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9947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格式:DOC
  • 页数:22
  • 大小:186.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云南省 红河 哈尼族 彝族 自治州 建水县 第六 中学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下学 期期 试题 答案 解析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1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第六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说 “ 孝 ” 许天笑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 “ 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 ?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 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

    2、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 “ 孝为首 ” 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 甲骨文中并没有 “ 孝 ” 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荀子认为, “ 人生不能无群 ” , “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 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所以,人不能无群

    3、,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 “ 四端 ”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端 ” ,是起点的意思。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 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这些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

    4、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 “ 不杀人 ” ,“ 不偷盗 ” ,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孔子的 “ 不知生,焉知死 ” ,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相应2 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这条道 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 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

    5、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 “ 孝 ” 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 “ 孝 ”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 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 “ 孝 ” 字的结构: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老在上,子在下。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有删改) 1

    6、. 下列对 “ 孝 ”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说的 “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可以用 “ 孝、信、慈 ” 三个字来概括,以 “ 孝 ” 为先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 “ 孝 ” 是每个人都不 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C. 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 父母,这样看来, “ 孝 ” 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 甲骨文中并没有 “ 孝 ” 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 孝为百善首 ” 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2. 下

    7、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孔子的 “ 不知生,焉知死 ” 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 传统的精练表达。 B. “ 人生不能无群 ” , “ 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 ,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重要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C. 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D. 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 “ 四端 ” ,但仅有 “ 恻隐之心、3 羞恶之心、

    8、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 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 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C. 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 D. “ 孝 ” 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 “ 孝 ” 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答案】 1. C 2. C 3. B

    9、 【解析】 【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 :题干问的是 “ 下列对 孝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章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 项, “ 这样看来, 孝 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 错误,因果关系不当,从文中来看,倒数第三段最后说 “ 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 ,由此可知, “ 孝 ” 被 “ 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 ” 与 “ 孝 成为百善之首 ” 同属结果而非原因。 【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下列理解和分析

    10、,不符合原 文意思的一项 ”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 C 项, “ 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 ” 中 “ 有了差距 ”这一说法错误,原文没有这种比较。文章第四段说的是 “ 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这些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 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 ,文中说的是 “ 似

    11、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 。 【 3 题详解】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B 项, “ 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 孝的 ?” 错误,文中孟子和荀子并没有谈到孝。文章第三段谈到荀子的合作说,第四段写孟子的四端说,但没

    12、有谈到 “ 孝 ” 。 【点睛】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 “ 比对法 ”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 ”( 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 )、 “ 漏 ”(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 )、 “ 改 ”(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 )、 “ 凑 ”( 胡乱拼凑、 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 )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

    13、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 (如 “ 它 ”“ 其 ” 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 (如“ 都 ”“ 所有 ”“ 人人 ” 等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 (如 “ 或许 ”“ 大概 ”“ 必定 ”“ 可能 ”“ 似乎 ”“ 已经 ”“ 将来 ” 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 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 (包括句子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 (重点抓关联词 ),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 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 (结论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9947.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