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所名校2021年新高考10月教学质量评估卷语文试题(解析版)02.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全国百所名校2021年新高考10月教学质量评估卷语文试题(解析版)02.docx》由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名校 2021 高考 10 教学质量 评估 语文试题 解析 02 下载 _高考模拟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全国百所名校 2021 年新高考 10 月教学质量评估卷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1925 年,他当时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念建筑专业。他的父亲梁启超给他寄来一本书,是北宋李诫写 的营造法式 。但这本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因为那是北宋时代的书。 后来,梁思成通过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应县木塔、蓟县的独乐寺观音阁等一系列有上千年历史的 古建筑的研究,他终于初步破译了营造法式的密码。特别是在对独乐寺观音阁的研究中,他发现,这 座建筑虽然有成千上万个木构件,居然一共只有
2、6 种规格。 营造法式里说:凡屋宇之高深,名物之短 长,曲直举折之势,规矩绳墨之宜,皆以所用材之分,以为制度焉。这句话简单来说,是指一座木结构 建筑浑身上下的各种尺寸,其实都是以材为基本的模数。我们可以想象,这些标准材可以在一个工厂里大 量地生产,然后搬到工地现场进行加工和组装,这样就大大加快了中国古建筑建造的速度。比方,唐长安 的皇宫,面积大概 3 倍于今天的北京故宫,仅 10 个月时间建成。 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林徽因后来在给梁思成的著作清式 营造则例写的序言中说,像营造法式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的设计,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真髓 所在。 (摘自王南中国古
3、建筑的营造密码 ,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的文 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在西 方,希腊、罗马体系创造了它们的五种典范,成为它们建筑的方式。中国建筑怎样砍割并组织木材成 为梁架,成为斗拱,成为一间,成为个别建筑物的框架;怎样用举架的公式求得屋顶的曲面和曲线轮 廓;怎样结束瓦顶;怎样求得台基、台阶、栏杆的比例;怎样切削生硬的结构部分,使同时成为柔和的、 曲面的、图案性的装饰物;怎样布置并联系各种不同的个别建筑,组成庭院:这都是我们建筑上两三千年 沿用并发展下
4、来的惯例、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实物怎样的千变万化,它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 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 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 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 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地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 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 散文、小说等等。建筑
5、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 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 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 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 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 形,表达既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摘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 材料三: 现代建筑设计如何来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理念呢? 对于天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
6、。想要真正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传承,还需要先去了解传统建筑文化 的特点,根据这些特点以及建筑中包含的精神来对建筑理念进行区分,然后对其中积极的正面的理念进行 吸收。传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文化之所以会有区分,就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建筑理念不能够完 全运用到现在的建筑设计当中,但是传统建筑中包含有很多先进的理念,这些理念能够为现代建筑注入活 力。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不能仅仅追求设计的相似、风格的相似,一定要深刻了解建筑背后的 文化,这样才能够做到形神兼备,也才能够将真正地传统建筑带到众人面前,让所有看到的人都能够通过 建筑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说,在了解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特点之后
7、,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也要 多去注意如何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这也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建筑本身,还要注重建筑的外部环境。 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在传统建筑中,经常会把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面的位置,外面一般是围墙, 这就是传统文化中中庸理念,比较重视内涵,在传承传统建筑文化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忽视对中庸理念的继 承和学习,这是现代建筑中最缺乏的一项内容。现在的建筑设计风格总是张扬、夸张,希望能够夺人耳目, 忽视了建筑的内涵。中庸思想在现代建筑中的运用主要应该集中在不要只注重外观的新奇,要符合建筑本 身的运用和内涵;其次是建筑的布局、色彩要协调,每个部分的建筑风格和整体建筑的风格必须是一致的。 将中庸理
8、念和现代建筑设计进行结合,可以让建筑既不过分浮夸高调,但也会让人眼前一亮,低调奢华有 内涵。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筑不像衣服,不想穿的时候就可以换,建筑的投 资比较大,推倒重来成本较高,所以在建筑设计上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科技的支持下,可以将 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优化。 (摘自郗俊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 ,有删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1925 年距离北宋李诫近千年之遥,时光太久远,所以他的书像天书一样难以读懂。 B独乐寺观音阁木构件成千上万,但只有 6 种规格,这显露出了营造法式密码。 C面积很大的唐
9、代长安的皇宫,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10 个月就得以建成。 D建筑上丰富的“词汇”,如梁、柱、枋、檩、门等等,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希腊、罗马的建筑“文法”只有“五种典范”,中国建筑的“文法”种类比国外多得多。 B中国建筑“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和灵活性,但拘束性并没限制灵活性,两者相辅相成。 C现代建筑设计要做到天人合一,需注重建筑本身和其外部的环境,达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 D中国传统建筑外面一般是围墙,最好的建筑放在最里的位置,这体现了重视内涵的中庸理念。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建筑“文法”的一项是(
10、) (3 分) A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 B“斗栱”是木结构建筑常用的制式 C古建筑保持立柱和纵横梁组合构架制 D古代建筑群重左右对称和中轴线原则 4材料三行文脉络清晰,请进行简析。 (4 分) 5纵观三则材料,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有哪些? 请你结合材料进行简析。 (6 分) 【答案】1B 2A 3A 4全文是总分结构,首段提出问题,引出下文。二、三、四是并列段落,从天人合一、中庸、可持续 发展等三方面解答了首段的问题。 (每点 2 分) 5 建造上有成熟的法式: 标准化、 模数化、 装配式; 中国传统建筑都有一定的“文法” (风格和手法) ; 融合进了天人合一、中庸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
11、。 (每点 2 分) 【解析】 1A 项,“时光太久远,所以”原因分析错误,从整个材料一来看,原因不仅在于时间久远,更在于 数据、概念难懂。C项,“仅赖于建筑构件的标准化生产”错误,应该是在于“建筑标准化、模数化、装配 式的设计”。D项,“组成了中国建筑的文法”错,梁、柱、枋、檩、门等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 可少的构件和因素,而“文法”是指运用这些构件建造时沿用的惯式、法式。故选 B。 2A 项,“种类比国外多得多”错,文中没有进行种类的对比。用外国的文法典范,意在说明中国古代建 筑也有自己的文法或法式。故选 A。 3A 项,“中国古建筑的水泥就是糯米灰浆”这句讲的是建筑的原料,不属于“文法
12、”。故选 A。 4分析材料三,首段“现代建筑设计如何来继承和学习传统建筑的理念呢?”提出问题,然后从“对于天 人合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 念”三个角度回答问题,进行并列论证。全文呈总分式结构,层次脉络清晰。 5根据材料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这种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式,真是多快好省”概括出答案第一点;根据 材料二“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做中国建筑 的文法”“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中国建 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概括
13、出答案第二点;根据材料三“对于天人合 一理念的继承和学习”“对中庸理念的继承和学习”“要充分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概括出答案第三点。 (二)现代文阅读 I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69 题。 一课 叶圣陶 上课的钟声叫他随着许多同学走进教室里。 他手里拿着一个盛烟卷的小匣子, 里面有几张嫩绿的桑叶, 有许多细小而灰白色的蚕附着在上面呢。他将匣子摆在书桌上两个膝盖便是他的第二张桌子。他开了 匣盖,眼睛极自然地俯视,心魂便随着眼睛加入小蚕的群里,仿佛他也是一条小蚕:他踏在光洁鲜绿的地 毯上,尝那甘美香嫩的食品,何等的快乐啊!许多同学,也有和他同一情形,看匣子里的小生命的
14、;也有 彼此笑语,忘形而发出大声的;也有离了座位,起来徘徊眺望的。 冷峻的面容,沉重的脚步声,一阵历乱的脚声,触着桌椅声,身躯轻轻地移动声忽然全归于寂静。 他看见那位方先生教理科的来了,才极随便地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完整洁白的理科教科书,摊在书 桌上。那个储藏着小生命的匣子,现在是不能拿在手中了。他乘抽屉没关上,便极敏捷地将匣子放在里面。 他手里不拿什么东西了,他连绵的、深沉的思考却开始了。他预算摘到的嫩桑叶可以供给那些小蚕吃 到明天。便想:明天必得去采,同王复一块儿去采。他立时想起了卢元,他的最亲爱的小友,和王复 一样,平时他们三个一同出进、一同玩耍,连一歌一笑都互相应和。 一种又重又高的语音振
15、动着室内的空气,传散开来,天空的星,分做两种:位置固定,并且能够发 光的,叫做恒星;旋转不定,又不能发光的,叫做行星 这语音虽然高,送到他的耳朵里便化而为低距离非常远呢。只有模模糊糊、断断续续的几个声音 星恒星光行星他可以听见。他也不想听明白那些,只继续他的沉思。卢元几天没来上 学了,他母亲说他跟了一个亲戚到上海去了。我不知道他现在做什么。他这么想,回头望卢元的书桌, 上面积着薄薄的一层灰尘,还有几个纸团儿、几张干枯的小桑叶,是别的同学随手丢在那里的。 热的泉源动植物生活没有他试想怎样?方先生讲得非常得意,冷峻的 面庞现出不自然的笑,那怎样两字说得何等地摇曳尽致。停了一会儿,有几个学生发出不经
16、意的游戏 的回答:死了!活不成了!它是我们的大火炉!语音杂乱,室内的空气微觉激荡,不稳定。 他才四顾室内,知先生在那里发问,就跟着他人随便说了一句活不成了!他的心却仍在那条眠羊 泾。北极南极轴梦幻似的声音,有时他约略听见。忽然有繁杂的细语声打断了他的 沉思。他看许多同学都望着右面的窗。他跟着他们望去,见一个白的蝴蝶飞舞窗外,两翅鼓动得极快,全 身几乎成为圆形。一会儿,那蝴蝶扑到玻璃上,似乎要飞进来的样子,但是和玻璃碰着,身体向后倒退, 还落了些翅上的白鳞粉。他就想:那蝴蝶飞不进来了!这一间宽大冷静的屋子里,倘若放许多蝴蝶进来, 白的、黄的、斑斓的都有,飞满一屋,倒也好玩,坐在这里才觉得有趣。我
17、们何不开了窗放它进来。他 这么想, 嘴里不知不觉地说出开窗! 两个字来。 就有几个同学和他唱同调, 也极自然地吐露出开窗! 两个字。 方先生梦幻似的声音忽然全灭,严厉的面容对着全室的学生,居然聚集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放弃 了那蝴蝶。 方先生才斥责道: 一个蝴蝶, 有什么好看! 让它在那里飞就是了。 我们且讲那经度距离 多少度。 以下的话,他又听不清楚了。他俯首假作看书,却偷眼看窗外的蝴蝶。哪知那蝴蝶早已退出了他眼光 以外。他立时起了深密的相思:那蝴蝶不知道哪里去了?倘若飞到小桥旁的田里,那里有刚开的深紫的 豆花,发出清美的香气,可以陪伴它在风里飞舞。它倘若沿着眠羊泾再往前飞,一棵临溪的杨树下
18、正开着 一丛野蔷薇,在那里可以得到甘甜的蜜。不知道它还回到这里来望我吗?他只是望着右面的窗,等待那 倦游归来的蝴蝶。梦幻似的声音,一室内的人物,于他都无所觉。时间的脚步本来是沉默的,不断如流地 过去,更不能使他有一些辨知。 窗外的树经风力吹着,似乎点头、似乎招手地舞动,那种鲜绿的舞衣、优美的姿势,竟转移了他心的 深处的相思。那些树还似乎正唱一种甜美的催眠歌,使他全身软软的,感到不可说的舒适。他更听得小鸟 复音的合唱,蜂儿沉着而低微的祈祷。忽然一种怀疑人类普遍的、玄秘的怀疑侵入他的心里,空 气传声音,先生讲过了,但是声音是什么?空气传了声音来,我的耳朵又何以能听见? 他便想到一个大玻璃球,里面有
19、一只可爱的小钟。陈列室里那个东西,先生说是试验空气传声的道 理的:用抽气机把里面的空气抽去了,即将球摇动,使钟杵动荡,也不会听见小钟的声音。不知道可真是 这样?抽气机我也看见,两片圆玻璃装在木架子上,但是不曾见它怎样抽空气。先生总对我们说:一切 仪器不要将手去触着,只许用眼睛看!眼睛怎能代替耳朵,看出声音的道理来? 他不再往下想,只凝神听窗外自然的音乐,那种醉心的快感,决不是平时听到风琴发出滞重单调的声 音的时候所能感到的。每天放学的时候,他常常走到田野里领受自然的恩惠。他和自然原已纠结得很牢固 了,那人为的风琴哪有这等吸引力去解开他们的纠结呢? 他没有一切思虑,情绪他的境界不可说。室内动的生
20、命重又表现出外显的活动来,豪放 快活的歌声告诉他已退了课。他急急开抽屉,取出那小匣子来,看他的伴侣。小蚕也是自然啊!所以他仍 然和自然牢固地纠结着。 (选自叶圣陶教育小说1921 年 4 月 30 日,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的开篇对课前教室内的学生状态进行了描写,着重表现了学生们活泼快乐的一面,这与后文方先生 出场时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B“极随便地从抽屉中取出一本完整洁白的理科教科书,摊在书桌上”一句,通过“随便地”“摊”等细 节表现了他对学习内容毫无兴趣。 C“那怎样两字说得何等地摇曳尽致”中,“摇曳尽致”一词饱含了作者对方先生抑扬顿
21、挫、眉飞色 舞的讲课状态的肯定和赞许。 D“小蚕也是自然啊!所以他仍然和自然牢固地纠结着”,既表现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又写出了他只能通 过蚕才能与自然保持联系的无奈。 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紧扣题目“一课”,以时间为序,描写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学生的表现,思路清晰,结构 紧凑。 B小说运用大量内心独白,生动而细腻地再现了课堂上一位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看似荒唐可笑,实则发 人深省。 C小说将先生的讲课和学生的所思所想交织在一起,目的是以老师的严肃认真负责,衬托学生们的顽劣和 厌学。 D小说在平淡无奇的描写中,把课堂活动中包含的喜剧性充分表现出来
22、,产生了“含泪的微笑”般的讽刺 效果。 8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构思全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4 分) 9本文入选叶圣陶的教育小说 ,假如你是该小说集的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6 分) 【答案】6C 7C 8小说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来写,仿佛作者站在“他”的身后,对“他施以特写镜头,全方面地描 写与记录“他”的幻想和遐思。这样写一方面使得作者能够灵活自如地周游于被叙述对象之间,不受时间 和空间限制,拥有更大的叙述空间; (2 分)另一方面有利于作者客观地再现课堂生活,对现实的批判更为 客观和公正。 (2 分) 9本文所描写的枯燥乏味的课堂是旧中国学校教育的一个
23、缩影,与教育小说的主题非常契合;小 说中照本宣科的先生和多次走神的学生形象,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紧张而漠然的师生关系;小说用冷峻观 世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儿童的灵魂世界,呼吁学校教育必须与儿童天性和自然融合起来,体现了叶圣陶 先生先进的教育理念。 (每点 2 分) 【解析】 6 C 项,“饱含了作者对方先生抑扬顿挫、眉飞色舞的讲课状态的肯定和赞许。”错,这里“摇曳尽致” 是作者采用讽刺的手法,说的是反语,是对旧式课堂授课方法的批判,并非是对方先生的肯定和赞许。理 解错误。 故选 C。 7 C 项,“以老师的严肃认真负责,衬托学生们的顽劣和厌学”分析错误,小说中通过照本宣科的先生和 多次走神的学生,
24、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紧张而漠然的师生关系,呼吁学校教育必须与儿童天性和自然融合起 来。老师并非是“严肃认真”,学生也不是“顽劣和厌学”。故选 C。 8首先要明确“全知视角”的核心要义,即叙述者处于全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 不处于其主宰之下、调度之中。然后从叙述自由和客观公正两个方面分别分析:如文中的“他”没有出现 具体姓名,因为他只是教室里众多孩子中的一个,文中多处出现很多同学跟他一样随意回答、撑船玩耍、 看蝴蝶等场景,这样使得叙述自由灵活,不受时空限制。他是想要脱离枯燥教育、回复自然天性的孩子的 典型代表,运用第三人称客观地再现课堂生活,对现实的批判更为客观和公正。 9本题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