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3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wenku818
  • 文档编号:8044952
  • 上传时间:2024-11-07
  • 格式:PPTX
  • 页数:123
  • 大小:3.92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课件.ppt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课件 年高 语文 专题 复习 温习 鉴赏 诗歌 表达 技巧 技能 下载 _三轮冲刺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鉴赏诗歌表达技巧20252025年年高高考考语文专题复习语文专题复习1.了解古典诗歌技巧鉴赏题的常见题型。2.掌握诗歌技巧鉴赏题的答题方法和步骤。复习目标复习目标年份、卷别年份、卷别篇名篇名朝代朝代作者作者体裁体裁题材题材主观题考点主观题考点命题特点命题特点20242024新高考新高考卷卷宿千岁庵听泉宿千岁庵听泉宋宋刘克庄刘克庄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即事抒怀诗即事抒怀诗分析诗歌的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选材上选材上,以宋诗为主以宋诗为主,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送别怀人诗、即事抒怀诗、酬和赠答诗深受选诗、酬和赠答诗深受选题人青睐。注重教考题人青睐。注重教考衔接衔接,如在背景、表达如在背景、表达方式的

    2、比较上。考查方式的比较上。考查内容上内容上,“,“赏析赏析”类的类的考查趋少考查趋少,更注重从内更注重从内容到思维品质的考查容到思维品质的考查,如从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如从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延伸到诗歌蕴含的分析延伸到诗歌蕴含的哲理、道理的提炼等哲理、道理的提炼等,如做人道理、读书与立如做人道理、读书与立身的关系、学诗途径等身的关系、学诗途径等20242024新高考新高考卷卷雨后为山亭独卧雨后为山亭独卧 宋宋叶梦得叶梦得七言律诗七言律诗即事抒怀诗即事抒怀诗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歌主题歌主题20242024全国甲卷全国甲卷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宋宋吕本中吕本中 七言律

    3、诗七言律诗酬和赠答诗酬和赠答诗鉴赏诗歌炼字鉴赏诗歌炼字20232023新高考新高考卷卷答友人论学答友人论学 宋宋林希逸林希逸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酬和赠答诗酬和赠答诗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理解诗句内涵,把握诗歌主题歌主题20232023新高考新高考卷卷湖上晚归湖上晚归 宋宋林逋林逋七言律诗七言律诗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分析理解诗歌内容20232023全国甲卷全国甲卷临江仙临江仙 宋宋晃晃补之补之 宋词宋词送别诗送别诗鉴赏诗歌炼句鉴赏诗歌炼句20232023全国乙卷全国乙卷破阵子破阵子宋宋陆游陆游宋词宋词即事抒怀诗即事抒怀诗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20222022新高考新

    4、高考卷卷醉落魄醉落魄人日南山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约应提刑懋之宋宋魏了翁魏了翁宋词宋词即事抒怀诗即事抒怀诗理解词句含义理解词句含义,并分析并分析蕴含的道理蕴含的道理20222022新高考新高考卷卷送别送别唐唐李白李白古体诗古体诗送别怀人诗送别怀人诗“离情离情”的表现手法的表现手法【教材溯源考点链接】基本题型基本题型辨识诗歌中各种表达技巧的使用。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人物情感主旨等方面的作用。题型变化题型变化1.“小切口”设题。所谓“小切口”,即问题指令性一般较为明晰、具体,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例如: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

    5、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需要“按规则”进行。2.“大角度”设题。所谓“大角度”,即问题或相对宽泛,如“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没有明确的考点指令,需要考生通过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判断,确定考点,进行作答。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角度,还是兼而有之。(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4)解释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

    6、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一、提问方式一、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方面提具体问题。二、解题格式:二、解题格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分析表达作用(句意句意+文意文意+主旨情感主旨情感)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描写)+)+叙叙(描写描

    7、写)什么什么+抒什么情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表达作用(句意句意+文意文意+主旨情感主旨情感)表达技巧题表达技巧题技巧一:修辞手法 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诗歌修辞手法解说:诗歌修辞手法解说:比喻、比拟、拟人、夸张、借代是最常考查的修辞手法。近年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对此多有涉及,有时会直接考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放在表达技巧的提问中进行考查。设题时,不会侧重诗歌的全部内容,而是要求考生从句子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答题时要结合句子内容或

    8、句子所体现的情感加以分析。【考查情况】【考查情况】(1)(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用。(2)(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3)(3)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诗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常见的命题方式常见的命题方式修辞手法题答题修辞手法题答题“3 3步骤步骤”1 1准确指出修辞手法(点)准确指出修辞手法(点)古代诗歌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而诗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

    9、,来判断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2 2分析手法的运用(释)分析手法的运用(释)首先要回答出这首诗或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其次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诗人的感情。3 3赏析表达效果(效)赏析表达效果(效)有些诗歌本身蕴含着作者非常复杂的思想情感,鉴赏时要在分析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加以点明。古诗歌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古诗歌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解 说比喻比喻通常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类。主要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比拟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古诗主要使用前者。(1)拟人。拟人是指赋予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使被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活,意蕴更加丰富。(2)拟物。

    10、拟物是指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写,使被描写对象给人以形象感、新奇感。比 喻比喻除使诗歌所描绘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动外,还可体现出意象的情态特征。有突出事物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形象的效果。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比 拟分为拟人和拟物。古诗中以拟人居多,作用是使描写的事物更形象、更生动,富于人的感情和特征。例: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送魏万之京)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长安晚秋)羁鸟

    11、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常见区分】【常见区分】比喻重在喻,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比拟,重在拟,强调将物比喻重在喻,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比拟,重在拟,强调将物(或人或人)写出了人写出了人(或物或物)或将甲物写出了乙物的行为和情态。或将甲物写出了乙物的行为和情态。如如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刘禹锡望洞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白雪却嫌春

    12、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韩愈春雪)用了比拟的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用修辞手法,用“嫌嫌”字将春雪人格化了。字将春雪人格化了。比喻和比拟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解 说借代借代俗称“换名”,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物来代替。借代可以使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强化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特征。夸张夸张是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也叫夸饰或铺张。其作用是突出、强化某种事物或感情,烘托气氛。借喻和借代借喻和借代 借喻重在喻,强调二者的相似性;借代重在代,强调二者的相关性。由于诗歌中的比喻常常只有喻

    13、体,不出现本体,这就给区别借喻和借代增加了难度。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浮云”和“日”分别比喻蒙蔽君王的小人和君王自己,这就属于借喻。修辞手法解 说对偶对偶是指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其作用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双关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互文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

    14、,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修辞手法解 说列锦列锦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用典就是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作用: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叠词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字或词连续地用在一起的一种修辞手法。作用:增强音韵美,强化情感音韵美,强化情感。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鉴赏诗歌的用典主要明确两点:(1 1)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典故的来源及其含义。(2 2)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用典的作用。用典

    15、的作用在唐以前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增加诗歌的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容量,使诗歌典雅耐读,富于文采;在唐以后的诗词曲中主要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今,咏史言志。修辞手法解 说通感(移通感(移觉)觉)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这种修辞手法叫“通感”。反复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作用主要是突出强调,加强节奏感。对比对比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作用。

    16、(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某一句的妙处。(3)诗(词)中某句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试简析它的艺术效果。一是辨认修辞格;二是说明修辞格的表达效果;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不能泛泛而谈。高考考查两方面设问方式修辞手法题答题修辞手法题答题“3 3步骤步骤”1 1准确指出修辞手法准确指出修辞手法古代诗歌用得较多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夸张、拟人、借代等,而诗句中往往有些词语具有暗示作用,要注意由此出发,来判断这些常用的修辞手法。2 2分析手法的运用分析手法的运用首先要回答出这首诗或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其次分析这种手法的运用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诗人的感情。3 3赏析表达效果赏析表达效

    17、果有些诗歌本身蕴含着作者非常复杂的思想情感,鉴赏时要在分析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加以点明。试赏析蜀道难“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四句是如何描写蜀道的。教材助解答案:使用夸张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上渲染了一种惊险的气氛,烘托了蜀道的难与险。解题思路示范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的两种修辞手法。(1 1)比拟、排比。)比拟、排比。(手法)(2 2)比拟:诗人用)比拟:诗人用“争先争先”“”“

    18、鏖战鏖战”把把“诗豪诗豪”“”“风风”和和“雪雪”拟人拟人化,化,“诗和雪缴缠诗和雪缴缠”,用,用“缴缠缴缠”将将“诗诗”拟物拟物,(分析)把抽象的把抽象的“诗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情。(效果)(3 3)排比:)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构成排比句比句,(分析)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氛。(效果)答案: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

    19、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词的上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解法演示解法演示 定定要要点点本词上阕描绘的是,词人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本词上阕描绘的是,词人看到楼台外面千万条碧绿的_正缠绵悱恻地伸手想牵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正缠绵悱恻地伸手想牵挽住春天,向春天表示着无限的依恋;然而,春天略作停留,却还是冷漠地走了。而多情的然而,春天略作停留,却还是冷漠地走了。而多情的_仍在飘舞着,它要追随春天而去,查看春的归处。这里运用了仍在飘舞着,它要追随春天而去,查看春的归处。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答题时注意分析修

    20、辞手法的效果、表达的的修辞手法。答题时注意分析修辞手法的效果、表达的情感。情感。杨柳枝杨柳枝柳絮柳絮拟人拟人规范作答拟人。拟人。(步骤步骤1)1)将杨柳和春人格化,将杨柳和春人格化,(步骤步骤2)2)生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春的依恋不舍。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对春的依恋不舍。(步骤步骤3)3)返照返照 杜甫杜甫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衰年肺病惟高枕衰年肺病惟高枕 ,绝塞,绝塞愁时早闭门。愁时早闭门。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实有未招魂。【注】【注】高枕:扬雄解嘲:高枕:

    21、扬雄解嘲:“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世治则庸夫高枕而有余。”绝塞、南方:均指绝塞、南方:均指夔州。夔州。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答案:第一问:前一句运用比喻,后一句用典。第二问:表达了诗人担心所居之地会发生战乱,不可久留的忧国伤时之情;表达了诗人因夔州遭受侵扰而产生的思归之情。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柳宗元柳宗元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今朝不

    22、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注】【注】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柳宗元、刘禹锡因参与“永贞革新永贞革新”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而久遭贬谪,奉旨返京后,再度被远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别、各赴谪地之时。谪。此诗便作于两人在衡阳分别、各赴谪地之时。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伏波:这里指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援,其在抵御外侮、平定叛乱上功勋卓著。翁仲:秦时巨人,秦始皇曾铸金人以像翁仲:秦时巨人,秦始皇曾铸金人以像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翁仲,后世称石像或墓道石为翁仲,此指伏波将军庙前的石像。濯缨:洗濯冠缨。濯缨:洗濯冠缨。楚辞楚辞渔

    23、父中有渔父中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句。后以句。后以“濯缨濯缨”比喻超脱世比喻超脱世俗,操守高洁。俗,操守高洁。尾联“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不必临河取水,离别时的眼泪就可以洗濯冠缨,表现了诗人惜别的感伤,以及历尽艰辛的悲怆。用典。“濯缨”用楚辞之典,有与友人共勉之意,希望彼此无畏打击,保持志行之高洁。同褒子秋斋独宿同褒子秋斋独宿 唐唐韦应物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山月皎如烛,风霜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

    24、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指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答案:韦诗运用比喻,以烛喻月,描绘出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无眠的画面。赵诗运用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采莲子(其二)皇甫松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诗中第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作者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双关之隐语,巧妙地表露了姑娘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阅读下面的宋词

    25、,然后回答问题。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问:“绿肥红瘦”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此句的妙处。【答案】本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绿”“红”以颜色分别借代“叶”“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新鲜奇特。抒发了词人暮春时节的感伤。1.判断修辞手法的方法:一是找标志;二是分析意象特点。2.如何分析修辞技巧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首先是掌握常见修辞技巧的内涵和作用;其次是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最后才是传达的作者的情感。3.形成答案时要规范。方法总结技巧二: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26、和和说明说明,其中诗歌创作中用到的主要是记叙、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描写、议论、抒情,尤其是描写描写和抒情抒情,用得最普遍。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具体地描绘出来。1.常规技巧:(1)写人技巧:正面描写(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传达情感),侧面描写。(2)写景技巧:运用层次(远景、近景、高景、低景)(空间),色彩(颜色、光影)(明暗),角度包括视角变换(仰视、平视、俯视),感官角度(视、听、嗅、味、触),时间角度(晨昏、冬夏、古今)等来写景。“2类”常考表达方式一、描写2.特殊技巧(1)白描 (2)细节描写(3)

    27、动静描写 (4)虚实描写(5)正侧描写 (6)点面结合“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分为事态白描、景态白描、物态白描。白描作用:1.具有传神和突出事物的特征;2.语言简洁洗练,真切自然,毫无做作之嫌。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它是小说、记叙文情节的基本构成单位。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

    28、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常见细节描写:1.肖像描写(外貌+神态)2.环境描写3.语言描写 4.动作描写5.心理描写动静结合动静结合 “动”,是对事物和动作形态进行描绘;“静”,是对事物静止状态进行描绘。对事物、景物作动、静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化动为静化动为静。以静写动就是把运动的事物当作静止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写出动态事物在静止时的形态和神态。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将流动的水当作静止的布,把瀑布当作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一个“挂”字化动为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化静为动化静为动。以动写静就是把静止的事物当作运动的事物来写,想象并描

    29、写出静态事物在运动时的形态和神态。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中的“两山排闼送青来”,一个“送”字,把静止的山给写活了。动静结合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就是同时描写静态的事物和动态的事物,让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如杜甫漫成一首,“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两句,就是视觉之静与听觉之动的巧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衬静。即通过描写、渲染动态,反衬静态,突出静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贾岛题李凝幽居全诗所绘景致十分幽静,其中的名句“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动感十足,有动作有声音,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在月夜寂静之境中,一阵“敲”来,反而更显的环境寂静,更精确地描绘出了诗意;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

    30、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则是以声衬静的典范。以静衬动。以静衬动。即通过描写、渲染静态,反衬动态,突出动态,是反衬手法的一种。如唐李颀琴歌一诗中:“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这是写听弹琴时对音乐美的感受,从听觉来写,以静衬动,而下句说繁星在听琴声时都悄悄隐去,足见听琴者早已陶醉在音乐美中,时间的推移之感被忘却得无影无踪。雨后池上雨后池上 宋宋刘攽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更作荷心万点声。试从试从“静静”与与“动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答案答案】一二句以一二句以“水面平水面平

    31、”、“明镜明镜”、“照檐楹照檐楹”等描绘了一场大雨等描绘了一场大雨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过后池塘里涨满了水,非常平静,好像蘸水轻轻磨光的镜子照映着岸边房屋的倒影画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岸边房屋的倒影画面,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的静态。三四句人的的静态。三四句“忽起忽起”垂杨舞垂杨舞”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以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万点声”响等,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雨后响等,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雨后池塘上的动态之美。本诗既写出了雨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池塘上的动态之美。本诗既写出了雨

    32、后池塘的静态之美,又写出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了它的动态之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异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池塘的喜爱之情。常优美的雨后池塘春景图,表达了诗人对雨后池塘的喜爱之情。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面结合的形式多样,可以是虚面上的实点,也可以是动面上的静点。“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点面结合,可以既有深

    33、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最充分地表现思想,抒发感情。正侧结合。正侧结合。正面描写(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角度变化、诸觉结合)等和侧面描写是两种不同的描写角度,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写作中,二者往往是相互结合,但也会有所侧重。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或事物形象,即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赏析时应点明诗歌中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又有怎样的效果。区别:渲染、烘托与衬托烘托与衬托烘托与衬托烘托,又叫侧面描写,以背景烘托主体,以面突出点,以群体突出烘托,又叫侧面描写,

    34、以背景烘托主体,以面突出点,以群体突出个体。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个体。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写听众的反应,写周围的景色,目的是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写听众的反应,写周围的景色,目的是写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衬托以个体突出个体,以点显示点。做题时可以这样区别:技艺。衬托以个体突出个体,以点显示点。做题时可以这样区别:看是否出现主体:烘托是只写一个事物,另一个事物看是否出现主体:烘托是只写一个事物,另一个事物(要暗写的事物要暗写的事物)不出现;衬托是两个事物都要写,不出现;衬托是两个事物都要写,“主主”事物可以出现,也可以不事物可以出现,也可以

    35、不出现。出现。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烘托可以是以看描写事物的数量:烘托可以是以“多多”写写“一一”,俗称,俗称“众星捧众星捧月月”;衬托是以;衬托是以“一一”写写“一一”,且是连续写的,俗称,且是连续写的,俗称“烘云托烘云托月月”。烘托与渲染烘托与渲染烘托是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而渲染烘托是侧面描写,作为陪衬,使要突出的事物更加鲜明。而渲染则一般以景物寄寓情感,创设一种情境,形成一种氛围。写人时则一般以景物寄寓情感,创设一种情境,形成一种氛围。写人时一般称烘托,写景时一般称渲染。如贺铸的青玉案一般称烘托,写景时一般称渲染。如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36、絮,梅子黄时雨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里运用的手,这里运用的手法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法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渲染的手法,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满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凡是写想象和回忆、虚幻世界和梦境以及设想之景的均为虚写。实与虚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抽象为虚;己方为实,对方为虚;当前为实,过去与未来为虚;物质为实,想象为虚角度变化。角度变化。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

    37、角度不同,或由近而远、由上而下、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诸觉结合诸觉结合(绘声绘色绘形)。绘声绘色绘形)。诸觉结合是指在诗歌描写时,从调动感觉的不同角度写。包括视觉(形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即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来描写景物,便于从景物的不同角度入手表现景物的不同侧面。赏析时应指明诗歌调动了多少种感觉,并说明表现了各个侧面怎样的效果。什么是抒情?表达情思,抒发情感。指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象征性地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一类文学活动,它与叙事相对,具有主观性、个性化和诗意化等特征。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二、抒情诗歌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抒情是

    38、古诗创作中运用最多、最重要的表达方式,它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乐景哀情、哀景乐情等),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托物寓理),借人抒情,借事抒情(即事感怀),借古抒情(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用典抒情)等。另有对比、衬托等手法。其实,间接抒情就是借物、景、人、事等进行的抒情。间接抒情的手法与表现手法有重合之处。赏析时如是间接抒情,应指明是哪种间接抒情,抒的是什么情。记住口诀记住口诀含情字眼情直露,景事物典间接抒。含情字眼情直露,景事物典间接抒。冷暖哀乐正反衬,景情显隐借触寓。冷暖哀乐正反衬,景情显隐借触寓。对写想象曲笔妙,以景结情余味足。对写想象曲笔妙

    39、,以景结情余味足。第一步:明技巧。指出诗歌所运用的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及特点。(重点关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白描等)第二步:释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表达方式是如何运用的。第三步:析作用。简析该表达方式对塑造人物形象、营造意境和表达情感等方面的作用。表达方式题答题表达方式题答题“3 3步骤步骤”教材助解试指出下列诗句的抒情方式和蕴含的思想感情。(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抒情方式:思想感情:(2)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抒情方式:思想感情:(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抒情方式:思想感情:(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抒情方式:思想感情:直接抒情年华消

    40、逝、壮志难酬用典抒情直接抒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蔑视权贵、傲岸不羁叙事(细节)抒情离别之苦、不舍之情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采地黄者 白居易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通“锸”。铁锹。这首诗的叙述特色鲜明,试作赏析。第一步:明方式第一步:明方式题干指明要求对这首诗的“叙述特色”进行赏析,属于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题。第二步:释运用第二步:释运用(1)从叙述的角度来看,本诗题为“采地黄者”,正文是采地黄者对当时年景、

    41、生活窘迫、采地黄的艰辛、卖地黄的悲戚遭遇的讲述,诗歌通篇都是自述;(2)从叙述的顺序来看,诗歌先写采地黄,再写卖地黄,属于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3)从叙述的特点来看,全诗没有能够直接体现情感的词汇,属于纯客观叙述。第三步:析作用第三步:析作用(1)从叙述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叙述方式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采地黄者对自己辛酸遭遇的叙述也就更能给读者深刻的感受。(2)从叙述的先后顺序来看,可以使所叙述事件逐层深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3)从叙述的特点来看,看似平淡的叙述中深刻地反映了农民在灾荒年头,连马食都吃不上的悲惨遭遇,有力地抨击了豪门大户对农民剥削的残酷性。答题思路答题思路以

    42、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形成答案形成答案 长安夜雨 薛 逢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薛逢:字陶臣,历任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桂玉:比喻昂贵的生活费用。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了描写?请简要分析。审审题题干干由题干可知,答题范围是颈联,题干明确了答题角度,即由题干可知,答题范围是颈联,题干明

    43、确了答题角度,即 _的角度。的角度。定定要要点点描写景物的角度,一般分为仰视与俯视、远与近、点与面、整描写景物的角度,一般分为仰视与俯视、远与近、点与面、整体与局部、视觉与听觉等。本诗的颈联是写景的句子,体与局部、视觉与听觉等。本诗的颈联是写景的句子,“早鸦早鸦”是是_,鼓声是,鼓声是_,据此可得出答案。,据此可得出答案。解法演示解法演示 景物描写景物描写视觉视觉听觉听觉规范作答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步骤1)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声,(步骤2)表现了凄冷萧条的意境。(步骤3)郁郁 元好问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

    44、,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旧日风声恶,怅望乡书早晚回。【注】【注】此诗写于蒙古军攻占山西,诗人从三乡移居登封后。此诗写于蒙古军攻占山西,诗人从三乡移居登封后。华胥梦:黄帝华胥梦:黄帝白天寝睡,梦游华胥国,其间没有统治者,人民没有嗜好,没有爱憎,没有利害。白天寝睡,梦游华胥国,其间没有统治者,人民没有嗜好,没有爱憎,没有利害。结合诗句,简析本诗是如何抒情的。答案:答案:用典。诗人借黄帝梦游华胥国及梁甫吟的典故,抒发离乱之苦。借景抒情。秋意渐浓,木叶脱落,树林影疏,破晓寒风吹来阵阵雁声,渲染凄凉氛围,表达离乱之悲。直抒胸臆。诗开篇用“郁郁羁怀”“”“寥落”,结句用“怅”,直接抒发思乡与悲时之痛。蓦山溪

    45、梅 曹 组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梅子欲黄时,又须作,廉纤细雨。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注】也,试问花知否?【注】【注】东阳:沈约,因其曾做过东阳太守,故称。沈约暮年形体消瘦。东阳:沈约,因其曾做过东阳太守,故称。沈约暮年形体消瘦。从全词来看,词人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感情?答案:答案:本词主要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赞美梅花、怜惜梅花、喜爱梅花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词人愿意像梅花那样,虽然处境不顺,但仍坚守品格,清高自守,不同流俗的态度。浪淘沙浪淘沙 邓邓 剡

    46、剡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零?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青青。【注】【注】邓剡:南宋庐陵邓剡: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今江西吉安)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人,追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与文天祥一道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因病羁留建康一道被俘押赴北上,本词为因病羁留建康(今江苏南京今江苏南京)时所作。时所作。新亭:在今南京市新亭: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此哀叹相慰。南

    47、,据史料记载,西晋灭亡后士大夫们经常相邀到此哀叹相慰。词的下阕是如何表达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请从艺术手法角度,结合词句简要分析。菩萨蛮菩萨蛮 李李 晔晔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中。【注】【注】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李晔:唐昭宗。乾宁三年(896)(896),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凤翔节度使李茂贞攻入长安,李晔逃奔华州,心绪烦乱郁闷。闷。“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

    48、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七月甲戌,帝与学士、亲王登齐云楼,西望长安。令乐工唱御制菩萨蛮词,奏毕,皆泣下沾襟。襟。”(旧唐书旧唐书昭宗纪昭宗纪)大内:皇宫。大内:皇宫。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阕。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词上阕。答案:答案:乐景衬哀情。词人登上齐云楼,遥望长安的宫室,目力不及,只见燕子快乐双飞。词人用燕子的快乐反衬自己的失意和痛苦。寓情于景。遥望远方,渭水长流,千山阻隔,表达了词人思念旧日宫殿却欲归不能的忧愤之情。答案:借景抒情。词人由“客身”入梦,醒后却发觉古台城上月色暗淡,江潮水与岸平,以哀景衬哀情,将哀伤的心境渲染得更加寂寥凄怆。结尾之景抒发了词人对历史

    49、兴亡的沉痛感慨以及国破家亡的现实悲叹,故国将逝,其情哀婉,以淡语写深悲。用典抒情。“新亭”一句通过化用典故来抒写自己的亡国之痛,反衬出自己的孤苦无依;“不见”两句又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的意绪来慨叹历史变迁的无情及南宋灭亡的悲痛。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 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诗中诗中“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两句,在描写方式上有两句,在描写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何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答案: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相结合。前一句侧面

    50、描写梅花,说先前之时白雪覆盖在梅花上,没有寻找到梅花。后一句是正面描写,说昨天夜里伴着皎洁的月光,梅花依旧凌寒盛放。忆昔 韦 庄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注】【注】本诗作于诗人来长安应试之时,也是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城之时。本诗作于诗人来长安应试之时,也是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城之时。五陵:指五陵五陵:指五陵原,距长安四十公里。汉高祖刘邦将关东地区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大量迁原,距长安四十公里。汉高祖刘邦将关东地区的二千石大官、高訾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大量迁徙关中,伺奉长陵,并在陵园附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鉴赏诗歌表达技巧 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4495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