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学情评估.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学情评估.doc》由用户(风feng86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 年级 下册 语文 期中 评估 下载 _八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期中学情评估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研学活动即将拉开帷幕。复兴中学将开展“人勤春来早,还是家乡好”主题研学活动,让我们共同开启这段精彩纷呈的文明之旅、人文之旅、科技之旅吧!【任务一赴文明之约】一、积累与运用(35分)【活动一:博物馆里看安徽】1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四季正式播出。2024年7月13日的节目带领观众走进安徽博物院,讲述鄂君启金节、铸客大鼎、徽州古民居冯宅的前世今生。以此为契机,校团委将在安徽博物院开展“魅力安徽知多少”综合性实践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12分)(1)小语同学帮校团委拟写了一则研学通知,请你帮忙检查。(4分)通知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2、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复兴中学将于2024年5月13日在安徽博物院开展研学活动,请各班同学早 上8点集合,统一乘坐大巴前往安徽博物院。校团委2024年5月7日画线句子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修改。(2分)通知的内容中遗漏了一个重要信息,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2)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请你完成填空。(3分)安徽名人辈出,群星灿烂,西汉淮南王刘安留下了划时代巨著_;东汉沛国谯郡名医华佗发明的“_”是可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安徽怀宁人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创办了著名白话文刊物_。(3)为了解铸客大鼎的保护情况,同学们打算采访安徽博物院院长。下面是小夏同学设计的采
3、访提纲,请你将提纲补充完整。(2分)采访提纲采访对象:安徽博物院院长采访目的:了解青铜器文物的保护情况采访问题:博物院在青铜器文物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技术手段有哪些?博物院是如何平衡文物保护与公众展示之间的关系的?_(4)许多外地游客慕名来到安徽博物院参观,假如你是负责接待他们的志愿者,请你根据以下流程图向游客介绍参观流程和注意事项。(3分)要求:信息准确、有效、完整;顺序正确,条理清楚;语言明确得体;不超过150字。【活动二:漫步古诗苑咀嚼古人情怀】2通过古诗文,我们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请你完成下面的默写。(10分)(1)读古诗,要理解语言背后的意蕴。孟浩然在望洞庭
4、湖赠张丞相中以“_,_”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间阻隔的哲理;关雎中的“_,_”,形象地表现了男子求之不得而难以入眠的相思之苦。(2)读古诗文,犹如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古诗中有“_,_”(关雎)的水鸟鸣叫于水中陆地的情景;探寻山水的幽 深之处,聆听水声之清越,正如小石潭记中所言“隔篁竹,_,_,心乐之”。【活动三:漫步经典华章传承古人智慧】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3分)秦以后只是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演变的方向是简易。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不久便又有了“隶书”。当时公事忙,文书
5、多,书记虽zn()用小篆,有些下行文书,却不免写得草shui()些。日子长了,这样写的人多了,便自然而然成了一体,称为“隶书”到了汉末,才渐渐变了,椭()圆的变为扁方的,“敛()笔”变为“挑笔”。这是所谓汉隶,是隶书的标准。(节选自经典常谈)(1)在括号内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2)根据语段内容,观察下面几种字体可知,图_(填序号)是隶书,理由是_。(3分)(3)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_的著作。全书共_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2分)(4
6、)语文老师计划在校报的“经典名著阅读”栏目出一期有关经典常谈的读书方法的文章,所以在班级里收集大家在阅读经典常谈时使用的读书方法。除了语文老师推荐的“选择性阅读”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哪些读书方法进行阅读?请你再举一例。(4分)【示例】读书方法:选择性阅读推荐理由: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我国古代学者很重视选择性阅读。苏轼就曾建议读书求学之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贪多求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选择性阅读也变得更加重要。【任务二赴人文之约】二、阅读(55分)【活动四: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7、】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22分)豆米儿粑李美桦在我的家乡,人们说“豆米粑”时往往带点儿化音。那声拖得长长的“米儿”,把人们对这道美食的喜爱之情表露无遗。春天的风柔柔的,把天空擦洗得如同一面蓝汪汪的大镜子。酥麻麻的阳光洒落下来,就像奶奶温暖的手轻轻摩挲着大地。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绿油油的蚕豆一天天长高,开出一束束紫蝴蝶般的花朵,空气里弥散着蚕豆花特有的芬芳。要不了多久,那些花朵的颜色就会变深,结出一簇簇绿茸茸的嫩豆荚。这些嫩豆荚吸吮着日月的精华,渐渐长得滚圆饱鼓,它们挤挤挨挨,争着赛着从墨绿的枝叶间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活像可爱的精灵。到了吃蚕豆的好时节,豆米儿粑成了家家桌
8、上的美食。在我的孩童时代,吃豆米儿粑的日子是最舒心的。母亲要我们兄妹把饱鼓鼓的蚕豆荚摘回来,剥出白白胖胖的嫩蚕豆,脱掉表面白色的软壳,挤出玉石般圆润光泽的嫩豆米。母亲把豆米放在沸水锅里焯一下,将它盛出放凉后加入本地的糯米面,用熬制好的红糖水和成面团,切成片放在油锅里炸。厨房里炊烟袅袅,红红的火苗映照着母亲的脸庞,油锅里滋滋的声音犹如欢快的歌谣,撩拨着我们内心的欢悦和急切。刚下锅的豆米儿粑白白的,碧玉一样的豆米星星点点镶嵌在上面。火苗飞蹿,热气氤氲,在滋滋作响的煎炸声中,香气扑哧扑哧往外冒。母亲拿着筷子,神情无比专注,看煎炸得差不多了,给它轻轻翻过来炸另一面。豆米儿粑慢慢变得金黄,丝丝缕缕的甘甜
9、馋得我们满口生津。豆米儿粑一上桌,满屋萦绕着甜滋滋的醇香。一口咬下去,独特的香味就在唇齿之间弥漫开来。满口是糯米面的细腻软糯、新鲜蚕豆米的清香绵软、红糖的温润甘甜。我们不管刚出锅的豆米儿粑烫不烫,争着夹起就往嘴里送。母亲总是笑着,让我们吃慢一点,不要烫着噎着。有一年“五一”假期,北京同学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到我老家做客。乡下到处是美景,苍翠的树林,潺潺的小河,红的樱桃,紫的桑葚,绿的李子,对都市的孩子来说是那样新奇。最让他们难以忘怀的,还是饭桌上母亲端出来的豆米儿粑。母亲到地里摘回新鲜的蚕豆荚,剥壳,焯水,和面,下锅,吃饭的时候端出一大盘酥香的豆米儿粑,两面金黄,格外诱人。两个孩子馋馋地尝了一口,
10、就把满桌子的菜给忘了,只顾往盘子里夹豆米儿粑。他们吃了一块又一块,不断地感叹:“哎呀,这饼太好吃了!”豆米儿粑再好吃,吃多了同样不好消化。同学怕把孩子撑坏,连哄带劝,说留一点打包带回去。母亲笑着告诉他们,豆米儿粑讲究现做现食,趁热吃才有嫩豆米的清香。母亲放下碗筷,拿出提兜,说:“我去摘点绿蚕豆荚,舀点家里的糯米面给你们带回去,现做出来才好吃!”同学带着食材回京后,打电话来对母亲的盛情表示感谢。同学说他们照母亲教的方法做出了豆米儿粑,却做不出在我老家吃过的那种味道。母亲知道这件事后,捂着嘴笑开了:做豆米儿粑看似简单,多少也有讲究。母亲说,做豆米儿粑时有两样东西不能图多:糖放得太多,就会盖住嫩豆米
11、的清香,失去糯米的绵软;油放得太多,看上去炸得酥黄,吃在嘴里就少了软糯细腻的滋味。更关键的是要有耐心,得小火慢煎,才能把豆米儿粑两面煎黄。母亲说出这番话,自然有她的道理。平底锅、烙饼锅、煎饼锅这些新式炊具受热均匀,不易粘连,随着它们的普及,做豆米儿粑更为便捷,但同样需要好的耐性。如今,豆米儿粑这道小吃做法不断翻新,不仅有了甜、咸等不同口味,还从寻常百姓家走进了宾馆饭店。吃着豆米儿粑,那份原汁原味的软糯绵绵,不光是舌尖上温馨的抚慰,更是春天里久违的家乡味道。(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4月24日,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门见山,交代写作对象
12、,强调对豆米儿粑的喜爱,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B第段中的“撩拨”意为“挑逗、招惹”,传神地写出“我们”对豆米儿粑的渴盼。C母亲仔细讲解做豆米儿粑的细节,意在告诉人们,做人不能太贪,做事要有耐性。D这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脉络清晰又有变化,且语言清新明丽,颇具韵味。5文章第段描绘了三幅画面,请你为每幅画面拟写一个不超过6字的名称。(6分)6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7文章写同学带两个孩子来“我”老家做客这一事情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8文章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6分)【任务三先进理念科技之旅】【活动五:科技中国,新质生产力】二同学们来到合肥科技馆,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