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必修1.2.3共5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汇编.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必修1.2.3共5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汇编.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统编 历史 一轮 复习 温习 中外 纲要 纲领 上下 必修 知识点 考点 提纲 汇编 下载 _第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2025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纲要上下+选必修1.2.3共5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汇编第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提示:考点1: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一)旧石器时代(略)(二)新石器时代特征:早期:打磨结合制作石器、陶器、农业起源,饲养家畜、修建村落。 后期:向国家过渡。意义: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核心素养:观察两幅地图,指出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说明了什么问题?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等大河流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奠定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三)原始社会组织的社会特征考点2:从部落到国家
2、(一)部落时代:1.三皇五帝的传说:2.炎黄部落联盟的形成:3.尧、舜、禹“禅让”传说:4.“万邦时代”: 知识拓展: 国家的产生国家初始形态: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和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如陶寺遗址。文明时代到来:国家组织、城市、金属工具和文字的出现,结束了漫长的原始社会,标志着文明时代来临。(二)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1.根本条件:随着农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出现了剩余产品;2.表现:男子开始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们,女子地位下降;剩余产品的出现和私有制产生,氏族内部出现了贫富分化;为了调节阶级之间的利益,产生了国家。4.灭亡:夏桀暴政,商汤灭
3、夏史学探究: 怎样认识史前史?夏朝真的存在吗?(1)途径:神话、文献与考古(实物史料);(2)认识:神话传说不是历史,却能折射早期历史的影子。(3)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相互验证。时间地域都吻合夏文化,但缺少印证夏朝的文字。考点3:商和西周(一)商朝(前1600-前1046年)信史朝代:商朝因传世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多重印证,成为信史。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王朝。二、西周(前1046-前771年)1.分封制:积极影响:扩大西周势力范围;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加强统治;有利天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消极影响:诸侯独立性大,易成割据。后世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族分封; 中
4、国的姓氏起源;中国地名的简称。问题思考:分析分封制瓦解的原因原因:政治上:诸侯国强大,王室衰微;经济上: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提高,铁器、牛耕的使用,封建生产方式的产生)。演变: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范围推行 郡县制。2.宗法制:(1)含义: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作用: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关系,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社会安定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导致特权、重男轻女思想,不利于民主法制。3.礼乐制度:目的: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稳定统治秩序。表现:仪式
5、、器具、称谓。作用:是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的发生。问题探究: 分封制、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及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1)关系:(2)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经济1.农业:土地制度:井田制生产工具:木石骨蚌,青铜农具极少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集体耕作)。链接:选必2: 农业出现的意义人类开始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促进了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人类从迁徙过渡到定居,并
6、逐渐形成聚落。出现了专门从事手工劳动的人,原始音乐、文学和宗教因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如天文、历法和数学等。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出现。(基本逻辑思维体系:农业产生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增加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2.井田制:内容:井田制有“公田”和“私田”之分。西周晚期,私下土地买卖或小农个体经营发展,使井田制受到冲击,趋向瓦解的表现,但不代表当时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取代,井田制瓦解是在战国时期。3.手工业、商业:工商食官;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主要是礼器和兵器。(五)文化 (选必3的部分内容)1.文字:商朝甲骨文
7、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西周时期铸造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被称为金文2.天文历法:甲骨文中有对日食的记载,世界最早的记录;夏朝的夏小正;商朝的殷历,干支纪日法。3.思想: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天人合一:相信上天和鬼神,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西周初年,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太史伯:“和”,才能产生新事物。综合归纳:1.早期国家的主要特征(1)经济:土地国有(井田制),集体劳作,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青铜铸造发达,实行“工商食官”。(2)政治: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中央权力逐渐加
8、强,但权力未高度集中。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稳定延续:贵族政治(世卿世禄制) 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3)文化思想:成熟文字:甲骨文和青铜文化;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子孙)。第2讲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总体特征: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主要表现: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逐渐瓦解,礼崩乐坏,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社会动荡不安;各国为富国强兵变法,贵族政治逐步走向官僚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雏形出现;奴隶主贵族没落,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强大;士阶层活跃。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得到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
9、私有制逐步确立,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重农抑商政策兴起。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文化下移,科技文化也取得较快发展,诗歌成为当时代表性文学形式。民族关系上:诸侯争霸战争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交融,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提示:考点1: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列国纷争:特征: 礼崩乐坏、权力下移、兼并战争、政治动荡。问题探究: 比较春秋战国地图演所反映出的变化,并指出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变化:诸侯国数量减少;三家分晋;北部出现长城;靠近中原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消失。说明:由
10、分裂走向统一,分封制进一步瓦解,匈奴逐渐成为北方边境的主要威胁。(二) 华夏认同1.原因: 分封制影响;华夏文明先进性:生产力(农耕文明);文化(礼乐);制度(分封制、宗法制)2.过程: 春秋时期: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相邻戎狄蛮夷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3.方式: 战争、内迁、认同、相互学习,封建化。4.意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广泛的族群;中华文明的内涵逐渐丰富,具有生命力(多元一体、源远流长);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有利于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能力提升: 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1)蕴含统一因素: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
11、侯国数目减少,形成统一趋势。促进了民族交融与文化交流,加速了华夏化进程。法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以后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奠定了基础,又为统一提供了理论武器。战国时期各国经济发展,各地经济文化联系加强。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纷争的影响:诸侯纷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给广大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推动了各国富国强兵的改革,打击了贵族保守势力,促进了地主阶层的崛起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大国兼并小国,造成局部统一,为国家的最终统一创造了条件。客观上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考点2: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经济发展1.
12、农业:(1)生产工具:冶铁农具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农业技术:耕作技术:铁犁牛耕; 黄河、长江流域已经普遍种植农作物。(3)水利工程的兴修:芍陂(qubi)、都江堰、郑国渠(4)农业经营:由集体耕作向小农经济转变。(5)影响: 促进手工业发展和工商业繁荣推动封建土地私有的确立形成新兴地主、农民阶级,贵族政治逐渐瓦解推动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概念辨析: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然经济(1)自耕农经济:自耕农占有小块土地,自己生产,自己消费(2)小农经济:包含自耕农经济和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经济(3)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没有商品交换,与商品经济相对立。自然经济
13、包含小农经济和家庭手工业2.手工业: 结合选择必修2(1)概况:春秋晚期:冶炼生铁和块炼铁技术出现。战国时期:铁器广泛使用。冶铁技术出现;分工更加细密;出现了手工业家庭、民营和官营作坊。手工业家庭与作坊的手工业者世代传承,由统治者登记造册进行管理。(2)方式:3.商业:结合选择必修2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交通发达:都城为交通枢纽。各诸侯国有铸币权。战国时,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各国都城都设市,出现商业区。春秋时期,实物借贷形式已经比较普遍,并出现了货币信贷。(二)变法运动1.原因(必然性): 经济:新兴地主阶级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封建经济的需要(富国);政治:
14、各国兼并战争需要(强兵);思想:法家学说为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根本: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调整旧的生产关系。2.目的: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3.主要代表:商鞅变法(前356年)(1)变法内容:经济:奖励耕战,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政治:推行县制,县的官员由君主任免;社会治理:强制大家庭拆散为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军功爵制。(2)性质: 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3)结果: 商鞅虽“车裂”而亡,但变法得以保留,使秦国迅速强盛。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你怎样评价商鞅变法?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1.评价:(1)进步性:顺应历史潮流,集列
15、国变法之长,改革最为彻底;打击了贵族特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刑法严苛,激化社会矛盾。赋役沉重,加重人民负担,也造成民风的堕落。2.成功原因:根本原因:顺应历史潮流和变革的需要;策略得当,态度坚决,取信于民;国君支持(政治保障); 改革全面彻底,措施行之有效。 1.宗法分封制瓦解的体现(1)小宗上升发展,大宗沉沦下降。主要表现:一是王室内部,继承纷争不断,天子地位下降。二是诸侯国内部,大夫专政,互相兼并;贵族没落,平民崛起。(2)传统的世卿世禄制被打破。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尚贤思想流行,人才流动较为频繁,
16、出现许多布衣卿相。各国盛行养士之风,用人唯才,打破了宗法血缘限制。(3)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流行。有计划地打压奴隶主贵族(如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等),以定额的俸禄代替土地分封,分封阶层向编户齐民转变等。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转型 (结合选择性必修) 三、官员选拔 选择性必修1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2.举荐和军功授爵制:(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争霸图强。(2)方式: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四、户籍制度1.起始: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2.秦国: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以五家为“伍”的
17、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簿籍上有登记。五、法律与教化:1.早期:(1)法治:郑国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2)德治:晋国叔向认为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礼仪道德。2.后期:(1)儒家: 主张: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代表:孔子和孟子:“为政以德、节用爱人;实行仁政、轻徭薄赋”;(2)法家: 主张: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代表:商鞅和韩非(“法、术、势;赏罚分明;以法为师、以吏为师”)。 问题探究: 概括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发展历程及评价重农抑商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内涵:政府抑制私商,发展官商,增加
18、政府收益。重农思想比较稳定,变化不大,但抑商政策在不断变化,如汉武帝时期推行过“惠商”原因:农业生产为百姓提供生活资料,为政府提供赋税;巩固统治的需要;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商人流动性大,危害统治。历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的原则,并为此后的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西汉武帝抑制富商,工商专营,明清强化。评价:封建社会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了封建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考点3:孔子和老子(一)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1.思想提出的背景:针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
19、理论主张。2.主要思想:(1)核心:“仁”、“礼。 (2)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3.教育: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4.文献整理: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成为儒家的经典,对文化传承作出重要贡献。5.孔子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的论语当中。(二)老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1.朴素的唯物论: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 “道”,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2.方法论:朴素的辩证法。 事物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3.政治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对现实不满,反对制
20、度束缚。4.观点见于老子一书,分为德经和道经,又称道德经。知识拓展: 道家与道教 作为思想学说,道家以“道”为中心论述哲理,分析宇宙、社会和人的存在;作为宗教派别,道教是以神的崇拜、沟通天人神鬼的仪式、宗教团体组织和思想信仰构成的。考点4:百家争鸣1.背景:(1)经济: 生产力的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2)阶级关系: 阶级关系新变化,旧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士阶层崛起并备受重用(争霸需要)。(3)政治: 诸侯争霸,礼坏乐溃,社会经历大变革,环境相对宽松。(4)教育思想: 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私学兴起私学的兴起。3. 主要派别、代表及主张:4.历史
21、影响:(1)性质: 中国历史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春秋战国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2)影响:当时: 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崛起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利于教育普及;削弱贵族地位,促进社会转型。后世:各家学派为后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奠基,提供封建社会治国理论;彰显古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对世界文化发展也起巨大推动作用。能力提升: 诸子百家思想的相似和不同(1)相似:他们所追求目标上,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2)不同:问题探究: 为何孔子周游列国,却无功而返?而法家成为列国的治国思想?(1)儒家:在当时战乱不断、诸侯争霸的时代,各诸侯国热衷于兼并战争和
22、改革古制,以图自强; 主张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2)法家:提出了变革,与道家的“小国寡民”、儒家的“维护周礼”、墨家的“墨守成规”不同;反对托古,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大转型来说,顺应了统一战争的的潮流。满足了君主加强专制权力的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选择性必修3)1.重视以人为本:周公:敬天保民。孔子:仁者爱人。管子: 顺应民意。孟子:仁政、民贵君轻。2.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3.提出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均有以天下为己任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学精髓。4.
展开阅读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2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