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徽省蚌埠市蚌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由用户(南阳海歌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蚌埠市 山区 2024 2025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10 月月 语文试题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蚌埠G5教研联盟10月份调研考试九年级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默写(10分)(1)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出现的事物。唐代诗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两句恰好表达了这种观点。(2)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李白被赐金还山后,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抒发了自己抑郁苦闷、激荡起伏的心情。(3)一轮明月,惹动几多情思。“举杯邀
2、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对自己的宽慰;“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李白对友人的思念。“_,_”是苏轼对亲人的祝愿。(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4)假如我们身处逆境,那就要善于从经典中汲取力量。李白行路难中的“_,_”两句就可以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洞庭湖波光月影之美的句子是:_,_。2名著阅读。(12分)最近小语同学阅读艾青诗选,他在阅读中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请你帮助解决。树艾青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注释】本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
3、苦的阶段。(1)树一诗中有两个字小语同学不认识,请你帮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兀( )立纠( )缠(2)小语同学读了这首诗歌,写了一段读书笔记,请你根据诗意把它补充完整。(4分)初读诗歌树,觉得是一首写景状物诗,描写了根须缠在一起,树干彼此独立的两棵树。再读诗歌发现,虽然从表面看,树与树之间没有联系,但“在泥土的覆盖下”,根须是纠缠在一起的,这就给我们启示:认识事物时,不仅_,还_。第三遍读诗歌,我先了解了诗歌的背景: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尽管过去有外国人侮辱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但作者意识到民族的觉醒已经到来。所以,我觉得这首诗歌的深刻主题应该是:_。(3)以下是小语同学的读
4、书笔记,请你帮助他解决疑思。(6分)艾青诗选读书笔记【疑思】诗选以年代划分艾青诗作,如果我以诗歌主题进行划分,还能发现什么?主题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年我爱这土地1938年北方1938年主题二:“礼赞光明”向太阳1938年火把1940年光的赞歌1978年主题三:“ ”鱼化石1978年镜子1978年伞1978年疑思1 还有两个主题没有确定,请选出适合的选项填到笔记中的处。(2分)A歌咏自然B思考人生C热爱祖国D呼唤亲情疑思2 我发现,在20世纪3040年代,因为时值抗战,艾青更多地关注国家苦难,表现民族救亡图存之心。1978年以后,诗人艾青的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面不属于他这一时
5、期诗歌特点的是哪一项呢?( )(2分)A诗句由原先的长短错落,不求整齐划一变得比较整齐。B诗情由原先的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变得比较深沉。C写法由原先的口语化、散文化变为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叙。D诗意由原先的凝重、深厚变得比较警策,充满哲思。疑思3 杨匡汉在艾青评传中说:“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结合艾青诗选,该怎么理解这句话呢?(2分)3综合性学习(13分)同学们正处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有时间,有精力,还有诗和远方。某中学九(1)班正在举行以“青春理想奋斗”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邀请你一起参加。(1)任务一: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2)任务二:本次活动,开展了
6、“青年伟人诗歌”朗诵活动,下面是入选诗歌,请你参与筹划。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泽东大江歌罢掉头东,遂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这两首短诗,力透纸背,书写了伟人人生启航之际的少年豪情,贯穿了伟人一生的信念与追求。请认真品读,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感悟。(3分)小语同学负责此次活动的配音,请你帮他挑选出适合周恩来诗歌的音乐风格( )(2分)A舒缓型B欢快型C激昂型D深沉型(3)任务三:活动后,小文同学抒发感悟时写道:青春易老,时光易逝,我们应该抓住这段时间,树立远大理想,踏实努力进取。每个人都如此,那么社会就会发展,【A】因为一部
7、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B】在建设祖国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学生在精神上无时无刻都在思索着自己的使命和未来的归属。【A】【B】两句都有语病,请你帮忙修改。(4分)【A】_【B】_(4)任务四:为抒青春豪情,一位同学为“不负青春,勇担使命”演讲稿拟写的提纲,请仿照句式,帮他将分论点内容补充完整。(2分)青春,当以爱国之心勇担历史使命;青春,当以_勇担历史使命;青春,当以_勇担历史使命。二、阅读(55分)(一)散文阅读(23分)葫芦江旺明既当菜吃又当物使的蔬菜,我知道的,只有葫芦。正因如此,我母亲喜欢种葫芦。清明一过,母亲便在我家院墙旁、院内树下种葫芦。葫芦开始伸藤放蔓时,母亲砍来树
8、枝给葫芦搭架。一根根毛茸茸的葫芦藤,伸长曲爪,抓住架枝,向上攀爬。不多久,院墙下的葫芦藤爬上了院墙,渐渐给院墙披上一张绿网;树下的葫芦藤爬上了树干枝丫,渐渐给树穿上了绿色长袍。立夏一过,葫芦开花。葫芦花雌雄同株,清白无瑕,或呈喇叭形,或呈五角形。青青的花萼、金黄的花蕊、雪白的花瓣,似团团冰雪,藏在枝叶之间。葫芦花黄了、蔫了,藤叶丛中,一只只小葫芦像珍珠般闪闪发光。院墙上的葫芦长大了,将树枝压得弯弯的,清风徐来,葫芦摇晃不定。葫芦的美,母亲无闲心欣赏。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葫芦一出产,便充当“瓜菜代”的主角。一日三餐都是葫芦“当家”。早餐,母亲用葫芦煮粥。炖好的葫芦粥,葫芦块煮碎了、炖化了,与米汤浑
9、然一色,洁白黏稠。中餐,母亲用葫芦焖饭。一半葫芦,一半饭粒,混成一团。晚餐,母亲用葫芦煮疙瘩粑,多的是葫芦,少的是疙瘩粑。随着光景一天天变好,葫芦做的菜也越来越丰富。端午时节,母亲用葫芦炒腊肉。块块葫芦,冰清玉润,片片腊肉,色泽暗红。绿的葱、黄的姜、白的蒜点缀其间,简直就是一幅秋景图。母亲还用葫芦炖肉。先将葫芦块与肉块小炒一会儿,然后将其盛进陶罐,放进灶膛中煨炖。陶罐在灶火中咕咕地叫,罐盖像蟾蜍嘴巴不停张合,灶房里弥漫着一股香气。采摘葫芦中,母亲很留意将葫芦做瓢。任那又大又圆、有模有样且饱经风雨的葫芦,从容变老、变结实。立秋之后,母亲才将其摘下来。用指甲掐几下,不见痕迹,用小棍敲一敲,咚咚作响
10、,如敲小鼓。接着,母亲将其挂在屋檐下晾晒,与晾晒的红高粱、红辣椒、黄色的老丝瓜、紫色的种茄等一起,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收画。葫芦晾干了,母亲请木匠师傅将其锯成葫芦瓢。家里尽管铁舀胶瓢不少,但母亲习惯用葫芦瓢。母亲说,用葫芦瓢浇圆润地轻便好使,用葫芦瓢舀谷盛麦、铲糠打水都方便,还容易把握多与少。葫芦瓢经久耐用,水浸不糜,暴晒不裂,碰撞不缺,跌摔不破。退休之后,我将老屋老院整修一新,常回乡居住。年年春日,不忘学着母亲种葫芦。前年,我在院门前红柿树下种了一墩葫芦。到了秋日,树枝头挂着红柿子和白葫芦。红柿子像红灿灿的灯笼,白葫芦像亮闪闪的银灯,彼此辉映。小鸟常登枝头,啾啾吟唱。去年和今年,我又在院墙脚
11、下种了葫芦。葫芦开花,院墙上像一只只白蝴蝶起舞;花落结实,不多久,院墙上或躺或吊着一只只葫芦。躺着的葫芦如玉兔趴着睡觉,吊着的葫芦像明灯闪耀。一天清早,我从院墙上摘下两只“玉兔”。那“玉兔”白嫩嫩的,浑身长满细细的茸毛。我将其装进袋里,搭公交回县城。车上,我小心翼翼伺候口袋内的“玉兔”,生怕伤其皮毛。回家之后,做了葫芦炖排骨的美食。全家吃着我种的葫芦,都赞不绝口。在民间,葫芦被视为吉祥物。平民百姓喜爱葫芦,历代文人墨客也偏爱葫芦。宋末元初李道纯赞葫芦诗曰:“花开白玉光而莹,子结黄金圆且坚”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描绘葫芦的画作很多。他以生动活泼的笔触,赋予画中葫芦吉祥、福禄等文化内涵。如此葫芦画,广
12、受赞誉和欢迎。葫芦是良肴美食,饱我口福食囊;葫芦为瓢,给母亲带来便利。我种葫芦、写葫芦、颂葫芦,同时仿学先贤,挑选一只葫芦,悬挂于老屋门楼之下,让其像熠熠发光的门灯一样,闪烁吉祥光芒,照耀家人乡邻。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9月7日4文章围绕“葫芦”回忆了“母亲”及“我”和“葫芦”之间的许多往事,请根据行文脉络,将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清明一过,母亲便种葫芦 光景变好,母亲用葫芦做的菜越来越丰富 退休后,我学母亲种葫芦 5仿照示例,根据本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为“葫芦”撰写一则词条。(4分)示例:【菱角】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浮在水上,表面为深亮绿色,背面为绿色或紫红色;果实为弯牛角形,果壳坚硬
13、;嫩果可生食,老嫩皆可做菜煮食,并可加工做出菱粉。6请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1)葫芦瓢经久耐用,水浸不糜,暴晒不裂,碰撞不缺,跌摔不破。(请从句式角度赏析)(2)葫芦开花,院墙上像一只只白蝴蝶起舞;花落结实,不多久,院墙上或躺或吊着一只只葫芦。(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7为推广葫芦种植,电视台“舌尖上的家乡”栏目组准备介绍家乡菜“葫芦炒腊肉”,向社会征集推介语,请你帮助作者写一则。(3分)8木心先生说:“哲学、文学属于极少数智慧而多情的人,是幸福,是享受。”在作者笔下,普通葫芦亦有情。请探究本文结尾段的丰富情感。(4分)(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分)材料一:终身学习,方止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