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4-2025学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梳理:板块二 考点提纲速记-世界现代史.doc

  • 上传人(卖家):风feng866
  • 文档编号:8015460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165.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4-2025学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梳理:板块二 考点提纲速记-世界现代史.doc》由用户(风feng866)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4-2025学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梳理:板块二 考点提纲速记-世界现代史 2024 2025 学年 中考 历史 复习 专题 知识 梳理 板块 考点 提纲 速记 世界 现代史 下载 _历年真题_中考专区_历史_初中
    资源描述:

    1、板块二 考点提纲速记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41918年)1.原因:(1)根本原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 具体原因: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核心三国同盟1882 年,由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核心三国协约20世纪初,英国分别与法国、俄国缔约。(3) 导火索: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即普林西普刺杀事件。 (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会造成一定的威胁)2.爆发的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3.重大战役:1916年,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德国从此陷入被动。4

    2、.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5.性质:西方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而发动的一场帝国主义战争。6.影响:给人类造成深重灾难和破坏。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7.启示:反对霸权,维护和平;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珍惜生命,关爱人类命运。二、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1.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的关系。(1) 概况: 1919年16月; 法国巴黎凡尔赛宫; 英、法、美操纵和会。(2) 目的:清算战败国,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3) 实质:

    3、 分赃会议。(4)结果:1919年6月,签订凡尔赛条约(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内容: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东岸 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德国陆军的人数;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目的)。(5)影响:条约对德国惩治过严,引发德国民众不满,为二战爆发埋下祸根。条约出卖中国的主权,引发了中国五四运动,中国代表拒绝在条约上签字。(启示:弱国无外交; 落后就要挨打; 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2.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

    4、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1) 时间、地点: 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 (2)结果:1922年2月,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九国公约(针对中国问题)。主要内容:标榜尊重中国主权、独立,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 “机会均等”的原则(美国提出 )。影响: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但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评价:(1) 基本上完成了战胜国对世界的重新瓜分及相互关系的调整,构建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体系隐藏着难以克服的新老矛盾,缺乏制止战争的体制和手段,仅维持了不到20年的和平。三、第二次

    5、世界大战 (19391945年)1.背景: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2.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3.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入侵苏联。主要战役: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4.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5.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6.转折点:1942年7 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7.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

    6、6日,美、英等盟国军队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8.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在苏联雅尔塔召开。美、英、苏三国首脑参加。(1) 内容: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2) 影响: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观点:只有团结抗敌,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1)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2)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

    7、本正式签署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影响及启示(1)性质:是一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2)影响: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3) 启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国与国之间加强合作与沟通;通过对话或谈判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争端。【总结归纳】两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间形成标志格局演变维护工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920年成立国际联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会议两极

    8、格局1945年成立联合国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苏联解体多极化趋势联合国四、美苏冷战 (19471991 年)1.背景: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企图称霸世界。苏联认为美国是其潜在的防御对象。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差异。2.冷战的全面展开:两大阵营的对峙(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1)政治:(美国)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苏联)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2)经济:(美国) 1947 年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苏联) 1949年建立

    9、经济互助委员会。(3)军事: (美国)1949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苏联)1955年,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补: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1.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万隆精神:是指会议体现的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2.“非洲年”: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3.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

    10、斗争:1999年年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五、联合国与世界贸易组织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联合国(政治多极化趋势):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1) 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联合国秘书处等。(2)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2.世界贸易组织 ( 经济全球化) : 1995年1月1 日成立。 (1) 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2) 中国于2001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3)作用:其成员

    11、的关税水平普遍降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内容: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2.影响: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人民的理论,是实践的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1871 年巴黎公社运动国际歌:欧仁鲍狄埃作词,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三、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概况: 列宁领导

    12、, 1917年11月7日, 起义者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冲进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历史意义:(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2)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 年) :为发展生产和纠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1) 内容: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商业:实行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经济; 分配: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2)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

    13、经济稳步发展。注: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2.斯大林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事件特点与成就 ( 影响)弊端20世纪2030年代苏联工业化:执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 1937年)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成就: 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片面发展重工业,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导致经济体制日益僵化20 世纪30年代初农业集体化运动特点: 消灭富农运动。成就: 基本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违背了自愿原则和经济规律, 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1936年

    14、苏联新宪法的颁布特点: 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影响: 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观点1: 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 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观点2: 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实事求是。论据: 新经济政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经济上,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4.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改革 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时间20世纪五六十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内容发动垦荒运动, 广种玉

    15、米;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取消苏共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影响打开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闸门导致苏联解体(1991 年年底)局限性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苏联模式启示社会主义改革要符合客观规律, 符合国情;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 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维护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5.苏联解体: 1991年年底。(1) 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2) 影响: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对峙局面结束。第三单元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演变一、美国 ( 国别史)1.实现了国家

    16、独立: 1775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华盛顿2.维护了国家统一: 18611865年, 美国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2年)、林肯(第16任总统)3.美国成为经济强国: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4.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1)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2) 概况: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3)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5.罗斯福新政(1933年开始实施)观点: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论据:1978年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罗斯福新政; 公私合营,赎买政策。(1)目的:

    17、应对经济大危机。(2)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3) 内容: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 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4) 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5)影响: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积极

    18、拓展世界市场; 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国家干预经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发展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 黄金时代;20世纪708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二、欧洲联盟的建立与发展: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1.背景: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2.步骤 ( 过程)(1) 经济联合: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六国组建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又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组

    19、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即欧盟的前身)。(2)政治经济联合:1993 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3)货币一体化: 2002年, 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开始使用统一的货币欧元。三、日本的崛起1.大化改新:646年开始,大化改新,学习唐朝,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2.明治维新:1868年开始,明治维新,学习西方,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强国(1)措施: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2)表现:1968 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2

    20、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3)内因: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重视教育和科技; 贸易立国。外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美国的民主化改造; 美国对日本的扶持。观点1:改革是强国之路。观点2:制定政策要依据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观点3:创新是一个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观点4:正确的政策能推动国家的发展。论据:苏联新经济政策;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苏联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过时, 一些地方发生叛乱遭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阶级矛盾尖锐, 经济受损严重“文化大革命”刚结束,国家经济处在

    21、崩溃的边缘, 工作中心亟待转移内容从本国国情出发,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涉及农村和城市, 目标是实现经济体制的改变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成就巩固了工农联盟, 有利于经济恢复, 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是依照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举, 使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相同点都是在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出现的;都巩固了本国的政权;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都是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都是在维护基本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都把市场与计划有机结合, 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手段9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4-2025学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知识梳理:板块二 考点提纲速记-世界现代史.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1546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