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0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5届高考语文基础专项一轮复习:课本文言文基础知识清单ppt课件.pptx

  • 上传人(卖家):QXX
  • 文档编号:8044294
  • 上传时间:2024-11-07
  • 格式:PPTX
  • 页数:401
  • 大小:2.67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届高考语文基础专项一轮复习:课本文言文基础知识清单ppt课件.ppt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5届高考语文基础专项一轮复习:课本文言文基础知识清单ppt课件 2025 高考 语文 基础 专项 一轮 复习 课本 文言文 基础知识 清单 ppt 课件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20252025年高考专题复习年高考专题复习清单1 劝学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輮以为轮_“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_“有”同“又”,表示重复。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知”同“智”,见识。4.君子生非异也_“生”同“性”,天性。基础知识清单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輮以为轮古义:_ 今义:_把作为。认为。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 今义:_广泛地学习。学问广博精深。3.蚓无爪牙之利古义:_ 今义:_人或动物的爪脚和牙齿。比喻坏人的党羽。4.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古义:_ 今义:_地

    2、下的泉水。人死后埋葬的地方。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_ 今义:_托身,安身。托付;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_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_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_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屈原列传)_夜久语声绝(石壕吏)_抢呼欲绝(促织)_绝无踪响(促织)_横渡。与人世隔绝。独一无二的,绝妙的。断绝外交关系。停止。绝命,死亡。绝对,根本。2.假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_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苏武传)_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_乃悟前狼假寐

    3、(狼)_借助。临时委任,暂时代理。借。假装。3.强筋骨之强(劝学)_赏赐百千强(木兰诗)_弱固不可以敌强(齐桓晋文之事)_壮健。有余。强者。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之蚓无爪牙之利(劝学)_择师而教之(师说)_郯子之徒(师说)_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_句读之不知(师说)_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_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_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修饰关系。代词,他、他们。指示代词,那。助词,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动词,往,到去。2.则故木受绳则直(劝学)_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_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_连词,表承接,就

    4、。连词,表转折,反倒。副词,用在判断句,就是。3.者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_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助词,表停顿,提示原因。代词,的人。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其曲中规_形容词作名词,弯曲的程度,弧度。2.登高而招_形容词作名词,高处。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形容词作动词。变直;变锋利。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名词作动词,游泳。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名词作状语,每天。6.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名词作状语。往上;往下。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青

    5、,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状语后置句;“于”;靛青从蓝草里取得,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深。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状语后置句;“乎”;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_判断句;“也”;君子的天性跟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定语后置句;“之”;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5.无以至千里。_固定句式;“无以”,可译为“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不能远达千里。七、文化常识1.荀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_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_论的思想,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2.君子: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着重强调地位的

    6、崇高;而后“君子”一词被赋予了道德的含义,指_;文中指_的人。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_,跨出两脚为_。儒家性恶 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有学问、有修养跬步清单2 师说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受”同“授”,传授。2.或师焉,或不焉_“不”同“否”,不。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_ 今义:_求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_ 今义:_用来的。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今之众人古义:_ 今义:_一般人。大家,许多人。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古义:_ 今义:_不一

    7、定。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5.小学而大遗古义:_ 今义:_小的方面要学习。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给儿童、少年以全面的基础教育。6.年十七,好古文古义:_ 今义:_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_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师说)_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_老师。动词,尊师学习。有专门技艺的人。军队。2.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_朔气传金柝(木兰诗)_流传。传授。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传送。3

    8、.或或师焉,或不焉(师说)_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_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并序)_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蜀道难)_代词,有的(人,事物)。副词,或者,也许。有时。连词,如果,表示假设。4.及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_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_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齐桓晋文之事)_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_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_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离骚)_事如此,此必及我(苏武传)_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氓)_赶得上,比得上。到。推广,推及。赶上,追上。等到。趁着。牵连。和。5.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_夫孰异道而相安(离骚)_明日徐公来

    9、,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_谁。何、怎么。同“熟”,仔细。6.徒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_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并序)_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唐雎不辱使命)_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_同类的人。副词,徒然,白白地。裸露。只,仅仅。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_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_其皆出于此乎(师说)_汝其善抚之(与妻书)_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_代词,他的、他们的。代词,他、他们。代词,它们。副词,表示推测,大概,或许。副词,表示祈使,可要,当。连词,表示假设,如果。2.于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_

    10、于其身也(师说)_其皆出于此乎(师说)_不拘于时(师说)_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对于。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所从,从。介词,表被动,被。3.而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_惑而不从师(师说)_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师说)_则群聚而笑之(师说)_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促织)_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却。表并列,并且、同时。表示方式或状态。代词,你。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而耻学于师_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2.吾从而师之_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3.小学而大遗_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蠢的人。5.惑而

    11、不从师_形容词作动词,有疑难问题。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判断句;“者,也”;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_宾语前置句;“之”;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3.不拘于时,学于余。_被动句、状语后置句;两个“于”;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七、文化常识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_等为业,也为人治病。2.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又称作“六经”,指_六种经书。另也指_六种技能。“传”是古代_的著作。3.句读:指断开句

    12、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_,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_。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4.乐师:以_为职业的人。祝祷、占卜诗书礼乐易春秋礼、乐、射、御、书、数解释经书句读演奏音乐清单3 赤壁赋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冯”同“凭”,乘。2.山川相缪_“缪”同“缭”,盘绕、围绕。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_ 今义:_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2.白露横江古义:_ 今义:_白茫茫的水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_ 今义:_旷远的样子。完

    13、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如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_如怨如慕(赤壁赋)_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邹忌讽齐王纳谏)_洛阳亲友如相问(芙蓉楼送辛渐)_动词,往。动词,像、如同。动词,比得上、及。连词,假如。2.间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_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庖丁解牛)_道芷阳间行(鸿门宴)_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_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_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_名词,中间,指处于一定的空间或时间里。空隙。秘密地。参与。离间。间或、偶然。3.少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_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_是故无贵无贱,无长

    14、无少(师说)_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_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_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_一会儿。年轻人。年少,年轻。幼小,年幼。副词,稍,略微。缺少。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乎乎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赤壁赋)_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_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离骚)_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_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_语气词,表示感叹或赞美。表疑问语气词,吗。介词,相当于“于”,在。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介词,相当于“于”,表比较。介词,相当于“于”,引进动作的对象,对。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

    15、和意义。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侣鱼虾而友麋鹿_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使哭泣。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固一世之雄也。_判断句;“也”;(他)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2.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_状语后置句;“于”;苏先生与友人在赤壁下乘船游玩。3.而今安在哉?_宾语前置句;“安”;可如今在哪里呢?4.凌万顷之茫然。_定语后置句;“之”;越过那茫茫的江面。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_被动句;“于”;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6.渺渺兮予怀。_主谓倒装句

    16、;无标志;我心里想得很远。七、文化常识1.壬戌:古代以_纪年,壬戌为_之一,前一位是辛酉,后一位是癸亥。2.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_为“望日”,_为“既望”。此外,农历每月第一天叫“_”,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_”。3.斗牛:星座名,即_、_。古人将黄道附近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二十八宿”。因为二十八宿环列在日、月、五星的四方,很像日、月、五星栖宿的场所,所以称作“宿”。干支干支十五日十六日朔晦斗宿牛宿清单4 登泰山记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须臾成五采_“采”同“彩”,色彩。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_“圜”同“圆”,圆形的。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7、的古义和今义。1.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古义:_ 今义:_到达。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古义:_ 今义:_平的,方形的。指数是2的乘方。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当当其南北分者(登泰山记)_崖限当道者(登泰山记)_僻不当道者(登泰山记)_以一仪而当汉中地(屈原列传)_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窦娥冤)_当与秦相较(六国论)_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_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_名我固当(种树郭橐驼传)_介词,在(某处)。动词,挡住。面对。动词,相抵。动词,判罪。如果,通“倘”。介词,在(某时)。动词,主持、掌握。形容词,恰当,适合。2.坐与子颍坐日

    18、观亭(登泰山记)_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_副有罪,当相坐(苏武传)_停车坐爱枫林晚(山行)_动词,坐在。名词,座位,后作“座”。动词,定罪。介词,因为。3.望望晚日照城郭(登泰山记)_日夜望将军至(鸿门宴)_先达德隆望尊(送东阳马生序)_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_若望仆不相师(报任安书)_向远处看。盼望。声望,名望。望日,农历每月十五,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怨恨,埋怨。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以以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_余始循以入(登泰山记)_回视日观以西峰(登泰山记)_生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_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论)_我以日始

    19、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_介词,在。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助词,和某些方位词、时间词连用,表示方位和时间。介词,凭借的身份。连词,才。动词,认为。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汶水西流_名词作状语,向西。2.其阴,济水东流_名词作状语,向东。3.崖限当道者_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_判断句;“者,也”;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2.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_省略句;“坐”后省略“于”;(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七、文化常识

    20、1.五岳: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敬、五行观念和帝王巡猎封禅相结合的产物。五岳分别是东岳_,西岳_,南岳_,北岳_,中岳_。2.封禅: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为在泰山上筑坛_,“禅”为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_。3.阴、阳:山南水北为_,山北水南为_。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祭天祭地阳阴清单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鼓瑟希_“希”同“稀”,稀疏。2.莫春者,春服既成_“莫”同“暮”,晚。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加之以师旅古义:_ 今义:_军队。师、旅都是军队的编制单位。2.如会同,端章甫古义:_ 今义:_古代诸侯

    21、朝见天子的通称。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方方六七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方首,长胫(促织)_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_方宅十余亩归园田居(其一)_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_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五代史伶官传序)_ 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表示纵横若干长度的意思。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方形,与“圆”相对。方向。四周围绕。副词,正。介词,当。2.尔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惟手熟尔(卖油翁)_问君何能

    22、尔(饮酒)_代词,你们。形容词、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语气词,表示限止,同“耳”,相当于“罢了”。代词,如此,这样。3.如如或知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如五六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如其礼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连词,假如。连词,或者。至于。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可使足民_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2.端章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相;大相。五、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以吾一日长乎尔。_状语后置句;“乎”;因为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23、2.异乎三子者之撰。_状语后置句;“乎”;(我)和他们三位为政的才能不一样。3.加之以师旅。_状语后置句;“以”;有军队来攻打它。4.浴乎沂,风乎舞雩。_状语后置句;“乎”;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5.不吾知也。_宾语前置句;“不”;(你)不了解我啊。六、文化常识1.乘:古时_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这三个人是坐在车上的。主将的位置居左;主将手下的武士居右,又称“戎右”,是战时的主力;站在中间的是“御”,即驾驭马车的驭手。同时一辆战车又配备步卒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一车四马2.宗庙之事:指_的事。在古代是国家重要的政事。宗庙,是_

    24、的处所。3.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_。同,_。4.童子:少年,未成年的男子。古人以头发状态来指代特定年龄的人,类似的还有“黄发”(_)、“总角”(_)、“束发”(_)、“及笄”(_)等。诸侯祭祀祖先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诸侯一起朝见天子老人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男子满十五岁女子满十五岁5.浴:洗澡。古代不同身体部位的清洗用不同的动词表示。如洗头为“_”,洗脚为“_”,洗手为“_”。6.邦:国,这里指国家政治。汉代以前,国家一般称“_”,如一国宰相称“相邦”。汉代以后,为避汉高祖_名讳,改“邦”为“国”。沐洗盥邦刘邦7.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即_。古代女子十五岁行

    25、成人礼,即_。男子、女子都是_才取字。晚辈对长辈、平级之间均_,自称或长辈对晚辈才能直呼其名。在这篇课文当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都是_,孔子则直呼其弟子之名(由、点、求、赤)。冠礼笄礼成人以后称字称字8.饥馑:饥荒,荒年。“_”指谷物不熟,“_”指蔬菜歉收。饥馑清单6 齐桓晋文之事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王说_2.为长者折枝_3.刑于寡妻_4.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_5.盖亦反其本矣_6.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_7.是罔民也_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_“说”同“悦”,高兴。“枝”同“肢”,肢体。“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采”同“彩”,绚

    26、丽的颜色。“盖”同“盍”,何不。“涂”同“途”,道路。“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颁”同“斑”,头发花白。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古义:_ 今义:_从而推广到。连词,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2.至于兄弟古义:_ 今义:_推广到。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3.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义:_ 今义:_妻子和儿女。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4.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义:_ 今义:_指中原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5.然后从而刑之古义:_ 今义:_接着就。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

    27、意义。1.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齐桓晋文之事)_行军用兵之道(过秦论)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_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_道芷阳间行(鸿门宴)_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来吾道夫先路(离骚)_说,谈论。方法。仁政,正道。天道,自然的规律。动词,取道。风尚。同“导”,引导。2.爱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_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_秦爱纷奢(阿房宫赋)_动词,吝惜,舍不得。喜爱。喜好。3.明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_明以教我(齐桓晋文之事)_月明星稀(短歌行)_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_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_今年欢笑复明年琵琶行(并序)_名词,视力。副词,明白地。形

    28、容词,明亮。显明,清楚。明智,贤明。今之次,第二年。4.舍舍之!吾不忍其觳觫(齐桓晋文之事)_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_舍南舍北皆春水(客至)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_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_释放。客舍。房舍。停止。舍弃。5.诚诚有百姓者(齐桓晋文之事)_帝感其诚(愚公移山)_楚诚能绝齐(屈原列传)_的确。诚心,真诚。果真,如果。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之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齐桓晋文之事)_臣闻之胡龁曰(齐桓晋文之事)_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_臣之壮也(烛之武退秦师)_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助词,无意义。往,到去。用于主语和谓语

    29、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无以,则王乎_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_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_4.朝秦楚_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形容词作动词,敬爱。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夫子之谓也。_2.臣未之闻也。_3.牛何之?_4.莫之能御也。_5.何由知吾可也?_6.然则一羽之不举。_宾语前置句;“之”;(这话)说的就是您(这样的人)啊。宾语前置句;“未”;我没有听说过这些事。宾语前置句;“何”;牛(牵)到哪里去?宾语前置句;“

    30、莫”;没有人能够抵御他。宾语前置句;“何”;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宾语前置句;“之”;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7.舆薪之不见。_8.将以衅钟。_9.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_10.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_11.构怨于诸侯。_1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_13.百姓之不见保。_宾语前置句;“之”;看不见一整车的柴火。省略句;介词“以”后省略代词“之”;将要用它的血涂钟行祭。判断句;“也”;大王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为长者按摩肢体一类的事。状语后置句;“于”;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状语后置句;“于”;与诸侯结怨。主谓倒装句;无标志;百姓认为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啊。被动句;“见”;百姓

    31、没有受到爱护。七、文化常识1.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其学说出发点为_,主张德治。2.衅钟:古代新钟铸成,_,叫作“衅钟”。性善论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3.钧:本义是重量单位,_为一钧。成语“千钧一发”意思是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形容事态极其危险。因为“钧”表示重量,而国家的政务关乎全民,是举足轻重的大事,所以“钧”用来比喻国家政务,执政称为“秉钧”。旧时将“钧”用于对上级或尊长的敬称,如:钧府、钧启。三十斤4.牺牲:指供_用的纯色体全牲畜。5.孝悌:孝,指_;悌,指_。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6.商贾:商人的统称。古人以贩卖货物

    32、者为_,藏货待卖者为_,故有“行商坐贾”之说。7.秋毫:_的细毛。成语“明察秋毫”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成语“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的利益。祭祀善事父母敬爱兄长商贾秋天鸟兽身上新长清单7 庖丁解牛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砉然向然_2.技盖至此乎_3.批大郤_“向”同“响”,发出响声。“盖”同“盍”,何、怎么。“郤”同“隙”,空隙。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视为止,行为迟古义:_ 今义:_“行”与“为”是两个词,行,动作;为,因为。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2.所见无非牛者古义:_ 今义:_没有

    33、不是。副词,只;不外乎(多指把事情往小里或轻里说)。3.依乎天理古义:_ 今义:_牛体的自然结构。宋代的理学家认为封建伦理是客观存在的道德法则,把它叫作天理;天然的道理。4.因其固然古义:_ 今义:_本来的结构。连词,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5.虽然,每至于族古义:_ 今义:_虽然这样。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_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解令休止(促织)_后经吾婉解(与妻书)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34、)_剖开,分割肢体。排除,消除,解除。分开。解释,说明。理解,懂得。2.族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_每至于族(庖丁解牛)_士大夫之族(师说)_族秦者秦也(阿房宫赋)_众,一般的。(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类。灭族。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为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_吾见其难为(庖丁解牛)_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_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_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_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_介词,给,替。动词,做,这里指下刀。介词,因为、由于。介词,跟,同。成为。动词,给予。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良庖岁更刀_2.以无厚入有间_3.视为

    35、止_名词作状语,每年。形容词作名词,厚度。动词作名词,眼睛。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臣之所好者道也。_2.技经肯綮之未尝。_3.而刀刃若新发于硎。_4.视为止,行为迟。_判断句;“也”;我所追求的,是自然的规律。宾语前置句;“之”;不曾拿刀去尝试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状语后置句;“于”;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慢下来。七、文化常识1.庄子,是战国中期_所著的道家经文。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2.庖丁:指_。先秦古书往往把职业放在人

    36、名前作为对一些专业人士的称谓。庄子及其后学名为“丁”的厨师清单8 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2.失其所与,不知_“共”同“供”,供给。“知”同“智”,明智,聪明。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 今义:_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_ 今义:_外交使者。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共其乏困古义:_ 今义:_缺少的东西。乏、困是两个词,都指疲劳。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 今义:_那个人,指秦穆公。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明清时一二品官的妻子封夫人,后用

    37、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微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_动刀甚微(庖丁解牛)_其微易散(老子四章)_猥以微贱(陈情表)_式微(式微)_微君之故(式微)_其文约,其辞微(屈原列传)_鬓微霜(江城子密州出猎)_没有。轻。细微,细小。低贱,卑下。昏暗。(如果)不是。含蓄隐晦。稍稍,稍微。2.鄙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_肉食者鄙(曹刿论战)_边邑,这里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3.许许君焦、瑕(烛之武退秦师)_则王许之乎(齐桓晋文之事)_塞上长城空自许(书愤)_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_杂然相许(愚公移山)_答应。认可。期望。表

    38、示约数。赞同。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因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_因其固然(庖丁解牛)_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_依靠。顺着。连词,于是,就。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夜缒而出_2.既东封郑_3.既东封郑_4.且贰于楚也_5.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6.烛之武退秦师_7.越国以鄙远_8.邻之厚,君之薄也_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名词作动词,使成为边境。数词作动词,从属二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指郑国。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

    39、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是寡人之过也。_2.以其无礼于晋。_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_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5.夫晋,何厌之有?_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_7.敢以烦执事。_判断句;“也”;这是我的过错。状语后置句;“于”;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状语后置句;“于”;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状语后置句;“于”;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宾语前置句;“之”;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省略句;“军”后均省略了介词“于”;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代词“之”;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七、文化常识1.左传,相传为_著,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议论精辟的_体史书

    40、,同时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2.爵位五等:周武王建国后,分封古国后裔、王室子弟、功勋之臣等,爵位依次有_。3.东道主:客从西方来,则称主人为东道主;客人由南方来,则称主人为北道主。后来以“_”泛称接待或宴请宾客的主人。左丘明编年公、侯、伯、子、男东道主清单9 鸿门宴一、通假字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作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_2.张良出,要项伯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6.令将军与臣有郤_“距”同“拒”,据守;“内”同“纳”,接纳。“要”同“邀”,邀请。“倍”同“背”,背弃。“蚤”同“早”,早一点。“戮”同“勠”,合力,并力。“

    41、郤”同“隙”,隔阂、嫌怨。二、古今异义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_ 今义:_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指山东省。2.约为婚姻古义:_ 今义:_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 今义:_意外的变故。属性词,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十分,极。4.将军战河北古义:_ 今义:_黄河以北。河北省。5.臣战河南古义:_ 今义:_黄河以南。河南省。6.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义:_ 今义:_小人的谗言。详细地解说。7.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义:_ 今义:_连拜两次,古代一种较重的礼节。第二次拜。三、多义实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

    42、字的意义。1.幸妇女无所幸(鸿门宴)_故幸来告良(鸿门宴)_指君主宠爱女子。幸亏,幸而。2.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_哙拜谢(鸿门宴)_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并序)_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并序)_多谢后世人孔雀东南飞(并序)_使君谢罗敷(陌上桑)_道歉。感谢。谢绝。辞别。告诉,告知。问。3.辞卮酒安足辞(鸿门宴)_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_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_其辞微,其志洁(屈原列传)_推辞。告别。回避。言辞,文辞。4.会会其怒,不敢献(鸿门宴)_宗庙之事,如会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乃中经首之会(庖丁解牛)_欲与怀王会(屈原列传)_会论虞常(苏武传)_会不相从许孔雀

    43、东南飞(并序)_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兰亭集序)_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_适逢,恰巧。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节奏。会面。会同。一定。聚集,会合。终将。5.即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_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_即捕得三两头(促织)_昭帝即位(苏武传)_副词,就。介词,当。即使。登上。6.说而听细说(鸿门宴)_范增说项羽曰(鸿门宴)_师说_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并序)_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_谗言。劝说。文体的一种。陈述、叙述。同“悦”,高兴、喜悦。7.相使子婴为相(鸿门宴)_愿为小相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_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

    44、序)_形影相吊(陈情表)_悔相道之不察兮(离骚)_官名。辅佐君主的大臣,后专指宰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表动作偏指一方(偏我)。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态度。互相。观察。8.坐项王、项伯东向坐(鸿门宴)_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_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座位。因为,由于。9.意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_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_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_红杏枝头春意闹(玉楼春)_料想。意图。神情、态度。情景,景象。四、多义虚词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1.为客何为者(鸿门宴)_使子婴为相(鸿门宴)_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45、)_如今人方为刀俎(鸿门宴)_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_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_且为之奈何(鸿门宴)_何辞为(鸿门宴)_动词,做。动词,担任。动词,认为。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介词,替,给。介词,被。介词,对。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可译为“呢”。2.何大王来何操(鸿门宴)_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_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_青泥何盘盘(蜀道难)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_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怎么。副词,多么。同“呵”,呵斥,谴责。3.且臣死且不避(鸿门宴)_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_存者且偷生(石壕吏)_且贰于楚也(烛之武

    46、退秦师)_连词,表让步,尚且。副词,将,将要。连词,表并列,又。副词,暂且。连词,表递进,而且,况且。4.所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道之所存(师说)_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_与“为”配合使用,表示被动。代词,放在动词前面,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凭它(他)来的”。与“以”构成复音虚词“所以”,表原因,的原因。5.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_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_何为其然也(赤壁赋)_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_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_助词,用在句末,表判断。助

    47、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解释。助词,用在句末,表疑问或反诘。助词,用在句末,表祈使。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引起下文。6.者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_今者出,未辞也(鸿门宴)_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_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_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_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_词,用在判断句主语后,起停顿作用,引出判断,不译。助词,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起补足音节的作用。助词,用在否定词后,表假设,的话。助词,用在句末,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代词,用在数词后,指代事物。代词,用在动词后面,指人或事物。7.然然不自意能

    48、先入关破秦(鸿门宴)_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_项王默然不应(鸿门宴)_连词,表转折,可是。指示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表状态,的样子。五、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和意义。1.沛公欲王关中_2.范增数目项王_3.吾得兄事之_4.常以身翼蔽沛公_5.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6.头发上指_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_8.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_9.君安与项伯有故_10.项伯杀人,臣活之_名词作动词,称王。名词作动词,递眼色。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向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跟随,率领,带领。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止。形容词作名词,

    49、交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命。六、文言句式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和标志词,并翻译这些句子。1.大王来何操?_2.沛公安在?_3.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_4.具告以事。_5.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_6.若属皆且为所虏。_7.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_8.何辞为?_9.军中无以为乐。_宾语前置句;“何”;大王来时拿了什么东西?宾语前置句;“安”;沛公在哪里?宾语前置句;“不”;但是我自己没有料想到能先进入关中,灭掉秦朝。状语后置句、省略句;“以事具告(之)”;把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状语后置句;“于”;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被动句;“为所”;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省

    50、略句;“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从”后省略介词宾语“之”;想叫张良跟他一起离开,说:“不要跟着(刘邦)一起死。”固定句式;“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何必告辞呢?固定句式;“无以”,可译作“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在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拿来作为娱乐的。七、文化常识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_体通史,记述了从_到_时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称为“_”。纪传黄帝汉武帝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东家和西宾:在室内宴席的四个方位之中,_最尊,其次是_,再次是_,西向是侍坐。古人将宾客和老师都安排在坐西朝东的座位上,以表示尊敬。所以对宾客和老师也尊称为“西席”或“西宾”。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5届高考语文基础专项一轮复习:课本文言文基础知识清单ppt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44294.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