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题.docx》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统编 年级 上册 期中考试 试题 下载 _七年级上册(2024)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次考试设卷面分。答题时,要书写认真、工整、规范、美观。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右图所示的是蓝田直立人的化石。下列关于这些化石的“解说词”,符合事实的是A.这是研究远古人类活动的唯一依据B.这是中国出土最早的人类化石C.这些化石可证实我国“百万年人类史”D.陕西蓝田地区地理环境最优越2.某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对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原因进行探究,其中正确的是A.为了分享劳
2、动成果 B.北京人没有居住的房屋,只能穴居山洞C.北京人胆小,喜欢过群居生活 D.当时生活环境险恶,个人力量难以生存3.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距今约6 000年。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半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的发展 B.火的使用C.国家的建立 D.使用陶瓷4.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同黄河流域其他原始文化一样,主要种植的是粟。在其代表三里河遗址的一个窖穴中出土了体积达1立方米多的粟遗存(只剩下粟壳)。这一现象说明A.粟的种植最早是在大汶口文化时期 B.粟是当时居民唯一的粮食作物C.当时粮食生产的数量已经相当可观 D.用粟来陪葬是当时居民的习惯5.右图所示
3、的是良渚古城文化遗址中的模型,最中心的莫角山宫殿区是高10余米、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的大型土台,土方量约为211万立方米。这说明良渚社会A.统治者有较强的组织和调动能力 B.存在较明显的阶级分化C.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D.汇聚了各地的文化因素6.司马迁编著史记时,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国历史的开篇。中国历代统治者大多都会祭祀黄帝,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这体现了A.华夏文明的传承 B.封建王权的神化C.世袭制度的确立 D.原始农业的发展 【历史 第1页(共6页)】 7.鼎在中国历史上被视作国家权力的象征。下图所示为出土于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的“华夏第一鼎”。该鼎反映了A.夏朝时王权礼
4、制已经萌生B.中国初步具备了国家规模C.商周存在辉煌的青铜文明D.西周实行了森严的等级制8.西周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这一内容体现了 A.西周实现了思想的统一 B.分封制下严格的等级秩序 C.禅让制在不同部落推行 D.诸侯国经济实力的大小9.下表为春秋时期楚国消灭的国家及其人民迁徙状况表(部分)。由此推知,这一时期的战争国名姓氏原所在地(今地名)迁徙地(今地名)罗芈湖北宜城西湖北枝江、湖南汨罗及江苏南京六合卢戎姜湖北南漳东北湖南泸溪、四川萧子安徽萧县西北浙江萧山、江西、湖南潇水一带 A.使楚国率先成为霸主 B.彻底打破了周王室权威 C.全部发生在中
5、原地区 D.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10. “春秋时期,农民不从事手工业,可以粟易械器;而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以其械易粟。”上述材料说明 A.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金属货币大量出现在市场上 C.手工业和农业间没有沟通 D.通过市场交换可获得所需物品11.战国时期的战争虽然规模大,持续时间长,但也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这里重点介绍的是战国时期战争的 A.目的 B.影响 C.过程 D.背景12.秦昭王时,蜀郡郡守李冰父子在以前的基础上制定了“深淘滩,低作堰”“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方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基本上完成了都江堰的排、灌水利工程。上述材料显示李冰
6、父子能够成功修筑都江堰的具体原因是 A.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B.得到了国君的大力支持 C.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 D.总结了前人的治水经验13.有人这样说,儒家一贯强调“孝悌”是立国之本,强调作为社会等级的伦常秩序的重要性,总是非常地有用和有效。这突出了儒家 A.对稳定封建社会的作用 B.否定了秦朝的统治思想 C.是君主专制产生的根源 D.阻碍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历史 第2页(共6页)】 14.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青铜牌饰,一类是镂空的几何纹装饰(见右图),与天山北路(今新疆)出土的青铜牌饰相似;另一类是具有动物纹因素的装饰,与二里头文化和齐家文化(今甘肃一带)有关。这体现了A.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