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呀
  • 文档编号:8083744
  • 上传时间:2024-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83.17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用户(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辽宁省 部分 学校 2024 2025 学年 上学 11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黄土作为决定农耕文化的关键要素,其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黄土高原上的黄土,虽然它是

    2、一种弱度或没有土层分化的新成土,但它非常适合农业的发展,原因是它有“自我加肥”的作用。黄土地的深度特征较强,且土质均匀。由于土层是经过无数年代的累积而成,腐烂的植物残体变成肥料,雨后通过毛细管的作用,不断把土壤层中的各种矿物质吸到地面。在北方辽阔的黄土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往往会增加到它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事物时常存在两面性。黄土的质地疏松,即容易形成水土流失,特别是大陆型气候特点下的东亚季风气候,下雨集中在有限的时间内,极其不均匀,经过开垦的土壤很容易被雨水冲刷,造成生态问题。正是因为这个问题,才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环境问题的担忧,促

    3、进了和谐共生理念的产生,特别是当人口快速增长之后。黄土支撑了中国农业文明前期的发展,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战乱,大量的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为南方带来了人口、财力与技术,将南方过往的沮洳之地开发为富足之区。到了隋唐时期,经济中心开始南移,至宋代,“苏湖熟,天下足”的局面已开始显现,南方水田农业开始担起支撑人口增长的重任。随着人口持续增加,平原地带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开垦山地、沼泽等。为了有效地改造和利用这些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圩田、垛田和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如依山势而建的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山巅有涵养

    4、水分的森林,山中有采光充分、自流灌溉的梯田,山下有潺潺流动的小溪。“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构成了一种完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摘编自徐旺生等中华和谐农耕文化的起源、特征及其表征演进)材料二:哈尼梯田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系分界处、云南南部的“哀牢山红河”区域,那里山高谷深,地势险峻。当地哈尼族、彝族等山地民族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特征,建立了独特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复合稻作系统。据推断,哈尼梯田的开垦历史可追溯到隋唐时代,至今已有约1400年。从生命共同体的角度来看,在哈尼梯田所处的生态系统中,“山、水、林、田、湖、草”一个都不缺,如同一部写在大山上的教科书。以往对红河哈尼梯田的解读

    5、主要是“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但我们认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更能够揭示哈尼梯田的生态文明价值。首先,哈尼人的命脉在梯田。据民族史考证,现代哈尼人是古代氐羌族系的后裔。哈尼先民在南迁过程中,通过与百越诸族交流,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逐渐从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当他们迁徙到红河谷地时,当地那些易于耕种的平坝已有其他民族居住,土地紧张,同时因为难以适应红河河谷的干热气候,便转而定居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的中海拔山地,由此开启了开垦梯田的历程。从游牧到农耕,再从农耕到山地稻作的变化,发生了两次巨大转变。相对游牧方式来说,农耕方式虽然生产力更高,但要保证作物的产量,就必须更加高效、可持

    6、续地利用土地。与坡耕地相比,梯田保水保土的能力大大增强,水稻等粮食的产量显著提高,因此成为山地农业耕作的首选形式,这正所谓“人的命脉在田”。其次,哈尼梯田的命脉在水。梯田是山地农业的常见形式,哈尼梯田可以作为山地水田的代表。这里的梯田几乎一年四季都在水里泡着:夏秋时节栽满禾苗,稻浪翻滚;即使到了冬天,稻子收割后仍然放水泡田,此时梯田里水平如镜,黑色的田埂沿着地势和等高线,描绘出疏密不等的曲线,因而哈尼梯田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天堂。但是,哈尼梯田的水从哪里来?上述问题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哈尼水的命脉在山。”从大地理尺度来说,哈尼梯田所在的云南“哀牢山红河”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印度洋的暖湿气流

    7、沿着低海拔谷地一路北上,在迎风坡的高海拔地带形成降雨。从小地理尺度来说,哈尼梯田下面的红河河谷属于干热河谷,高温促使河水大量蒸发,但是这些水蒸气在高山峡谷中不会很快消散,而是跟随热气团、顺着山坡上升,在哀牢山高海拔地带遭遇冷气团,形成浓雾,进而形成降雨。丰沛的降雨被哀牢山上茂密的森林吸纳,形成数量众多的山泉和溪流,即使在旱季也能源源不断地流淌。最后,哈尼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草和树。对哈尼梯田这样的山地农业生态系统来说,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水土流失。当土地裸露时,雨水或溪水就会直接冲刷土壤,造成侵蚀。坡度越陡或坡面越长,地表径流的流速就越快,流量就越多,对土壤的侵蚀力也就越强。哈尼梯田地势陡峭

    8、,坡度常常达30度,海拔相差可达1000多米。但相关研究发现,哈尼梯田形成了一个精妙的系统,恰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水土流失。即使偶然遭受暴雨袭击,也不会大面积崩溃。(摘编自耿宇鹏红河哈尼梯田: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典范)1.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哈尼梯田四要素同构图A. 同构图中处为森林,处为村寨,处为梯田,处为河流水系。B. 从自然气候看,处一定比处更干热、降水更少。C. 从地理尺度看,处形成降雨的水汽有的来自处。D. 和为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土从农业发展的角度看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9、,质地疏松遇到雨期集中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B. 隋唐时期大量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经济中心也随之开始向江南转移。C. 哈尼梯田的出现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至今已有约1400年。D. 哈尼梯田虽然地势陡峭,但是并不会出现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了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南方水田农业担起解决人口增加问题的重任。B. “和谐农耕”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典范,完美地诠释了“和谐共生理念”。C. 哈尼人的生活方式经历了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梯田耕作的发展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D. “哈尼梯田”属于复合稻作系统,是山地水田的

    10、代表,与坡耕地相比,保水保土的能力更强。4. 哈尼先民为什么要开垦梯田?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5. 有人认为重视哈尼梯田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 B 2. B 3. C 4. 哈尼先民在南迁过程中,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逐渐从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红河谷地的平坝上已有其他民族居住,土地资源紧张。哈尼先民自身难以适应红河河谷的气候,便定居在红河南岸的中海拔山地。 5. 哈尼梯田历史悠久,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彰显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哈尼梯田系统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对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启示意义。哈

    11、尼梯田立足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景观,对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哈尼梯田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耕方式,自身具有优势,对满足人们生存需要、调和人地矛盾、探索农业发展等有现实意义。【解析】【导语】这两则材料通过对黄土高原和哈尼梯田的分析,揭示了自然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深远影响。材料一强调黄土的双重性,既促进了农业文明的早期发展,又因水土流失问题引发生态担忧。材料二则展示了哈尼梯田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体现了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中的智慧。两者共同反映了中国农业文明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演变与创新,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图表的能力。B.“处一定比处更为

    12、干热、降水更少”错。根据材料二“当他们迁徙到红河谷地时同时因为难以适应红河河谷的干热气候,便转而定居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的中海拔山地”可推断处应该更为干热;“从大地理尺度来说在迎风坡的高海拔地带形成降雨。从小地理尺度教来说,哈尼梯田下面的红河河谷属于干热河谷在哀牢山高海拔地带遭遇冷气团,形成浓雾,进而形成降雨”等可推断高海拔地区降水应更多,处海拔低,较为干热,降水应该更少。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B.“隋唐时期大量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错。根据材料一“但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战乱,大量的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可知,“大量的人口开始向江南转移”是在魏晋南北朝

    13、时期。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梯田耕作的发展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错。梯田耕作属于山地稻作,根据材料二“哈尼先民在南迁过程中,通过由此开启了开垦梯田的历程”可知,是哈尼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决定着梯田耕作的发展,并非梯田耕作决定着哈尼人的生活方式。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和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第三段“据民族史考证,现代哈尼人是古代氐羌族系的后裔。哈尼先民在南迁过程中,通过与百越诸族交流,掌握了种植水稻的技术,逐渐从游牧民族转为农耕民族”可知,哈尼先民在迁徙过程中,逐渐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并因此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农耕生活。农耕生活

    14、需要稳定的土地来种植作物,而梯田作为一种高效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成为了哈尼先民的选择。结合第三段“当他们迁徙到红河谷地时,当地那些易于耕种的平坝已有其他民族居住,土地紧张”可知,哈尼先民在迁徙到红河谷地后,发现平坝地区的土地资源已经被其他民族占据,他们无法在这些地区进行耕种。因此,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而梯田作为一种在山地地区也能高效利用土地的方式,成为了他们的选择。结合第三段“同时因为难以适应红河河谷的干热气候,便转而定居在红河南岸的哀牢山的中海拔山地,由此开启了开垦梯田的历程”可知,哈尼先民在红河谷地无法适应干热的气候条件,因此选择定居在哀牢山的中海拔山地。而梯田作为一种能够蓄水保土

    15、、调节气候的农业形式,非常适合在山地地区进行耕种。因此,哈尼先民在哀牢山地区开垦梯田,既适应了气候条件,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问题并提出见解的能力。结合材料一“为了有效地改造和利用这些原本不适宜耕种的土地,智慧的中国人民发明了圩田、垛田和梯田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如依山势而建的云南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是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可知,哈尼梯田作为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伟大创举,展示了古代哈尼族等山地民族在面对恶劣自然环境时的智慧和勇气。通过宣传和保护哈尼梯田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种智慧和精神。结合材料一“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构成了一种完美的人

    16、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空间”可知,哈尼梯田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当地社会还注重保护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维护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对现代社会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结合材料二“夏秋时节栽满禾苗,稻浪翻滚;即使到了冬天,稻子收割后仍然放水泡田,此时梯田里水平如镜,黑色的田埂沿着地势和等高线,描绘出疏密不等的曲线,因而哈尼梯田成为人们流连忘返的天堂”可知,哈尼梯田作为独特的农业景观和文化遗产,对当地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它不仅为当地社会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还促进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结合材料二“梯田保水保土

    17、的能力大大增强,水稻等粮食的产量显著提高”可知,哈尼梯田作为一种重要的农耕方式,自身具有优势,如保水保土能力强、粮食产量高等。这些优势对满足人们生存需要、调和人地矛盾、探索农业发展等具有现实意义。(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爱王应军那晚,寒风刺骨。田间小路上,爹裹紧棉袄,怀里揣着一条烟,走在前边。山子浑身瑟缩着,磨磨蹭蹭跟着:“爹,我不想念书了!”爹冲山子大吼:“不念书,你碎怂这辈子能有啥出息?咱去找找你刘叔。”刘叔教初三语文,是校长的恩师。爹讷言,从不张口求人,这次为了山子,破例。上初二那年,山子被学校开除。一个铁哥们对山子说,牛蛋常骚扰他“媳妇”,必须

    18、给那小子放点血。山子揣上刀子就去了。在小树林里,两拨小青年扭打在一起。山子胆怯了,拔出刀子挥舞着壮胆。牛蛋正好扑上来,山子眼睛一闭,不料,刀子戳进牛蛋左肩膀。爹给了山子一把镢头、一把铁锨、一辆架子车,让山子给家门口拉土。山子稍一停歇,爹就呵斥加脚踹。上坡时,爹帮山子推一下架子车。当天,山子手上磨出几个血泡,累得山子浑身像散了架。第二天早上,山子乜斜着眼睛,戴上爹扔过来的一副手套。那几天,吃过晚饭,爹就坐在火炕边吧嗒着旱烟袋。烟雾缭绕中,他似乎在想着什么。从刘叔家出来,山子跟着爹回家。爹怀里依然揣着那条烟。山子又回到学校,住进刘叔的宿办室。“几个学生娃打个架,芝麻大点事,就开除我?真是小题大做!

    19、哼!还是爹有办法,刘叔面子大。”山子心想。在刘叔床对面,靠墙支一张钢丝床,床头放一张课桌。刘叔说,以后这儿就是山子睡觉学习的地方。放学时,刘叔从灶上打来两份饭菜。晚饭后,窗外寒风呼啸。刘叔给火炉换了一块蜂窝煤。“听说你语文学得好。”刘叔摸摸山子的头,“刘叔给你出个句子,你划分一下成分,山子?”“行,刘叔。”语文课上刚学过的知识,山子上黑板给同学们示范过,还受到过老师的表扬呢。“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刘叔边读边用白色粉笔把这句话写在地上。山子用红色粉笔划出主语、谓语等成分的符号,边读边写出主干:“东西是生命。”刘叔点点头,没有吭声,又写出第二个句子:“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山子作答正确。刘叔

    20、面无表情,声音突然大了起来:“牛蛋的生命呢?”“只有一次。”山子声音很低,不敢抬头看刘叔的眼睛。“听说你作文写得不错,这次打架事件,能写下来吗,山子?”“能。”山子嗫嚅着。从小学三年级起,作文就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全班朗读,山子曾经很自豪,现在却觉得,刘叔似乎在讽刺他。约摸一小时,一篇六百多字的作文,山子就写好了。刘叔看后,凝重地点点头:“文笔不错,反思却不深刻。对不对,山子?”山子低下了头。“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十四周岁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承担刑事责任。”刘叔表情严肃,“能说出这个句子的宾语吗,山子?”“已满十四周岁的,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应承担刑事责任。”山子声音很小。“这

    21、个宾语,由啥充当?”“一个主谓短语。”“能找出它的谓语吗,山子?”“应承担刑事责任。”“娃呀,你就差俩月。唉!要是不差这俩月,你可就”刘叔一板一眼地说道。山子趴在课桌上,“呜呜呜呜”哭出了声,“我咋能意气用事,替哥们两肋插刀呢?无知!法盲!”“娃呀,要是刀子戳到要命处,咋办哩?你呀,你唉!”刘叔叹口气,摸着山子的头。“刘叔,我知道错在哪啦。”山子泪眼模糊。屋外,飘起了雪花。屋内,炉火正旺,山子浑身暖暖的,心里暖暖的,像春天般。周末回家,娘告诉山子,是刘叔拍着胸脯做担保,校长才同意取消开除处分,是爹跪下来,哀求牛蛋一家人原谅山子的。此后,山子成绩直线上升,奖状贴满炕墙。初中毕业,山子高分考入东府

    22、师范学校。报到前一天,阳光灿烂。爹让山子带上一条烟,送到刘叔家。刘叔点上一支烟,美美地吸了一口,说:“这烟抽起来真香!”(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山子被开除回家,干活时“稍一停歇,爹就呵斥加脚踹”,是因为爹想让他饱尝一下体力劳动的苦,同时也是对山子的一种教育。B. “烟雾缭绕中,他似乎在想着什么”写出了山子被开除后爹虽表面对儿子严厉,却绞尽脑汁地想着解决问题的办法。C. 刘叔通过让山子划分句子成分以及写作文的方式,使山子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证明刘叔是一位既有爱心又懂教育的好老师。D. “烟”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始终。无论是爹“怀里揣着一条烟”,还是

    23、最后“刘叔点上一支烟”,都包含着对山子浓浓的爱。7. 对文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晚饭后,窗外寒风呼啸”预示着天气越来越坏,为二人对话创设环境,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B. “山子作答正确”“约摸一小时,一篇六百多字的作文,山子就写好了”为后文“山子高分考入东府师范学校”做了一定程度的铺垫。C. “刘叔叹口气,摸着山子的头”,运用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刘叔对山子冲动行为的责备以及以对山子的关爱。D. 刘叔在引导教育山子时,其中一部分的问与答独立成段,简洁明了,加快了叙事节奏,加速了故事情节的发展。8. “山子”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9.

    24、 小说最后一段耐人寻味,请简要分析。【答案】6. D 7. A 8. 人物形象:通过对山子的教育塑造了刘叔爱孩子、懂教育、有方法的形象,同时也塑造了父亲疼爱孩子、不善言谈、质朴无华的形象。小说主题:小说通过山子犯错被开除后又回至学校最终考取师范学校的故事,揭示了“爱”的内涵与意义。警示意义:通过山子因意气用事而伤人这件事,呼吁学校与社会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法治和安全的教育问题。 9. 运用环境描写,“报到前一天,阳光灿烂”与前面的“寒风刺骨”“寒风呼啸”形成反差,极具感染力。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刘叔在知道山子考上师范学校后的愉悦心情。这一美美吸烟的情节与前文“爹怀里依然揣着那条烟”的情节

    25、照应,一收一拒使刘叔的形象更加全面立体。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解析】【导语】这篇小说通过山子从被开除到重新回归学校的经历,展现了父爱与师爱的深沉和无私。父亲用严厉的方式让山子体会生活的艰辛,而刘叔则通过教育引导山子反思错误,体现了教育的力量。小说以“烟”为线索,象征着父亲和刘叔对山子的关爱与期望。结尾处,刘叔对烟的赞美,既是对山子成长的认可,也是对父亲付出的感激,情感深厚,发人深省。【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D.“烟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始终”错。“烟”出现在开头和结尾,只是起到了前后呼应的作用,并没有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并不能成为全文

    26、的线索。贯穿全文的线索是“爱”,这体现在父亲为了山子的教育不惜一切代价,刘叔为了教育山子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山子对过去错误的反省和成长。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鉴赏文本相关内容的能力。A.“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错。“晚饭后,窗外寒风呼啸”确实为后文两人的对话提供了一个寒冷的环境背景,但说它“渲染出一种紧张的气氛”却不准确,因为后文两人的对话虽然严肃,但更多的是刘叔对山子的教育和引导,而非紧张的对峙。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中的艺术形象的能力。从人物形象塑造上看:“山子”是小说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的经历和行为对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通过刘叔对

    27、山子的教育和引导,我们可以看到刘叔是一个爱孩子、懂教育、有方法的人。刘叔不仅关心山子的学习,更关心他的成长和未来的前途,通过耐心细致的教导,帮助山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激励他努力向上。同时,通过山子被开除后父亲的行为,我们也可以看到父亲是一个疼爱孩子、不善言谈但质朴无华的人。他为了山子的未来,不惜低声下气地求人,甚至下跪祈求原谅,这些行为都生动地展现了父亲对山子的深厚爱意。从小说主题揭示上看:“山子”的经历是小说情节发展的主线,通过他的故事,可以揭示出小说的主题。他因意气用事而伤人,被学校开除,但在刘叔和父亲的帮助下,他最终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努力改正,最终考取了师范学校。这一故事揭示了“爱

    28、”的内涵与意义,即爱可以引导人走向正确的道路,可以激发人的潜能和动力。从现实警示意义上看:通过“山子”的经历,可以看到小说所蕴含的警示意义。山子因意气用事而伤人,这一事件不仅对他个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也对他的家庭和社会产生了不良影响。这提醒我们,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法治和安全教育问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结尾段的意蕴和作用的能力。小说最后一段开头“报到前一天,阳光灿烂”这一环境描写,与文章开头的“那晚,寒风刺骨”以及“晚饭后,窗外寒风呼啸”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文本的视觉和感觉冲击力,还寓意着山子命运的转变和心境的改善。“刘叔点上一支烟,美美

    29、地吸了一口,说:这烟抽起来真香!”这一描写通过刘叔的神态(美美地吸了一口)和语言(这烟抽起来真香),生动地展现了刘叔在得知山子考上师范学校后的愉悦心情。小说最后一段中刘叔美美吸烟的情节,与前文中“爹怀里依然揣着那条烟”的情节形成了照应。这种照应不仅使得小说的结构更加严谨,还通过一收一拒(爹送烟被拒,刘叔接受并享受山子的谢意)的对比,进一步丰富了刘叔的形象。刘叔虽然一开始没有接受爹的烟,但最终接受了山子的谢意,这种变化体现了刘叔对山子的关爱和期望,也展现了刘叔作为一个教育者的豁达和包容。小说最后一段通过刘叔对山子成功的肯定,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题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刘叔的关爱、爹的严厉以及山子

    30、的自我反省和成长,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主线。通过这一主线,小说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即爱、教育和自我反省能够引导人们走出困境,实现自我超越。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徙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

    31、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或劝谧修名广交,谧以为“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作玄守论以答之。遂不仕。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莫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材料二:或谓谥曰:“富贵人之所欲,贫贱人之所恶,何故委形待于穷而不变乎?且道之所贵者,理世也;人之所美者,及时也。先生年迈齿变,饥寒不瞻,转死沟壑,其谁知乎?”谧

    32、曰:“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性形所不可犯者,疾病也。若扰全道以损性命,安得去贫贱存所欲哉?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且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孰与富贵扰神耗精者乎!又生为人所不和,死为人所不惜,至矣!喑聋之徒,天下之有道者也。夫一人死而天下号者,以为损也;一人生而四海笑者,以为益也。然则号笑非益死损生也。是以至道不损,至德不益。何哉?体足也。如回天下之念以追损生之祸,运四海之心以广非益之病,岂道德之至乎!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

    33、。”(节选自皇甫谧玄守论)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汝今A年余二十B目C不存教D心E不入道F无以G慰我。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阙,缺失,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阙”意义相同。B. 笃,专心,与下文“或有箴莫过笃”中的“笃”意思相同。C. 耽,沉溺,与氓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的“耽”意义相同。D. 沟壑,山沟河谷,古人把“填沟壑”作为古代普通人“死”的婉辞。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皇甫谧过继给叔父当儿子,都二十岁了还无节制地游荡

    34、,世人都认为他痴傻。曾经得到瓜果,送给他的叔母,叔母借机教育了他。B. 皇甫谧潜心于典籍的学习,有人劝他不要过度沉溺其中,对身体不好。但皇甫谧认为投身于学习是必要的,况且生命的长短是上天预定的。C. 有的人劝说皇甫谧要追求富贵,学会改变;并认为从道义上讲治理国家是最可贵的,而对一般的人来讲,及时行乐便是美事。D. 皇甫谧认为一个有至道至德的人,之所以不会因外界的影响损益到他的死生,是因为他的体魄很健壮。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2)吾闻食人之禄者怀人之忧,形强犹不堪,况吾之弱疾乎!14. 皇甫谧认怎样才能使“道”最完善

    35、?请结合材料二加以概括。【答案】10. BDF 11. A 12. A 13. (1)(皇甫谧)性格深沉稳重,清心寡欲,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自己取号玄晏先生。(2)我听说吃人家俸禄的人必须分担人家的忧患,对此形体强壮的人尚不能够忍受,何况我体弱多病呢! 14. 保持坚实的身体和深厚的道行。将名利、富贵置之度外,看作只是身体表面的东西。【解析】【导语】这两则材料通过对皇甫谧生平事迹的描述,展现了他从不学无术到潜心治学的转变过程,以及他对道德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材料一中,皇甫谧在叔母的教诲下,开始勤奋学习,最终成为博学之士。材料二则反映了他对富贵的淡泊和对道德的坚守

    36、,认为真正的道德在于不被外界的得失所动摇,强调内心的坚韧和厚重。整体上,材料展现了皇甫谧高尚的品格和对道德的执着追求。【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你今年二十多了,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汝今年余二十”中,“汝”是主语,“今年余二十”是主谓短语作主语,此句结构完整,应在“十”后B处断;“目不存教”“心不入道”两句结构上并列,句意完整,应分别独立成句,应在“教”后D处和“道”后F处断。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古代文化常识和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缺失;/侵损、削减。句意:教育方法有所缺失吗?/如果不侵损秦国,将

    37、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B.正确。句意: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有人规劝(他)不要过于专心。C.正确。句意:他沉溺于钻研典籍。/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D.正确。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言文内容的能力。A.“世人都认为他痴傻”错。结合材料一第一段“或以为痴”可知,原文所表达的是只是有的人认为他痴傻。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沈静”,深沉稳重;“著述”,写书;“务”,事业。(2)“怀”,分担;“忧”,忧患;“堪”,忍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结合材料二“夫唯无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

    38、可知,皇甫谧认为只有保持身体的无损和道行的深厚,才能达到“至坚”和“至厚”的境界。其中“无损”指身体不受伤害,“至坚”则是指身体强健,“无益”指不追求名利等外在的东西,“至厚”则是指道行深厚。因此,保持坚实的身体和深厚的道行是皇甫谧认为使“道”最完善的重要条件之一。此外,结合“人之所至惜者,命也;道之所必全者,形也”可知,皇甫谧进一步说明了身体是“道”的基础,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修行和保持“道”。据此可简要概括得出:要保持坚实的身体和深厚的道行。结合材料二“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则我道全矣”可知,皇甫谧认为如果能够体会到身体和道行的坚实深厚,不被名利、富贵

    39、等外在的东西所迷惑,超脱于得失之外,游离于身体之外,那么“道”就完善了。此外,结合“且贫者士之常,贱者道之实,处常得实,没齿不忧”可知,皇甫谧还认为,贫困和卑贱是士人的常态和道的实质,只有接受并安于这种常态和实质,才能不忧虑、不浮躁,从而更好地修行和保持“道”。据此可简要概括得出:要将名利、富贵置之度外,看作只是身体表面的东西。参考译文:材料一: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孙。皇甫谧过继给他叔父为子,(随叔父)迁居新安。二十岁了还不好好学习,终日无节制地游荡,有的人认为他痴傻。(皇甫谧)曾经得到一些瓜果,就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说:“

    40、孝经说,即使每天用牛、羊、猪三牲来奉养父母,仍然是不孝之人,你今年二十多了,眼睛没有阅读过书本,心中不懂道理,没有什么可以安慰我的。”因此叹息说:“从前,孟轲的母亲迁居了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常存,难道是我没有选择好邻居,教育方法有所缺失吗?不然,你怎么会如此鲁莽愚蠢呢!修身立德,专心学习,是你自己有所得,我能得到什么呢!”(叔母)因此面对着皇甫谧流泪。皇甫谧深受感动,(于是)到同乡人席坦那里学习,勤奋苦读没有懈怠。家里很贫穷,他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的时候,带着经典农作,终于博通典籍百家的言论。(皇甫谧)性格深沉稳重,清心寡欲,并从此树立了高尚的志向,把写书作为

    41、(自己的)事业,自己取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等论著,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有人劝皇甫谧为赢得名声而广泛结交,皇甫谧认为“不是圣人,怎么能做官交友博取好名,住在乡村照样可以享有尧舜之道,又何必去与达官贵人结交,为公事忙碌,只为得到好名声呢?”(于是皇甫谧)写了玄守论来回答劝他广泛结交的人。于是,皇甫谧没有去做官。他沉溺于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故当时人说他是“书淫”。有人规劝(他)不要过于专心,否则将会耗损精气神志。皇甫谧说:“早晨学到了道理,黄昏死去也是值得的,何况生命的长短是上天预定的呢!”(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材料二:有的人对皇甫谧说:“富贵是人人想得到的,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为

    42、什么委屈自身停留在困穷之中而不改变呢?况且从道义上讲,最可贵的,是治理国家;而对一般的人来讲,及时行乐便是美事。先生已经年老,牙齿也发生了变化,连饥饿寒冷都没有解决,今后死在山沟河谷之中,又有谁知道呢?”皇甫谧回答道:“人最看重的,是生命;道最渴求的,是形体的完美。生命和形体都不应该被疾病侵害。如果扰乱了形体以至于损及性命,又怎么谈得上脱离贫贱而存富贵呢?我听说吃人家俸禄的人必须分担人家的忧患,对此形体强壮的人尚不能够忍受,何况我体弱多病呢!对于文士来说,贫穷是司空见惯的,讲究道义的人的确也常受到轻视,处于贫穷之中而得到道的真谛,一辈子没有忧患,与那种为了追求富贵扰神耗精相比孰好孰坏(自然不言

    43、而喻啊)!另外,生时不被人知道,死时不被人惋惜,这样的人才是最得道的真谛的呀!聋哑的人,是天下最得道的人。一个人死了,天下的人都为他号啕大哭,因为他的死,对天下有很大的损失;一个人健在,全国的人都为之而欢欣鼓舞,因为他的健在,对全国人都有好处。然而,天下人的哭或笑,并不能使该死的人不死,该生的不生。所以有至道至德的人,不会因外界影响损益到他的生死。为什么呢?因为他的体魄很健壮。如果为了换回天下人的悲痛而去追求损害生命的名利,顺应全国人的心意去追求无益于身的富贵,这哪是道德的至高境界呢!只有(不追求名利)无损于性命,身体才会更坚强;只有不求无益于身体的富贵,道行才会更深厚。身体坚强就不会损及生命

    44、,道行深厚就不会变浅薄。如果能保持坚实的身体、深厚的道行,将名利、富贵置之度外,看作只是形体表面的东西,那么我的道行是最完善的。”(节选自皇甫谧玄守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小题。卖花声怀古张可久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注】在河南洛阳市西面,是晋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用来行乐的别墅,其中的建筑和陈设异常奢侈豪华。隋炀帝曾“筑堤植柳”,修大运河下扬州游乐。东汉班超因久在边塞镇守,年老思归,所以给皇帝写了一封奏

    45、章,上面有两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肃),但愿生入玉门关。”15. 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首曲子连用三个典故,这三个典故都是穷奢极欲而败亡的典型。B. 面对项羽、曹操、班超三个英雄人物的失败与不得志,作者感慨之至,表达了极度的惋惜之情。C.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是说虽有英雄美人壮烈哀艳的故事,但受尽苦难的百姓才是最值得同情的。D. 两首曲子慨叹秦汉时统治者之间和各民族之间的战争,给百姓造成深重的灾难,表现对百姓的同情。16. 第二首结尾句“读书人一声长叹”内涵丰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15. B 16. “读书人”可泛指当时有文化的也可特

    46、指作者本人,写出了对曾经叱咤风云的人物终将成为历史的叹惋。也写出了作者对连年战乱,到头来遭受伤害的仍是老百姓的感伤。写出了读书人面对着国家遭难、百姓遭殃境况的无可奈何。【解析】【导语】张可久的卖花声怀古通过典故描绘历史兴衰,揭示奢靡与战争带来的苦难。第一首以阿房宫、金谷园、隋堤为喻,感叹繁华易逝;第二首借项羽、赤壁、班超之事,表达对英雄失意与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结尾“读书人一声长叹”更显无奈与悲悯。【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表达了极度的惋惜之情”错误,并不是表达对他们失败与不得志的极度惋惜之情,而是借这些历史事件表达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战争

    47、的反思。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并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在这首曲子中,作者提到了项羽(美人自刎乌江岸)、曹操(战火曾烧赤壁山)以及班超(将军空老玉门关)等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时刻,但最终或悲壮地结束生命,或在战争中耗尽青春,或老死边疆。作为“读书人”,作者对这些曾经的英雄豪杰最终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感叹,这是对个人命运无常的一种慨叹。曲中提到“伤心秦汉,生民涂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的痛心疾首。这里,“读书人”不仅代表了作者自己,也是所有知识分子对于社会不公、人民苦难的关注与同情。通过这一声长叹,传达出作者对于那些无辜受苦的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统治者发动战争、不顾民生的批判态度。作为读书人的无力感。尽管他们能够洞察时弊,深刻认识到战争和社会动荡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微不足道,无法阻止悲剧的发生。因此,这“一声长叹”也包含了对自己及同类知识分子在面对国家大事时无力回天的无奈和悲哀。(三)名篇名句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辽宁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8374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