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高中地理 必修 第二 期末 复习 温习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下载 _必修 第二册_湘教版(2019)_地理_高中
- 资源描述:
-
1、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第一章 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分布一.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低地平原地区。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一)自然地理条件1.气候:人口主要分布在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2.地形:人口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地区,山区人口较为稀少。3.水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干旱地区的绿洲人口集中,农牧业发达。4.土壤:更多的是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5.矿产资源:开发吸引人口聚集。6.人类可以通过适度改变生活习性,如缝衣销鞋、建造房屋等方式,来提高对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2、,改善和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二)社会经济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往往会吸引更多人居住。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2.历史因素:历史较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3.其他因素:人口分布还受文化传统、宗教、民族和政治等因素影响。三. 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第二节 人口迁移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1.概念: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区别于人口流动,注意其时间、空间属性)2.影响因素:(推拉理论)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壤、资源和自然灾害,人文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家庭、婚姻、政策、战争、宗
3、教等。 (现代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3. 分类: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内人口迁移目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从贫穷地区向富裕的石油产国。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口流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西部到东部,从内陆向沿海,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4.人口迁移的影响(从经济、社会、环境角度思考)人口迁出地人口迁入地有利加强与外界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环境)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社会)不利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问题增多(社会)住房、交通、卫生、教
4、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一.人口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不断增长2.历史阶段:工业革命之前:增长比较缓慢;工业革命之后:迅速增长。目前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归根结底:生产力发展水平(注意:生产力高不一定人口增长快)4.人口增长(1)人口机械增长: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净迁入人口/总人口%)人口机械增长率=净迁入率-净迁出率(2)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
5、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二.资源环境限制性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2.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3.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人口容量分为人口合理容量、人口最高容量等。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
6、指标。2.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源、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人口最高容量资源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环境承载力:指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即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4.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的丰富程度(最主要因素)正相关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对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人均资源消费水平 负相关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第一节城乡空间
7、结构城镇: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乡村:主要从事农业一、城乡土地利用1 我国土地利用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2. 在土地利用方式上,城镇与乡村明显以建设用地为主,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乡村以农用地为主,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二、城乡空间结构1.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这些功能区的布局和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 (同心圆状、扇状、多核心状等)2. 城市三大功能区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住宅区/居住区集聚成团状,占地面积大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中高级住宅区
8、城市外缘,环境优美,与风景区、文化区联系低级住宅区内城、工业区附近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商业区活动繁忙,中心商务区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向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3. 影响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因素:(1)主要因素:经济因素(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直接因素) 使得市中心一般形成商业区,市区外围工业区,住宅区居中。地租水平线付租能力功能区区位选择原因字母名称字母名称a商业直线商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大,(看斜率)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商业区的影响最大A商业区
9、(地租最高)靠近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商业付租能力最高b住宅直线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较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住宅区的影响较小B住宅区(地租中等)靠近市中心,既利于居民上下班,又方便购物c工业直线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率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区的影响最小C 工业区(地租最低)工业生产占地面积较大,地租成本比较高,远离市中心可降低成本,保护环境(2) 其他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历史因素(如北京,市中心没有像上海、深圳等地有那么多高楼大厦)行政因素(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合理引导或明确划定不同职能区)社会因素(包括社会地位、生产方式、宗教信仰等)4.功能区合理
10、布局应注意:(1)要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环境角度); P10(3)在工业区和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5. 城乡一体化的意义(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三、城乡区位分析1. 区位既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又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2城镇区位因素(1)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河流等。(2)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3.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城镇区位的主要因
11、素也不断变化。军事、宗教等对现代城镇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而自然资源、交通等因素一直对城镇区位产生巨大影响。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1.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区域内自然、人文综合作用的结果。2.地域文化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建筑、服饰、艺术作品、生活习惯、风俗民俗、价值观、制度等。3.地域文化的主要特点:区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4.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如:云南红河哈尼
12、梯田。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关注课本P40.41.42例子)(1)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特色。(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2)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2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了解即可)城市布局特点地域文化特点 我国古代都城以宫殿为中心并确定中轴线,构建城市的基本骨架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欧洲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的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外围体现了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美国中心多围绕摩天大楼布局,外围
13、建筑高度逐渐下降,并逐渐形成连绵的城市带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3.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1)我国:砖墙木梁架结构广泛流行,斗拱飞檐和雕梁画栋是我国特有的建筑风格。(2)西方:柱廊、尖塔、喷泉、雕塑等特点明显。4.地域文化的保护途径:以严格的法律或法规条例作为保护的依据,新旧城协调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第三节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一、城镇化1含义: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14、2标志: (1)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最主要标志)(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大;(4)乡村景观逐渐转化为城市景观;(5)城市数目增多。3动力: (1)经济发展是城镇化的主要动力。(经济考虑由三大产业所创造)(2)城镇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3)城镇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二、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目前速度慢,城镇化水平高,大多在75%以上。有些大城市由于过度扩张,出现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城镇化起步晚,目前速度快,城镇化水
15、平低且发展不平衡,有“虚假城镇化”或“滞后城镇化”等问题。三、我国的城镇化状况: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20年达到63.89%意义:拓展了高效率的成长空间;拉动了生产与消费;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升了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是解决我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出路。【知识拓展】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区别郊区城市化: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2所示。(产生原因:中心城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交通便利,郊区基础
16、设施完善。)逆城市化: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城市。如图3所示。(产生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交通条件改善,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4所示。 箭头代表人口移动方向;图1表示城市化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合理的城镇化能改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过快的城镇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带来社会问题(1)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自然环
17、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气候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了城区水文破坏河网系统,减少下渗引发城市内涝、水质恶化生态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2)城镇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影响解决措施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
18、秩序混乱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2.城市病及应对措施城市病表现:给服务设施带来巨大压力;内涝问题;就业困难(或人才多,竞争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地价上涨以及环境恶化。应对措施:控制城市规模;建卫星城和新区,分散人口和产业;合理规划,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环境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2.农业区位因素一般分析思路(1)自然条件(气地水土灾) 气候:通过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等气候要素及气象灾害影响影响农业;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农
19、业产量主要受热量影响;农作物的种植方式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地形: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影响农业类型、农作物的分布;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集中成片,便于耕作,但不利于多种经营;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分布在河谷),但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副业、立体农业,发展多种经营的立体农业;水源:靠近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源充足的地区,灌溉便利,水源充足,尤其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源是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土壤: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度、土壤的质地等都影响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土壤肥沃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如:东北平原的黑土、华北平原的钙质土、长江中下游
20、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的水稻土、四川盆地的紫色土、东南丘陵的酸性红壤宜种茶树、马尾松、柑橘,而碱性土壤宜种甜菜、沙棘、枸杞。(2)社会经济因素(市交劳技政史地资)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交通运输:交通通达度、运输方式的改善及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市场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主要影响商品农业。市场:市场的需求量、市场距离,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科技:改良耕作制度、提高机械化水平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化肥、培育良种使单产量提高;科技通过改造不利自然条件,影响社会经济条件进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劳动力:劳动力素质、劳动力数量影响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规模。政府政策:影
21、响作物种类、播种面积、产量;土地:人少地多、土地租金低、机械化水平高;人多地少、种植单产高的农作物;工业:工业为农业提供农业机械、化肥及电力; 历史基础、传统耕作经验、饮食习惯3.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评价有利和不利(1)有利:按农业区位条件逐一分析(2)不利:限制性条件;灾害二、农业布局1.农业布局:农业布局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它要求农业生产尽可能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农业生产要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2.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和一定的
22、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集约自给型种植业(以稻谷为主)(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如我国南方(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区位因素着重注意气候、劳动力)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及发展措施:特点: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水利工程量大发展措施:适度规模经营;控制人口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加投入,兴修水利3.世界几种主要的商业型农业地域类型比较:(了解即可,商品率高的农业着重其交通、市场因素)农业地域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