荒草处有行人拜谒,说明史可法深受后人的敬重。以将星坠落比喻史可法的离世,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痛惜与缅怀之情。借周瑜等儒将的形象来衬托史可法,凸显了史可法的卓越才能与忠勇品质.孤坟孤立于广陵城北,突出了史可法死后的孤寂之感。这座孤坟暗示了他在困境中的坚守.诗中“孤坟”体现

    13、史可法死后的孤寂,暗示其艰难坚守,彰显忠烈。断碑载功绩,行人拜荒草,展现后人对史可法的敬重,侧面反映忠烈精神影响深远。沧波呜咽、碧血凄凉营造悲壮氛围,凸显史可法的壮烈牺牲与忠烈精神。尾联以星坠喻史可法离世,表达了诗人对他的痛惜缅怀;借儒将衬托,凸显史可法的卓越才能与忠勇品质,强调忠烈精神的伟大不可复制。沧波呜咽,仿佛在为史可法守卫三江的壮举而哀鸣;碧血凄凉,更增添了他牺牲的悲壮色彩。名校模考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下面小题。(2024辽宁模拟预测)【翻译】踏莎行金陵在春水涌涨之时,长江两岸的水洲看过去一片平缓,三山披着一身绿装,俯视江面,江豚也顺着江流乘东风鼓雪浪从容游去。前代的陵墓石柱残断

    14、,荒烟弥漫;斜阳下落处,吴楚故地泾渭分明。精致的青雀灯散发着光芒,朱红色的楼阁上传来了画鼓的声声敲击,而这一切都被漫天飞舞的杨花所笼罩,形成了一片朦胧的景象。游人们啊,不要一味地去凭吊六朝时的春日繁华,因为在过去的百年里,总有让人伤心不已的地方和事情。踏莎行踏莎行金陵金陵李良年李良年两岸洲平,三山翠俯,江豚吹雪东流去。两岸洲平,三山翠俯,江豚吹雪东流去。故陵残阙总荒烟,斜阳鸦背分吴楚。故陵残阙总荒烟,斜阳鸦背分吴楚。青雀钿釭青雀钿釭,朱楼画鼓,冥冥一片杨花路。,朱楼画鼓,冥冥一片杨花路。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注】【注】金陵:南京,曾是南明小朝廷的国都

    15、。李良年(金陵:南京,曾是南明小朝廷的国都。李良年(1635169416351694)明末清)明末清初浙江秀水人,字武曾。钿釭:初浙江秀水人,字武曾。钿釭:din gngdin gng,嵌金玉的灯盏。,嵌金玉的灯盏。踏莎行踏莎行金陵是清代词人李良年的佳作,全词以金陵为背景,巧妙融合自然与金陵是清代词人李良年的佳作,全词以金陵为背景,巧妙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开篇描绘金陵(南京)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展现了词人对历史沧桑的深刻感悟。开篇描绘金陵(南京)的自然景观,“平平”字描绘两岸洲渚平坦,字描绘两岸洲渚平坦,“俯俯”字把翠绿欲滴的三山人格化,仿佛低头俯视金陵这字把

    16、翠绿欲滴的三山人格化,仿佛低头俯视金陵这座古城。江豚喷吐着水花,如同雪花般随着东流的江水远去,座古城。江豚喷吐着水花,如同雪花般随着东流的江水远去,让人不禁感叹历史如长河让人不禁感叹历史如长河奔流不息。奔流不息。以宁静深远的自然景观引出眼前所见,以宁静深远的自然景观引出眼前所见,“故陵残阙总荒烟故陵残阙总荒烟”,“陵陵”是故,是故,“阙阙”是残,是残,“烟烟”荒而总,笔锋一转,荒而总,笔锋一转,借景抒情借景抒情,一个描绘出金陵人文景观的荒凉与,一个描绘出金陵人文景观的荒凉与悲壮,再加上悲壮,再加上“斜阳鸭背斜阳鸭背”,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而悲壮的氛围共同营造了一种荒凉而悲壮的氛围,透露出词人对历

    17、史变,透露出词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下阕迁的感慨。而下阕“青雀钿釭,朱楼画鼓青雀钿釭,朱楼画鼓”则重现了金陵昔日的繁华,与荒凉的故陵形则重现了金陵昔日的繁华,与荒凉的故陵形成鲜明成鲜明对比对比,增添了词作的层次感。末句,增添了词作的层次感。末句“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词人,词人借游人之口,借游人之口,直抒胸臆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无奈与忧伤,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深切,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无奈与忧伤,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深切怀念。全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沉思,展怀念。全词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18、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沉思,展现出词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现出词人深邃的历史意识和人文关怀。赏 析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以描写金陵春景发端,“俯”字赋予三山以人的行为动作,静中有动。B“江豚吹雪东流去”既是生动的现实景物,又暗示着历史长河奔流不息。C“青雀钿釭,朱楼画鼓”如电影“蒙太奇”组合,体现了金陵曾有的繁华。D本词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样,都是为六朝旧事而怀古寄慨。【参考答案】D【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的能力。D.“D.“都是为六朝旧事而怀古寄慨都是为六朝旧事而怀古寄

    19、慨”错误。错误。“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写出作者不是为六朝往事而感伤,而是慨叹故国的灭亡。写出作者不是为六朝往事而感伤,而是慨叹故国的灭亡。“金陵金陵”不仅是六朝古都,不仅是六朝古都,也是明朝的南都,也是明朝的南都,“百年百年”两字充分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抒发了对故国繁华的消逝感两字充分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抒发了对故国繁华的消逝感伤不已的情绪。伤不已的情绪。故选故选D D。4本词抒情手法多样,请结合全词简析。(6分)踏莎行踏莎行金陵金陵李良年李良年两岸洲平,三山翠俯,江豚吹雪两岸洲平,三山翠俯,江豚吹雪东流去。东流去。故陵残阙总荒烟,斜阳鸦背分吴楚故陵残阙

    20、总荒烟,斜阳鸦背分吴楚。青雀钿釭,朱楼画鼓,青雀钿釭,朱楼画鼓,冥冥一片杨花冥冥一片杨花路。路。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青雀”,即青雀舫,一种华贵的游船;“钿釭”,嵌金玉的灯盏;“朱楼”,富丽华美的楼阁;“画鼓”,施彩绘的鼓。昔日繁华,只剩杨花一片,是对比不是为六朝往事而感伤,而是慨叹故国的灭亡。金陵不仅是六朝古都,而且也是明朝的南都,充分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直接抒发了对故国繁华的消逝感伤不已的情绪。春来江水涨涌但平静无波,山峰披翠而俯抚城阙,词人却从江水东流中感受到百年伤心,是以乐衬悲衬托(或反衬)。本词采用以春景衬悲情的传统诗词写法,“两岸洲平,三山

    21、翠俯”之景隐藏着词人内心的不平静。借景抒情。“故陵残阙总荒烟”写出前代的陵墓石柱残断,荒烟弥漫,这样荒凉凄清的景物寄寓着词人无限的感伤。对比。“青雀钿釭,朱楼画鼓,冥冥一片杨花路。”曾有的繁华与漫漫一片杨花的荒凉对比强烈,表达词人的无奈与感伤。直抒胸臆。“游人休吊六朝春,百年中有伤心处”直接抒发了对故国的怀念和感伤不已的情绪。面对眼前的荒凉残景,不能不勾起词人对这块土地上人间沧桑的凭吊和感伤。是借景抒情。名校模考 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2024湖南衡阳三模)【翻译】馆娃宫怀古五绝 其一华丽的楼阁中香气四溢,飘向太湖之畔,而在拂晓时分,犯上作乱的越国士兵已经攻入了姑苏城。但越王勾践也

    22、有十分值得羞愧的地方,他仅仅利用西施的美色,就使得吴王夫差国破家亡。西施国家的兴盛与衰亡自有其定数,吴地的人民为何要怨恨西施呢?如果西施真的能够颠覆吴国,那么越国灭亡之后,又会是谁来承担这个责任呢?馆娃宫馆娃宫怀古五绝怀古五绝 其一其一皮日休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赚得吴。西施西施罗隐罗隐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注】【注】馆娃宫:越王勾践献西施,吴王夫差于灵岩山建馆娃宫以居。西施:春秋末越

    23、国美女。馆娃宫:越王勾践献西施,吴王夫差于灵岩山建馆娃宫以居。西施:春秋末越国美女。越王勾践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以乱其政。吴王惑于西施,终至亡国。越王勾践将西施献给吴王夫差,以乱其政。吴王惑于西施,终至亡国。首句完全从首句完全从侧面着笔侧面着笔。它写馆娃宫,仅仅用一个。它写馆娃宫,仅仅用一个“绮绮”字状字状“阁阁”,用一个,用一个“飘飘”字写字写“香香”,这样,这样,无须勾画服饰、相貌,一个罗縠轻扬、芳香四溢的袅娜倩影,便自在其中了。特别是无须勾画服饰、相貌,一个罗縠轻扬、芳香四溢的袅娜倩影,便自在其中了。特别是“下下”字很有分量。字很有分量。从从“绮阁绮阁”里散溢出来的麝薰兰泽,由山上直飘下

    24、太湖,那位迷恋声色的吴王何沉浸其中,不能自拔,里散溢出来的麝薰兰泽,由山上直飘下太湖,那位迷恋声色的吴王何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以至对越王的复仇行动,连做梦也没有料到,就不言而喻了。次句省去越王卧薪尝胆等过程,单写越兵以至对越王的复仇行动,连做梦也没有料到,就不言而喻了。次句省去越王卧薪尝胆等过程,单写越兵夤夜乘虚潜入这一重要环节。夤夜乘虚潜入这一重要环节。“乱兵乱兵”,指吴人眼中原已臣服现又,指吴人眼中原已臣服现又“犯上作乱犯上作乱”的越军。侵晓,即凌晨。的越军。侵晓,即凌晨。吴王志满意得,全无戒备。越军出其不意进袭,直到爬上姑苏台,吴人方才发觉。一夜之间,吴国就灭吴王志满意得,全无戒备。越军

    25、出其不意进袭,直到爬上姑苏台,吴人方才发觉。一夜之间,吴国就灭亡了。这是令人震惊的历史教训。此诗前二句对起,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亡了。这是令人震惊的历史教训。此诗前二句对起,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行军;一边轻歌曼舞,一边短兵长戟,在鲜明对比鲜明对比中,蕴藏着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中,蕴藏着对吴王夫差荒淫误国的不满。三、四句就勾践亡吴一事,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三、四句就勾践亡吴一事,批评勾践只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大有堪羞大有堪羞”之处,这是很之处,这是很有意思的妙文。有意思的妙文

    26、。吴越兴亡的史实,诸如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吴王沉湎酒色,杀伍子胥,用太宰嚭,吴越兴亡的史实,诸如越王十年生聚,卧薪尝胆;吴王沉湎酒色,杀伍子胥,用太宰嚭,凡此种种,诗人不可能不知。吴越的兴亡当然不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但凡此种种,诗人不可能不知。吴越的兴亡当然不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但写诗忌直贵曲写诗忌直贵曲,如果三、,如果三、四句把笔锋直接对准吴王,虽然痛快,未免落套;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他的观点,不是四句把笔锋直接对准吴王,虽然痛快,未免落套;所以诗人故意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他的观点,不是游在字句的表面,要细味全篇的构思、语气,才会领会诗的义蕴。诗人有意造成错觉,游

    27、在字句的表面,要细味全篇的构思、语气,才会领会诗的义蕴。诗人有意造成错觉,明嘲勾践,暗刺明嘲勾践,暗刺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夫差,使全诗荡漾着委婉含蓄的弦外之音,发人深思,给人以有余不尽的情味,从艺术效果说,要比直给人以有余不尽的情味,从艺术效果说,要比直接指责高明得多了。接指责高明得多了。赏 析 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历来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诗的特异之处,就是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女

    28、人是祸水”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的论调,闪射出新的思想光辉。“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一上来,诗人便一上来,诗人便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鲜明地摆出自己的观点,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这里的“时时”,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即时会,指促成家国兴亡成败的各种复杂因素。“自有时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这无疑是正确的看法。有人认为这里含有宿命论成分,

    29、其实是出于误解。命论成分,其实是出于误解。“何苦何苦”,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你们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当然,挖苦的对象并非一般吴人,而是吴国统治者及其帮闲们。“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后面这两句设问,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设问,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西施是颠覆吴国的

    30、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芒逼人。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四川,至光启元年(885)(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记述这件事才返回京城。诗人有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

    31、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阿蛮”即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即是唐玄宗的小名。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

    32、,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赏 析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皮诗开篇从正面着笔,描绘出一个罗绮轻飘、芳香四溢的袅娜倩影;“下”字很有分量,写出吴王如何沉溺其中,不能自拔。B皮诗前二句既是对偶,又是对比,揭示了吴越的不同表现一个通宵享乐,一个摸黑行军,很有画面感。C罗诗开篇便摆出观点,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且劝解吴人不要将亡国的责任归罪于一个弱女子。D罗诗后两句通过假设推理,进一步阐述自己理由,虽是委婉发问,但是读来仍觉锋芒

    33、逼人。【参考答案】A【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A.“从正面着笔从正面着笔”错。诗歌是从侧面着笔,并没有直接描写西施的服饰、相貌。错。诗歌是从侧面着笔,并没有直接描写西施的服饰、相貌。故选故选A A。6皮日休说勾践靠送西施“赚得”吴国,“大有堪羞”,你怎么理解?请结合诗歌题材探究。(6分)馆娃宫怀古五绝馆娃宫怀古五绝 其一其一皮日休皮日休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只把西施赚得吴。作者这样写是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越王勾践灭吴仅仅是靠美

    34、人计获得成功的吗?如果不是,他能灭吴有哪些原因吴国亡国,诗歌表面上是嘲讽越王靠送去一个美女,便赚来一个吴国;其实首句即指责吴王因为荒淫才导致亡国,吴越的兴亡岂是由西施一个女子来决定的?诗歌忌直贵曲,诗人运用指桑骂槐的曲笔写法。诗歌是怀古诗,借写夫差荒淫误国,委婉含蓄地告诫当今统治者要吸取教训,励精图治。名校模考 四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唐山一中2025届高三开学考)【翻译】折桂令诸葛武侯身居草庐的诸葛亮未遇刘备之前,隐居在南阳草庐,任凭各股势力狼虎争斗逐鹿中原。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辅佐刘备,分析天下局势,提出了联吴抗魏的策略,并最终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大势,威名万古传扬。刘备过世后

    35、,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积极为朝廷谋划,但终究时运不济,无奈苦吟梁甫吟,内心充满悲伤。自古成败难以测量,只有五丈原上秋风阵阵,一轮落日沉没于大地苍茫折桂令折桂令诸葛武侯诸葛武侯鲜于必仁鲜于必仁草庐当日楼桑草庐当日楼桑。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注】【注】楼桑:在今河北涿县,相传是刘备故里。鹰扬:逞威,大展雄才。岩廊:庙堂,朝楼桑:在今河北涿县,相传是刘备故里。鹰扬:逞威,大展雄才。岩廊:庙堂,朝廷。

    36、廷。“草庐当日楼桑,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草庐当日楼桑,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草庐草庐”是诸葛亮隐居之所,是诸葛亮隐居之所,“楼桑楼桑”相传是刘备故里相传是刘备故里“将将“草庐草庐”与与“楼桑楼桑”两个地名连在一起,实际是写刘备三顾茅庐,两个地名连在一起,实际是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事,这三句是说东汉末年,各路军阀纷纷起兵,逐鹿中原,而诸葛亮却请诸葛亮出山之事,这三句是说东汉末年,各路军阀纷纷起兵,逐鹿中原,而诸葛亮却隐居南阳,隐居南阳,“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虎战中原虎战中原”是用比喻手法,揭示了军是用比喻手法,揭示了军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历史背

    37、景,为写诸葛亮三分天下做了铺垫,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历史背景,为写诸葛亮三分天下做了铺垫,“八阵图成,三分国峙,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万古鹰扬。”是鼎足对,呈倒三角形。意为是鼎足对,呈倒三角形。意为“八阵图成,万古鹰扬;三分国峙,万古鹰八阵图成,万古鹰扬;三分国峙,万古鹰扬。扬。”是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间显现是说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其间显现出了非凡的才干。出了非凡的才干。“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庙堂庙堂”“”“岩廊岩廊”代指朝廷,写刘备过世代指朝廷,写刘备过世

    38、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为蜀国竭尽全力。后,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为蜀国竭尽全力。“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是是说诸葛亮文治武功诗文俱在,功过胜败难以计量。为其鞠躬尽瘁,最终病死在五丈原,说诸葛亮文治武功诗文俱在,功过胜败难以计量。为其鞠躬尽瘁,最终病死在五丈原,未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心愿而感叹。末句以景喻情,以落日的悲凉景象,对诸葛亮悲壮的未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心愿而感叹。末句以景喻情,以落日的悲凉景象,对诸葛亮悲壮的结局寄以哀思。正所谓结局寄以哀思。正所谓“成也英雄,败也英雄成也英雄,败也英雄”,诸葛亮当之无愧。,诸葛亮当之无愧。赏 析 1.下列对这首作品的理解

    39、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将“草庐”与“楼桑”两个地名连在一起,实际是写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事。B“虎战中原”用比喻手法,揭示了军阀混战,逐鹿中原的历史背景,为下文写诸葛亮做了铺垫。C中间部分多用对偶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辅佐刘备的功绩;“庙堂”是借代,指朝廷对诸葛亮的重用。D“落日苍茫”以写景作结,意境苍凉;落日的悲凉景象,蕴含了对诸葛亮悲壮结局的复杂情感。【参考答案】C【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C.两处错误:不只是两处错误:不只是“辅佐刘备辅佐刘备”,还有后主刘禅;,还

    40、有后主刘禅;“庙堂庙堂”意在写诸葛亮心系意在写诸葛亮心系朝廷,鞠躬尽瘁。故选朝廷,鞠躬尽瘁。故选C C。8这首元曲与蜀相在题材内容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折桂令折桂令诸葛武侯诸葛武侯鲜于必仁鲜于必仁草庐当日楼桑草庐当日楼桑。任。任虎战中原,龙卧南阳虎战中原,龙卧南阳。八阵图成,三分国峙,八阵图成,三分国峙,万古鹰扬万古鹰扬。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出师表谋谟庙堂,梁甫吟感叹岩廊。成败难量成败难量。五丈秋风,落日苍茫。五丈秋风,落日苍茫。本曲称颂诸葛亮,以龙虎为对,奠定三分全国,“八阵图”、出师表梁甫吟文治武功诗文俱在,功过胜败难以计量。赞颂了诸葛亮的才华、功绩,抒

    41、发了对他鞠躬尽瘁精神的敬仰,对他赍志而没的同情、惋惜之情。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高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与蜀相中“三顾”内容相近,“五丈秋风,落日苍茫”与蜀相中“出师未捷”近题材内容:都吟咏了诸葛亮(咏史诗),概括了诸葛亮从刘备三顾茅庐到出山辅佐两朝君主,最后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事迹,表现了诸葛亮的文韬武略和一片忠心。思想情感:赞颂了诸葛亮的才华、功绩,抒发了对他鞠躬尽瘁精神的敬仰,对他赍志而没的同情、惋惜之情。名校模考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2024江苏南通三模)【翻译】岁晚怀古晚秋时

    42、节,我在田园中忙忙碌碌,以至于不再商讨辩论孔子的书了。关切询问着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对桑麻的长势感到欣慰;漫步园中,看到松树和菊花依然生机勃勃,心中充满了喜悦。农人们在田间劳作时相互调笑,有时会相邀一起寻幽访胜,而孩子们则会在欢呼着在门外等候,感谢那些曾经带酒来访的人,但现在却已经不愿再参与无谓的争论和辩论,岁晚怀古岁晚怀古王安石王安石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遗书废讨论。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遥谢载醪袪惑遥谢载醪袪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者,吾今欲辩已忘言。【注】【

    43、注】鲁叟:孔子。载醪袪惑:相传西汉扬雄常喜欢人带着酒肴向他请教释鲁叟:孔子。载醪袪惑:相传西汉扬雄常喜欢人带着酒肴向他请教释惑。惑。首联诗人说自己(也有指陶渊明)年老后,将精力投入到田园生活中去,而过去的首联诗人说自己(也有指陶渊明)年老后,将精力投入到田园生活中去,而过去的学术研究、书籍讨论似乎已经不再重要。这里的学术研究、书籍讨论似乎已经不再重要。这里的“鲁叟鲁叟”指的是孔子,被尊称为指的是孔子,被尊称为“夫夫子子”,但诗人以,但诗人以“鲁叟鲁叟”称之,既有远离官场,寻求归隐之意,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政称之,既有远离官场,寻求归隐之意,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政治主张治主张“道不行道不行”的无奈。

    44、的无奈。颔联颔联“问讯桑麻问讯桑麻”与与“事田园事田园”照应,照应,“怜怜”字为字为“爱爱”,听到桑麻长势良好,感,听到桑麻长势良好,感到非常欣喜。到非常欣喜。“松菊喜犹存松菊喜犹存”用典,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用典,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三经就荒,松菊犹三经就荒,松菊犹存存”,“喜喜”直接表达归隐田园后远离世俗的闲适欣喜。直接表达归隐田园后远离世俗的闲适欣喜。颈联记叙与描写相结合,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和谐的乡村场景,农人们在田间劳作时颈联记叙与描写相结合,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和谐的乡村场景,农人们在田间劳作时相互调笑,而孩子们则在门外嬉戏,这种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宁静。相互调笑,而孩子们则在门外

    45、嬉戏,这种画面充满了生活的温馨与宁静。尾联诗人似乎在感谢那些曾经带酒来访的人,但现在却已经不愿再参与无谓的争论尾联诗人似乎在感谢那些曾经带酒来访的人,但现在却已经不愿再参与无谓的争论和辩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态。和辩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态。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人间温情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在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与人间温情的赞赏,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平静。晚年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内心世界的平静。赏 析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称孔子为“鲁叟”,并不想再讨论儒家的思想,表明他潜心

    46、归隐之意。B颔联中一“怜”一“喜”,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流露出物是人非的伤感。C“调笑”“欢呼”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温馨快乐、富有情趣的农家生活场景。D这首怀古诗隐含诗人当时的人生际遇,同时表达诗人所追求的人生志趣。【参考答案】B【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B.“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流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流露出物是人非的伤感露出物是人非的伤感”错误。错误。“怜怜”为可爱,怜爱的意思,并非与为可爱,怜爱的意思,并非与“喜喜”构成对比,构成对比,颔联表达了颔联表达了“先生先生”为桑麻、松菊茁壮成长、凌寒挺立欣喜的感情。故选为桑麻

    47、、松菊茁壮成长、凌寒挺立欣喜的感情。故选B B。10有评论说诗中的“先生”指陶渊明,请结合全诗谈谈这样说的依据。(6分)岁晚怀古岁晚怀古王安石王安石先生岁晚事田园先生岁晚事田园,鲁叟遗书废讨论。,鲁叟遗书废讨论。问讯桑麻怜已长,问讯桑麻怜已长,按行松菊喜犹存按行松菊喜犹存。农人调笑追寻壑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稚子欢呼出候门。遥谢载醪袪惑者,遥谢载醪袪惑者,吾今欲辩已忘言吾今欲辩已忘言。“三经就荒,松菊犹存”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陶渊明归隐的经历“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晚事田园”符合陶渊明晚年归隐的生平经历。诗中“桑麻”“松菊”“稚子候门”“载醪祛惑”“欲辩已忘言”等都出自陶渊明的诗句。诗中表达的思想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思想相契合。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归隐之乐,“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咏史怀古诗鉴赏 (ppt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8549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