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中历史(新教材)人教版选修1学案课件:第三单元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ppt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历史 新教材 人教版 选修 课件 第三 单元 10 当代中国 法治 精神文明 建设 下载 _人教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了解当代中 国的法治建 设和精神文 明建设成就 (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法治建设的历程,通过材料阅 读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制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及 其特点,培养史料实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史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 主要事实,感悟模范人物的精神品质,培养家国情怀 (3)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培 养历史解释的能力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新中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初创时期 时间 20世纪50年代 性质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 的 表现 制定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土地改革法等法律、
2、法令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相关法律 意义 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 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法律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易错辨析“人治”和“法治”的主要区别 2.“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3.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的新发展 20世纪 80年代 背 景 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 强社会主义法制 表 现 1982年,我国通过 我国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的法治建 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世纪 90年代
3、至2010 年 背 景 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表 现 中共十五大报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要 “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 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 重和 ”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依法治国 保障人权 中 共 十 八 大 以 来 表 现 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维护宪法权威 推进 、民主立法、 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 展、保障善治 做到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
4、社会一体建设 深化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公平正义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修正案,把中共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 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 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 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 中居于基础性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科学立法 司法改革 易错辨析“法制”和“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新时期法制建设是 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指制定和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 知识的宣传
5、等。而“法治”指的是按照法律规定来治理国家,与“人 治”相对应。新时期的法制建设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依法 治国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 背景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 难局面,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和 的 精神,谱写了无数重整山河的壮丽诗篇,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 集体和个人 代表 全国劳动模范孟泰、时传祥,“铁人” ,党的好干部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科学家李四光、华罗庚等是 杰出代表 影响 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 的政治氛围, 、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行动准则,
6、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 关系。这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艰苦奋斗 王进喜 焦裕禄 关心集体 知识拓展雷锋精神的现代价值 (1)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提供精神动力。先进性、纯洁性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 所系、力量所在。 (2)为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道德支持。 (3)为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伦理基础。 (4)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价值源泉。 (5)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思想资源。 2.改革开放后的精神文明建设 (1)背景: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中央颁布有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
7、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号召并鼓励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表现 20世纪80年代,“ ”是群众性精神文明 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又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 业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 作用。 1994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 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五讲四美三热爱 2001年,中共中央在总结以往思想道德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颁布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一步规划思想道 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 A.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
8、于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提出建设 的战略任务 B.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简明扼要、便于传播和 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 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只要每个人都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由易到难,由近及 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就能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概念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
9、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新中国的法治建设 史料实证 材料一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 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共同纲领相比较, 1954年宪法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家制度向社会主义类型 的国家制度的新的飞跃。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我国中央一级 制定的法律法规只有48件,而1954年9月下半月至1957年则达430多 件。 摘编自董节英对新中国成立初期 法制建设研究述评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成就表 时间段 制定或修订的主要法律 改革开放初期至20 世纪90
10、年代初 1982年宪法、选举法、刑法、中外合资经营 企业法 20世纪90年代初到 中共十五大召开 公司法、银行法、劳动法、合伙企业法 1997年至今 证券法、反垄断法、行政复议法、侵权责任 法、立法法、反分裂国家法、物权法、社会 保险法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读史技巧本题两则材料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法治建设。材料 一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法治建设进程加快,实现新民主主义性 质的法律向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律转变;材料二强调建立了以宪法为 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 中国法治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11、法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提示 (1)1954年宪法奠定法制基础;加快立法进程;推动国家制度从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促进国家工业化进程。 (2)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 法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意义: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 要基础。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正确认识依法治国方略 (1)含义: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2)本质: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
12、中的权威。 (3)目的: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 地位;保障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4)必要性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5)意义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1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五
13、次宪法修 正案,先后把坚持改革开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私 有财产保护制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写入宪 法。这体现出中国法治建设( ) A.保障人权自由 B.完善法律体系 C.重视与时俱进 D.强化政府职能 题目立意本题通过改革开放后我国宪法的修正考查我国法治建设 的特点,考查的是历史解释这一核心素养。 答案 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材料强调的是宪法修正案,不是保障人的自由权利的问题,故 A项错误 B 材料中全国人大通过的五次宪法修正案内容体现了中国法 治建设与时俱进的特征,不是完善法律体系,故B项错误 C 材料“通过五次宪法修正案”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5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