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docx》由用户(风feng86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 统编 语文 九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达标 测试 下载 _九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达标测试卷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分第一部分(12题 12分)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塞罕长歌向观众奉献的不只是一部“剧作”,更是燕赵大地的一场“人间奇迹”。从开幕到谢幕的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肆虐的风沙、无边的雪地、贫瘠的山脉感动着观众,十多万亩松林在骄阳里倒下,枯树遍地的惨烈景象牵动着观众,马蹄坑会战的铿锵誓言、石质阳坡上迎风摇曳的树苗打动着观众透过剧作,我们能看到使命在血脉间(junjun)流淌,从无间断我们能感受到信念在岁月长河里熊熊燃烧,永不熄灭。拿出“爬冰卧雪冷乎冻乎不在乎”的姿态,拿出“一日三餐_”的精神,将生命和事业熔铸
2、在一起,我们坚信:新起点、新征程上的河北,一定能谱写出更多感人至深的岁月长歌(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junjun) _ 熄灭_(2)仿照画线句,在上面文段横线空缺处添加一句,使两句话尽可能和谐一致。(1分)(3)依次在文段中处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3分)第一处:_ 第二处:_ 第三处:_(4)右下图是塞罕长歌的海报,从书法的角度对其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 这是一幅隶书作品,蚕头雁尾,一波三折。B. 这是一幅楷书作品,形态方正,端庄通透。C. 这是一幅行书作品,行云流水,舒展有型。D. 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意奔放,笔画连绵。2.
3、看完塞罕长歌后,小冀同学写了一段话,请阅读后回答问题。(共4分) 燕赵儿女既有慷慨悲歌的家国情怀,又有不甘落后的进取意识,也有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西柏坡精神、唐山抗震精神、塞罕坝精神、李保国精神燕赵儿女每一次艰难超越、每一次唱响奋进凯歌,一种“千难万险何所惧”的气质愈发光彩夺目,一种“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品格更加熠熠生辉。(1)文段中的“燕”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部,再查_画。(2分)(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意见。(2分)第二部分(321题 58分)一、古诗文阅读(一)默写(共6分)3. 小冀为主题活动“用酒抒豪情壮志”拟写了一段开场白,
4、请你帮他补充完整。(6分)中华诗文,“酒”香四溢,用“酒”抒豪情壮志。陆游蛰居山阴老家,“_, _”(游山西村),陶醉于农村的丰收年景;重阳节思念家乡,岑参想借酒消愁,“ _, _”(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面对动荡的时局,却无可奈何;刘禹锡酬答友人,借酒振作心志,“ _, 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46题(共5分)念奴娇一轮月好白 朴中秋效李敬齐体,每句用月字。案此。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月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深沉月殿,月蛾谁念消瘦。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
5、月能无酒。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念奴娇:词牌名。李敬:人名。月殿:指月宫。月蛾:指嫦娥。承平旧:古代太平盛世的景象。4. 这首词句句写月,上阕用“好”“透”写出了月色怎样的特点?(1分)5. 用第一人称描述“把酒长歌邀月饮”所展现的情景。(2分)6. 阅读资料卡,请简要概括“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资料卡: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曲作家。他在青年时期遭遇了金朝灭亡、南宋灭亡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人生经历使他深切感受到了家国之痛和民生之苦。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元朝初期。在这个时期,元朝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6、,但由于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712题。(共16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A)。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B)?(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
7、,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C)。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节选自颜氏家训)理:练习,温习。坎壈(ln):困顿,不得志。荀卿:与
8、后面的“公孙弘”“朱云”“皇甫谧”皆为人名。面墙:比喻不学而见识浅薄。7. 为了加深理解,下面以表格的形式对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了梳理,请解释加点词。(4分)文言词句学习方法加点词释义持汤沃灌课内积累法_同舍生皆被绮绣课内迁移法: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_老而弥笃课内迁移法:博学而笃志(论语十二章)_可以无大过矣词性推断法:“皆朝于齐”中的“朝”是动词,解释为“朝见”(邹忌讽齐王纳谏)_8. 请将“此”“乎”“矣”还原到文中括号内。(3分)A. ( ) B( ) C( )9. 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三处)(3分)然 人 有 坎 壈 失 于 盛 年 犹
9、当 晚 学 不 可 自 弃10. 请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1. 阅读后,小深从两篇古文中归纳出两种论证方法,请你合作完成读书笔记卡。(2分)读书笔记卡篇目摘抄句论证方法感悟批注【甲】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对比论证强调了学业能否有成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于天资的高低和外部条件的优劣的道理。【乙】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_12. 读了两篇选文,你获得了哪些关于治学的有益启示?(2分)二、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15题。(共7分)【甲】_一刀切开、一口
10、咬下,口感绵软、桃汁黏稠、刀切不流汁每到夏末秋初,这样的场景,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衡水深州250平方千米蜜桃核心产区内的一座座果园里。这,就是深州蜜桃的“魔力”。从外形上看,深州蜜桃个头硕大、果型秀美,顶部有明显的凸尖,自顶部凸尖至底部有一条极深的桃缝,这是深州蜜桃所特有的。这条深凹进去的桃缝,像经过了精确计算一样,将深州蜜桃均匀地分成了对称的两半。真正使深州蜜桃成为“桃中之王”的,不仅是上述的“秀外”,更重要的是它口感的“慧中”。深州蜜桃“刀切不流汁”的奥秘,在于其果实含糖量极高,果汁极其浓稠。深州蜜桃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12%以上,最高可达20%。要知道一般的桃、梨、葡萄等北方水果含
11、糖量往往只在8%10%,苹果、荔枝等甜味更浓的水果,含糖量也往往只在9%13%,含糖量超过14%的水果,除了柿子,通常就只有南方出产的桂圆、香蕉了。深州蜜桃地域性极强。在深州,适合种植蜜桃的土地也仅有1300多公顷。深州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四季分明,大陆季风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2. 6,全年0以上积温4 863,无霜期20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年日照2 563个小时,光照充足。由古河道堆积而成的砂质潮土、砂壤质潮土不易积水、通透性好,加上富含的诸多矿物质和养分,这种特殊的地理构造最适宜桃树生长。相比之下,深州南部区域多是透气性差、保水性好的黏土土壤,就不那么适宜蜜桃的生长了。 (
12、选自河北日报,有删改)【乙】桃文化若要追溯桃文化的起源,不能不联想到山海经中关于夸父逐日的神话:“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其中的“邓林”即是指桃林。关于桃林的另一则著名传说就要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了:“忽逢桃花林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显然是令人神往的世外佳境,成为无数仁人志士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如唐代的王维就写出了“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美好诗篇。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诗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后“人面桃花”四字常被后世文人墨客用来形容美好爱情。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