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80322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10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安徽省 蚌埠市 五河县 学校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2017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月考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现代文阅读 (9 分,毎小题 3 分) 漫谈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精神品格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 甚至发出了 “ 知我者其天乎 ” 的感慨。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 “ 奚自? ” 子路曰: “ 自孔氏。 ” 曰: “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 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

    2、孔子的认识 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精神。 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 始先民时 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 “ 精卫填海 ” 、

    3、“ 夸父逐日 ” 、 “ 刑天舞千戚 ” 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 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孔子为匡人所囷,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 身上吗?上天如果想 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 *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 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

    4、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孔子而言,他的一切行动不是建立在预判了结果的基础之上的,而是从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出发,去做他该做的事。当然在做之前,他可能已经预见了事情的结果 ,但这并不会影响他应有的行动。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鲁哀公而请讨之。 哀公命其- 2 - 告夫季孙、孟孙、仲孙三子。孔子又告夫三子,不可。两次 “ 告 ” 的结果,孔子是 早 就知道的,但 “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 。子路也曾经说过,君子出仕,要尽其应尽之 职责,而其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这种对于形势的认识,应来自孔子。 为与不为,都是一种人生选择,但孔子所确立的 “

    5、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文化品格是一种 更高的精神境界。朱熹论语精义曰: “ 。 ? 夫可不可在天,而为不为在己。圣人長天命, 故修其在己者,以听之天,未尝遗天下。圣亦不敢忘天下。虽知其不可,得不为哉? ”宋 钱时融堂四书管见卷七亦云: “ 知其不可而不为者,晨门之所以贤;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者,夫子之所以圣。晨门 但知晨门,而不知夫子之为夫子者也。 ” 他们都看到了这种文化 品格的可责之处与重大意义。 孔子之后,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文化品格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身上集中体现出来。屈原和文天祥便是其中尤为特出者。 “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

    6、未悔 ” 、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这些诗句是他 们高洁品格、高尚人格的光辉写照。他们的言行是 “ 知其不寸而为之 ” 文化品格的突出表现,尤其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培养了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影响深 远。 今天,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文化品格仍是我们宝责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1.下列对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精神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是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他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在中 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重大的影响,完全靠的就是这种精神。 B.“ 知其不可而为之

    7、 ” 的文化品格起源于上古时代,中国古代神话中的 “ 精卫填海 ” 、 “ 夸父逐日 ” 、 “ 刑天舞干戚 ” 等正是这种文化品格的前奏。 C.孔子最终确立了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文化品格的内涵,在孔子身上,这种品格体现为一种强烈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D.孔子之后,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精神被众多优秀的代表人物继承,特别在国家和民 族面临危亡的重大关头,起到了重大的精神支撑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晨门讥诮孔子,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孔子 ;但他说孔子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也肯定了孔 子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

    8、。 B.“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精神反陕了上古时期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是对中国古代民族 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祌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 3 - C.陈成子弑其君齐简公,孔子 “ 告 ” 鲁哀公,要 求出兵讨伐,哀公不同意出兵 ,让他 “ 告 ” 季孙、孟孙、仲孙三子,结果不被三子许可。 D.宋代钱时认为晨门 “ 贤 ” 在 “ 知其不可而不为 ” ,但晨门不了解也不可能像孔子那样 “ 知其不可而不可以不为 ” ,因而晨门成不了 “ 圣人 ”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在其所生活的时代处处碰壁,主要原因是他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其政治 主张与礼崩

    9、乐坏的时代格格不人,不被各国当政者采纳。 B.孔子的一切行动都不计后果,只要符合他所信奉的道德标准,即使在做之前明知会 失败,他仍会毫不动摇,这也正是其人 生悲剧所在。 C.对于 “ 为 ” 与 “ 不为 ” ,孔子不是站在个人得失上所作出的功利性选择,而是 “ 听命于天, ”“ 不敢忘天下 ” ,因而具有更髙的精神境界。 D.孔子等中华优秀人物身上体现的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的文化品格,培养了中国士人历史担当勇气,直到今天,仍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 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一 7 题。 晋灵公不君 晋灵公不君

    10、: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寞诸畚,使妇人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 请先不入则 子继之 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 稽首而对曰人大焉!诗曰: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 鲜矣 。 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 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 ,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 犹不改。宣子 骤 谏,公患之,使姐麂 贼 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 踩。麂退,叹而言曰: “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

    11、触 槐而死。 秋九月,晋候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 登,曰: “ 臣侍君宴,过三 身,非礼也。 ” 遂扶以下。公嗾夫奘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 ! ” 斗且出 。 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俄,问其病。曰: “ 不食三日矣。 ” 方之,舍其平。 问之。曰: “ 宦三年 .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 ”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 4 - 与肉, 置诸 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栽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 “ 翳桑之俄人也。 ” 问其名居,不告兩退。遂自亡也 。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 :“ 赵盾弑其君

    12、” 。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 对曰 :“ 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 皮不 讨贼, 非子而谁? ” 宣子曰: “ 呜呼!诗 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 。 其我之谓矣。 ” 孔子曰: “ 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 古之良大夫也 ,为法受恶。惜也,越 竟 乃免。 ” 宣子使赵穿 逆 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壬申,朝于武宫。 4.对下列句子中加的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宣子 骤 谏 骤 :多次。 B. 使姐麂 贼 之 贼 :偷窃。 C.食 之,舍其半 食 :给吃东西。 D.宣 子使赵穿 逆 公子 逆 :迎接。 5.下列对文中画 w.w.w.k.s.5.u.c.

    13、o.m 浪线部分的断句,正解的一项是 ( ) (3 分) A.将谏 /士季曰 /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 入 /则子继之 / B.将谏士季 /曰谏而木人 /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 /不 入 /则子继之 / C.将谏士季 /曰谏而不人 /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 /则子继之 / D.将谏 /士季曰 /谏而不入 /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 /不 入 /则子继之 /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本文开头就说 “ 晋灵公不君 ” ,为全文定下了贬斥晋灵公的调子,预示晋国要发生大乱,国家要失去稳定。 B.组鹿、提弥明、灵辄,三位勇士,或 感动于赵盾的恭

    14、敬忠君,或忠勇尽责,或报答救助之恩,都因为赵盾而慷慨赴死。 C.赵盾是一个按照儒家 “ 臣 ” 道而行的一个良臣,对待自己的职责不忘恭敬,看到晋灵公随意杀人,非常忧心。 D.董狐认为赵盾作为晋国正卿, “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 ” ,应对晋灵公的死承担责任,所以记作 “ 赵盾弑其君 ” 是合乎礼法的。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 诗曰 :“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 ( 2) 宣子曰 :“ 呜呼!诗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 (二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 一 9 题。 - 5 - 送杨子 李白 斗酒渭城边,垆头 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苏皖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32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