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常考知识点.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常考知识点.doc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2024 新人 教版七 年级 上册 知识点 下载 _七年级上册(2024)_人教版(2024)_地理_初中
- 资源描述:
-
1、人教版七上地理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系1. 天体所在的系统其他恒星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2.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3.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基本数据有什么特点?距日距离:不远不近;质量体积:不大不小;表面温度:适中。5. 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哪些?在太阳系中,与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 温度
2、、大气和水等。6. 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太空探索帮助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1.2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直 觉猜想)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 球体。太阳和月亮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登高望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海边看船( 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等。4.地球的大
3、小“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 遥看一千河 ”指的是赤道 地区。平均半径:6371 千米( “庐山起义 ”);极半径:6357 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地轴:假想轴,始终是倾斜的赤道周长:4 万千米;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5.地球仪北极点经线纬线南极点二、经纬线和经纬度纬线经线示意图概念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 直于纬线相交的半圆特 点形状圆 (除极点以外)半圆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变短 ,在南北两极 缩成一点所有经线长度都 相等 指示方向东西 方向南北 方向数量无数条无数条5.经度和纬度度数向 西增大西经度数向东增大东经北纬南纬 !度 数 向
4、北 增大度 数 向 南 增 大(1)经度:从 0 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 180 ;东经用“E ”表示,西经用“W ”表示。度数变化规律:经度向东越来越大的是东经,反之,向西越来越大的是西经。“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2)纬度:从赤道(0 纬线)向北、向南分别划分 90 ;北纬用“N ”表示,南纬用“S ”表示。度数变化规律:纬度向北越来越大的是北纬,反之,向南越来越大的是南纬。“南大南纬,北大北纬 ”6.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 W 和 160 E 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2(度数小于 20 W 和 160 E 的在东半球,度数大于 20 W 和 160 E
5、的在西半球)例:60 E160 E,在东半球;5 W20 W,在东半球; 170 E160 E,在西半球;25 W20 W,在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0 纬线)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例:10 N,在北半球;60 N,在北半球; 15 S,在南半球;70 S,在南半球。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 -30 为低纬度;30 -60 为中纬度;60 -90 为高纬度。例:5 N 处于低纬度;45 S 处于中纬度;78 N 处于高纬度。B经线圈:D A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方向相反; 度数相加等于 180 。C例:右图中A 代表的经线的经度是 30 E,那
6、么与它组成一条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 B 的经度就是 150 W。图中C 代表的经线的经度是 45 E,那么与它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 D 的经度就是 135 W。三、经纬网的判读1、常考查点:可以准确判断并写出某点的经纬度;判断图上两点的方向;判断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判读纬 度的划分;判断图上点所位于的温度带;与地球公转相结合。2、常考题型方格状左图中 A 点的地理坐标:( 30 W,30 N)。 B 点的地理坐标:( 0 , 30 S)。左图中 C 点在 B 点的 西北 方向。位于西半球的是 A、C 。图中阴影区实际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丙甲、乙丁。(跨经纬度3数相同的网格,越接近赤道,纬线越长,
7、面积越大)西大西经W WCABN N NS S S北大北纬 南大南纬NS俯视图左图中 A 点的地理坐标:( 60 N,60 W); B 点的地理坐标:(0 , 0 ) 。B 点位于 A 点的 东南 方向;B 点位于 C 点的 西北 方向。(判断两点的方向时,哪个点在后面,就在后面点的身上画指向标。 例如上题中 A 在后面,就在 A 身上画,C 在后面,在 C 身上画)A 点位于 北温 带;B 点位于 低 纬度。升级版-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1.如何在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上判读东西经度和方向?W90 W45 WE0 N 18045 E 135 E90 E2.南极在上的经纬网图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读
8、极点是北极点“N ”还是南极点“S ” “北逆南顺 ”地球自转方向始终是自西向东,在自转箭头处标出东和西。判断经度:一圈=360 , 图中划分了8 个等份,所以 1 份等于 45 。度数往东增大则为东经,往西增大则为西经。结合经线圈的特点(相加等于 180 , 东西经度相反)判断其他经 线。判断方向:沿着经纬线划出指向标。注意:此时南极在上,我们做题时要把方向倒过来了。按照“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来判断。或者也可 以在遇到此类题目时把试卷倒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例:上方左图中甲点的经纬度是 170 W,60 S,乙点的经纬度是 150 E,60 S。丙点位于甲点的西 南方向。右图中同样是南
9、极在上,除了可以画自转方向来辅助外,也可以画指向标来辅助。那么甲点的坐标是 170 W,60 S ,乙位于丙的 西北 方向。1.3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1. 自转与公转区别自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1 天1 年旋转轴地轴太阳产生的地理 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太阳的东升西落四季、五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 高度变化2.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示意图节气时间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情况极昼极夜现象春分3 月 21 日前后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无夏至6 月 22 日前后北回归线(23.5 N)昼 长 夜 短 (北半球 越向北昼越长)北极圈及以北为极 昼 , 南极圈及以南为极 夜秋分
10、9 月 23 日前后赤道 全球昼夜等长无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南回归线(23.5 S)昼 短 夜 长 (北半球 越向北昼越短)北极圈及以北为极 夜 , 南极圈及以南为极 昼3.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昼夜昼夜昼夜昼夜昼夜 昼对于北半球来说,从春分-夏至-秋分期间:白昼黑 夜;从秋分-冬至-春分期间:白昼黑夜。春分-夏至: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时白昼到达最高峰; 夏至-秋分:昼渐短,夜渐长,但此时白昼仍大于黑夜。 同理,秋分-冬至:夜渐长,昼渐短,白昼开始小于黑夜。 冬至-次年春分:夜渐短,昼渐长,白昼仍小于黑夜,直 到春分那一天,白昼=黑夜。人教版 七上地理知识点汇总4.一年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
11、变化与影子的长短冬至夏至对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来说,太阳始终在北回归线以南。当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正午太 阳高度角最大,一年之内影子最短。太阳直射 点处,影子成一个点。当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正午太 阳高度角最小,物体的影子一年之内最长。冬至 春分、秋分 夏至一年之内旗杆影子长短的变化5.四季的变化春季:3、4、5 月;夏季:6、7、8 月;秋季:9、10、11 月;以北半球为例: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节相反!冬季:12、1、2 月。所以,一般我国去南极考察时选择南极的暖季-12 月、1月份左右,此时正好是我国的冬季。6.五带的划分北极圈以北(665 N - 90 N)为北寒
12、带,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现象。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235 N -665 N)为北温 带,一年四季分明。南北回归线之间(235 N - 235 S)为热带,有阳 光直射现象,一年直射 2 次;南北回归线一年直射 1 次。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235 S - 665 S)为南 温带,一年四季分明。南极圈以南(665 S - 90 S)为南寒带,终年严寒, 有极昼极夜现象。第二章 地图2.1 地图的阅读一、学会阅读地图1.地图三要素: 方向 、 比例尺 、 图例 2.比例尺等于 图上距离 除以 实际距离 。比例尺 越大 ,表示的范围 小 ,内容 详细 ,比例尺 小,表示的范围大 ,内容 简略 。
13、3.方向(1)通常是按照“ 上北下南 , 左西右东 ”来判断方向(2)指向标地图,要按指向标判读方向,与指向标一致即为 北 (3)经纬网地图要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纬线指示 东西 ,经线指示 南北 2.2 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作用:表示地表高低起伏)1. 地面高度的计算某地的海拔指的是高于海平面的距离。 两地的相对高度=高海拔-低海拔例:右图中甲的海拔是 1500 米,乙的海拔是 500 米。 甲乙之间的相对高度=1500-500=1000 米2.山地的不同部位地形部位等高线形态等高线示意图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常用 表示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 判断方法:
14、凸 低 为脊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可能发育河流。 判断方法:凸 高 为谷陡崖等高线 重合 的地方人教版 七上地理知识点汇总鞍部两山顶之间等高线空白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爬山路线的选择:选择等高线相对稀疏的路线,因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省力。河流一般发育在山谷地区,遵循从高向低流的原则。当山谷里发生泥石流时,应向与泥石流的流向垂直的两侧高处跑。瀑布、攀岩:陡崖。大坝的选址:选在河流聚集的盆地出口处,因为工程量小,集水面积大。如下图中A 处。交通路线的修建: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修建,如盘山公路。两地相对高度的计算:海拔高的点-海拔低的点。等
15、高距:两条相邻的等高线之间的差值。 自来水厂选址:河流的上游,因为远离城镇,水质好,污染小。同理,化工厂应选择在河流的下 游。村庄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种植业;靠近河流,水源充足等。山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等。山峰鞍部注意指向标山谷山脊河流流向陡崖大 坝 选址二、分层设色地形图1.颜色含义:通过地面不同的颜色来判断地面的高低。绿色表示平原 ;蓝色表示 海洋 ;黄色表示高原、山地、丘陵; 褐色表示高山。2.五种基本地形的判读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高度500 米以上500 米以上200 米500 米200 米以下地表 起伏外围 陡 ,高原内部 起伏较为平缓 有山
16、峰和陡坡起伏较大四周 高 中间低较平坦, 起伏不大三、地形剖面图作用: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 高低 和坡度的陡缓 。2.3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1.地图有很多类型,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与两大类,细分包括交通图、地形图、旅游图、政区图等2.选择合适的地图(1)公园游玩,查看景点-导游图;(2)外出旅游确定行程路线-交通图;(3)了解国际时事,查看国家或城市位置-政区第三章 陆地和海洋3.1 大洲和大洋一、海陆分布1.海陆面积比较(1)整体面积: 三分 陆地, 七分 海洋。(2)半球面积:无论我们怎样等分地球,始终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二、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名称、面积排序
17、、轮廓、位置、大洲分界线)乌乌里大黑土白令海峡她中海直 布 罗 陀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1)名称: 亚洲 、 非洲 、 北美洲 、 南美洲 、 南极洲、 欧洲 、 大洋洲 (2)面积排序(由大到小):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3)主要位于东半球的洲是 亚洲 、 欧洲 、 非洲 和 大洋洲 ;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是 北美洲 和 南美洲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 欧洲 、 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 南极洲 。 赤道穿过的大洲: 非洲 、 亚洲 、 大洋洲 、 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 非洲 、 亚洲 、 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 非洲 、 大洋洲 、 南美洲 。 0
18、 经线穿过的大洲: 欧洲 、 非洲 、 南极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南极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 亚洲 。(4)大洲分界线亚洲与欧洲:“乌乌里大黑土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 峡)亚洲与非洲:“苏非亚 ”(苏伊士运河-连接了地中海和红海,间接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亚洲与北美洲:“美白亚 ”(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南美洲与南极洲:德雷克海峡2、四大洋(名称、面积排序、轮廓、位置)(1)名称: 太平洋 、 大西洋 、 印度洋 、 北冰洋 (2)面积排序: “太大印北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