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南阳海歌呀
  • 文档编号:8083712
  • 上传时间:2024-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62.55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由用户(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甘肃省 2024 2025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联考 语文试卷 解析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选择性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远古时期,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繁

    2、衍生息着众多的氏族、部落。战国时人记得“当禹之时,天下万国,至于汤而三千余国”;汉朝时人则说黄帝、尧帝时天下就有“万国”。文献所载古人对于远古时代的记忆,与考古学家的推断是契合的。苏秉琦考察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六大区系丰富的资料,指出文化遗址的分布呈现着“满天星斗”的状态。费孝通指出:“早在公元前六千年前,中华大地上已经存在了分别聚居在不同地区的许多集团。新石器时期各地不同的文化区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起点。”我们考索的眼光不妨再放远一些。从“满天星斗”的天下万国到秦汉时代天下一统的大帝国的形成这中间经历了数千年之久。正是在这个时段里,大大小小的数以万计的氏族、部落正历经着融汇的历史

    3、进程,从“万家”到“一家”,这是上古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诸多氏族、部落融汇为中华民族的壮阔的历史进程。这个时期可以称为中华民族的形成时期。“天下一家”的观念在中国古代大致有两个思路:一是将天下作为皇帝一家(或一人)的私产;二是将其理解为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后世称颂皇帝的臣工常从前一思路说话,而未昏庸的皇帝本人则多取后一思路。历来的有识之士强调“天下一家”是谓天下一统,唐儒杜佑说:“秦汉以降,天下一家,即岭南献能言鸟及驯象,西域献汗血马,皆载之史传以为奇物,复广异闻,声教远覃。”宋儒欧阳修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欧阳修和杜佑的说法一致认

    4、为“天下一家”,指的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惟有在此局面下,物品得以交流、士人可以平等参加科举考试。天下诸邦国、部落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亦即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前提;反过来说,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历经了诸氏族、部落之间漫长时段的相互融汇。在融汇的过程中,氏族、部落间的相互包容、理解、学习的进路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大势,此一历史发展大势,可以用“认同”进行概括。诸氏族、部落间的“认同”,以及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认同”,如对于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

    5、也很重要,但却不是必要的。而国家认同,则不仅重要,而且必要。(节选自晁福林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国家认同)材料二: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是落伍了。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其中包括伟大的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在内。我们的先人指示我们,叫我们完成他们的遗志。我们现在是这样做了。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

    6、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节选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材料三:从白衣战士冲锋在前的身影里,人们看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从无数普通人坚守岗位的执着中,人们看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从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人们看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从方舱医院里“读书哥”的淡定中,人们看到了“莫听

    7、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乐观豁达抗疫时期的一幕幕感人场景,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不向困难低头,不为挫折气馁,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越是艰险越向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艰难困苦,相濡以沫。全国人民心手相牵,亿万颗心同频共振,中国力量如钢似铁、坚不可摧。顾全大局、甘于奉献。自觉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人人担当负责,个个尽心尽力,舍小家顾大家,汇小我成大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胸怀仁爱之心,践行互助之义,济人之困,解人之忧,抱团取暖踏坎坷,守望相助渡难关。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

    8、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节选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举战国时人、汉朝时人、苏秉琦和费孝通的观点,说明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存在着“满天星斗”的“万国”。B. 称颂帝王的臣工常将“天下一家”理解为天下是皇帝一人的财产,而皇帝却认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C. 天下一家局面的形成,是“国家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是诸邦国、部落间的

    9、“认同”,是对中央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D. 白衣战士冲锋在前、普通人坚守岗位、八方支援物资,这些场景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引杜佑和欧阳修的观点,意在表明天下一家指天下一统。这种局面有利于扩展见闻、远播教化、交流物品以及择取人才等。B. 材料二中说“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这里的“全世界”与材料一中的“天下”范围一样。C. 材料二中“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与材料三中面对疫情我们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可见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一脉相承。D.

    10、 材料一论述了中华民族形成的“壮阔的历史进程”,材料二与材料三所涉及的主要事件也可以视为中华民族发展进程的一部分。3. 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这是天下是皇帝私产的观念的体现。B. 秦始皇“振长策而御宇内”,统一天下,是中华民族融汇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分裂的战国而言是巨大进步。C. 材料三第一段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名言的引用,既让文本内容变得丰富,又让传统精神与当代表现相映生辉。D. 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在今天都不必要,我们重点还是要关注国家认同。4. 材料三中使用的

    11、一组破折号有什么作用?试进行分析。5. 对于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上三则材料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 B 2. B 3. D 4. 表示对前面内容解释说明或注释;这一组破折号之间又构成递进关系,共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 5. 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 局面出现的前提,也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结果,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融汇过 程,国家认同是其中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

    12、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而皇帝却认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错,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二是将其理解为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而未昏庸的皇帝本人则多取后一思路”,可知“认为天下一家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局面”的不是所有皇帝,而是“未昏庸的皇帝”,且是“多取后一思路”。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这里全世界与材料一中的天下范围一样”错,根据材料一“天下诸邦国、部落对于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的认同,亦即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前提”,材料二“我们的民族将

    13、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等内容,可知材料二中的“全世界”指全球范围,材料一中的“天下”指中央王朝所统治的区域,二者范围不一样。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D.“在今天都不必要”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还有其他的认同,如对于观念的认同、先祖的认同、心理的认同、风俗的认同等也很重要,但却不是必要的”,可知这些“认同”“不是必要的”,而不是“都不必要”。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辨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结合破折号前面的“积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14、厚重底色,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可知前面提到“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品格,而破折号所指向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命运与共、天下一家”是精神品格的具体内容,所以这一组破折号表示对前面内容的解释或注释。从“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到最后的“命运与共、天下一家”,这些精神品质在在语意上存在递进关系,所以这一组破折号所引领的内容之间又有语意的递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发掘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天下诸邦国、部落对于

    15、中心权力和中央王朝认同,亦即我们所说的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前提”“反过来说,天下一家局面的出现,也正是天下邦国、部落国家认同的结果”“中华民族从起源可以用认同进行概括”等内容,可得出启示:国家认同,是“天下一家”局面出现的重要的因素,既是前提,也是结果。根据材料二“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一百多年以来,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可得出启示: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

    16、,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根据材料三“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精神,在抗疫中淬炼,在磨砺中升华。这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力量之源”,可得出启示:命运与共,天下一家,为世界安危担当,为人类健康尽责,为团结合作聚力,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携手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英狄更斯我姨奶奶个头高高的,神色严厉,但并不难看。她的脸上,她的声音里,她的步态举止中,都无不流露出

    17、一种刚毅,足以说明她往日在像我母亲那般软弱的人身上可产生的影响。我特别注意的是她有一双十分机灵明亮的眼睛。她灰白的头发简单朴素向两边分开。她着的衣是浅紫色的,很整齐干净,只是尺寸很紧。我记得当时我认为她的衣看上去极像剪去了不必要的下摆的骑装。她在襟前挂着一个金表,金表还配有链子和挂饰;如果我能从其大小和式样判断,那表应是男子用的。狄克先生气色红润,头发灰白。他的头还特别怪地垂着,但这并非因年龄才如此,他那样垂着头使我想到一个学生挨打后的样子;他的灰眼睛大而凸起,并且水汪汪地亮得特别,加上他那心不在焉的神态,还有他对我姨奶奶的服从,以及听到姨奶奶的称赞时他那孩子样的高兴劲,这都使我怀疑他有点疯疯

    18、癫癫的。可是,如果他真是疯疯癫癫的,那他又怎么到这里的呢,这我可一点儿也想不通。他的穿着和别的普通男子一样,穿着很宽松的灰色晨装,白长裤;表放在裤口袋里,钱放在上衣口袋里。他还把钱晃得哗啦啦响,就像炫耀自己有钱一样。珍妮是个健美的年轻女子,很好看,大约有十九或二十岁,像是一幅整洁至极的图画。她是我姨奶奶的一串学员之一。那个房间就像珍妮或我姨奶奶一样整洁。就在刚才我放下笔回忆那房间时,带着花香的海风又吹进来了;我还又看见擦得铮亮的老式家具,弧形窗里绿扇子附近我姨奶奶的那把凛然的大椅子和桌子,粗毛地毯,壶架,两只金丝雀,古瓷器,装满干玫瑰叶的酒罐,放置各种器皿的高橱架,还有和这一切极不协调的脏兮兮

    19、躺在沙发上打量这一切的我。洗澡实是很大的享受。我开始感到因曾睡在野地而四肢疼痛,而我又那么疲乏虚弱,几乎无法让眼连续睁开五分钟。我洗澡了后,她们姨奶奶和珍妮给我穿上本是狄克先生的衬衣和裤子,又用两或三条披巾把我裹上。我像一捆什么呢,我也说不上,但我觉得是热烘烘的一捆。我觉得很乏,极想睡,很快就又倒到沙发上睡着了。也许是久已在我脑中出现的幻想使我做了那么个梦。我醒来还觉得是那么回事姨奶奶曾来过,向我俯下,把我的头发从我脸上轻轻撩开,把我的头摆得更舒服些,然后站在那里看着我。我耳边似乎响过“可爱的小人”或“可怜的小人”这类话;可我醒来时,却实实在在找不出任何证明可让我相信那些话乃出自姨奶奶之口,她

    20、当时正坐在弧形窗前那可以转来转去的绿扇子后看大海呢。我醒后不久,大家就一起吃烤鸡和布丁。我坐在桌旁,有点像只被绑住翅膀的鸟一样艰难地运动我的双臂。不过,是姨奶奶把我给捆成这样的,我也就对此不便有什么抱怨了。我一直急于知道她要把我怎么处置,可她吃着饭,一言不发,只偶或看看坐在对面的我,并说句“天哪!”这丝毫不能使我的不安减轻半分。桌布撤去后,摆上来的是种葡萄酒,我也喝了一杯那酒。姨奶奶又把狄克先生请来和我们坐在一起。姨奶奶请狄克先生听我的故事,他就尽可能装出很明白事理的模样。在姨奶奶一连串的问题下,我的故事被引了出来。我讲述时,她不住朝狄克先生看,如果他不这么做,我想他准会睡着。每当他微笑时,我

    21、姨奶奶就皱眉头,这下又把他的微笑给挡回去了。喝过茶后,我们在那儿坐着,直到暮色降临,这时珍妮把蜡烛和双陆棋盘放到桌上,并把百叶窗拉下。“喏,狄克先生,”姨奶奶仍和先前一样严肃地举起食指说,“我要向你问另一个问题。看着这孩子。”“大卫的儿子?”狄克先生扬脸认认真真又不知所措地说道。“正是,”姨奶奶说,“现在你把他怎么办呢?”“把大卫的儿子怎么办?”狄克先生说道。“正是,”姨奶奶答道,“把大卫的儿子怎么办好。”“哦!”狄克先生说,“是呀,把他怎么办我就会让他上床睡觉。”“珍妮!”姨奶奶满怀胜利感和满意心情叫道,“狄克先生为我们大家指出正确方法了。如果床已铺好,我们就送他去睡。”珍妮报告说床铺好后,

    22、我就被带去睡觉。她们带我时态度和蔼,但有点像押解囚犯姨奶奶走在我前面,珍妮殿后。她们走开时,我听见她们在外面把门锁了。我觉得姨奶奶并不很了解我,很可能怀疑我有逃跑的习性,所以采取了预防的措施,把我妥善地保管起来。这房间挺可爱的,在房子的最高处,俯视着大海,一轮明月正照耀在海上。我记得,做了晚祷后,蜡烛灭了,我是怎样仍坐在那里,看那水上的月光,就好像希望从一本发光的书里读到我的命运或看到我的母亲带着她的孩子,沿那熠熠闪光的路从天上走来,她看着我,还像我最后一次看到她那甜美的脸时那样。我记得我怎样转过身,当我轻轻躺下,被雪白的被单拥围时,那庄严的感觉又由于看到这雪白的卧具而变作感激之情和安适之感这

    23、是多么令人浮想联翩的感触呀!我记得我怎样想起我曾在夜空下露宿过的所有荒郊野地,我怎样祈祷永远不再失去家,也永远不忘记没有家的人。我还记得,我后来怎样依稀沿着海上那撩人思绪的光辉路径,漂入了梦境。(有删改)【注】本文选自大卫科波菲尔第十三章。大卫科波菲尔逃离伦敦,历经种种艰辛,最终到达了姨奶奶家,受到了款待。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运用对比手法写姨奶奶和狄克先生,说明两人在脸色、头发、眼睛、表等方面有明显不同。B. “我”洗澡后“很快就又倒到沙发上睡着了”,这是由于“我”在逃到姨奶奶家的过程中历经艰辛,身心俱疲。C. 文中通过语言、神态、

    24、肖像等描写塑造狄克先生的形象,他在姨奶奶面前显得认真又惊慌,看似有点疯癫。D. 小说结尾多次写到“我记得”,强调“我”的记忆深刻,表达了“我”对母亲和家的渴望,以及感受到生活的美好。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子运用比喻修辞,写出了珍妮姑娘的干净整洁和健美。B. 句子形象地写出“我”吃饭时的束手束脚、扭捏不安、极不适应。C. 句子中“保管”表明姨奶奶把“我”锁在房间里是对“我”的保护。D. 句子“漂”表现出“我”在月光的陪伴下安然入睡的舒适自然。8. 小说中姨奶奶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9. 小说的叙述角度巧妙,有独特的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答案】

    25、6. A 7. C 8. 坚定严肃、刚毅干练。通过对姨奶奶外貌、语言、神态等的描写,突出她坚定严肃、刚毅干练的形象特点。仁慈善良、关爱小辈。通过描写姨奶奶对“我”的保护和在“我”休息时看望“我”,突出了她仁慈善良、关爱小辈的形象特点。生活考究、干净整洁。文中通过描写姨奶奶的衣着配饰、吃的食物和住的房间,说明她生活考究、干净整洁。 9. 叙事使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或有限视角),使大卫的经历与思想更具真实性,故事情节紧凑,也便于直接表达感情。叙事采用儿童视角,回忆他小时候的经历时充满童真,有利于刻画大卫的人物形象,更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吸引读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

    26、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文章开头运用对比手法写姨奶奶和狄克先生”错误,文章开头并没有运用对比手法写姨奶奶和狄克先生,而是分别对两人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说明他们各自的特点。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C.“是对我的保护”错误,“保管”表明姨奶奶把“我”锁在房间里,“我觉得姨奶奶并不很了解我,很可能怀疑我有逃跑的习性,所以采取了预防的措施”,可见还因为担心“我”逃跑,不仅仅是单纯的保护。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我姨奶奶个头高高的,神色严厉,但并不难看。她的脸上,她的声音里,她的步态举止中,都无不流露出一种刚毅”,“可她吃着

    27、饭,一言不发”,“姨奶奶仍和先前一样严肃地举起食指说”可知,她严肃刚毅、坚定干练。“又用两或三条披巾把我裹上”,“姨奶奶曾来过,向我俯下,把我的头发从我脸上轻轻撩开,把我的头摆得更舒服些,然后站在那里看着我。我耳边似乎响过可爱的小人或可怜的小人这类话”,“把我妥善地保管起来”等可见,她仁慈、善良,对孩子充满关爱和保护。“她着的衣是浅紫色的,很整齐干净”,“那个房间就像珍妮或我姨奶奶一样整洁我还又看见擦得铮亮的老式家具,弧形窗里绿扇子附近我姨奶奶的那把凛然的大椅子和桌子,粗毛地毯,壶架,两只金丝雀,古瓷器,装满干玫瑰叶的酒罐,放置各种器皿的高橱架”,“桌布撤去后,摆上来的是种葡萄酒”等可以看出,

    28、她生活考究、干净整洁。【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手法分析鉴赏能力。小说叙述采用第一人称,通过“我”的视角展开故事,“我”看到姨奶奶的外貌和她的房间,我“感到因曾睡在野地而四肢疼痛,疲乏虚弱但我觉得是热烘烘的一捆”,我在雪白的卧具上浮想联翩“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呈现,紧凑集中,真实可信;同时,这种叙述方式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真实细腻,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小说叙述采用儿童视角,回忆他到姨奶奶家的经历,“我”怀疑狄克先生有点疯疯癫癫,“我”觉得珍妮像是一幅整洁至极的图画,“我”认为自己吃饭时有点像只被绑住翅膀的鸟一样,“我”对母亲的幻想,“我”对家的渴望这些都带有儿童独特的纯真、质朴和懵懂,

    29、刻画了大卫懂事、善良、孤独、渴望家庭温暖的形象,儿童的叙述更能引起读者的同情和共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哀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公曰:“为之奈何?”孔子曰:“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公曰:“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孔子曰:“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有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卫灵公问于孔子曰:“有语寡人曰:有国家者,计之于庙堂之上,则政治矣。何如?”孔子曰:“其可也。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已者,则知得之人。所谓不出环堵

    30、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及己之谓也。”孔子见宋君,君问孔子曰:“吾欲使长有国而列都得之,吾欲使民无惑,吾欲使士竭力,吾欲使日月当时,吾欲使圣人自来,吾欲使官府治理。为之奈何?”孔子对曰:“千乘之君,问丘者多矣,而未有若主君之问问之悉也,然主君所欲者,尽可得也。丘闻之,邻国相亲,则长有国;君惠臣忠,则列都得之;不杀无辜,无释罪人,则民不惑;士益之禄,则皆竭力;尊天敬鬼,则日月当时;崇道贵德,则圣人自来;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宋君曰:“善哉!岂不然乎?寡人不佞,不足以致之也。”孔子曰:“此事非难,唯欲行之云耳。”(节选自孔子家语贤君)材料二: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

    31、湿制火。故曰:仁者能仁于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圣人有必信之性,又有使天下不得不信之法。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非其义也,饿不苟食,死不苟生。此乃有法之常也。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节选自商君书画策)10.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仁者A能仁B于人C而不能使D人仁E义者能F爱于人G而不能使H人爱。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急,紧急,急迫,与“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中“急”的含义不同。B. 计,谋划,盘算,

    32、与六国论“至丹以荆卿为计”中“计”含义不同。C. 善,好,与大学之道“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善”用法相同。D. 苟,随便,苟且,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中“苟”含义不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对鲁哀公的问询,孔子的建议是让民众富裕且长寿。鲁哀公却因为国家贫穷而不想做,孔子顺势指出,百姓富裕了,国家也会富裕。B. 孔子对卫灵公的问题,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否定,而是委婉说出了自己的谏言:单纯在朝堂上策划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要爱人和懂得反省。C. 作为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宋国君主对治国的事问得比任何人都详细。针对宋国国君的谦虚,孔子鼓励他说,

    33、只要想做就都可以做到。D. 材料二以利用高低地势控制水流和用易燃物品的干湿来控制火来设喻,形象地指出,圣人治理百姓,就应当明白政治的准则和社会发展规律。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省力役,薄赋敛,则民富矣;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2)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14. 两则材料都涉及为政问题,它们的观点有何不同?请概括作答。【答案】10. CEG 11. C 12. A 13. (1)减少劳役,减轻赋税,民众就会富裕;敦促礼仪教化,远离罪恶疾病,民众就会长寿。(2)圣明的帝王不重视道义而重视法律,而且法律必定要平明,君主的命令一定要贯彻执行,那就可以了

    34、。 14. 材料一强调国君要实行仁政,既要爱百姓,也要与邻国和睦相处等;材料二则强调以法律治理国家。(意思对即可)【解析】【导语】这两篇文言文分别出自孔子家语和商君书,探讨了不同的治国理念。孔子主张以仁政为本,通过减轻民众负担、推行礼教来实现国家富强和长治久安,强调道德教化和人心向善。而商君书则强调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治理国家应以法为重,法令明确、执行严格,才能有效管理国家。两者分别代表了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不同的政治智慧和治国策略。【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讲求仁慈的人能够对别人仁慈,却不能使别人仁慈;讲求道义的人能够爱别人,却不能使别人相爱。“义者能爱

    35、于人”和“仁者能仁于人”句式对称,“而不能使人仁”与“而不能使人爱”句式对称,各自独立成句,故在CEG处断开。故在CEG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紧急,急迫/急躁。句意:治理国家最急迫的事。/林教头是个脾气急躁的人。B正确。谋划,盘算/计谋。句意:在朝堂上策划好国家大事。/等到燕太子丹想出了派荆柯去刺杀秦王的计谋。C错误。用法不同。形容词,好/名词,完善的境界。句意:好啊。/亲近爱抚民众,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D正确。随便,苟且/如果。句意:死了也不能苟且偷生。/如果不扩充它们,那就连侍奉父母都做不到。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36、文章内容的能力。A“鲁哀公却因为国家贫穷而不想做”错,原文是“寡人欲行夫子之言,恐吾国贫矣”,意思是我想按您的话去做,又担心国家会贫穷,而不是因为国家贫穷而不想做。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省”,减少;“薄”,减轻;“敦”,敦促;“远”,远离。(2)“贵”,重视;“明”,严明;“行”,贯彻执行。【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材料一“邻国相亲,则长有国;任能黜否,则官府治理”,“相亲”就是和睦相处,“君惠臣忠”国君仁爱,臣子尽忠,强调国君要做到仁爱,既要爱百姓,也要与邻国和睦相处等;依据“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37、”可知:材料二则强调以法律治理国家。参考译文:材料一: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事,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最急迫的事,没有比让民众富裕和长寿更重要的了。”鲁哀公说:“怎么能做到呢?”孔子说:“减少劳役,减轻赋税,民众就会富裕;敦促礼仪教化,远离罪恶疾病,民众就会长寿。”鲁哀公说:“我想按您的话去做,又担心我的国家会贫穷啊。”孔子说:“诗经上说:平易近人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没有儿女富裕而父母却贫穷的。”卫灵公问孔子说:“有人告诉我说:拥有国家的君主,在朝堂上策划好国家大事,国家就会得到治理。您认为怎么样?”孔子说:“大概可以吧。爱别人的人,别人也会爱他;厌恶别人的人,别人也会厌恶他;知道自身的

    38、好恶,也就知道别人的好恶。所说的不走出自己的屋子而能够了解天下大事,说的就是推己及人。”孔子拜见宋国国君,宋国国君问孔子:“我想长期拥有国土,而且很多都邑都想治理好,我想使民众不困惑,我想使士人尽心竭力,我想使日月正常运行,我想使圣人自己前来,我想使官府得到治理。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拥有千辆战车的君主,问我这个问题的很多,但都没有像您这样问得详细的。然而您想要得到的都可以得到。我听说,和邻国和睦相处,就能长期拥有国土;国君仁爱,臣子尽忠,众多的都邑都能治理好;不杀害无率的人,不释放有罪的人,民众就不会迷惑;增加士人的俸禄,他们就会尽心竭力;尊奉天道,敬事鬼神,日月就会正常运行;崇尚道,

    39、尊崇德,圣人就会自己前来;任用有才能的人,罢免无能之辈,官府就能得到治理。”宋国国君说:“说得好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寡人没有才能,不足以达到这样的境界啊!”孔子说:“此事并不难,只要想做就可以达到,如此而已。”材料二:圣人能发现社会本当如此发展的政治准则,明白社会一定那样发展的规律,所以他统治民众,就像利用高低的地势控制水流一样,又像用易燃物品的干湿来控制火一样。所以说,讲求仁慈的人能够对别人仁慈,却不能使别人仁慈;讲求道义的人能够爱别人,却不能使别人相爱。因此,懂得仁慈、道义的人不足以治理天下。圣人有一定让天下人信任的品德,又具有让天下人不能不信任的办法。这里所说的道义,是说作为臣子定要有忠

    40、心,做儿子一定有孝心,长幼之间有礼节,男女之间要有别;如果不合乎道义,就是饿死也不能苟且吃饭,死了也不能苟且偷生。这些不过是有法律国家的平常之事。圣明的帝王不重视道义而重视法律,而且法律必定要严明,君主的命令一定要贯彻执行,那就可以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苏轼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为问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无。注本诗是苏轼的一首下元诗。下元,又称“下元节”“下元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与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同为中

    41、国民间传统节日;黄楼,为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率领民众治水成功后所建。匹素:白色丝绢。浮图:梵语音译,对佛和佛教徒的称呼。为问:借问、请问。使君:苏轼自指。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明下元日天气晴好的特点,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赏月的美好氛围。B. 颔联写景状物生动,将诗人所见的高山、白云、浮图等实景与美好想象结合起来。C. 颈联“未成”“已约”对举,极写行程急促,流露出诗人观月时自由快乐的心情。D. 尾联向席间诸位好友发问,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个太守。16. 本诗的颔联“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与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

    42、台”都写月,其手法和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15. B 16. 本诗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写出了月色的美好动人,为下文抒发月下之感叹张本。春江花月夜中将月亮拟人化,写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诗人用极具人情味的月光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高山、白云、浮图等实景”有误,“水中明月卧浮图”的意思是水中倒映一轮明月,宛如横卧的一幅浮图画卷。因此“浮图”非实景,应为喻体。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山上白云横匹素,水

    43、中明月卧浮图”,意为:洁白的云就像白色丝绢环绕在山上,空中皎洁的月亮宛如浮图佛静静地映在寺院的湖水中。该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明月比喻成“浮图”,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这就从正面描写下元节的佳景,为尾句诗人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自己张本。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意为: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诗人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月”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

    44、伴,为她解愁。诗人用“徘徊”的“月”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戒的句子是“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条目,“_,_”,说明“修身”是其中最根本的一条。(3)将进酒中用“_,_”这两句诗高度展现李白的自信风采,将诗人虽政治失意,却仍然潇洒自信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答案】 . 见贤思齐焉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天生我材必有用 . 千金散尽还复来

    45、【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焉、庶、壹、材。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80后返乡青年南宫琦的父亲是一名木匠,手艺 ,十里八乡谈起,都知道他的大名。在儿时记忆里“叮叮当当”的声响中,南宫琦很早便熟悉了赣派古建筑的木质结构,伴着家乡的山溪、翠竹、奇石、古建,他的志趣逐渐向古建筑保护靠拢。2017年建筑专业毕业的南宫琦回到故乡何源村后通过修复当地古建民居建造了自己梦想中的古典园林南园小隐。抚州金溪县下辖的几个自然村落,原本有千余座明代建筑。早年间,村民们对古建的价值知之甚少,不少外地商人用很低

    46、的价格从村民手中买下民居,拆散后运到大城市,作为建筑装饰之用。为此,向村民普及古建知识,成了南宫琦的重要任务。年复一年,他手不释卷、 ,研究赣派古建筑特色,挖掘出了不少古建筑背后的历史故事。他把自己的所学所知讲给乡亲们, 地改变着大家的认识。人人参与,古建新生。从“拯救老屋行动”到“古村活化利用”,在许多同南宫琦一样的青年人推动下,何源村成了流光溢彩的网红旅游地,一个个“沉睡”数百年的古建筑,在看得见的变化里渐次“苏醒”。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

    47、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 远近驰名(出类拔萃) 孜孜以求 潜移默化 19. 2017年建筑专业毕业的南宫琦回到故乡何源村,通过修复当地古建民居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建造了梦想中的古典园林南园小隐。 20. 将未经修复的古建筑比拟成“沉睡”着的生物体,把被修复了的发生变化了的古建筑比拟成“苏醒”的生物体。赋予了建筑以生命,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古典建筑被修复后生机焕发的状态。【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后文“十里八乡谈起,都知道他的大名”,父亲靠自己的手艺闻名乡里,可见他的手艺很高超,可填“远近驰名/出类拔萃”。远近驰名:意思是在相当大范围内都是很有名的。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或事物优异性。第二处,结合“手不释卷”,这里强调南宫琦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赣派古建筑,可填“孜孜以求”。孜孜以求:形容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8371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