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3《多样的文化》教案(表格式)-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rar
教学课题 第五章 第 3 节 多样的文化 第五章 第 3 节 多样的文化教学内容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不同的文化习俗教学目标1.说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并简单分析六大语言的特点。(区域认知)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运用地图描述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运用材料,列举世界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分析该种文化特点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4.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人地协调观)教学重点1.说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并简单分析六大语言的特点。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运用地图描述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3.运用材料,列举世界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分析该种文化特点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运用材料,列举世界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分析该种文化特点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辅助材料与手段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对比分析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一、播放视频了解世界多种语言的出现引导学生说一说观看视频,说出自己知道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探究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探究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1.认识世界主要语言(1)问题引导:语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补充:人们还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也是民族的1.互动交流:(1)交流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2)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汉语、英重要特征之一。(2)世界主要语言有哪些?出示图片,认识联合国工作语言。(3)用世界六大语言表达(4)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追问思考: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原因。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大洋洲、非洲南部等地区。追问:英语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原因。2.认识世界三大宗教(1)了解宗教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3)听一听,读一读(4)思考交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及海外的华人华侨使用的语言。展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内大部分人使用汉语。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美国崛起等。2.图文结合,思考交流(1)观看视频,对比自己的所见所知,从而认识宗教产生。(2)说一说自己对三种宗教的认识(2)走进三大宗教基督教出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认知。伊斯兰教:出示图文资料佛教出示资料:(3)归纳总结:三大宗教探究二:不同的文化习俗探究二:不同的文化习俗1.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古话形容了文化习俗的多样性。衣食住行等地方文化习俗经过长期演变而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交流展示:完成内容填写完成学习任务并交流:(3)归纳总结,对比记录1.讨论交流:(1)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的食物,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思考讨论:这些地区的饮食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1)欧洲西部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东亚、东南亚的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拉丁美洲的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拓展延伸:不产茶叶的欧洲为什么盛行饮茶 茶叶原产于我国,茶树在我国主要生长在南方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的山区。欧洲很多国家不种植茶树,却盛行饮茶。这是为什么呢?早在 16世纪,欧洲人通过有关著作了解了中国茶叶。17 世纪初,荷兰商船把少量茶叶运回欧洲后,饮茶在欧洲上流社会成为时尚。18 世纪后,印度、斯里兰卡等当时的欧洲殖民地成为茶叶生产基地,所产茶叶主要供应欧洲,茶叶开始走进欧洲百姓的生活。现在,茶已成为欧洲的主要饮品之一。2.传统服饰与自然环境传统服饰实用性强,能达到适应环境的要求。各地传统服饰,不论是面料、色彩还是样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现代社会,每逢重大的节日,人们往往穿上传统服饰,欢庆佳节。(2)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米饭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筷子就餐(3)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读一读,说一说中国茶文化(1)北极地区穿着皮毛厚衣服驯鹿的因纽特人(2)出示炎热地区(东南亚)的服饰:补充;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能够适应高原上的寒冷气候和日较大的温度波动。3.传统交通方式与自然环境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的交通方式不同,现在,有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交通方式,而大多数地方以现代交通方式为主。(1)炎热多雨地区,河湖众多地区形成的景观:(2)炎热干燥的地区:4.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各地传统民居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1)图文分析:纬度高,气候寒冷导致服饰以毛皮制品为主,并配有长靴、帽子和围巾,利于保温(2)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传统服饰则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者低领为主,便于散热。3.交流展示:(1)亚洲东南部的有些地区,河道纵横,陆地交通不变,人们利用船只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场。(2)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区古老的商道上,仍有骆驼商队行走4.资料展示,互动交流:(1)欧洲北部林木资源丰富,人们貌。(1)出示欧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的房屋。(2)探究活动:探究一:西亚民居的墙厚、窗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二:东南亚民居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斜屋顶的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薄且透风。探究三:黄土高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四:寒带地区民居特点(冰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用木头建造房子。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人们多用石材建造房子。(2)合作学习:探究一:当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墙厚: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窗小:可以减少吹进放入热风。探究二:当地气候湿热,上下两层,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探究三: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探究四:所在地区气候寒冷,冰雪广布。半地穴,呈半球形,抵御风暴5.尊重世界各地的礼仪列举中国的春节墙体厚,防风保暖;就地取材。5.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文化礼仪。三、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四、板书设计五、作业布置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六、教 学反 思1.本课内容实际内容范围广,生活化强,提前布置学生去观察生活,网络搜集,设置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采用表格的呈现方式将学习内容进行对比,便于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地理能力。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搭建思考和交流的平台,锻炼学生表达和思考的综合思维能力。4.教师适时补充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收藏
编号:79765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75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24-09-20
2
文币
- 资源描述:
-
教学课题 第五章 第 3 节 多样的文化 第五章 第 3 节 多样的文化教学内容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不同的文化习俗不同的语言和宗教 不同的文化习俗教学目标1.说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并简单分析六大语言的特点。(区域认知)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运用地图描述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运用材料,列举世界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分析该种文化特点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4.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树立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意识。(人地协调观)教学重点1.说出联合国六大工作语言,并简单分析六大语言的特点。2.能够说出世界三大宗教,运用地图描述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3.运用材料,列举世界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分析该种文化特点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难点运用材料,列举世界各地在衣、食、住、行等文化方面的不同,并分析该种文化特点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辅助材料与手段多媒体课件读图分析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对比分析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一、播放视频了解世界多种语言的出现引导学生说一说观看视频,说出自己知道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探究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探究一:不同的语言和宗教1.认识世界主要语言(1)问题引导:语言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补充:人们还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也是民族的1.互动交流:(1)交流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2)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汉语、英重要特征之一。(2)世界主要语言有哪些?出示图片,认识联合国工作语言。(3)用世界六大语言表达(4)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追问思考: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原因。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语言。英语主要分布在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大洋洲、非洲南部等地区。追问:英语成为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的原因。2.认识世界三大宗教(1)了解宗教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宗教的产生。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3)听一听,读一读(4)思考交流: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我国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及海外的华人华侨使用的语言。展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内大部分人使用汉语。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美国崛起等。2.图文结合,思考交流(1)观看视频,对比自己的所见所知,从而认识宗教产生。(2)说一说自己对三种宗教的认识(2)走进三大宗教基督教出示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认知。伊斯兰教:出示图文资料佛教出示资料:(3)归纳总结:三大宗教探究二:不同的文化习俗探究二:不同的文化习俗1.饮食文化与自然环境“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这句古话形容了文化习俗的多样性。衣食住行等地方文化习俗经过长期演变而成,与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交流展示:完成内容填写完成学习任务并交流:(3)归纳总结,对比记录1.讨论交流:(1)欧洲西部地形平坦,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的食物,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思考讨论:这些地区的饮食与当地自然环境有怎样的关系?(1)欧洲西部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东亚、东南亚的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拉丁美洲的饮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拓展延伸:不产茶叶的欧洲为什么盛行饮茶 茶叶原产于我国,茶树在我国主要生长在南方雨量充沛、云雾多、湿度大的山区。欧洲很多国家不种植茶树,却盛行饮茶。这是为什么呢?早在 16世纪,欧洲人通过有关著作了解了中国茶叶。17 世纪初,荷兰商船把少量茶叶运回欧洲后,饮茶在欧洲上流社会成为时尚。18 世纪后,印度、斯里兰卡等当时的欧洲殖民地成为茶叶生产基地,所产茶叶主要供应欧洲,茶叶开始走进欧洲百姓的生活。现在,茶已成为欧洲的主要饮品之一。2.传统服饰与自然环境传统服饰实用性强,能达到适应环境的要求。各地传统服饰,不论是面料、色彩还是样式,都具有鲜明的特点。在现代社会,每逢重大的节日,人们往往穿上传统服饰,欢庆佳节。(2)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以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米饭是主要食物,人们习惯用筷子就餐(3)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读一读,说一说中国茶文化(1)北极地区穿着皮毛厚衣服驯鹿的因纽特人(2)出示炎热地区(东南亚)的服饰:补充;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昼夜温差大,藏袍能够适应高原上的寒冷气候和日较大的温度波动。3.传统交通方式与自然环境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较大,传统的交通方式不同,现在,有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交通方式,而大多数地方以现代交通方式为主。(1)炎热多雨地区,河湖众多地区形成的景观:(2)炎热干燥的地区:4.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在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各地传统民居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建筑风(1)图文分析:纬度高,气候寒冷导致服饰以毛皮制品为主,并配有长靴、帽子和围巾,利于保温(2)在气候炎热的地区,传统服饰则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者低领为主,便于散热。3.交流展示:(1)亚洲东南部的有些地区,河道纵横,陆地交通不变,人们利用船只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场。(2)在非洲北部沙漠地区古老的商道上,仍有骆驼商队行走4.资料展示,互动交流:(1)欧洲北部林木资源丰富,人们貌。(1)出示欧洲西部和地中海沿岸的房屋。(2)探究活动:探究一:西亚民居的墙厚、窗小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二:东南亚民居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亚洲东南部热带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为斜屋顶的双层木楼或竹楼,下层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上层住人,墙体较薄且透风。探究三:黄土高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探究四:寒带地区民居特点(冰屋)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用木头建造房子。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人们多用石材建造房子。(2)合作学习:探究一:当地位于沙漠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墙厚: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窗小:可以减少吹进放入热风。探究二:当地气候湿热,上下两层,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探究三: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探究四:所在地区气候寒冷,冰雪广布。半地穴,呈半球形,抵御风暴5.尊重世界各地的礼仪列举中国的春节墙体厚,防风保暖;就地取材。5.说一说你所知道的文化礼仪。三、课堂小结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框架。四、板书设计五、作业布置教材课后作业及教辅资料作业六、教 学反 思1.本课内容实际内容范围广,生活化强,提前布置学生去观察生活,网络搜集,设置活动环节引导学生交流展示,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采用表格的呈现方式将学习内容进行对比,便于学生发现问题,形成地理能力。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搭建思考和交流的平台,锻炼学生表达和思考的综合思维能力。4.教师适时补充材料,拓展学生的视野。
展开阅读全文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核心素养]5.3《多样的文化》教案(表格式)-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rar》由用户(QXX)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关 键 词:
-
核心素养
多样的文化
地理
核心
素养
多样
文化
教案
表格
新人
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地舆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