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1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部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专题01 新增课文《往事依依》(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上传人(卖家):孙红松
  • 文档编号:8029932
  • 上传时间:2024-10-31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75.33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部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专题01 新增课文《往事依依》(原卷版+解析版).docx》由用户(孙红松)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往事依依 部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专题01 新增课文往事依依原卷版+解析版 2024 年级 上册 专题 01 新增 课文 往事 依依 原卷版 解析 下载 _七年级上册(2024新)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专题01 往事依依 1给加点的字注音。徜徉( )浩淼( )镌刻( )如晦( )芳菲( )雕镂( )婵娟( )萦绕( )绚丽( )谆谆( )【答案】 chng yng mio jun hu fi lu chn yng xun zhn【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徜徉(chng y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浩淼(ho mio):水面辽阔无边。镌刻(jun k):雕刻。如晦(r hu):像晚上一样。芳菲(fng fi):花草的芳香,或花草。雕镂(dio lu):雕刻。婵娟(chn jun):形容姿态美好;古诗文里多用来形容女子,也形容月亮、花等。萦绕(yng ro):盘旋往复;往复缠绕;比喻声音在什么东

    2、西旁边旋转、回复。绚丽(xun l):耀眼而华丽。谆谆(zhn zhn):形容恳切教导。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xun( )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瞭乱, (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 )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 (节选自于漪往事依依)(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xun 丽 沉浸 (2)语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 (3)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成语。 【答案】 (1)绚 jn (2)(1分)瞭 缭 (3)(1分)心旷神怡【

    3、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汉字写拼音,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音。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注意“绚”不要写成“炫”。“jn”不要写成“jng”。“瞭”与“目”眼睛有关,“缭”与“丝”缠绕有关。“心旷神怡”形容心胸开阔,精神愉快。点睛: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和词语意思的掌握,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3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将正确的字依次写在横线上。风雨如晦记忆尤新津津有味走头无路红紫芳菲心旷神贻油然而生谈笑风声【答案】尤(犹)、头(投)、贻(怡)、声(生)【详解】本题考查字形。记忆尤新记忆犹新:意思是过去

    4、的事,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一样,比喻记忆深刻。走头无路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心旷神贻心旷神怡:意为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谈笑风声谈笑风生: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兴致勃勃而有风趣。4在下列句子的横线上填写有关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_,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2)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_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3)这种感情_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A糊涂 编织 传染B模糊 编织 传染C模糊 编织 感染D模糊 编写 传染【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模糊:不分明、不清楚;糊涂

    5、: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或混乱。编织:把细长的东西互相交错或勾连而组织起来;编写:整理材料,写成书或文章。传染:比喻因接触而使情绪、感情、风气等受影响,发生类似变化;感染:通过语言或行为引起别人相同的思想感情。根据“几十年过去”“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可知,事情不分明、不清楚了,因此(1)应选“模糊”;根据“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可知,能支配“花环”的,应该是“编织”,因此(2)应选“编织”;根据“这种感情”可知,是国文老师朗诵时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们受了影响,因此(3)应选“传染”。故选B。5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标题中的“往事”指过去的事,“依依”指作

    6、者对过去的事存“留恋”之情。B作者回忆的往事可以概括为看图、读诗、听课。C文中回忆的往事是并列关系,因此可以调换顺序。D作者回忆学生时代最大的生活乐趣来自读书,她最喜欢读的是千家诗。【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C.有误,文中按照时间顺序回忆往事,因此事件之间不能调换顺序;故选C。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往事依依的作者于漪,从她真切感人的叙述中我们探寻到了她成长的源头,也得到了很多启示。B本文在生动的叙述中引用许多名诗佳句,目的是为了突出古人作诗写文的水平高。C本文作者采用回忆的方式写了小时候的读书记忆、学生时代的读书乐趣和国文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读。D作者以自己的亲生经历,谈了多读书、

    7、读好书的益处,对少年儿童的成长非常重要。【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B.本文在生动的叙述中引用许多名诗佳句,目的是表现读诗能益智怡情,给“我”的生活带来浓郁情趣。不是为了突出古人作诗写文的水平高;故选B。7下列有关课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文中引用千家诗诗句依次为我们展现了春夏秋冬的风光,符合大自然的演化时序,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引导读者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自然。B在作者心中,两位国文老师讲课内容都是抒情诗,都采用诵读的方法,都入情入理,学生都深受感染。C这篇课文首尾呼应,开篇点题,篇末归题,结构严谨。D写两位老师的国文课,都是诵读诗歌,在内容上有重复之嫌,可以删去一个。

    8、【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D.两位老师的国文课上诵读的两首诗,一古一今,一个慷慨悲壮,一个伤感动情,是两种不同的情感,都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分别让作者对辛弃疾的诗词、新文学更感兴趣,作用上有所不同,因此并不重复,也不能删除;故选D。8根据课文往事依依内容填写表格阶段主要事件感受影响小时候童年初中【答案】答案阶段主要事件感受影响小时候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启发“我”的形象思维童年读千家诗沉醉意境,美不胜收获得美的享受、生活乐趣初中听两位国文老师诵读宋词和诗歌深深感动,深受感染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详解】本题考查内容

    9、分析。观察表格,最左边是阶段,给了三个人生阶段,向右依次是主要事件、感受和影响。即根据不同时间阶段,概括不同的事件,提炼或概括表达作者相应感受,最后总结影响。能够用原文就用原文,不能的抓关键词概括。小时候:结合第二段“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可知,“我”小时候非常专注地看一幅山水画。结合“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可知,“我”小时候被评注图像水浒传中插图所吸引,并结合身边的山进行想象。故可概括事件

    10、: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结合本段“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可知,看山水画的感受是:乐在其中。结合“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可知,看评注图像水浒传中插图,会结合身边的山进行想象,身临其境,津津有味。故可概括感受: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结合“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可知,小

    11、时候在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时,充分发挥了形象思维,或者可以说小时候这段经历启发“我”的形象思维。童年:结合第三段“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可知,童年时期,主要写读千家诗的一些事情和感受。结合第四段“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可知,“我”在读千家诗过程中,感受到祖国山川四季的美丽,感受到祖国的美不胜收,自己沉浸其中,故可概括感受:沉醉意境,美不胜收。结合“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

    12、色彩”“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可知,通过阅读千家诗,“我”的生活好像更加美好了,趣味无穷,因此影响是:获得美的享受、生活乐趣。初中:结合第五段“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

    13、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可知,初中时期,重点写了听两位国文老师朗诵辛弃疾词和白话诗的事情;结合“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可知,两位老师的朗诵都是入情入胜,让“我”深受感动,深受感染;结合“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可知,一位老师的朗诵让“我”爱上读辛弃疾的词,一位老师的朗诵让“我”对新文学感兴趣,故可知影响是:两位

    14、老师的朗诵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结合第六段“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可知,还写了老师对“我”们的教导;这份教导“我”一直铭刻在心(感受),受用不尽(影响)。9阅读下面的文字并回答问题。文字1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节选自往事依依)文字2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

    15、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节选自往事依依)文字材料中的两位老师都爱读诗,请分别概括两者读诗的特点和对“我”产生的影响。文字1: 文字2: 【答案】 国文老师大声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他的朗诵使“我们”产生了爱国情怀。 代课的国文老师朗诵时深深感动的神情凝住在眼神里;他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使我的心更加贴近时代。【详解】本题考查文本理解与概括。特点:根据文字1“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和“老

    16、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可概括为“国文老师大声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影响:根据文字1“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可概括为:他的朗诵使“我们”产生了爱国情怀。特点:根据文字2“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可概括为:代课的国文老师朗诵时深深感动的神情凝住在眼神里;影响:根据文字2“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可概括为:他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使我的心更加贴近时代。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回答小题。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

    17、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

    18、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第二段的主要内容。11作者为什么要引用千家诗中的诗句?12文中应用的诗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13读了本语段后,你一定对读书有很大的感悟,请你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答案】10写学生时代读千家诗沉醉其中、美不胜收的情景。 11如: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颂祖国四季风光,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我的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具体表现阅读千家诗带给“我”美的享受和浓郁的生活情趣,编织了“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 12不能调换,因为这些诗句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13略。【解析】10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概括。本题中,

    19、细读第二段,可明确记叙的是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的感受,再从具体的描述中,可知是在读诗时沉醉其中而想到的美景,因此整合答案即为:写学生时代读千家诗沉醉其中、美不胜收的情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解题时,要县通读全文,再抓住关键句进行归纳整合。如本题中,从“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 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可归纳整合出答案。考点:理解文中

    20、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结合上文中“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可知,诗句是和上文一一对应的,是时间顺序,所以不能调换。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认真揣摩本文的主题读书的好处,按要求写出一句与“读书”有关的名言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阅读往事依依选段,完成小题。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

    21、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的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

    22、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了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14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什么往事?作者认为这一往事对她而言,有怎样的意义?15“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这一句话,在这一段文字中的作用是什么?16两位国文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有什么不同呢?他们对“我”的影响分别是什么?17为你打开一扇门中说“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请结合上文,说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作者哪方面的感情。【答案】14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其意义是: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

    23、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15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 16第一位教师教授的是辛弃疾的词 “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培养了“我”的爱国情怀第二位老师教授的是田汉的新诗诵读时“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使“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 17爱国情感和关注时代的激情。【解析】14概括事件时往往运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什么人干什么事”的句式来回答,本题中都是中学时代的国文老师讲课情形的描绘,按照“什么地方(或什么时间)什么人干什么事”的句式就能明确答案:这一段文字叙述了中学时代“我”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情形;文段开篇即说“老师入情入理

    24、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从中归纳出答案。15从文段开篇写到“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可明确答案:具有照应前文的作用,强调了老师入情以及给“我”印象之深。16可以抓住对两位老师的教态的描写得出其教学方法的不同,从文中叙述老师教学内容可知其的不同,从“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可归纳出其对我的影响。17从“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和“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可明确答案。阅读往事依依

    25、一文的片段完成各题。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老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

    26、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1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19文中加点的“这种感情”所指的内容是什么?20“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句话中“凝注”一词可不可以换成“浮现”?为什么?21为什么“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22“观察”是

    27、写作的必要条件,于漪老师就很善于观察细节,她写两位老师,一位抓住了“左右摇晃的身子”,一位抓住了“注满情思的眼睛”。你的老师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请用一两句话描述。【答案】18我中学时代的国文老师入情入理地讲课情形。 19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20不可以,“凝注”出来呈现的意思外,还有凝结、集中的意思,这样能把老师感动的神情写得更显眼、突出,而“浮现”只是表明呈现而已。 21一方面是因老师朗诵辛弃疾词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的“悲歌慷慨”的情状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感,另一方面是我看到眼前情景,思绪飞纵古今,激发了我关注时代发展的情怀。(意思到即可) 22示例:英语老

    28、师, 个头不高,长得很漂亮,重点是她的英语口语很流利,纯正,听起来很好听,人也很善良,刚毕业就教我们初二,当时我们班学习的风气并不好,她常被气哭。但是从她的课上,我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解析】18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文本主要描写了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文段写了两位国文老师,一位爱朗诵,一位喜欢教白话文,他们入情入理的讲解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走上文学之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可以概括为:我中学时代的两位国文老师入情入理地讲课情形。19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找到题干在文本中的位置。结合上文概括即可。结合“教师朗诵着,

    29、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分析:“这种感情”是指教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20要求学生首先表明态度,不能。然后结合语境和词语的含义分析原因。“凝注”的意思,凝视;注视。浮现: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结合“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分析,“凝注”凝视,注视的意思,这样能把老师感动的神情写得更显眼、突出。“浮现”只是表明面上出现。2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上文分析即可。结合“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得出:“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的“悲歌慷慨”的

    30、情状激发了我的爱国情感;结合“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得出:我看到眼前情景,思绪飞纵古今,激发了我关注时代发展的情怀。22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写出自己的最喜欢的老师的特点,并写出对自己的积极影响即可。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往事依依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不得,但有几件事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对它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这是入神,自

    31、己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我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以焦山一带风景作为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吃大败仗的情况。读时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形象却不如那时那么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有一

    32、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祖国的大地山河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姹紫嫣红”、“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五彩纷呈

    33、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郁。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下深刻的印象,并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时喜欢在课堂上大声朗诵。记得有一次教的是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诗至今能背得滚瓜烂熟,并且自此爱读辛弃疾的词。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师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的飘着

    34、炊烟。”教师朗诵着进入角色,他自己被感动了,他那深深被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在我心,虽几十年再未接触,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又看到国文老师那充满情感的身子左右摇晃的样子和那一对注满情思的深沉的眼睛。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往事依依,美好的回忆唤起我青春的激情,

    35、催我不断奋进。(选自于漪全集第21卷,题目有改动)23将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空格处,最恰当的是()A浮现展现镌刻雕镂B展现浮现雕镂镌刻C浮现展现雕镂镌刻D展现雕镂镌刻浮现24阅读文章,完成表格。往事“我”的感受读水浒传(1)(2)沉醉在诗的意境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3)(4)谆谆教导铭记在心25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处文字。(1)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从语言运用的角度)(2)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从描写方法的角度)26请谈谈文章以“往事依依”为题,有什么作用。27从本文中,你获得关

    36、于语文学习的哪些启示?【答案】23B 24(1)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2)读(千家诗(3)被深深感动了(4)聆听老师的教导(意对即可) 25(1)使用四字短语和成语表达情意,用语典雅,意蕴丰富,节奏明快,形象地表现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和作者对美丽风光的由衷喜爱。(2)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简练传神地写出了国文教师读书时“入情入理”的形象,以及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解给学生的影响。 26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以对往事的回忆贯穿全文,题目揭示了文章的叙事线索。题目“依依”形象地表达出对往事的依恋、不舍,给文章的回忆奠定了抒情味。题目新颖,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留给读者回味的空间。 27

    37、读书要发挥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才能形成深刻的记忆。在吟诵中感受文字和生活的美好。多读书,读好书;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书。老师的影响等。【解析】231)展现:指明显地表现出来。读诗歌,四季之景如同展开的画一样出现在面前,选“展现”;2)浮现: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浮现多在脑中、脸上等。结合“脑海里”,选“浮现”;3)雕镂:雕刻。镌刻:雕刻;雕镂侧重于雕刻的精细,镌刻侧重于刻的印迹深。结合“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可见老师讲课细致入微,选“雕镂”;4)“这几句诗在我心,虽几十年再未接触,但至今还能信口背出”,说明诗歌印象深,选“镌刻”;故选B。24本题考查内容概括。1)结合第段“那时读水浒传,

    38、会不知不觉以焦山一带风景作为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吃大败仗的情况。读时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归纳答案: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2)结合第段“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郁”归纳答案:读(千家诗。3)结合第段“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并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师朗诵着进入角色,他自己被感动了,他那深深被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迅速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归纳答案:被深深感动。4)

    39、结合第段“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记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归纳答案:聆听老师的教导。25本题考查赏析句子。(1)“风光流转,阴晴雨晦,丽日蓝天,风云变幻”,使用四字短语,增强趣味性、生动性,增添文章情趣,写出了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美不胜收”表现祖国山河的美丽风光之美,抒发作者对美丽风光的喜爱。(2)“摇摆”,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慷慨”是神态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国文教师读书时“入情入理”的状态。“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写出了老师的讲解给学生带来的积极的

    40、影响。26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1)课文通过叙写十分留恋的往事来行文,所以,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者回忆了以下几件事:看山水画读评注图像水浒传、品千家诗、听两个国文老师讲课、听老师关于读书的教导,这是以“往事的回忆”为线索,所以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3)课文通过“我”对一些常常萦绕胸怀因而十分留恋的往事的回忆,抒写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深情,告诉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所以,题目“依依”形象地表达出对往事的依恋、不舍,给文章的回忆奠定了抒情味。4)“往事依依”,让人产生疑问:什么往事让人如此依恋?所以,题目既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又留给读者

    41、回味的空间。2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结合第段“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以焦山一带风景作为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吃大败仗的情况。读时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形象却不如那时那么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归纳答案:读书要发挥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才能形成深刻的记忆;2)结合第段“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中,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郁”归纳答案:在吟诵中感受文字和生活的美好。3)结合第段“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

    42、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归纳答案:要多读书,读好书;认认真真有计划地读书。4)结合第段“教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里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并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归纳答案:老师的影响对学生很重要。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下面小题。往事依依于漪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竞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

    43、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 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 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

    44、生活花环的, 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 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 ;“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

    45、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部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专题01 新增课文《往事依依》(原卷版+解析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29932.html
    孙红松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相关资源 更多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课件(24秋).ppt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课件(24秋).ppt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 步》教学课件(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 步》教学课件(24秋).ppt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件(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件(24秋).ppt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教学课件(24秋).ppt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教学课件(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 热爱写作学会观察 》教学课件(24秋).ppt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题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 》教学课件(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专题学习活动 有朋自远方来 》教学课件(24秋).pptx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学案.docx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学案.docx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写作: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pptx
  •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pptx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件(共2课时)(2024秋).ppt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温暖亲情》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温暖亲情》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成长》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学习成长》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单元共6套单元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6单元共6套单元主题阅读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