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汇编.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汇编.docx》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统编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 历史 纲要 纲领 上册 普通高中 学业 水平 考试 复习资料 汇编 下载 _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统编版(2019人教部编版)_历史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1 / 21 高中历史学科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 中外历史纲要 (上)中国史部分 重点知识集萃 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国古代史部分 1.1.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特征:中国早期国家(夏、商、西周)特征: (1)经济基础:商和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意买卖,西 周时期以井田制作为土地经营的基本形式; (2)政治特点: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具有神秘色彩(商王无事不卜) ; 等级森严,家国一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西周宗法制) ; 国家权力未实现高度集中(西周分封制) 。 (3)文化代表:甲骨文和青铜文化。 2.2.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经济基础:1.春
2、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春秋中后期铁制农具铁制农具、牛牛 耕耕逐渐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 2.阶级关系变化以及社会转型。 随着井田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阶级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封建 性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发展起来。 (2)政治需要: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发展封建经济,增强本 国竞争势力,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胜出(富国强兵) ,纷纷在国内开展变法 运动。 3.3.孔子学说:孔子学说: “仁” ; “为政以德” ; “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阶层垄断文化 教育的局面。 4.4.老子学说:老子学说:天地万物本源为“道” ,追求天人合一,认为物极必反,柔能 克刚。政治上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
3、治。 2 / 21 5.5.百家争鸣历史意义:百家争鸣历史意义: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变化、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 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3)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6.6.秦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意义:秦朝的建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意义: (1)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被以后的王 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辽阔的疆域和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满足了封建 经济文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3)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
4、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 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多方面的发展。 7.7.汉朝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表现:汉朝进一步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表现: (1)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成功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汉武帝为削 弱丞相权力,设立直接为皇帝掌握的中朝,尚书令中朝,尚书令作用开始提升,东汉光武 帝增强为尚书台;尚书台;汉武帝设立察举制察举制选拔官吏;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员地方官员 和诸侯诸侯进行巡视监察,设立巡视监察,设立 13 州部刺史;刺史; (2)经济方面:经济方面: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盐铁官营” ;推行均输平准均输平准,国家经营商业贸 易,增加收入,平抑物
5、价;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3)思想方面:思想方面:汉武帝推崇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儒学儒学 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4)稳固边疆: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汉武帝派稳固边疆:北击匈奴,南平百越;汉武帝派张骞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 路;公元前路;公元前 6060 年,设立西域都护府。年,设立西域都护府。 8.8.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3 / 21 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
6、南方相对安定。 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垦荒,兴修水利等以增强实 力。 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发展农耕经济的潜力巨大。 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较快发展 (2)影响: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南北经济联系,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9.9.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本问题只记忆加粗部分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本问题只记忆加粗部分内容) : 迁都迁都: :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 :迁至洛阳的鲜卑贵族律将籍贯 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 穿汉服、 学汉语穿汉服
7、、 学汉语: :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姓氏改姓氏: :改鲜卑姓为汉姓。 仿门第仿门第: :仿照仿照魏晋以来汉族社会的士族阶层士族阶层,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 为一等高门。 通婚姻通婚姻: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10.10.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意义: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 了民族矛盾。 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 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11.11.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科举制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 4 / 21
8、 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 社会重学风起的形成。 消极: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发展。 12.12.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 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 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政事堂,后改称中中 书门下书门下。 影响: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彼此制约,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政事 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六部制的确立,使得中央决策和 行政体系日臻完备, 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 对此后历朝产生了 深远影响。 13.13.唐朝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9、唐朝与少数民族的交融: 民族民族 与唐朝关系 政策 表现 突厥突厥 战争 贞观贞观初年,唐军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东突厥汗国灭亡; 唐高宗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灭西突厥 设置机构 唐朝先后设置机构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回纥回纥 归附 东突厥汗国灭亡后,回纥南移,归附唐朝 册封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怀仁可汗 吐蕃吐蕃 和亲 唐大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松赞干布 会盟 9 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唐蕃间基本上停止了纷争 靺鞨靺鞨 册封 唐玄宗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5 / 21 14.14.两税法实行的背景、目的
10、、内容、意义:两税法实行的背景、目的、内容、意义: 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 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目的:解决财政困难。 内容: 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 税、杂役。 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意义: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 身控制。 15.15.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评价: 宋初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 主要表现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文官出任知州,节度使
11、虚衔 转运司负责地方财政 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分散各级机构权力,互相牵 制 中央: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增设参知政 事分散各级机构权力,枢密院调兵,三衙统兵 四监司监控各州;州增设通判,制约知州 崇文抑武 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 模,提高文官和崇文抑武 6 / 21 士人地位 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利:防范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稳定保障 弊:行政效率低下行政效率低下,因循保守;“三冗三冗” ,积贫积贫(内) ,积弱积弱(外) 16.16.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
12、容、影响 (1)背景:“三冗两积” ,内忧外患,严重的社会危机。“庆历新政” 失败。 (2)主要内容: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 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 “兵农合一” 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3)影响: 积极:达到了富国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消极:A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B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C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17.17.辽、西夏、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辽、西夏
13、、金、元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 作用:作用: (1)政权概况: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蒙古族-元 (2)辽辽实行南、北面官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 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7 / 21 (3 3)辽朝南、北面官实行的意义)辽朝南、北面官实行的意义 缓和了民族矛盾, 稳定了契丹的统治; 促进了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加快了民族交融 (4 4) 金朝) 金朝实行 “猛安谋克猛安谋克” 制度。 这一制度在入主中原后实现 “兵农合一” 。 (5 5)元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元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修驿道,设驿站、修驿道,设驿站、急
14、递铺急递铺;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度;吐蕃:;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度;吐蕃: 宣政院管理;宣政院管理; 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台湾:澎湖巡检司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台湾:澎湖巡检司 18.18.元行省制度设立的影响:元行省制度设立的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影响深远;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 开发; 促进了民族交融。 19.19.宋元时期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社会变化的表现: 科举制不断完善导致门第观念淡化;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农民人身 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 20.20.春秋至明清儒学发展历程:春秋至
15、明清儒学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发展,与其他学派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武帝“独尊儒术”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 以确立。魏晋南北朝时,儒学受到佛教、道教思想冲击。隋朝儒学家号 召“三教合归儒” ,以儒学为主,吸收佛、道教理论。唐代韩愈率先提出 复兴儒学的要求, 以天命论和封建纲常反对佛教观点, 巩固儒学主流思想地 位。宋代理学宋代理学的出现,实现了儒学复兴,首次构建了儒学的信仰体系首次构建了儒学的信仰体系, 程朱理学程朱理学也在之后受到官方推崇。 8 / 21 明代,王守仁王守仁发扬宋代陆九渊的儒家思想,形成“陆王心学” ,提出“致致 良知良知” 为核
16、心的思想体系, 重建了构建了儒学的信仰体系, 倡导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 能够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明代后期,李贽提纲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均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带有一定的民 主启蒙色彩,黄宗羲黄宗羲还主张“工商皆本工商皆本” ,顾炎武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 ,这是明清社会经济新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 21.21.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 明:废丞相,设内阁(明成祖)给予内廷宦官机构一定权力(协助甚明:废丞相,设内阁(明成祖)给予内廷宦官机构一定权力(协助甚 至代理皇帝批红)至代理皇帝批红) 清:推行奏折制
17、度清:推行奏折制度 设立军机处设立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大兴文字狱 22.22.明清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明清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 地区地区 明明 清清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 设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管理女真 各部落 康熙前期击败沙俄入侵康熙前期击败沙俄入侵,签订平等的 尼布楚条约尼布楚条约 东南沿海东南沿海 戚继光、俞大猷戚继光、俞大猷抗倭 16621662 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 台湾;台湾;1684 年清在台湾设府,隶属福 建省 北方蒙古北方蒙古 诸部诸部 重修长城,与鞑靼部订 立和议 康、 雍、 乾三朝康、 雍、 乾三朝连续同漠西蒙古准噶尔准噶
18、尔 部部首领噶尔丹噶尔丹分裂势力及其后继者进 行长期斗争; 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 旗盟、 旗两级单位进行 统治。 新疆新疆 无 平定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大、 小和卓兄维吾尔贵族大、 小和卓兄 9 / 21 弟叛乱弟叛乱 西藏西藏 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法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法 王、王等称号,设立行王、王等称号,设立行 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司管理西藏军 民事务 册封宗教领袖“达赖”“达赖”和“班禅”“班禅”,施 行“金瓶掣签”制度,派遣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与 “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23.23.清代统治危机的表现:清代统治危机的表现: 国内危机:清朝人口剧增,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政治腐败,贫富矛贫富
19、矛 盾积累盾积累,农民起义频发。 外部危机: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清朝严格限制外商在华活动及其交往, 实行闭关自守闭关自守政策, 严厉禁止民间 出海贸易。 中国近代史部分中国近代史部分 24.1924.19 世纪(世纪(18411841- -19001900)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抗争:)中国近代社会各阶层救亡图存的抗争: 名称 背景 阶级 人物 主张 局限性和结果 影响 “开眼 看世 界” (1841 -1852) 鸦 片 战 争后, 先 进 的 中 国 人 被 惊醒 地主阶 级抵抗 派 林则徐 四 洲志 魏源 海 国 图 志 徐继畲 瀛 寰 志 略 师 夷
20、 长 技 以 制 夷 未实践 初步提出了向西方 学习以求自强的主 张。 太平天 国 1851- 1864 民 族 矛 盾、 阶级 矛 盾 加 剧; 自然 灾害; 洪 秀 全 创 立 拜 农民阶 级 洪秀全、 冯 云山、 杨秀 清、 韦 昌 辉、 石 达 开; 洪仁轩、 陈 玉成、 李秀 天 朝 田亩有 田同耕, 平 均 分 配;资 政新篇 资 本 主 义 色 彩 农 民 阶 级 的农 民 阶 级 的 局限性,局限性,农民 阶级不是先进 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的代表, 缺乏科学思想 理论的指导, 不可能提出科 反封建反侵略农民反封建反侵略农民 革命。革命。显示了农民 接的的反抗精神和 战斗力量。 沉
21、重打击清王朝, 引起政治和权力结 构变化;有力的抗 击了西方资本主义 10 / 21 上帝教; 成 的 施 政 纲领。 学的政治纲领 和社会改革方 案,策略不得 当,没有先进 阶级的领导, 不能冲破封建 社会的制度和 思想,失败告 终。 侵略者. 洋务运 动 1861- 1895 内 忧 外 患 太 平 天 国运动, 两 次 鸦 片战争; 地主阶 级洋务 派 奕、 曾国 藩、 李 鸿 章、 左 宗 棠、 张之洞 师 夷 长 技 以 自 强;中学 为体、西 学为用; 自 强 求 富 创办了近代军 事、民用工业 和新式学堂、 海军。 在 封 建 制 度在 封 建 制 度 的 基 础 上 修的 基
22、础 上 修 修补补,修补补,以失 败而告终,甲 午战争的失败 标志其破产。 洋务派发动的一场洋务派发动的一场 地 主 阶 级 自 救 运地 主 阶 级 自 救 运 动。动。洋务运动是中 国近代化的开端。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 近代资本主义的产 生和发展。保障国 家安全、抵抗外敌 侵略的目的没有达 到。 戊戌维 新变法 1898.6 1898.9 民 族 危 机加深;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初 步 发 展; 维新 思 想 的 传播; 资产阶 级维新 派 康有为 孔 子改制考 新 学 伪 经考 、梁 启超 变法 通议 ;戊 戌六 君 子 ( 谭嗣 同:) 兴民权, 设议院, 实 行 君 主立宪, 改
23、 革 教 育制度。 1898“明 定国是” 诏书 中 国 民 族 资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发 展本 主 义 发 展 不充分,资产不充分,资产 阶 级 力 量 弱阶 级 力 量 弱 小;小;最终以失 败告终。除京 师大学堂被保 留外,其余均 被废止。 是救亡图存的爱国是救亡图存的爱国 运动,运动, 对于推动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新思想的传播,起 了积极的作用,一 定程度上冲击了旧 式官僚体制。 义和团 运动 1899- 马 关 条 约 后, 西方 列 强 掀 起 瓜 分 农民阶 级 无 扶 清 灭 洋 农 民 阶 级 的农 民 阶 级 的 局限性,局限性,在中 外反动势力的 联合
24、剿杀下, 反帝爱国运动反帝爱国运动,所 展现的中国人民不 畏 强 暴 的 牺 牲 精 神,外国列强侵略 方式由瓜分中国到 11 / 21 1900 中 国 的 狂潮; 民 族 危 机 日 益 加剧。 教 民 冲 突。 失败告终。 农民阶级局限 性决定它无法 完成争取民族 独立和人民解 放 的 历 史 任 务。 “以华制华” 转变。 同时存在明显的盲 目排外行为。由于 没有先进阶级的领 导,义和团运动无 法阻止中国滑向半 殖民地的深渊。 25.25.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建 立民国) ;民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