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中考《基础知识记背册》地理.docx

  • 上传人(卖家):最好的沉淀
  • 文档编号:8009941
  • 上传时间:2024-10-16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1.58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中考《基础知识记背册》地理.docx》由用户(最好的沉淀)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基础知识记背册 中考 基础知识 记背册 地理 下载 _一轮复习_中考专区_地理_初中
    资源描述:

    1、( 一) 认识全球主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第二节地球在宇宙中 1第一节地球自转第二节地球公转第一节自然环境主题二地球的运动 1 2主题三地球的表层 2课时 1  陆地和海洋课时 2  天气与气候 2 3第二节人文环境 5课时  居民与文化 5( 二) 认识区域主题四认识世界第一节认识大洲  6课时亚洲 6第二节认识地区  6课时 1东南亚  6课时 2中东( 西亚) 7课时 3欧洲西部  7课时 4撒哈拉以南非洲  8课时 5极地地区  8第三节认识国家9课时1日本9课时2印度(南亚

    2、)10课时3俄罗斯 11课时4澳大利亚 11课时5美国.12课时6巴西.13主题五认识中国第一节认识中国全貌13课时1 中国的疆域.13课时2中国的人口与民族.15课时3地形、地势与气候15课时4河流与自然灾害17课时5中国的自然资源.18课时6中国的经济发展20第二节认识分区.21课时1中国的地理差异.21课时2 :l七京市24课时3东七二省24课时4黄土高原.25课时5长江三角洲地区25课时6珠江三角洲、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26课时7台湾省.26课时8塔里木盆地27课时9 三江源地区28(三)地理工具与地理实践第一节地球仪28第二节地图.29( 一) 认识全球主题一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一节 &

    3、nbsp;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已背打勾1.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 371 千米,最大周长( 赤道) 约 4 万千米,表面积约 5. 1 亿平方千米。第二节  地球在宇宙中 已背打勾3. 地球的宇宙环境【2022 年版课标新增】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和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地球属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中地月系的一颗行星。4.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2022  年版课标新增】(1) 太阳系中已知有 8 颗行星。 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           &nbs

    4、p;           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相对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自身条件: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变化幅度小;日地                                                   &nb

    5、sp;                                          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液态水资源的存在;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呼吸的大气。主题二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自转 已背打勾1. 方向与周期: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 约 24 小时)。2.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    

    6、                   西落、一天中物影长短的变化等。1第二节地球公转口巳背打勾地球公转与二十四节气示意图(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1. 方向与周期: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周期为一年(约365天)。2.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划分、一年中物影长短的变化等。(1) 四季划分:以北半球为例,3月5月为春季,6月8月为夏季,9月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南半球季节划分与北半球相反。(2) 五带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厮之间为温带(北温带、南温带);极圈内为

    7、寒带(北寒带、南寒带)。主题三地球的表层第一节自然环境J课时1陆地和海洋1. 海陆面积占比:大致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口已背打勾2. 七大洲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3. 大洲分界线(1)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2)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4)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5)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4. 四大洋面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 四大洋的特点:太平洋是世界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大洋;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形状略呈“S”形;印度洋全部

    8、位于东半球;北冰洋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大洋。6.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填海造陆)。7.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8. 板块运动特点与运动方式: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室,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1) 碰撞挤压:在陆地形成山脉,在海底形成海沟。(2) 张裂拉伸:易形成裂谷或海洋。9.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J课时2天气与气候1. 气溫的日变化:一天中,午后2时(14时)前后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气温最低。2.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3

    9、4低;海洋上3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相反。3.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 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位置)。(2)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千海洋,内陆地区气温高千沿海地区,冬季相反(海陆位置)。(3) 高山、高原地区气温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气温低,大致规律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 6C(地形因素)。4.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1)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位置)。(2)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海陆位置)。(3)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5. 影晌气候的因素:纬

    10、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6.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气候资料图特征全年高温全多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燥全年炎热干,降水稀少类型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续表气候资料图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溫多同,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均匀冬冷夏热,干旱少雨,降水集中在夏季第二节人文环境 J课时居民与文化 1.人口分布巳己背打勾(1)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和平原地区等。(2)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

    11、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2. 人口问题(1) 人口增长过快:产生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压力增大、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2) 人口增长过慢;产生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老龄化加重等问题。3. 三大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4. 世界的语言: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分别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5. 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6. 聚落: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5充足、气候湿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易形成聚落。7. 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降水影响

    12、屋顶坡度,气温影响墙体厚度,地形、气候影响民居样式,地形、水文影响民居选址等。(二)认识区域主题四认识世界第一节认识大洲J课时亚洲口已背打勾1. 地理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2. 地形、地势: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起伏大。3. 气候: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广布。4. 河流:多发源千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5. 亚洲的特征: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6. 地理分区: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6个地区。第二节认识地区J课时1东南亚口巳背打勾

    13、1. 地理位置:地处亚洲东南部,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2.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要道”。63. 中南半岛地势特点:地势北高南低,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4. 气候: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多雨。5. 主要河流:涓公河是中南半岛最大、东南亚最长的国际性河流,在中国境内被称为澜沧江,注入太平洋。6. 物产:湿热的气候条件,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天然橡胶、蕉麻、椰子等),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7. 城市、人口分布

    14、: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该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J课时2中东(西亚)1. 地理位置:地处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地处”三洲五海之地”。2. 地形: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3. 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4. 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海水淡化、修建储水塔、发展节水农业。5. 石油分布和运输要道: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好望角、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输往欧洲西部、东亚和北美洲。6. 人种和语言:世界上阿拉伯人主要聚居的地区之一,居民大多属白色人种,通用语言

    15、为阿拉伯语。7. 宗教: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居民大部分信仰伊斯兰教。J课时3欧洲西部1. 地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酉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2. 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地势南北高、中间低。73.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大西洋沿岸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4. 河流:多瑙河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注入黑海;莱茵河航运价值高,注入北海。5. 农业:主要发展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适宜多汁牧草生长;地中海沿岸适宜葡萄、橄榄等作物生长。6. 旅游资源:法国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英

    16、国佳敦塔桥、白金汉宫;挪威峡湾风光;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场;意大利罗马古斗兽场、威尼斯“水城”。J课时4撒哈拉以南非洲1. 地理位置:赤道横穿中部,大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西濒大西洋,东濒印度洋,东北临红海。2. 地形、地势: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3. 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气候大致以乔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其中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4. 河流:尼罗河是世界最长的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刚果河是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5. 经济: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6. 矿产资

    17、源: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晕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7. 人口与人种: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以黑色人种为主,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J课时5极地地区1. 地理位置:北极地区被亚洲、欧洲、北美洲二大洲包围,主要位于北极圈(66.  5N)以北;南极地区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8包围,主要位于南极圈(66.5S)以南。2. 海陆分布:北极地区以海洋(北冰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南极洲)为主。3. 气候(1) 北极地区气候严寒,降水较南极地区多,多暴雪。(2) 南极地区酷寒、干燥、烈风,有“冰雪高原”“白色荒漠” “风库”之称;由千海拔高,地表被冰雪覆盖范围大,南极比

    18、北极更为寒冷。4. 代表动物:北极地区北极熊;南极地区企鹅。5. 人口:北极地区有常住人口,原住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和拉普人;南极地区无常住人口。6. 我国极地科考站:北极地区黄河站;南极地区长城荎、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罗斯海新站(在建)。7. 极地科考最佳时间:暖季(南极地区每年11月次年3月,北极地区每年的7月9月)有极昼现象,便于进行科学考察。 8.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措施:各国加强合作,保护极地环境;在极地地区科考、旅游时应将生活垃圾带走,不乱捕滥杀极地动物;使用清洁能源,绿色出行。第三节认识国家课时1日本口巳背打勾1. 地理位置:位千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西濒B本海。2. 领土组成:由北

    19、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一些小岛组成。3.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4. 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海9洋性特征明显;夏秋时节,西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台风多发。5. 河流: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6. 板块位置与地质灾害:H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富士山是H本最高峰,也是一座活火山。7. 工业区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濒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8. 工业特点:由于地域狭小,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依赖进门,工业制成品大翟销往海外,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经济对外

    20、依赖性强。9. 人口、城市与文化:日本地狭人稠,东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J课时2印度(南亚)1. 地理位置: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地处中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其中部。2. 地形、地势:分三大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南坡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地势南北高、中间低。3. 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显著,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4. 季风: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导致旱滂灾害频发,农业产量受其影响,粮食产晕很不稳定。5. 农业: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之一,水稻和小麦产最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上黄麻、棉花和茶叶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6. 工业(1)

    21、服务外包产业: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班加罗尔是印度软件外包产业的发源地,被称为印度”硅谷”。(2) 工业中心:加尔各答麻纺织中心;孟买棉纺织中心;班加罗尔电子工业和新兴工业中心。10J课时3  俄罗斯1. 地理位置:东临太平洋,西濒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同时也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国家。2. 国土特征: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3. 地形、地势(1) 特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2)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4. 气候:以温带大陆

    22、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5. 河流: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6. 资源: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被称为“世界加油站”。7. 铁路分布:俄罗斯铁路分布不均,西密东疏;欧洲部分铁路网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亚洲部分铁路线稀疏,主要分布在南部。8. 工业: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薄弱,消费品制造业相对滞后。 J课时4澳大利亚1. 地理位置:西濒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南回归线从中部穿过。2. 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大分水岭)。3. 气候: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呈半环状

    23、分布,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4. 河流:墨累河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是溃大利亚最大的河流,11向西南注入印度洋。5.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之称。6. 动植物资源:有袋鼠、鹏鹊、树袋熊(考拉)、鸭嘴兽、桉树和金合欢树等多个特有物种,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7. 农牧业:农牧业发达,形成粗放牧羊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三大牧羊带,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扯均居世界首位,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8. 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的东南沿海地区。J课时5美国1. 地理位置:跨寒

    24、、温、热三带,主要位于北温带;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北接加拿大,南与墨西哥接壤,濒临墨西哥湾。2. 领土:由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以及1个特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构成。3. 地形、地势: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平原(中央平原、大平原),西部山地(主要为科迪勒拉山系    世界上最大的山系);地势东西高、中间低。4.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5. 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为美国最大的河流和世界第四长河,干流自北向南注入墨西哥湾;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6. 农业特点:机械化、商品

    25、化和地区生产专业化程度高。7. 高新技术产业: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12J课时6巴西1. 地理位置:绝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2. 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南部为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北部为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南高北低。3. 气候:亚马孙平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4. 河流:亚马孙河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5. 农业: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被誉为咖啡王国”。6.

    26、人口和人种: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混血种人数量多。7. 热带雨林的作用与保护措施(1) 作用: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供生物生存空间;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被称为“地球之肺。 (2)保护措施:采取全球合作模式,提高居民环保意识;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健全法律法规,建立雨林保护区等。主题五认识中国第一节认识中国全貌口已背打勾J课时1  中国的疆域1. 地理位置: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南北跨纬度广,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132.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 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适宜进行多

    27、样化农业经营;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地区,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适宜人们生产、生活。(2) 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对外交往;东部降水充沛,有利于发展农业;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邻国多,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3. 海陆兼备的大国(1) 领土四至点:东至点  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西至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北至点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南至点  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2) 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多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达1. 8万多千米,陆地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3) 邻国:我国

    28、共有14个陆上邻国,与6个国家隔海相望(与朝鲜、越南既陆上相邻,又隔海相望)。(4) 濒临的海域与内海: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战海为琼州海峡和渤海。4. 我国的行政区划(1) 我国行政区划分:省、县、鱼三级;共卫个省级行政区,包括卫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2) 省级行政区简称:京津沪、黑吉辽、内蒙古、晋陕甘;青新14宁、冀鲁豫、苏浙皖、湘鄂赣;川黔滇、桂粤闽、藏琼渝、港澳台。 J课时2中国的人口与民族1. 人口(1) 分布特点: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大致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2) 我国的人口问题心人口增长过快会引起生态破坏、就

    29、业困难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会引起劳动人口不足、人口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3) 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长期均衡发展,我国自2021年起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二个子女的政策。2. 民族(1) 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汉族遍布全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2)少数民族之最: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分布最广的是回族;少数民族种类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J课时3地形、地势与气候1. 地形: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山地和盆地为主。2.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

    30、梯状分布;第一、二级阶梯以昆仑山脉一祁连山脉一横断山脉为界;第二、三级阶梯以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界。3. 主要地形区(1) 四大高原:青截高原(“世界屋脊,海拔最高,冰川广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内蒙古高原(地势15平坦,草原广阔)、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2)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柴达木盆地(海拔最高)、四川盆地(紫色盆地)、准噶尔盆地(纬度最高)。(3)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地”)、华北平原(春旱严重)、长江中下游平原(“鱼米之乡”)。(4) 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面积最大)。4. 主要山脉及走向(1) 东西走向:天山山

    31、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岭等。(2) 南北走向:横断山脉、贺兰山、六盘山等。(3) 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等。(4)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小兴安岭等。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我国与尼泊尔交界处)。5. 我国的气候(1) 气温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因素;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地形因素。(2) 温度带: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寒溫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蕨高原区。(3) 降水分布: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空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4)

    32、干湿地区及分界线CD湿润区(水田)与半湿润区(旱地)分界线:800毫米年等降水晕线。半湿润区(旱地)与半干旱区(草地)分界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16半干旱区(草地)与干旱区(荒漠、戈壁)分界线: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5) 我国年降水盐最多的地区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察;我国年降水扯最少的地区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6)气候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7)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8) 气候类型分布: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广布,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是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J课时4河流与

    33、自然灾害1. 内、外流区分界线:大致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2. 外流河的分布及水文特征: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河流流星较大,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汛期多在夏季。3. 内流河的分布及水文特征: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流量小、汛期短、有断流现象。4. 长江(1) 概况:发源于青截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最终注入东海,径流量大,含沙最较少,汛期在夏季。(2) 分界点: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3) 各河段特征心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

    34、能资源丰富,有“水能宝库”之称;水利枢纽众多,其中最大的是三峡水利枢纽。中下游:江阔水深,航运价值高,有“黄金水道”之称。17(4)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心问题: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中游泥沙淤积、洪滂频发;下游围湖造田、水污染严重等。治理:上游退耕还林还草,营建防护林;中游疏浚航道,防灾减灾;下游退耕还湖,防治水污染,加强流域生态建设等。5. 黄河(1) 概况:发源千巴颜喀拉山脉北麓,是我国第二长河和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有结冰期和凌汛现象,最终注入渤海。 (2)分界点: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桃花峪。(3) 各河段特征小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小浪底是黄河

    35、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急剧上升。下游: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易形成“地上河”。(4) 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CD问题:上游草场退化、荒溃化严重、有凌汛现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水患严重。治理: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恢复植被,减少泥沙下泄;在下游修堤筑坝,加固黄河大堤,及时疏浚河道。6. 自然灾害的分类(1) 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捞、台风、寒潮、沙尘暴等。(2) 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J课时5中国的自然资源1.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种类齐全,分布不均,人均占有置少。182. 自然资源

    36、的分类: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阳光、森林、风能、水和水能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包括煤炭、石油、铁矿等。3. 水资源(1) 总体特征:时空分布不均,人均占有量少。(2) 具体分布及应对措施心空间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措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引汉济渭等工程)。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措施:兴建水库,如二峡)。(3) 南水北调:东线从长江下游的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一路向北,抵达山东、天津;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缓解北京、天津等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西线是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上游,缓解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4. 土地资源(1) 基本特征: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但人均占有晕小

    37、;耕地比重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2) 某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3)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叩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丘陵、盆地地区(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以旱地为主,以南以水田为主)。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地区,是我国分布最广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干旱、高寒区。5. 海洋资源(1) 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2) 著名海盐盐场:长芦盐场(我国最大的盐场)、淮北盐场、19布袋盐场和莺歌海盐场。 J课时6中国的经

    38、济发展 1.农业(1) 主要作物CD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南方地区),小麦(北方地区)。主要经济作物:花生、棉花、玉米、甜菜、大豆(北方地区)、油菜、甘庶、相橘(南方地区)。(2) 三大林区:东北林区(天然林)、西南林区(天然林)、东南林区(人工林)。(3)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牧区(细毛羊)、青海牧区(秏牛)、西藏牧区(牛毛牛)。(4) 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分界线:与400毫米年等降水最线大致重合;以东为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西为畜牧业区,其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5) 我国农业发展方向:走科技强农之路,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

    39、国迈进。(6)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2. 工业(1) 我国工业区的整体分布特点:东密西疏,总体呈现沿江、沿海、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2) 四大工业基地及特点:辽中南工业基地(著名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某地);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3) 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20聚地,发展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和人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带。3. 交通运输业(1)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心运距远、贵重

    40、急需扯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公路运输。大宗笨重货物,且距离较远的,一般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石油、天然气等液体、气体或固体粉未状货物,适宜选择管道运输。(2) 我国高铁路线分布特征:地区分布不均,东密西疏。 (3)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心南北向铁路干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京广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东西向铁路干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第二节认识分区巳己背打勾J课时1  中国的地理差异1.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大致与1月0 C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水田与旱地、温带

    41、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区与半湿润区、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2.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2) 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致以大兴安岭长城一线为界,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段一致。21(3)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为界。3. 北方地区(1) 位置: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2)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3)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4) 河流及水文特征:长城以南主要河流有黄河、

    42、淮河等,河流水位变化较大,含沙最大,结冰期较短;长城以北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等,河流水量大,含沙量小,结冰期长。(5) 农业:以旱作农业为主,作物熟制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一年一熟,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等,主要糖料作物为甜菜。4. 南方地区(1) 位置:位千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2) 地形、地势: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大概呈现西高东低的特点。(3) 气候: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雨热同期。(4) 河流及特征:主要河流有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含沙量小,汛期性一无结冰期。(5) 农业

    43、:以水田农业为主,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油料作物为油菜,主要糖料作物为甘荒;(6) 资源:矿产资源相对匮乏,水能资源丰富。5. 西北地区(1) 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22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地区。(2) 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3) 气候: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4) 河流:河流稀少,以内流河为主多为季节性河流,河流补给水源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为主。(5) 自然景观:受降水影响,地表景观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6) 农业:以绿洲农业和灌溉农业为主

    44、,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的山麓地区;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有河水、地下水等水源灌溉的地区,如我国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7)畜牧业:草场广布,形成了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6. 青截地区(1) 位置: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南至国界。(2)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地形区是青裁高原。(3) 气候:自然环境特征高寒,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冬寒夏凉,年温差小,B温差大。(4) 河湖: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湖群密布。(5) 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分布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雅鲁裁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主要的农作物为喜温凉的青猓、小麦和豌豆等。(6) 畜牧业:主要有西截牧区和青海牧区两大高寒牧区;主要畜种有秏牛(“高原之舟”)、藏绵羊、藏山羊等。(7) 自然资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等资源丰富。23(8) 人文环境:以藏族为主,当地居民喜食稽耙和酥油茶,传统服饰为藏袍。课时2北京市1. 位置:位于太行山余脉以东、燕山以南,华北平原的西北部。2. 地形、地势: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3. 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4. 河流:主要河流有永定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考《基础知识记背册》地理.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8009941.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