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德州市 武城县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高二年级 10 月份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3 题。 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 溯 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 “ 姓 ” 。“ 氏 ” 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徙到不同的地方居住和 生活 , 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 “ 氏 ” 。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 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
2、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 “ 男子称氏以别贵贱 ” 。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 “ 同姓不婚 ” 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等排行, 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
3、秦国姓嬴。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 “ 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 。 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 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娰、姬、姜、嬴等,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有些直接就是女族长的名姓称号;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花、叶、谷、林、金、石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楚、宋、司马、王、公孙 等,由于古代封爵官职名目繁多,故此类姓很多;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东方、西门、东郭、南、陶、卜等;以祖先族号、 谥 号为姓,如唐、虞、夏、商、康等。还有 出于帝王
4、意志与政治目的的避 讳 赐姓,因战乱人 祸避难而改姓,因特殊事件 或因省文、音讹而改姓等。当然, 兼容并包 的华夏文化与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 也 直接导致大量胡姓汉化与部分汉姓胡化。凡此种种,使中国姓氏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以致 世系难辨,脉络难清。 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密切相关 。 周朝建立,礼 制规范,如何命名也有了许多规定。如左传所说 “ 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 ” 。汉代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国力强盛,安国、奉汉、勇、超、雄等名字,张扬的是汉代人雄浑阔大的气势、蓬勃向上的精神。西汉末年复古,
5、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由于2 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 “ 之 ” 字,如王羲之、顾恺之、裴松之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 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 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 “ 名字 ” 。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古人称为 “ 名之与字,义相比附 ” 。这 “ 义相比附
6、 ” 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 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这样几种。一是名与字意义相同。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平与原同义。二是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三国赵云字子龙,古人认为 “ 云从龙,风从虎 ” ,云与龙因此相关。三是名与字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 熹是天亮,晦是黑夜。此外,还有以孟(伯)、仲、叔、季排行为字或取于古语、成语等情况。 (取材于 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 1 下列有关 “ 姓 ”“ 氏 ” 的表述, 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 ) A 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关系的氏族称号,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B 姓的产生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密切关系,氏的产生则源于原始社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