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20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河南省上蔡一高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9820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格式:DOC
  • 页数:20
  • 大小:232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南省上蔡一高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南省 上蔡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月月 考试题 答案 解析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河南省上蔡一高高二下学期 4 月月考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参加进士科考试被认为是致身通显的重要途径。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人常说 “ 举进士 ” ,例如韩愈讳辩说 “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 ,意思是应举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种人在唐代就称为进士。韩愈送孟秀才序说 “ 京师之

    2、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 ” ,就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说的。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 唐代中央主持科举考试的机关是礼部,考官通常由礼部侍郎担任,称为知贡举。唐人进士及 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边的亭子内,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 “ 探花使 ” ,探采名花。唐人进士及第后尚未授官称为前进士,还要参加吏部 “ 博学宏词 ” 或 “ 拔萃 ” 的考选,取中后 才授予官职。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说,柳宗元 “ 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 ” , “ 其后以博学宏辞,授集贤殿正字 ”

    3、。白居易进士及第后,因为取中 “ 拔萃 ” ,所以授秘书省校书郎。韩愈虽然进士及第,但是由于应吏部考选未中,未能得官。为此,韩愈以 “ 前乡贡进士 ” 的名义三次上书宰相求仕。 以上所说的进士、明经等科通常每年都举行考试。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无论取中进士、明经等科与否,都可以应制举。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 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达百十种。这些称为制科。唐代博学宏词科本来也是制科,开元十九年(公元 731 年)以后改为吏部选人的科目,每年举行考试。宋代制举恢复博学宏词科。 宋代最初

    4、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礼部考试合格后,再由- 2 - 皇帝殿试复审,然后分五甲(五等)放榜,授予官职。 (选自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隋代以前,统治者曾创设 九品中正制品评人才,选人授官,至隋代设进士、明经二科,以科举取士代替。 B. 在唐代,科举进一步发展,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秀才诸科都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C. 从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科目屡有变化,但进士一科始终得到保留,而且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D. 隋唐

    5、进士科考查诗赋和时务策,宋代常考的只有经义,诗赋只是间或入选的兼考科目。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经地方举送到中央参加考试的人称为 “ 举人 ” ,其中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也通称为 “ 秀才 ” 。 B. 唐代称进士及第后 尚未授官者为 “ 前进士 ” ,送孟秀才序中的陈述表明,当时进士及第者甚众。 C. 进士及第第一名在唐代称为 “ 状头 ” 或 “ 状元 ” ,后世科举中的 “ 秀才 ”“ 探花 ” 等称谓也可能与唐代有关。 D. 柳宗元、白居易因分别取中 “ 博学宏词 ” 和 “ 拔萃 ” 而授官,而韩愈虽同样进士及第,却在这种吏部的考选中失利。 3.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制举是唐代科举考试的组成部分,但从考期和考试科目不固定等特点看,只能算是进士、明经等常科考试的补充。 B. 博学宏词科在唐代本是制举科目,后来改作吏部考选科目,宋 代又在制举中恢复,可见唐宋制举也在发生演变。 C. 地方举送,礼部考试,至宋代又增加皇帝主持的殿试,科举制度得以完善,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 D. 隋唐至宋,科举考试的资格、科目、内容和及第后的授官制度等在继承中变化,这应与各朝代的时代需要和人才观念有关。 【答案】 1. A 2. B 3. C 【解析】 - 3 - 1. 试题分析:题干是 “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7、确的一项是 ”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区间,仔细比对原文,找出备选答案的内容与原文吻合的 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 A 项, “ 先后成为取士科目 ” 中 “ 先后 ”二字在文中没有根据。 C 项, “ 进士一科 ? 在各代都一直最受重视 ” 错误。隋代没有介绍,唐代唐高宗、武则天以后,才 “ 最为社会所重 ” ,宋至王安石才独留进士科。 D 项,隋代无介绍,宋代除经义外常考的还有论策。所以选 B 项。 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或偷换概念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

    8、概括文章的内容。分析推理类题目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对照, 从中找到与原文表述有出入的答案,就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2. 试题分析:题干是 “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中涉及的古代考试制度的分析。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内容,再仔细分析上下文语句的阐述,推理备选答案中各种论证方法的作用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分析推理后可知: C 项错误。送孟秀才序中所称进士,是指当时应举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而非及第的 “ 前进士 ” 。所以选 C 项。 3. 试题分析:题干是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

    9、正确的一项是 ” 。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理 解与分析能力。阅读原文,找到各个选项的相应的答题区间,仔细比对原文,找出备选答案的内容与原文不吻合的一项就是该题的答案。 A 项 , “ 跟后来的明清科举已无区别 ” 错。三级考试形式虽然基本具备,但考试内容、时间、内容及取中后授官的制度等还有明显区别。明清科举文中未论及,但作为文化常识,学生应有基本了解。所以 A 选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今年冬天不寒冷 蒋育亮 今年冬天,雪,飘飘扬扬地洒。旮旯屯的山峦、田野、河流、村庄,一片银装素裹。 村上人说,已经十几年没见过下这样的雪了。 宁静中, 有 “ 咯吱咯吱 ” 的

    10、踏雪声响起。沉闷,滯拖,却有力,还能让人听出些许欢悦。 “ 五爷,溜达啊! ” 传来招呼声。 “ 这雪,罕见呢!瑞雪兆丰年哦! ” 五爷应答的声音,在雪地上蹦跶蹦跶地跳跃。 “ 五爷,不觉冷啊? ” 招呼声中溢出关切。 - 4 - 五爷搓搓冻红的双手,笑笑,一脸的暖和神态。 村人纳闷:五爷这是咋啦? 说起五爷,村上人都佩服得很。 十年前,张二婶家意外失火,一座木头房屋被烧了个精光。张二婶哭得死去活来,拉上儿子就要离村外出流浪。孤儿寡母的,想再建房子,那简直是登天摘月。 五爷站了出来。先是腾出自家半边房子,将孤儿寡母安顿好 。之后,钻进自家林地,砍来木头,为张二婶重建房屋。一村人,硬是让五爷活活

    11、感动。出资的出资,献力的献力,不足两月,一座新屋就拔地而起。感动得张二婶拽着儿子,趴在地上硬生生地给五爷磕了三个响头。 还有五年前村长家跟张坨子争地界的事。明明是张坨子的地挨村长占进了好几米,镇上来调解时,村上却无人出来作证。镇上来的人说,村长占理,那几米地,归村长。病魔缠身躺倒在床的五爷,一骨碌爬了起来,找到镇上来的人辩理,还拿出了当年分地时的证据,弄得镇上来的人无话可说,那几米地,最终还是回到了张坨子手里。村长后来与五爷一见面,两只 牛眼就鼓鼓地喷火,足足烧了五爷好几个月。 这样的事例,五爷还有很多 ? 村上人依稀记得,五爷被查出患绝症的那一年,是在村长家跟张坨子争地界的前一年。那年的冬天

    12、,出奇地冷。雪,飘飘扬扬地洒。旮旯屯的山峦、田野、河流、村庄,一片银装素裹。 五爷从医院回到家,牙齿冷得碰出 “ 咔嚓咔嚓 ” 的声音。家人在五爷的屋子,烧上两盆旺旺的炭火,五爷仍觉寒冷,躺在床上盖着两床厚被子。 从此,村上人都知道,五爷怕冷。 怕冷的五爷,一到冬天,几乎足不出户。 足不出户的五爷,却不孤独。村上的人,自觉不自觉地轮番着去陪他聊天。 村里村外, 天南海北,无所不聊。唯一不聊的是村长。 五爷几次问起,村民都顾左右而言他,避而不谈。 但五爷还是断断续续听到,村长如何霸道,上面有人如何罩着他 ? 几天前,旮旯屯突然来了几个陌生人。 他们直接去了村长家。不久,村长便被他们簇拥着离开了旮

    13、旯屯。 接着,便有消息传出,村长被县上的纪委 “ 双规 ” 了。 同时被 “ 双规 ” 的,还有镇上的一名副镇长。 - 5 - 五爷和村上人不知道什么叫 “ 双规 ” ,只知道他们挨抓了。听说,他们串通一气,还搞了村里很多钱。 其实这些,五爷和村上人先前也听说过。就是只动雷不下雨,大家也习以为常了。 雪,飘飘扬 扬地洒。旮旯屯的山峦、田野、河流、村庄,一片银装素裹。 五爷连续几天,在村中溜达。 “ 咯吱咯吱 ” 的踏雪声,不时在村中每个角落响起。 “ 五爷,不冷啊? ” 常有问候声飘来。 五爷笑笑,不语。望望满天飘洒的雪花,喃喃自语: “ 瑞雪兆丰年! ” 村人纳闷,这五爷,啥时又不怕冷了啊? 几天后,伴随着满天飘洒的雪花,五爷气若游丝地说: “ 今年冬天不冷呢! ” 说毕,头一偏,去了! 五爷最后的话,村上的人都觉得很奇怪。 (选自红豆 2016 年 1 期)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 非常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 “ 雪,飘飘扬扬地洒 ? 一片银装素裹 ” 营造了背景,有力烘托了人物形象。 B. 文章构思精巧,采用补叙的叙述手法,为读者讲了五爷的故事,五爷的形象也在时空穿梭中显得更加立体。 C. 文章语言简练朴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省上蔡一高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982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