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资源套餐包)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课件+学案+同步测试(4份).rar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学案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学案(1)学习重点(1)学习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2)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来源:学.科.网 Z.X.X.K(3)学习提纲(3)学习提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 ,珠江 。包括 、等市的全部和 、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形成原因以发展 为主导,发展迅速,分布具有 性 (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进程特点 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形成以 (广州)为中心的 和城镇高度密集的 体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一是 。城镇人口比重高达 。二是 。三是 。四是 。二、工业化对珠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工业化进程夯实基础阶段来源:稳步发展阶段来源:来源:存在问题解决措施20 世纪 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 、和 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 的多种 和制造业,形成了以 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 世纪 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和 ,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速度保持较高水平 不足,有限发展泛珠江三角 洲 经 济区,扩大经济腹地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1.工业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2工业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 。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 ,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3工业化加速了 和 的转变。现代化的 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过度密集、严重、偏低等。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城市问题产生原因一、城镇密集,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二、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四、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五、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测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测试同步测控同步测控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 12 题。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政策优势突显A BC D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 35 题。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2001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2001 年已经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 1993 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 BC D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6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1:2011 年 11 月 8 日,泛珠三角区域“92”人才服务合作第十二次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出席会议并致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副巡视员段德亮、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副主任陈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还签署了进一步推动泛珠三角区域人才网联盟建设合作协议。材料 2:“泛珠三角”略图。材料 3: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1)“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2)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3)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4)“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_。(5)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6)“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_。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一、选择题中国投资特约撰稿 马晓河时间:2012 年 1 月 10 日 9 时 31 分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化实现的,通过大力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连续保持了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当前和今后原有发展动力机制遇到了严峻挑战,必须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源泉,这就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中区别对待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据此完成 13 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经济发展较早的区位条件包括()地处沿海地区靠近香港、澳门工业基础条件好科技发达临近石油产区中东地区ABC D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属于环境污染的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森林锐减水土流失A BC D读图回答 45 题。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来源: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4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5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 67 题。6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A BC D7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是()A国家政策 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2012 年伊始,民工荒再次来临。第一财经日报春节期间调查发现,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民工的激烈竞争。根据资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89 题。8“民工荒”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民工荒将使企业倒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脚步B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面积倒闭,进入经济萧条阶段C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小D民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9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012 题。材料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80 年的 25.845.528.9 发展为 1994 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材料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1019802005 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1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早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港、澳等发达地区的最佳经济辐射带上抓住了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外资地租较低廉,劳动力丰富A BC D1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来源:.ComA BC D13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轻工业和微电子工业不发达,严重制约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发展B该地区正在以广州为基地,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D不久,中山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石化、钢铁和造船基地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4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较多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3)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4)最近几年,图中两条河流口附近出现咸潮,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5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1: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面积为 1200 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 650 平方公里。国务院批复文件明确提出: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要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材料 2:重庆 1998 年2008 年的城镇化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布表。三次产业贡献率来源:年份城镇化率来源:学&科&网 Z&X&X&K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832.64.836.259.0199934.30.859.539.7200035.62.955.541.6200137.44.451.444.2200239.96.854.039.2200341.96.058.235.8200443.55.857.936.3200545.25.450.144.5200646.76.856.550.3200748.36.857.335.9200849.995.056.938.1(1)促进我国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河流 B资源C地形 D气候(2)据材料 2 显示,对重庆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是_;重庆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是_;从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布局图中可看出,两江新区的建设将会首先导致数值明显上升的是()A第一产业贡献率 B第二产业贡献率C第三产业贡献率 D城镇化率(3)重庆市设立新城区的原因是什么?同步测控同步测控答案:1.C2.A解析:在工业化推进的第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但进入第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答案:3.D4.A5.A解析:第 3 题,由图上可以看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情况,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引起的。第 4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第 5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外来投资。答案:6.(1)香港: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资源、能源短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2)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答对其中两项即可)(3)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4)四川、贵州、云南(5)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具有政策体制优势;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6)大大扩展了香港的经济腹地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优势、方向和区域合作的原因及意义等。第(1)题,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应从劳动力、资源、能源、资金、交通、科技等角度分析。第(2)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第(3)题,据图可知、地区分别为珠三角地区和贵州,其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应从体制、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角度比较。第(4)题,识记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区包括的省区。第(5)题,“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从区位、政策、资源、劳动力等角度考虑。第(6)题,“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可以扩展香港的经济腹地。课时作业课时作业答案:1.D2.C3.A解析:第 1 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第 2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得到更快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但其工业基础、科技实力均逊色于长江三角洲。第 3 题,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答案:4.D5.A解析: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外资驱动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比较典型。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大城市扩散驱动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答案:6.B7.A解析:本题组考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解题关键是明确影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在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一是城镇人口比重大,二是城镇数目多,分布密度大,三是城镇经济实力较强,四是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答案:8.A9.C解析:第 8 题,民工荒使廉价劳动力企业生存受到影响,促使一部分企业倒闭,加快企业升级转型,A 项正确;我国东部企业有自己的优势,还有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不可能进入经济萧条阶段;东部的经济被迫升级转型,会进一步加大东西差距;而我国人口总数多,要继续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第 9 题,民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提高工资水平来吸引劳动力人才,而要创造效益,不会在科技上进行大投入,科技投入风险大,民营企业投入的意愿不强;因此选择 C 项。答案:10.A11.D12.D解析:第 10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始终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第 11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应从地缘优势、国家政策等方面去考虑。第 12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解析:13.选 B。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正在以广州为基础,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答案:14.(1)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2)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3)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调配工程。(4)咸潮出现的时间是降水较少的冬春季节;这两个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大。目前解决咸潮的最有效措施是从上游调水,引淡压咸,从长远来看还应该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产业,同时应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同时考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的差异。对不同区域特征进行比较,首先要抓住各区域特征,其次要明确区域差异及产生原因。答案:15.(1)A(2)第二产业持续提高D(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在其发展中,人口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发展空间不足,这一切都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分散产业和人口,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都会进行新区建设。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的新闻考查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解答时应注意重庆的位置,其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从材料 2 中可看出第二产业在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此也可以分析出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标准解读(1)标准解读1)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业活动转型;在此过程中,既包含着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扩展,甚至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事实上,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步上升,伴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性状转化的过程。2)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国土大小、人口的多寡、历史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在我国,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近年城市化发展最快而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是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可以看清这种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 1%,人口约占全国的 5.9%。东部沿海是大的经济带,沿长江又是一条大的经济带,长江三角洲正好是这两者的交汇点,这是区位方面的优势。该地区 2000 年的 GDP 占全国的 17.2%,2002 年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国的 21。可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约已达到 40,15 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泰州、舟山之外,均已达到中心城市规模,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甚至开始出现城市郊区化的现象(上海市正在对郊区的 100 个城镇进行统一规划,到 2020年,外环线外郊区人口约 800 万,其中 600 万为城镇人口)。拥有 2500 年历史的古城苏州今非昔比,“保留中心、发展两翼”的发展原则和正在规划的跨越金鸡湖发展方案,既保护了历史古城,又高速发展了现代经济。杭州则把萧山作为了其战略发展的后备地,向钱塘江南岸拓展,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常州市向北拓展,把滨长江的武进纳入市区,使常州由内陆城市变为临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可以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密集、中小城镇发育充分的“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沪宁杭公路、铁路和大运河沿线的 9 个城市基本连接成片,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这个都市群以上海为龙头、与全球互动,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实力雄厚,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已初具框架,“区域城市网络”正在浮现,共同构成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城市地区。3)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办法。其中包括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并把绿化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的排放;等等。关于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可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耗水的经济部门,以减少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用水的管理;等等。关于就业问题,要把握好城市化发展的度,尽可能地做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充分就业。4)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可按照“课标”所提出的“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组织、指导学生展开相关的社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或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2)教学重点(2)教学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3)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4)教学方法(4)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组织讨论法。二、知识结构二、知识结构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说出城市化的概念与标志、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转变为城市或城镇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各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城市化标志: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最重要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工业化:工业化:所谓工业化即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关系:关系:相互促进【课文引领】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P66 图 235、236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P66 图 235、236由哪三条河流冲积而成?(东江 北江 西江)位于我国哪个方位?(南部沿海)由哪几个地级市组成?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的全部和惠州、肈庆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澳门。土地面积:约 4.2 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的 23%【活动】P6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这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发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3、新增加的城市有:四会市、从化市、增城市、高要市、东莞市、惠阳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形成原因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进程特点城乡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形成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阅读】P6465 页,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活动】P65 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很受消费者欢迎,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届全国前列。2略。【阅读】P66 页学习本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其内容:深圳的位置: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的政策(政治)、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内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也是经济放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阅读】P66“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本则阅读材料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三方面介绍了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工业化进程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来源:学.科.网存在问题解决措施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活动】P68“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我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形式之一。补偿贸易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通常是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主要特征:“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或现汇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阅读】P69 页 汹涌的“民工潮”汹涌的“民工潮”含义形成原因流向目的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人员流动农村珠江三角洲务工、经商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阅读】P66 页“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城市问题产生原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城镇密集,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珠江水质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酸雨现象严重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活动】P7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影响社会治安;产生贫困问题等。2(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3)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向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最终把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群建成一个“最具活力的大规模科技中心”和“新经济时代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旗舰”,构筑新经济时代珠港澳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区域。3如果在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较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解决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如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占有大量耕地,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水源、土壤,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垃圾占用土地等,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领域。但是城市化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城市周围形成了面向城市这一市场的郊区农业。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逐渐代替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四、板书提纲四、板书提纲导言: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 2 个阶段。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3.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存在问题。2.解决措施。五、教后感五、教后感三、知识链接三、知识链接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 年1990 年以后问题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 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影响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活动】P6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这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发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3、新增加的城市有:四会市、从化市、增城市、高要市、东莞市、惠阳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活动】P65 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很受消费者欢迎,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届全国前列。2略。【阅读】P66 页,学习本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其内容:深圳的位置: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的政策(政治)、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内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也是经济放益最好的城市之一。【活动】P68 页参考答案:主要特征:“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或现汇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阅读】P69 页 汹涌的“民工潮”汹涌的“民工潮”含义形成原因流向目的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人员流动农村珠江三角洲务工、经商【活动】P7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影响社会治安;产生贫困问题等。2(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3)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向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最终把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群建成一个“最具活力的大规模科技中心”和“新经济时代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旗舰”,构筑新经济时代珠港澳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区域。3如果在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较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解决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如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占有大量耕地,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水源、土壤,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垃圾占用土地等,影响农村的生产、
收藏
编号:800511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894.07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10-12
2
文币
- 资源描述:
-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学案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学案(1)学习重点(1)学习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2)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来源:学.科.网 Z.X.X.K(3)学习提纲(3)学习提纲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 ,珠江 。包括 、等市的全部和 、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 、。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形成原因以发展 为主导,发展迅速,分布具有 性 (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进程特点 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形成以 (广州)为中心的 和城镇高度密集的 体系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一是 。城镇人口比重高达 。二是 。三是 。四是 。二、工业化对珠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工业化进程夯实基础阶段来源:稳步发展阶段来源:来源:存在问题解决措施20 世纪 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 、和 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 的多种 和制造业,形成了以 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 世纪 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 和 ,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速度保持较高水平 不足,有限发展泛珠江三角 洲 经 济区,扩大经济腹地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广东、四川、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1.工业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2工业化加速了 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 。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 ,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3工业化加速了 和 的转变。现代化的 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过度密集、严重、偏低等。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城市问题产生原因一、城镇密集,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二、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四、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五、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测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同步测试同步测控同步测控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 12 题。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政策优势突显A BC D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 35 题。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2001 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2001 年已经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从 1993 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 BC D5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A外来投资B个体私营企业发展C乡镇企业发展D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建立6根据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1:2011 年 11 月 8 日,泛珠三角区域“92”人才服务合作第十二次联席会议在广州召开。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肖志恒委托,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出席会议并致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力资源市场司副巡视员段德亮、全国人才流动中心副主任陈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会上还签署了进一步推动泛珠三角区域人才网联盟建设合作协议。材料 2:“泛珠三角”略图。材料 3: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1)“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2)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3)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4)“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_。(5)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6)“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对香港这个世界著名的自由贸易港而言,最重要的意义是_。课时作业课时作业一、选择题一、选择题中国投资特约撰稿 马晓河时间:2012 年 1 月 10 日 9 时 31 分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业化实现的,通过大力发展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经济连续保持了 30 多年的高速增长。但是,当前和今后原有发展动力机制遇到了严峻挑战,必须为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源泉,这就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中区别对待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城市化问题。据此完成 13 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2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经济发展较早的区位条件包括()地处沿海地区靠近香港、澳门工业基础条件好科技发达临近石油产区中东地区ABC D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属于环境污染的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森林锐减水土流失A BC D读图回答 45 题。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来源: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4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共同点是()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5关于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发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和辽中南四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 67 题。6图中代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数量变化曲线的是()A BC D7从上述城市群的发展过程看,影响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是()A国家政策 B自然条件C人口数量 D人口迁移2012 年伊始,民工荒再次来临。第一财经日报春节期间调查发现,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民工的激烈竞争。根据资料和相关知识回答 89 题。8“民工荒”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民工荒将使企业倒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脚步B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面积倒闭,进入经济萧条阶段C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异越来越小D民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9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012 题。材料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完成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重要的制造业中心的转变,并成功实现了第二、第三产业双重主导的经济社会全面联动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80 年的 25.845.528.9 发展为 1994 年的8.851.240。总体上看,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再到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转变。材料 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图。1019802005 年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B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C第三产业发展缓慢D第三产业比重位居第一位11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包括()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早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港、澳等发达地区的最佳经济辐射带上抓住了国际产业大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引进外资地租较低廉,劳动力丰富A BC D12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正确措施有()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经济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优势,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产业结构,一方面促进现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基础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来源:.ComA BC D13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A轻工业和微电子工业不发达,严重制约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发展B该地区正在以广州为基地,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C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主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D不久,中山市将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石化、钢铁和造船基地二、综合题二、综合题14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较多的热点地区,试分析其区位优势。(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3)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4)最近几年,图中两条河流口附近出现咸潮,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5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1: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面积为 1200 平方公里,包含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北部新区、北碚区(含蔡家组团)的部分区域,可开发面积约为 650 平方公里。国务院批复文件明确提出:两江新区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要着眼于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成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材料 2:重庆 1998 年2008 年的城镇化率与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布表。三次产业贡献率来源:年份城镇化率来源:学&科&网 Z&X&X&K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832.64.836.259.0199934.30.859.539.7200035.62.955.541.6200137.44.451.444.2200239.96.854.039.2200341.96.058.235.8200443.55.857.936.3200545.25.450.144.5200646.76.856.550.3200748.36.857.335.9200849.995.056.938.1(1)促进我国重庆市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河流 B资源C地形 D气候(2)据材料 2 显示,对重庆的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最大的产业是_;重庆的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是_;从重庆两江新区规划布局图中可看出,两江新区的建设将会首先导致数值明显上升的是()A第一产业贡献率 B第二产业贡献率C第三产业贡献率 D城镇化率(3)重庆市设立新城区的原因是什么?同步测控同步测控答案:1.C2.A解析:在工业化推进的第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承担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但进入第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答案:3.D4.A5.A解析:第 3 题,由图上可以看出国际直接投资额占全国的比重、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变化情况,而这种变化主要是由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引起的。第 4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其主要原因是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第 5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外来投资。答案:6.(1)香港: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资源、能源短缺。西南地区:地形复杂、崎岖,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者素质低。(2)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答对其中两项即可)(3)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4)四川、贵州、云南(5)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具有政策体制优势;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丰富的廉价劳动力。(6)大大扩展了香港的经济腹地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的优势、方向和区域合作的原因及意义等。第(1)题,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应从劳动力、资源、能源、资金、交通、科技等角度分析。第(2)题,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工业。第(3)题,据图可知、地区分别为珠三角地区和贵州,其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应从体制、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角度比较。第(4)题,识记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区包括的省区。第(5)题,“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从区位、政策、资源、劳动力等角度考虑。第(6)题,“泛珠三角”经济区域的建立可以扩展香港的经济腹地。课时作业课时作业答案:1.D2.C3.A解析:第 1 题,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第 2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得到更快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但其工业基础、科技实力均逊色于长江三角洲。第 3 题,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属于生态破坏问题。答案:4.D5.A解析:通过读图分析可知,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外资驱动型,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比较典型。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属于大城市扩散驱动型,在苏南地区比较典型。答案:6.B7.A解析:本题组考查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解题关键是明确影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在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国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工业迅速发展。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一是城镇人口比重大,二是城镇数目多,分布密度大,三是城镇经济实力较强,四是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答案:8.A9.C解析:第 8 题,民工荒使廉价劳动力企业生存受到影响,促使一部分企业倒闭,加快企业升级转型,A 项正确;我国东部企业有自己的优势,还有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不可能进入经济萧条阶段;东部的经济被迫升级转型,会进一步加大东西差距;而我国人口总数多,要继续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第 9 题,民营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提高工资水平来吸引劳动力人才,而要创造效益,不会在科技上进行大投入,科技投入风险大,民营企业投入的意愿不强;因此选择 C 项。答案:10.A11.D12.D解析:第 10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二产业始终位居第一位,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第 11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应从地缘优势、国家政策等方面去考虑。第 12 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尽快调整产业结构,将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有序地转移出去。解析:13.选 B。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正在以广州为基础,发展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答案:14.(1)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2)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削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3)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调配工程。(4)咸潮出现的时间是降水较少的冬春季节;这两个地区都是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地区,水资源需求量大。目前解决咸潮的最有效措施是从上游调水,引淡压咸,从长远来看还应该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产业,同时应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同时考查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发展区位条件的差异。对不同区域特征进行比较,首先要抓住各区域特征,其次要明确区域差异及产生原因。答案:15.(1)A(2)第二产业持续提高D(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城市在其发展中,人口和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城市发展面临着诸如交通拥挤、居住紧张、环境恶化、污染严重等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市发展空间不足,这一切都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分散产业和人口,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都会进行新区建设。解析:本题主要借助重庆两江新区的设立的新闻考查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解答时应注意重庆的位置,其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从材料 2 中可看出第二产业在重庆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由此也可以分析出工业经济的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1)标准解读(1)标准解读1)城市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数量的增加;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为了满足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业活动转型;在此过程中,既包含着城市景观和城市地域推进等实体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并向乡村扩展,甚至城市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向乡村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也包括城市经济、社会、技术变革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扩散等较为抽象的精神上的变化过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事实上,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比重下降,非农业生产的比重逐步上升,伴随着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动,农业人口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居民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性状转化的过程。2)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受国土大小、人口的多寡、历史基础、自然资源、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但在所有因素中,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可以说,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在我国,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是近年城市化发展最快而成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这是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可以看清这种关系: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地面积仅占全国 1%,人口约占全国的 5.9%。东部沿海是大的经济带,沿长江又是一条大的经济带,长江三角洲正好是这两者的交汇点,这是区位方面的优势。该地区 2000 年的 GDP 占全国的 17.2%,2002 年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国的 21。可说是我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水平约已达到 40,15 个地级以上城市,除泰州、舟山之外,均已达到中心城市规模,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甚至开始出现城市郊区化的现象(上海市正在对郊区的 100 个城镇进行统一规划,到 2020年,外环线外郊区人口约 800 万,其中 600 万为城镇人口)。拥有 2500 年历史的古城苏州今非昔比,“保留中心、发展两翼”的发展原则和正在规划的跨越金鸡湖发展方案,既保护了历史古城,又高速发展了现代经济。杭州则把萧山作为了其战略发展的后备地,向钱塘江南岸拓展,从“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常州市向北拓展,把滨长江的武进纳入市区,使常州由内陆城市变为临江通海的港口城市)。可以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密集、中小城镇发育充分的“高密集、高城市化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沪宁杭公路、铁路和大运河沿线的 9 个城市基本连接成片,形成了完整的都市群。这个都市群以上海为龙头、与全球互动,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实力雄厚,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上海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已初具框架,“区域城市网络”正在浮现,共同构成一个面向全球市场的一体化城市地区。3)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某些问题,如环境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等。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应采取边发展、边治理的办法。其中包括按照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并把绿化等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控制污染的排放;等等。关于水资源的供给问题,可优先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低耗水的经济部门,以减少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加强对用水的管理;等等。关于就业问题,要把握好城市化发展的度,尽可能地做到城市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充分就业。4)关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可按照“课标”所提出的“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工厂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城镇建设实际,讨论城市化过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调查本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危害,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保护、治理措施”,组织、指导学生展开相关的社会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或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相关的研究性学习。(2)教学重点(2)教学重点把握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珠江三角洲不同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特点;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呈现的发展阶段,特点及对城市化的影响。(3)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比较归纳珠江三角洲地城市化进程的两个阶段主要发展特点和形成原因。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4)教学方法(4)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组织讨论法。二、知识结构二、知识结构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说出城市化的概念与标志、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如何?城市化: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转变为城市或城镇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各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城市化标志: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最重要的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工业化:工业化:所谓工业化即是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化工业国。关系:关系:相互促进【课文引领】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P66 图 235、236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P66 图 235、236由哪三条河流冲积而成?(东江 北江 西江)位于我国哪个方位?(南部沿海)由哪几个地级市组成?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的全部和惠州、肈庆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澳门。土地面积:约 4.2 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的 23%【活动】P6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这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发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3、新增加的城市有:四会市、从化市、增城市、高要市、东莞市、惠阳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形成原因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辐射带动作用进程特点城乡结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形成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阅读】P6465 页,说出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四个方面表现。【活动】P65 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很受消费者欢迎,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届全国前列。2略。【阅读】P66 页学习本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其内容:深圳的位置: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的政策(政治)、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内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也是经济放益最好的城市之一。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阅读】P66“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本则阅读材料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三方面介绍了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工业化进程夯实基础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来源:学.科.网存在问题解决措施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发展空间不足,工业资源有限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是因为当地的工业化对城市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 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 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活动】P68“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为我国早期对外开放的形式之一。补偿贸易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贸易方式。通常是一方在信贷的基础上,从国外另一方买进机器、设备、技术、原材料或劳务,约定在一定期限内用其生产的产品、其他商品或劳务,分期清偿贷款的一种贸易方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主要特征:“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或现汇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所带来的大机器生产为吸纳大量劳动力提供了条件。随着珠江三角洲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程。【阅读】P69 页 汹涌的“民工潮”汹涌的“民工潮”含义形成原因流向目的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人员流动农村珠江三角洲务工、经商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改变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必须通过发展来解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阅读】P66 页“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城市问题产生原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城镇密集,分布以江河或国道、公路为中心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珠江水质恶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酸雨现象严重火电厂排出大量 SO2等酸性气体,随降水降落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简称“9+2”)。【活动】P7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影响社会治安;产生贫困问题等。2(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3)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向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最终把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群建成一个“最具活力的大规模科技中心”和“新经济时代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旗舰”,构筑新经济时代珠港澳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区域。3如果在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较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解决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如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占有大量耕地,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水源、土壤,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垃圾占用土地等,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领域。但是城市化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城市周围形成了面向城市这一市场的郊区农业。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逐渐代替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四、板书提纲四、板书提纲导言:1.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 2 个阶段。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较高的表现。3.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3.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1.存在问题。2.解决措施。五、教后感五、教后感三、知识链接三、知识链接1、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时间19791990 年1990 年以后问题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不明显(随全国对外开放范围的不断扩大)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经济发展带动工资提高)优势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优势侨乡优势发达国家与地区第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时期工业实力大为增强恰逢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和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时期主 导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等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产业特点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慢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相对较快原因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外商出于风险考虑,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低外商不再担心风险,投资规模扩大高新技术产业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影响带来的就业和发展机会,吸引各方面人才和农民工,保证该区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在国内生活消费品处于紧缺时期,该区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促使一些工厂迅速成长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主要生产厂家。该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许多乡村地区迅速变成城镇,使城镇数量猛增,呈现出城市与乡村交错分布的景观城市的规模迅速扩大。两方面综合的结果,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成为我国城市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活动】P65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这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2、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发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3、新增加的城市有:四会市、从化市、增城市、高要市、东莞市、惠阳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活动】P65 参考答案: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实力与传统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很受消费者欢迎,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届全国前列。2略。【阅读】P66 页,学习本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其内容:深圳的位置: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家的政策(政治)、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中国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内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也是经济放益最好的城市之一。【活动】P68 页参考答案:主要特征:“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或现汇分期偿还外商提供的设备、技术等的价款。【阅读】P69 页 汹涌的“民工潮”汹涌的“民工潮”含义形成原因流向目的民工大规模流动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许多城市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国家政策允许人员流动农村珠江三角洲务工、经商【活动】P70 页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影响社会治安;产生贫困问题等。2(1)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质量,如改善大气质量、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等。(2)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加快大中城市的发展,形成等级有序、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充分增强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的发展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差距。(3)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方面可以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减轻或避免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会促进城市向科技方向发展,促进城市功能的日益完善,最终把珠江三角洲核心城市群建成一个“最具活力的大规模科技中心”和“新经济时代的珠江三角洲经济旗舰”,构筑新经济时代珠港澳一体化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区域。3如果在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较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等。解决的措施主要有: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改善城市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如果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占有大量耕地,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水源、土壤,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垃圾占用土地等,影响农村的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同步精品资源套餐包)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课件+学案+同步测试(4份).rar》由用户(disk123)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同步精品资源套餐包
(同步精品资源套餐包)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三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教学设计+课件+学案+同步测试(4份)
同步
精品
资源
套餐
高中地理
湘教版
必修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