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docx》由用户(wenku818)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 九年级 上册 历史 知识点 考点 复习 温习 提纲 下载 _九年级上册_(部)统编版_历史_初中
- 资源描述:
-
1、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复习提纲第一课 古代埃及一、尼罗河的赠礼地理环境与文明特点(一)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尼罗河流域(二)尼罗河特点: 定期泛滥,形成肥沃土地,被誉为“尼罗河的赠礼”。(四)尼罗河对文明的影响:1.农业繁荣,形成以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2.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3.政治上,促成统一王国的形成,即法老统治二、统一王国与法老统治(一)统一王国的形成: 公元前3100年左右实现初步统一(二)法老统治:1.政治上,法老集军、政、财、神权于一身,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神之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2.经济上,组织修建金字塔等大型工程,反
2、映出法老拥有无限的权力和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三)王权的衰落: 从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规模逐渐缩小,反映出法老权力逐渐衰落。(四)外族入侵与帝国覆灭: 多次遭受外族入侵,先后被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吞并,文明没有延续下去。三、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一)象形文字: 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刻写在纸草和石碑上,内容涉及法律、宗教、文学等方面。(二)金字塔: 法老的陵墓,象征古埃及文明,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三)科学成就:1.天文学: 制定太阳历,观测天狼星与尼罗河泛滥的联系,认识到宇宙是由星体组成的。2.数学: 发展出十进制,精确计算金字塔尺寸和重
3、量,并运用在土地丈量等方面。3.医学: 制作木乃伊,解剖人体,积累了人体解剖学知识。(四)雕刻和绘画: 以国王和贵族为对象,人物表情庄重、严肃。第二课 古代两河流域一、两河之间的文明摇篮地理环境与文明特点(一)地理位置: 位于西亚,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二)两河流域特点:1.洪水泛滥,但不如尼罗河有规律,需人工修建灌溉设施。2.多平原,土壤肥沃,适合农业发展。(三)两河流域对文明的影响:1.形成农业发达、以城市为中心的文明特点。2.政治上,缺乏天然屏障,形成多城邦国家,战乱频繁。二、统一帝国的建立与汉谟拉比法典(一)早期城邦与战乱: 公元前
4、3500年开始,出现许多小国,混战不止。(二)古巴比伦王国的统一: 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治时期达到鼎盛。(三)君主专制: 汉谟拉比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自称“众神之王”。(四)汉谟拉比法典:1.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且保存完好的成文法典,刻在黑色的石柱上。2.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状况。3.体现了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为原则的同态复仇,严酷刑罚与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律特征。(五)古巴比伦王国的灭亡: 汉谟拉比死后,国力衰落,公元前1595年被外族灭亡。三、闪耀在两河之间的文明之光1.楔形文字: 用芦杆或木棒在泥板上刻写符号,
5、呈楔形,可书写多种语言。2.60进制: 沿用至今的计时方法。3.天文历法: 制定阴历,并设置闰月。4.空中花园: 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建于新巴比伦王国时期。5.两河流域的更迭: 古巴比伦之后,还经历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最终被波斯帝国征服。第三课 古代印度一、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一)地理位置: 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二)文明特点:1.公元前23世纪到公元前18世纪,形成发达的城市文明。2.主要城市:哈拉帕、摩亨佐达罗。(三)文明成就: 城市规划井然有序,街道笔直宽阔,垂直交叉,排水系统完善,但文字尚未被释读。(四)文明衰亡: 原因不明,长期不为人知。二、雅利安人的到来与种姓制
6、度(一)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征服印度,建立起许多小国。(二)种姓制度:1.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分为四个等级:(1)婆罗门: 掌管祭祀(2)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3)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4)首陀罗: 从事低贱职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2.此外还有地位最低的“不可接触者”贱民。3.种姓世袭,不同种姓之间不能通婚。三、统一帝国与佛教的兴起(一)孔雀王朝的统一: 公元前4世纪,孔雀王朝基本统一印度,达到鼎盛。(二)文明成就:1.经济繁荣: 农业和工商业发达2.城市发展: 出现首都华氏城等工商业中心(三)佛教的创立:1.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被称为“释迦牟尼
7、”2.产生时间:公元前6世纪3.基本教义:(1)四谛:人生皆苦、苦有原因、苦可消除、消除苦难的途径(2)八正道:正确的见解、意图、言语、行为、生活、努力、思维、禅定4.影响:(1)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主张“忍耐顺从”(2)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四)佛教的传播:1.传播路线:(1)向东传入中国,再传至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2)向南传入斯里兰卡,再传至缅甸、泰国和柬埔寨四、印度文明的影响(一)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印度的佛像艺术影响中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二)对世界的影响: “阿拉伯数字”实际起源于印度,经阿拉伯人传入世界各地。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复习提纲第四课
8、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与文明特点(一)地理位置: 欧洲东南部,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半岛西岸等地区。(二)地理环境特点:1.多山多岛,平原面积狭小,耕地不足,有利于航海业与贸易发展,但不利于形成统一国家。2.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适合发展航海业。(三)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1.政治上:形成独特的城邦制度。2.经济上: 农业不发达,工商业贸易相对繁荣。3.文化上: 受到海洋文明和东方文明影响。二、独具特色的城邦制度(一)城邦概念: 公元前8世纪出现,以一个城市为中心,把周围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 “小国寡民”是其突出特点。(二)城邦居民组成:1.公民: 成
9、年男性公民享有参政、议政、选举和被选举权。2.非公民: 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三)著名城邦: 雅典和斯巴达三、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雅典与斯巴达(一)雅典:1.民主政治: 实行直接民主制,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由公民大会选举官员、审议法律,实行“陶片放逐法”。2.民主政治的利弊:(1)利: 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促进了经济、文化繁荣,使雅典一度成为 200 多个城邦的盟主。(2)弊: 直接民主制容易受煽动,出现“暴民政治”现象,缺乏稳定性。(二)斯巴达:1.寡头政治: 由少数贵族掌权,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公民从小接受军事训练。2.军事化城邦: 公民不参与生产劳动,重视军事力量。四、灿
10、烂的希腊文明(一)文学成就:1.荷马史诗: 反映了古代希腊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2.戏剧:涌现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位悲剧大师,以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二)哲学成就:1.苏格拉底: 强调通过不断提问进行启发式教学,被称为“助产术”。2.柏拉图: 提出“理念世界”学说。3.亚里士多德: 知识渊博,被誉为“百科全书”式学者,强调通过观察和逻辑推理认识世界。(三)雕刻成就:1.代表作品: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等。2.艺术风格:追求完美的人体,刻画人物内心的情感,比例协调,生动逼真。(四)建筑成就:1.代表作品: 雅典卫城、帕特
11、农神庙等。2.艺术风格: 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比例匀称,庄重典雅。(五)奥林匹克运动会:1.产生时间: 公元前776年2.举办地点: 奥林匹亚3.特点:每四年举行一次,比赛期间,各城邦之间所有敌对活动一律停止。4.意义: 增强了各城邦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文化交流。五、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与东西方文化交融(一)亚历山大东征:1.时间: 公元前4世纪2.原因: 马其顿崛起,实力强大,希望扩张领土。3.过程:(1)公元前 334 年,亚历山大率军进攻波斯帝国。(2)历经10 年征战,攻灭波斯,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二)亚历山大帝国的意义:1.加速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推动了新的经济
12、文化中心的兴起,出现了“希腊化”时代。第五课 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一、台伯河畔的兴起地理环境与文明特点(一)地理位置: 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台伯河流域。(二)地理环境特点:1.半岛三面临海,海岸线漫长,有利于航海和商业发展。2.亚平宁山脉纵贯南北,山地众多,适宜发展畜牧业。3.西部地区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宜发展农业。(三)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1.政治上:早期形成多城邦国家, 政治斗争激烈。2.经济上: 农业与畜牧业都比较发达,后来工商业贸易兴起。二、从城邦到共和国:走向强大(一)罗马城的传说:1.建城时间: 约公元前8世纪。2.传说:由一对被母狼哺育的孪生兄弟罗慕路斯和勒穆斯创建,新城以哥哥
13、罗慕路斯的名字命名为“罗马”。(二)罗马共和国的建立:1.时间: 公元前509年2.政治制度:实行共和制,国家权力机构包括:(1)元老院: 由贵族组成,掌握国家决策权。(2)执政官: 主持日常政务,权力相等,任期一年。(3)公民大会: 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三)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平民为争取自身权利进行长期斗争,设立平民保民官, 限制贵族权力,维护平民利益。(四)十二铜表法:1.颁布时间:约公元前 450年2.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债务、家庭、继承和宗教等内容。3.意义:(1)使罗马成文法体系初步形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维护平民利益。(
14、2)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五)扩张与强大:1.公元前3世纪初征服意大利半岛。2.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公元前 264 公元前 146 年)击败迦太基,夺取了西地中海的霸权。3.公元前 2世纪,征服马其顿、希腊等,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三、从共和国到帝国:矛盾与危机(一)奴隶制经济: 罗马共和国对外扩张过程中,奴隶数量剧增,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奴隶主占有大量财富。(二)奴隶起义:1.原因: 奴隶处境悲惨,遭到残酷压迫。2.著名起义: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 73年) ,规模大,影响深远,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三)共和国的危机: 社会矛盾激化,国家陷入内战,军事强人崛起。(四
15、)凯撒:1.公元前 49年率军进入罗马,打败对手,控制了国家政权。2.被元老院任命为终身独裁官。3.公元前44年,被谋杀。(五)罗马帝国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 27年2.建立者: 屋大维,凯撒的养子,战胜对手,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3.政治制度: 元首制,屋大维集军、政、财、教权于一身,实际上是皇帝。(六)罗马帝国的“黄金时代”:1.时间: 2世纪2.疆域: 横跨欧、亚、非三洲,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七)帝国的衰落与灭亡:1.原因: 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奴隶制危机、外族入侵等多种因素。2.灭亡时间:公元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第六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神人同形同性”的希腊
16、神话(一)特点: 内容丰富,体系庞大, “神人同形同性”是其最大特点。(二)影响:1.对西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2.希腊神话中的许多人物、典故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三)重要作品:荷马史诗,内容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是研究古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二、追求理性的希腊哲学(一)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1.智者学派: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2.苏格拉底:(1)提出“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命题,强调道德的绝对性。(2)注重通过对话引导学生思考,形成“苏格拉底方法”,被称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3.柏拉图:(1)苏格拉底的学生,提出“理念世界”的学说。4.亚里士多德:(1)柏拉图的学生,被称为
17、“百科全书式”学者。(2)注重通过观察和逻辑推理认识世界。(二)意义: 对欧洲及世界哲学思想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三、追求完美的希腊雕塑和建筑(一)雕塑:1.代表作品: 掷铁饼者、雅典娜女神像、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等。2.艺术特点: 人体雕像比例协调,姿态优美,表情传神,体现了希腊人追求“完美”的理想。(二)建筑:1.代表作品: 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等。2.艺术风格: 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比例匀称,庄重典雅。3.三种柱式: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四、内容丰富的罗马法(一)发展历程:1.十二铜表法:(1)罗马成文法典的开端,维护平民利益。(2)成为后世罗马法典乃
18、至欧洲法学的渊源。2.罗马法学家对法律的解释和论证3.罗马民法大全:(1)查士丁尼在位时 (527-565) 编纂而成。(2)内容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3)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二)影响: 对近代欧洲及世界各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学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五、希腊罗马文化的特点(一)以人为本:1.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2.反对神权统治,提倡理性主义和世俗生活。(二)理性精神:1.强调理性思考和科学探究。2.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理性分析。(三)注重现实:1.关心现世生活,追求幸福和完美。(四)追求民主:1.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实践。六、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一)为欧
19、洲文艺复兴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二)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复习提纲第七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一、饱经苦难的救世主信仰基督教的兴起和传播(一)背景:1.时间: 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时期。2.地点: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聚居区。3.状况:犹太人长期遭受罗马帝国的压迫和奴役,渴望“救世主”降临,解救他们脱离苦海。(二)基督教的创立:1.创始人:耶稣2.基本教义:(1)宣扬上帝创世说,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2)主张忍受苦难,死后可以进入天堂。(3)倡导“爱人如己”,提倡平等博爱。3.早期传播:主要在社会底层民众中传播,信徒主要是奴隶、贫民和手工
20、业者。(三)罗马帝国对基督教的态度转变:1.早期: 打压和迫害,将基督教视为威胁罗马帝国统治的异端邪说。2.后期:(1)4 世纪末,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国教,承认其合法地位。(2)原因:基督教宣扬忍耐和顺从,有利于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秩序;统治阶级希望利用基督教来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四)基督教的影响:1.促进了罗马帝国晚期社会的稳定,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宗教。2.对欧洲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二、“蛮族王国”的建立与法兰克王国的崛起(一)“蛮族入侵”和西罗马帝国灭亡:1.4世纪起,日耳曼人等“蛮族”不断入侵西罗马帝国。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3.西欧进入分裂割据状态
21、,被称为“蛮族王国”时代。(二)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建立者: 克洛维2.时间: 481年3.扩张:(1)通过武力征服,逐步统一了高卢地区。(2)扩展到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三)克洛维皈依基督教:1.时间: 496年2.原因:(1)稳定统治,缓和民族矛盾。(2)获取教会的支持。3.影响:巩固了法兰克王国的统治基础。三、封君封臣制度中世纪西欧的政治制度(一)形成:1.时间: 8世纪初2.背景:法兰克王国实行土地分封制度,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3.内容:(1)赐地的人被称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被称为“封臣”。(2)封臣必须效忠于封君,封君则
22、要保护封臣。(3)二者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契约性。(二)特点: 等级森严,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依附关系。(三)影响: 构成西欧中世纪政治制度的基础。四、查理曼帝国欧洲封建制度的鼎盛(一)查理大帝:1.8世纪,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2.励精图治,四处征战。3.加强与教会的联系,实行“什一税”制度。(二)查理曼帝国:1.形成: 800 年前后, 法兰克王国的疆域囊括了今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的大部分领土,史称“查理曼帝国”。2.帝国皇帝加冕: 800 年圣诞节,查理被教皇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3.帝国的分裂: 843年, 查理曼帝国分裂,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第八课 西欧庄园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