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古诗三首 ppt课件+教案-(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ar

收藏

压缩包目录 预览区
  • 全部
    • 21 古诗三首
      • 21 古诗三首 教学教案.docx--点击预览
      • 21 古诗三首【标准版】.pptx--点击预览
      • 朗读:出塞.mp4
跳过导航链接。
展开 21古诗三首ppt课件教案-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ar21古诗三首ppt课件教案-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ar
请点击导航文件预览
编号:808062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54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11-22
2
文币
资源描述:
21 古诗三首21 古诗三首课题课题古诗三首古诗三首课型课型讲读课文 授课授课时间时间2 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1.认识本课“塞、秦、征”等 5 个生字,会写“词、催、醉”等 10 个生字,理解“但使、飞将、欲饮、人杰”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默写古诗出塞 夏日绝句。3.理解诗句的意思,再明白诗的大意。4.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教学重点重点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教学教学难点难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2.体会诗人的思想,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教学目标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读。3.背诵古诗出塞。教具教具准备准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导入导入()分钟()分钟一、知诗人 解诗题课前预热:以诗会友静夜思。李白在什么情况下会思念家乡?你有过想家的经历吗?1.知诗人: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说到唐诗,你们会想到哪些唐代诗人?你对诗人了解多少?我们今天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课件出示 2)(课件出示 2)2.读诗题出塞。“塞”是什么意思?“出塞”怎么解释?(是古代军歌的一种题目,出征到塞外的意思。)3.你想到边塞看看吗?欣赏图片。(课件出示 3)(课件出示 3)边塞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教师板书:古诗三首)在学习在这首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诗人。【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语言美。】【设计意图:初步感受诗文内容,扫除学习诗文中的障碍。】(课件出示 4)(课件出示 4)(出示课件王昌龄照片、生平简介)新课新课教学教学()分钟()分钟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课件出示 5)(课件出示 5)“塞、秦、征、将”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 6)(课件出示 6)“塞、秦、征”指导书写:“塞”的中间第三横长;“秦”上大下小;“征”左窄右宽。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三、再读诗文,探究诗意1.师:学习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出塞。检查预习情况。(1)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读错。(2)大家跟读,学习“秦”字。(3)提问“但使,飞将,不教,胡马”等词的意思。2.朗读古诗:根据平仄规律和七言绝句这种诗体的特点来读。师:到底诗人是怎么吟诵的,我们来听听看。(生听课件中范读)(课件出示 7)(课件出示 7)(指名读,齐读,师范读。)读得字正腔圆是学诗的第一步,我们还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的感情,这就是要理解诗的意思。我们来说说学习古诗有什么好的方法?3.师:现在请同学自由朗读这首诗,通过图文结合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诗中的字、词,不懂的字用“”标出。(生自由朗读学习古诗)4.交流学习一、二两句。在这两行诗中,有什么不懂的字词可提出来。小组合作理解诗意:根据我们说的学习方法再读古诗,把理解的词放入诗中,用我们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设计意图:有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诗中,逐层深入地积累知识。】【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诗的意境,并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5.反馈交流: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课件出示 8)(课件出示 8)6.指导第一句的修辞手法“互文”。像这样前文含有后文中省略的词这样的修辞手法叫“互文”,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教师板书:互文 秦汉)7.同桌互说诗意,再读古诗。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指名说诗句的意思)8.指导朗读朗读整首诗。朗读古诗时不仅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应有节奏,我们根据画好停顿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生有节奏地朗读古诗)三、悟诗情体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们理解了古诗的意思,现在我们来体会诗中的情感。(一)感悟画面之悲。1.师范读诗句。你眼前出现一幅什么画面?(板书:明月 关 人未还)这样的画面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2.指导读出感觉。小结:古代描写军旅生活的诗歌,大都要写到明月和边关。“明月”“边关”已经成了戍守边关将士们生活的两个典型的景物。(二)感悟人心之悲。1.从征人角度感悟。“人”指什么人?(板书:同情征人)(唐代镇守边塞的士兵统称征人)【设计意图:学习写法,积累经验。】【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展示,提升对课文的理解。】(1)想一想:白天军务繁忙,到了静夜面对边塞荒凉的关山和一轮明月,那些背井离乡,长途跋涉来驻守边关的征人们,会想什么呢?(家 亲人)(2)补诗句:(课件出示 9 李益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课件出示 9 李益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师:不知何处传来悠扬的芦笛声,引得征人直往家乡的方向望。他们望到了什么?(望到的依然是明月和边关。)他们什么心情?体会失望、悲伤。读出语气。(3)激情引读:回家是千百万征人萦绕心头上的梦啊!却只能化为一句(引读)课件出示 10课件出示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从亲人的角度感悟(1)过渡:征人在万里之外喋血沙场,在同一轮明月下他们的家人在做什么呢?(2)想象说话: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课件出示 11)课件出示 11)指名反馈(3)师:多么动情的呼唤,多么强烈的期盼,但他们等来的盼来的却依然是“人未还”引读。此时月圆人却不圆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悲伤)(板书:悲壮)(4)指导读出感情。(三)感悟历史之悲 师:这样的思念,这样的等待,是不是一年,两年呢?从哪里看出来的?自秦汉以来,边关战事频繁,征人死伤无数。翻开历史的长卷,朝代变迁:我们发现从秦代到唐代中间隔着秦【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这是悠悠千年的历史啊。(课件出示 12课件出示 12)师:至秦至汉至唐,明月依旧,边关如故,多少征人尽望乡啊,依然是(引读)“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悠悠千年,月圆家不能圆,多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依然是(引读)体会诗人情感: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写下这两行诗句,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看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反馈并读出语气。师: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让我们带着感受来齐读这两行诗。3.征人们为什么不回家?我们来看一段资料。另外还有许多边塞诗,也反应了边塞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课件出示 13)(课件出示 13)“据资治通鉴唐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李颀古从军行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唐王昌龄 塞下曲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 凉州词。(课件出示 14)(课件出示 14)体会“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看到征人悲惨的生活,看这千百万妻离子散的家庭,你们想对这无休止的战争说什么?所以诗人这样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为什么要写西汉飞将李广呢?【设计意图:了解历史,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本理解和感悟能力。】(补充:塞下曲能骑善射,力大无比。)“不教”是什么意思?(2)读出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从这两行诗中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希望?(板书:渴求良将,渴望和平。)2.激情引读(1)这两句诗表达了王昌龄殷切的希望,我们来表达下诗人的希望好吗?(引读)(2)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表达了谁的希望?是呀,这千百年来千百万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这也是千百年来征人们亲人的希望,他们希望。(引读)3.体会壮的感情 出示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体会战士们的豪情壮志。齐声朗读。四、布置作业 将你今天在课堂上的收获加上你的想象,将出塞这首诗改成一篇记叙文或一个故事。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总结 1.“人未还”虽说是悲痛的,但也见证了战士们保家为国的壮烈。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这首诗。从诗中你感受到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板书:忧国忧民)2.写法:这首诗的体裁是“七言绝句。”这首诗气势雄壮,既写了征人的哀叹,又写出了渴求良将的愿望和报效国家的志向。真不愧为“七绝诗”的压卷之作。同学们,古时战事不断,今天的世界仍不太平,世界上战争从未停止。但历史却留下了王昌龄的出塞这样一首渴望和平,关爱所有生命的诗篇。让我们带着体会齐诵这首诗。有能力的同学可以不看书。【设计意图:总结学法,积累学习古诗的经验。】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万里长征人未还(hun hi)还(hi hun)来就菊花但是龙城飞将在(jin jin)将(jin jin)军不教胡马度阴山(jio jio)教(jio jio)课二、填空。1.出塞中的()是千古名句,前半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2.出塞作者王昌龄是()代诗人。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两句向我们展示了一幅_图。诗中融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的句子是:_,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三、选择。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飞将”指的是()。A.李广 B.岳飞 C.文天祥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中“度”的意思是()A.度步 B.度过 C.越过四、说说你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两句诗的理解。_【答案】一、hun hi jin jin jio jio二、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2.唐 冷月照边关的苍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希望朝廷启用良将,早日平息边关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三、1.A 2.C四、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对边塞战士的同情,还写出对历史沧桑的感悟与对现实的无奈,其实后面两句更直接的写出作者对良将的向往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教学目标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词。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3.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夏日绝句。教具教具准备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导入导入()分钟()分钟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我们知道,古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是悠久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外两首诗。2.出示并理解课题。(课件出示 16:沙漠图片)(课件出示 16:沙漠图片)西域沙漠,人烟稀少,这,就是唐朝的边塞重镇,凉州当地歌曲中夹杂有少数民族的曲调,别具一格,人们称之为凉州词,许多诗人都喜欢为它填写新词咏唱。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著名诗人王翰写的凉州词。(教师板书:凉州词)【设计意图:根据学古诗的几个步骤学习古诗,是学生更加熟练地掌 握 学 习 古 诗 的 方法。】新课新课教学教学()分钟()分钟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课件出示 17)(课件出示 17)“琵、琶”注意:葡萄和琵琶的读音。2.学习生字(课件出示 18)(课件出示 18)“词、催、醉”指导书写:“词、催、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催”是左窄右宽;“醉”左右等宽。3.教师范读,指导读出节奏。4.学生自由读注意读出诗的节奏感,借助注释说说读懂了什么。【设计意图:自学生字,通读全诗,为学诗做准备】5.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三、学习古诗凉州词师:刚才大家通过读诗初步了解了古诗的内容,你刚才说到那盛宴摆满了葡萄美酒啊,让我们读读这一句(出示诗句第一行)。(课件出示 19)(课件出示 19)1.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醉人的葡萄酒、那精致的夜光酒杯闪着亮光盛满了香甜的美酒。师:同学们,这就是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域胡人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凉州往西就是新疆的吐鲁番,那里可是盛产葡萄美酒和夜光杯的地方,(课件出示 20)(课件出示 20)很多同学发出了惊叹声,谁来读出这样惊喜的感觉?这样的葡萄美酒和夜光杯,让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你想想到些什么?碰杯声、欢笑声,劝酒声,多么欢快的气氛啊。这情景使人异常兴奋读:盛大的酒宴上有很多夜光酒杯盛满了香甜的葡萄酒,酒席上摆满了丰盛的食物,很多将士在举杯欢庆,真是豪华的盛宴啊,真是令人神往啊,谁能把这样盛大的场面读出来。指名读,女生读。2.将士们刚要举杯豪饮时,你们听,什么声音传来了?急促的琵琶声。边听边读,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什么?(1)这急促的琵琶声在催促战士们赶快奔赴战场。(2)这急促的琵琶声还在催促什么?还有不同的感受吗?西域人有骑在马上弹奏他们特有的琵琶以助兴的习俗。是不是应该从“催”里读出:【设计意图: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深刻的理解诗意。】(1)快尽兴畅饮;(2)快奔赴战场(3)快喝,喝完了要奔赴战场。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边读边想,从这个“催”字中读出了不同的情怀。3.小结:这场酒宴真是非常隆重,有欢快的琵琶声,有醉人的美酒,酒宴上人声鼎沸、酒杯交错,谁来读出这样盛大的场面。指名读、分组读。4.激越的琵琶声,让我们在场所有的将士们兴致飞扬,诸位老兄,我有点醉了,想告辞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这样难得的盛宴就应该一醉方休。展开想象:“怕什么,醉就醉吧,醉卧沙场,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吗?请诸位莫笑,引入下一句。(板书:醉)指名读,从“醉卧沙场”中我听出了你们那份潇洒从容,小组读,醉了躺着沙场上为什么不要笑我呢?因为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在战场上能活着回来。5.是啊,你抓住“几人回”读出了将士的心声,大家再好好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什么?小组讨论汇报。自古以来边关烽火难息,多少将士血洒疆场!多少母亲失去自己的儿子,多悲凉啊,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让我想到王昌龄出塞的一句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多少将士就这样到了戍边再也没回来啊,谁再读。女生配乐读,我听出了母亲们的心声。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读全句没有几个人活着回来啊,这里运用反问的句式说出将士们的心声,在质问这场残酷的战争啊。小组读。尽管有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戌边、前仆后继,这是为什么?为【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国戌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古至今戌边的战士为了国家领土的完整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更是豪迈的。(板书:悲壮 豪迈)男生齐读。正是因为将士们有这样的豪迈的气度,才有醉卧沙场的潇洒从容。全班读。小结:好一个“几人回”,同学们今天很会学习,通过反复品读,读出了几种不同的感受。6.总结全文,回归整体:凉州词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那盛大的场面让我们闻到了醉人的美酒,看到了将士们一醉方休、醉卧沙场的那份潇洒从容,全诗前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抒发了戍边将士为国捐躯的悲壮与豪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把整首诗自己试着读一读。师:从你们这悲壮豪迈的声音中,让我们听到了战士们的心声:为国捐躯、视死如归。7.指导背诵。师:下面让我们将这种豪情融化在记忆中,融化在血液里,把这首诗试着背一背。学生试背,指名背,小组背,全班齐背。四、学习古诗夏日绝句(一)(课件出示 21)(课件出示 21)全诗内容1.用多媒体出示,指导朗读。师导语: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 1127 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在激昂的琵琶声中,毛笔楷书的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同学们听出老师怎样的感情读的这首诗吗?(悲愤、激昂)谁来试着读一读?2.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课件出示 22)(课件出示 22)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3.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1)理解第一句学生讨论,汇报: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板书:生 人杰 死 鬼雄)(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学生讨论,汇报: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板书:有骨气 有气节)4.思考讨论:(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课件出示 23)(课件出示 23)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 31 岁。(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而【设计意图:积累诗句,更利于阅读古诗。】设计意图:在古诗教学中注重“情境交融”,不仅能促进学生理解诗意,更能帮助他们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诗中的意境,激发他们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师小结:虽然岳飞被害的事情发生在李清照写这首诗之后,但如果李清照知道了这件事也一定会痛骂当时的统治者。有一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反映的就是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5.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诗句内容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就能理解诗意,后面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诗。)6.总结全诗,朗读升华师总结:是啊!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分钟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7.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地升华。(课件出示 24)(课件出示 24)在琵琶曲中,大声朗读,让这【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树立远大抱负,体会诗人的情感。】首诗的字字句句和李清照的精神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五、作业1.写一写这首诗的读后感。2.读一读李清照其他的诗词。板书板书内容内容21 古诗三首出 塞互文 明月 关 秦汉 人未 悲壮同情征人,渴求良将、渴望和平凉州词唐:王翰醉悲壮 豪迈夏日绝句李清照生 人杰 有骨气死 鬼雄 有气节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一、填空。1.“欲饮琵琶”中的“欲”意思是(),“夜光杯”是指()。2.夏日绝句主旨是哪句?,。3.李清照,代女词人。号 ,齐州章丘人。二、判断对错。1.王翰和王之涣都是唐代诗人,他们写的凉州词都是边塞诗。()2.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句,令人深思。()3.这首诗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三、回答问题。1.夏日绝句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2.“醉卧沙场君莫笑”,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样的精神面貌?【答案】一、1.将要 用晶莹剔透的白玉做成的酒杯2.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3.宋 易安居士二、1.2.3.三、1.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2.表现了守边将士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的精神面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1.在教学诗句时,我首先找出诗句中关键和难理解的字词,扫平障碍,继而再理解诗句就非常容易了。2.古诗朗读同样也要读出感情和抑扬顿挫。除了老师示范,我还利用本课现成的朗读磁带让学生连听几遍,示范效果挺好。再让学生进行朗读,朗读的效果的确好多了,真还有些古人吟诗的味道呢!其次老师还在古诗翻译的基础上再加以联想和想象,另配上悦耳的轻音乐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边听边体会诗中的意境,这样既能把学生带到美好的境界之中,又能为学生后面能顺利改写古诗作了良好的铺垫,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3.以前教学古诗大多采用串讲形式,这里且不谈它的效果如何,至少我以为采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思维活动,自主合作,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学习理解诗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习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2.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习惯。3.诗是要多朗诵的。可是在本教学过程的朗诵的成分显然是比较少的。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三首古诗是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七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专题进行编排,都是关讲于历史上英雄的豪迈气节的。出塞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表达了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感情。凉州词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夏日绝句是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歌。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作者介绍】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其代表作有从军行 闺怨 芙蓉楼送辛渐等,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王翰(生卒不详),唐代诗人。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能文善诗。与后来的大诗人杜甫很有交情。他的诗流丽畅达,七绝凉州词是流传很广的名篇。李清照(1084约 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其代表作有易安居士文集 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名句赏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险恶,也没有具体叙述边疆生活的艰苦,而是从出生之前的饮酒写起。开篇第一句就充分写出了地方特色。甘醇的美酒,精致的酒杯,表明了美好的生活象征着生命的珍贵。但是,这次痛饮之后,就要奔赴战场,立即面临生死的考验。而从古到今,真正能从残酷的战争中活着回来的又有多少人呢?难怪他们要一醉方休。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出塞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格律】本诗格律为: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首诗依然是一首五言绝句。但是近体诗两句之间平仄相对,叫“对”;两联之间平仄相似,叫“粘”。这首诗第一联二、四字平仄相同,但上下仍相对,属于近体诗中的“拗救”现象。同时,第二联平仄依然相对。但是邻联失粘。应该属于折腰体的五言绝句。吟诵时相对比较难一些。调式应该重新组合,不能用一般的平起五言绝句调式。另外,对“拗救”现象的处理,吟诵时要注意修改第四字的音高和旋律。押韵 本诗押的是“一东韵”,一个很开阔雄浑的韵。诗歌的主旋律是豪迈雄浑的,然而入声字比较多,显得有些决绝。声韵“生当作!人杰!”,“当”字拖长,是一种强调,确信、肯定。“作!人杰!”,三个字中用了两个仄声字“作”“杰”,改换音韵,并且起强调作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活着做人中最杰出的人。“死-亦!为鬼-雄”,“死亦”与“生当”相对,一个去声字和一个入声字“亦”连用,声如破竹,造出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和声韵铿锵的发誓的感觉,同时,拉长“鬼雄”,让人感觉豪气万丈自胸中发出。即使死了,也要在地狱里做一个鬼中的英雄。“至-今思项-羽-”,“至今”拉长述说从一千多年前遥远的汉朝到南宋的今天,我依然在想着那位叫项羽的英雄。“不-肯-过-江东”,一个入声字“不”和去声字“肯”“过”,连着一个拉长的平声字“江”,一个押韵的,可以无限延长的字“东”,仿佛再现出那个战败后,不肯苟且偷生、宁死不屈的英雄项羽自刎的画面。让人肃然起敬。【用典】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3.项羽(公元前 232前 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按要求做题。1.给下面的字组词。杰()鬼()雄()项()亦()2.给下列字加部首组成新字,并用新字组一个词。正()()崔()()二、填空。()时明月(),万里()人()。但使()飞将在,()胡马()。这首诗的题目是 ,诗句中“但”的意思 是,这首诗的后两句大意是:()。三、选择。1.出塞是一首()。A.山中田园诗 B.赠友送别诗 C.边塞诗2.王昌龄是()代诗人。A.宋 B.唐 C.清3.下面的诗是王昌龄所作的是()。A.清明 B.回乡偶书 C.从军行4.凉州词是一首()。A.送别诗 B.边塞诗 C.赠友送别诗5.“度”的意思是()。A.越过 B.度过 C.过度四、回答问题:夏日绝句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能力大提升 五、课文整体梳理。1.古诗三首其中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 。这是一首著名的 诗,表达了诗人 的愿望。2.凉州词 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 ,对死亡并不畏缩,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3.夏日绝句 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 ,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全诗仅 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六、重点段落品析。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当时有凉州曲,这首诗是为“曲”配的“词”。夜光杯:这里指很精致的酒杯。催:催促欢饮的意思。沙场:指战场。1.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A.宋,岳飞 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 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什么?()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5.连线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戚继光马上作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王昌龄从军行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李白塞下曲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七、“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悲伤语还是豪壮语?请说一说理由。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1.ji u xin xin y 2.征 征用 催 催促二、秦,汉时关,长征,未还。龙城,不教,度阴山。出塞,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三、1.C 2.B 3.C 4.B 5.A 四、借古讽今。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朝廷的逃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五、1.王昌龄,边塞,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2.充满热爱;“醉卧沙场”。3.一、二;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三、四;二十。六、1.A 2.A 3.B4.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样子。此外还可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戚继光马上作七、“古来征战几人回”,你认为是豪壮语。这两句是欢宴痛饮时的劝酒之语,意谓: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莫笑,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所以这不是厌恶战争,哀叹生命的悲伤语,这里表现出来的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是视死如归的勇气。21 古诗三首 21.21.古诗三首古诗三首第一课时第一课时21 古诗三首21 古诗三首21 古诗三首 王昌龄(王昌龄(698757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出塞闺怨等。21 古诗三首出出塞塞sisi秦秦声声 q qn n征征服服zhzhn n 飞飞将将jinjin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初读诗文,整体感知21 古诗三首塞塞 秦秦 征征中间中间第三横第三横长长上上大下大下小小左左窄右窄右宽宽21 古诗三首点击图片 欣赏诗歌21 古诗三首 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21 古诗三首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乡。21 古诗三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1 古诗三首想象想象说话说话:白发白发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苍老的双亲,拄着拐杖,倚在门口,对远方的儿子说方的儿子说_。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勤劳善良的妻子,干完农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活,站在村口,对远方的丈夫说_。孤。孤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苦年幼的孩子,对远方的父亲喊:_。21 古诗三首秦时明月汉时关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万里长征人未还。人未还。21 古诗三首 据资治通鉴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据资治通鉴记载:玄宗时,改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无二三。”年年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家。唐唐李颀古从军行李颀古从军行 黄黄尘足今古,白骨乱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蓬蒿。唐唐王昌龄塞下曲王昌龄塞下曲 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唐王翰王翰凉州词凉州词 21 古诗三首21 古诗三首 21.21.古诗三首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第二课时21 古诗三首21 古诗三首琵琶琵琶p p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初读诗文,整体感知21 古诗三首催催 醉醉左窄右宽词词左右结构左右等宽21 古诗三首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21 古诗三首夜光杯夜光杯21 古诗三首夏日夏日绝句绝句宋宋李李清照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公元中原,公元11271127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年,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21 古诗三首21 古诗三首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31岁。岁。21 古诗三首音乐音乐:十面埋伏:十面埋伏21 古诗三首再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1 古诗三首 ppt课件+教案-(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ar》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关 键 词:
语文 21 古诗三首 ppt课件+教案-(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 ppt 课件 教案 统编 四年级 上册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1 古诗三首 ppt课件+教案-(部)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rar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80625.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