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80352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格式:DOC
  • 页数:15
  • 大小:16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北京市 昌平区 2016 2017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末考试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1 2016-2017 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注: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 16 分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心灵的篝火 张海迪 我写这部长篇时很多次都在想,人们最好在下个千年翻看这部小说。我不是什么预言者,但我坚信,我在这本书里所描述的关于攀登雪山峰顶的一些艰险,到那时也许就不存在了 ,人们很容易就能登上珠穆朗玛峰 海拔 8848 米的山顶上已有了我们的研究站点,如同昨天和今天在南极建立的长城站。珠穆朗玛峰 上的站点最好也叫长城站 世界上最高的长城站。不过我也在想,假如 8848米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世界上还有什么高峰要攀

    2、登呢?只要地壳不变动, 8848 米将是有限的数字和高度,而人类的探索精神则是无限的。 人类总是想超越极限,却又被无数的障碍阻挠,劈开了重重叠嶂,人也就跨越了千山万水。开始写这部书时,我总感到有一种无形的束缚,它始终不让我的想象展开翅膀到无边无际的天地里翱翔,可我说不清那紧紧束缚自己的是什么。我常常被这种困惑搅扰,同时也为超越困惑,获得心灵的解放不懈地寻找飞往更大空间的方向。我为此等待了很多年。 有一天,我终于看见了梅里雪山!接下来的很多个夜晚,我都是在网上度过的,我被迷住了。那里有成百上千条关于梅 里雪山的文字介绍,还有很多绮丽的风光图片,于是我看见我的一个主人公回头对我笑了,在此之前,我一

    3、直让他在一个不知名的空旷地带徘徊,在本书里他是梅里雪山的攀登者。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海拔只有 6740 米。可它的地理环境却很复杂,山上终年积雪,陡峭的山体,风化的岩石,还有瞬息万变的气候 ,会让攀登者突然陷入绝境。卡瓦格博至今还是一座人类未及山顶的处女峰。只要人们达不到顶峰,它就永远是一个神秘的向往,一个神秘的存 在。 人们可能还记得 1991 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惨剧,十七个登山勇士无一人生还。为什么鲜活的生命要去荒无人烟的地方,在那里经受暴风雪的袭击,面临雪崩随时发生的危险,陷入人生的绝境? 天光黯淡,无边的黑夜,厚厚的积雪,看不见一线星光,周围也没有篝火,不灭的只是心灵的篝火,最后那火

    4、也覆盖在冰雪之中? 当太阳重新照耀时,冰盖上又多了几座新的冰雕,他们的面容都十分安详,好像还在酣睡,却再也醒不过来了?也许在多年之后,地球进一步演化,它变暖了,冰川坍塌,雪山融化,十七个勇士还会获得新生。他们会站起来,抖掉身上的积雪 ,掏出揣在胸前的旗帜,迎风抖开,一簇火红2 猎猎地飘舞着,发出哗啦啦的脆响。他们看见远处美丽的城市,葱茏的绿树,盛开的鲜花,一座高大建筑物的计时牌上清晰地显示着: 3000 年某月某日? 我想这丝毫无 损他们千年之前攀登高峰的意义。物质是坚实的,如同大地,而精神则如同天空或宇宙,是柔软的,无尽头的空漠。人的脑实质就是这种天空或宇宙,有限与无限都在其中,人的脑实质是

    5、比自然界的宇宙还要广阔的。无穷尽地开拓成为人类永生永世的寄托。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其实是一个哲学寓言,它是时间与空 间的规则 周而复始,永 无止境。 我写这部长篇也是一种攀登,如同真正的登山者,一次次向高峰冲击,又一次次撤退,回到大本营,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中。这种攀登让我的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在经历了四十年的病痛之后,身体瘫痪部位的肌肉萎缩了,我越来越难以支撑自己,总有一种明天就会因疲惫而死去的感觉。其实,我对长篇小说的创作已经力不从心了,激情常被肉体的麻木疼痛和精神的忧郁绝望掩埋? 我想这将是我最后的一部长篇小说了? 精神攀登的路途异常艰苦,我有时也畏惧,害怕路途遥不可知,但冥冥

    6、之中又仿佛看见我的主人公在远处等待,等待我给他们一个结局。我 有时急于接近他们,有时又小心翼翼地避开,我怕我笔下的主人公会在途中遭遇不测,也怕有的人会因为我给他们的结局而失望。 其实我是清楚的 生命永远不会完结,我们的攀登也是如此。 (取材于张海迪长篇小说绝顶的前言,有删改) 注:张海迪,当代作家。 1955 年生于济南 ,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失去知觉。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 ) A作者坚信当下个千年到来,珠穆朗玛峰的山顶上已建立起“长城”研究站点的时 候,人类将无高峰可攀。 B前四段以黯淡的天光、无边的黑夜烘托“心灵的篝火”;“覆盖在

    7、冰雪中”则暗指十七勇士生命的终结。 C时至 3000 年,地球变暖,冰雪融化,勇士重生;作者在一个想象的情境中,寄寓了自己美好愿望。 D最后一段作者流露出对笔下人物有时想接近,有时欲避开的复杂心态,在“怕”的背后是对人物的挚爱。 E本文可以看作是关于绝顶的创作谈,交代了小说主人公的生平背景,同时也折射出作者的心路历程。 2.梅里雪山在作者的小说创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根据文意,谈谈这些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分) 3 3.作者为自己的 小说取名“绝顶”,结合这篇前言,说说作者所理解的“绝顶”包含了哪几层内涵。( 4 分) 4.中国古代神话中有“夸父追日”的故事:“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充其仗

    8、,化为邓林(树林)。”有人认为,文中殉难的登山者有如追日不得的夸父,是当代社会中的悲剧英雄。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不少于 200 字)( 5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 文阅读(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松风阁记 明 刘基 雨、风、露、雷,皆出乎天。雨、露有形,物待以滋。雷无形而有声,惟风亦然。 风不能自为声,附于物而有声,非若雷之怒号,訇磕于虚无之中也。惟其附于物而为声,故其声一随于物:大小清浊,可喜可愕,悉随其物之形而生焉。 土石屃赑 虽附之不能为声谷虚而大其声雄以厉水荡而柔其声汹以豗。 皆不得其中和。使人骇 胆而惊心。故独于草木为宜。 而草木之

    9、中,叶之大者,其声窒;叶之槁者,其声悲;叶之弱者,其声懦而不 扬。是故宜于风者莫如松。 盖松之为物,干 挺而枝樛( ji),叶细而条长,离奇而巃嵸 ,潇洒而扶疏, 鬖髿 (sn su)而玲珑。故风之过之,不壅不激,疏通畅达,有自然之音;故听 之可以解烦黩,涤昏秽,旷神怡情,恬淡寂寥,逍遥太空,与造化游。宜乎适意山 4 林之士,乐之而不能违也。 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走石濑; 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至,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 方舟上人 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 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 留而忘归焉。 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

    10、,观于松可以适吾目, 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相羊,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 永日, 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 予,四方之寓人也,行止无所定,而于是阁不能忘情,故将与上人别而书此 以为之记。时至正十五年七月九日也。 【注】 屃赑 (x b):强壮有力的样子。 巃嵸 (lng zng):聚集的样子。 鬖髿 (sn su):比喻草木枝叶散乱貌。 方舟上人:法号叫方舟的老和尚。 高士传:许由耕于中岳颍水之阳箕山之下。尧召为九州长,由不欲闻之,洗耳于颍水滨。史记: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 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

    11、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 潇洒而 扶疏 扶疏:枝叶残落貌 B. 不 壅 不激 壅:堵塞,阻止 C. 无外物以 汩 其心 汩:扰乱,干扰 D. 盖虽在山林,而 去 人不远 去:距离 6.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 土石屃赑虽附之 /不能为声 /谷虚而大 /其声雄 /以厉水荡 /而柔其声汹以豗。 B. 土石屃赑 /虽附之 /不能为 /声谷虚而大 /其声雄 /以厉水荡而柔 /其声汹以豗。 C. 土石屃赑虽附之 /不能为声 /谷虚而大 /其声雄以厉 /水荡而柔 /其声汹以豗。 D. 土石屃赑虽附之 /不能为 /声谷虚而大 /

    12、其声雄以厉 /水荡而柔 /其声汹以豗。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文章开头写雨、露、雷是为了衬托风无形有声、附物为声。风的声音是一直附着于其它物体上的。 B.文章第二段至四段先写风吹它物之声令人“骇胆而惊心”,次写草木之声令人不快,最后写松风之声令人“旷神怡情”,层层推进,井然有序。 5 C.第五段连用四个比喻,笔墨 简炼,形象真切地表现金鸡峰三松随风势由弱而强,其声亦随之变化万端的特征,令人如临其境。 D.本文描绘了松风阁的独特风声,抒发了对山间美景的钟爱之情,表达了融入自然、追求宁静生活但并不消极避世的意愿。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 5 分) ( 1)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 2 分) 译文: ( 2)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 ( 3 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 读( 8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秋 夜 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 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 征衣未寄莫飞霜。 ( 1) 诗歌前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 分 ) ( 2) 从全诗看,“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有哪些作用?( 3 分) ( 3) 诗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中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2 分) 6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 2) 长桥卧波, 未云何龙 ?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 3)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 因其固然, , 而况大軱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昌平区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35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