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二历史学考复习提纲(人民版必修一).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年高二历史学考复习提纲(人民版必修一).docx》由用户(小豆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高 历史学 复习 提纲 人民 必修
- 资源描述:
-
1、2022021 1 年高二历史学考复习提纲(必修一)年高二历史学考复习提纲(必修一) 专题一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 一、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分封制、宗法制的特点 (一)王位世袭制 1.特点: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局面形成。 2.方式:采用世袭制,有时是父子相传,有时是兄终弟及。 (二)商朝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1、产生:商朝已开始实行宗法制。 2、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基本内容 (1)含义(实质):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
2、政治制度。 (2)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3)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秩序。确立严格的大、小宗关系。 3、评价: (1)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强化王权,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 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宗法观念成为传统思想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1、神权与王权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的政治结构; 史实:夏朝的“家天下” 制度,商代的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都有按血缘关系传承或分配政 治权力的特点。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史实:西周实行分封制,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3、 (三)分封制 1、背景:周武王讨伐商纣王,牧野之战,周击败商军主力,商朝灭亡,西周建立,疆域扩大。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基本内容: (1)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臣属,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诸侯对臣属也进行分封,形成天子一诸侯 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 (2)分封对象:子弟和功臣及先代贵族,其中分封的主体是子弟。 (3)主要封国:鲁国:是周公之长子的封国,是姬姓贵族封国位居最东;燕国:是召公之子的封国,是深 入东北最远姬姓贵族;宋国:是商朝旧贵族微子的封地等 (4)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可见诸侯国是地方实体,分封建制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危机。 义务:对天子定期
4、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有利于稳定西周政治秩序。 3.评价: (1)作用: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局限性: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知道秦朝统一的经过 1、条件: (1)经济:商鞅变法,国力增强。 (2)民心:人民渴望统一。 (3)政治:战国时局部统一。 (4)个人: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5)策略: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 2、统一的过程: (1)灭六国(六王毕) :从前 230 年至前 221 年,灭六国(韩赵魏楚燕齐) ,建立了中国
5、历史上第一个统一 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权。 (2)拓展疆域(四海一) :前 215 年,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直道;筑长城。修灵渠, 南平岭南: 置岭南郡等四郡, 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修“五尺道” , 征服 “西南夷” : 在西南夷地区任命官吏,是该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开始。 3、秦统一的意义: (1)结束分裂战乱,有利于经济恢复发展、人民生活的安定。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2)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1、皇帝制度的创立: (1)名称由来:三皇五帝 (2)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
6、世袭。 (3)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 三、了解秦朝中央官制的基本内容(三公九卿制) : 1、内容: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丞相助手、监察事务) 、太尉(主 管军事) 九卿和“朝议”制度。 2、三公九卿制评价:分工明确,互相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家国同治” 。 四、了解郡县制的基本内容 1、渊源: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郡、县地方行政区划。 2、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1)概况: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县隶属于郡。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官职,分掌行 政、军事、监察职责。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2)作用: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
7、命,不得世袭,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中央 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是: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五、理解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1、积极: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2、消极: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压榨人民,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阶级矛盾激化。 补充资料补充资料: : 1 1、中央集权制度演变历程、中央集权制度演变历程 (1)(1)萌芽于战国萌芽于战国: :秦国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国商鞅变法推行县制; ;韩非子提出建立中央集权和以法
8、治国的理论。韩非子提出建立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理论。 (2)(2)创立于秦朝创立于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主要包括皇帝制、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其他如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主要包括皇帝制、中央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其他如颁 布秦律布秦律, ,统一货币、度量衡与文字统一货币、度量衡与文字, ,焚书坑儒等焚书坑儒等, ,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补充。奠定了中国封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补充。奠定了中国封 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3)(3)巩固于西汉巩固于西汉: :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汉武帝设立刺史制度, ,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督加强
9、对地方官吏的监督; ;颁布“推恩令” “附益之法”颁布“推恩令” “附益之法”, ,解决了王国问解决了王国问 题题; ;实行“罢黜百家实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独尊儒术”, ,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4)完善于隋唐完善于隋唐: :实行三省六部制实行三省六部制, ,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 ,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 严密的体系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 严密的体系; ;实行科实行科 举制举制, ,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考试成绩取代了门第出身, ,使官员选拔制度化。使官员选拔制度化。 (5)(5)加强于宋元:加强于宋元
10、:a a 北宋北宋( (1 1) )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君主专制: :军事上军事上: :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削夺朝中大将的兵权, ,建立禁军建立禁军; ;设枢密院设枢密院( (长官为枢密长官为枢密 使使),),负责调兵负责调兵; ;行政上行政上: :设参知政事设参知政事, ,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财政上财政上: :设三司使设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财政权。分割宰相的财政权。(2)(2) 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集权: :军事上军事上: :夺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夺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推行更戍法推行更戍法; ;行政上行政上: :文官任知州文官任知州, ,设通判监督设通判监督, ,相互牵相互牵 制
11、制; ;财政上财政上: :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司法上司法上: :中央派人担任地方司法官。 元朝中央派人担任地方司法官。 元朝: :中央设中书省、 枢密院、中央设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御史台, ,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设宣政院设宣政院, ,统领宗教和管辖西藏。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统领宗教和管辖西藏。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管辖除河北管辖除河北、 山西、山东以外的地方事务山西、山东以外的地方事务;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及澎湖列岛。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及澎湖列岛。 (6)(6)强化于明清:强化于明清:a a 明朝明朝: :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
12、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与兵部相牵制与兵部相牵制, ,使统兵权与调使统兵权与调 兵权分离兵权分离; ;制定大明律制定大明律, ,设厂卫特务机构设厂卫特务机构, ,实行八股取士实行八股取士, ,加强思想控制。地方废除行省制度加强思想控制。地方废除行省制度, ,设立三设立三 司司(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 )。b b 清朝清朝: :设置军机处设置军机处, ,大兴文字狱大兴文字狱; ;清朝把全国划分为清朝把全国划分为 1818 个省、个省、5 5 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个将军辖区、
13、两个办事大臣辖区, ,共共 2525 个省级行政区域及蒙古盟旗等。在各省、区分别设置个省级行政区域及蒙古盟旗等。在各省、区分别设置 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总督、巡抚、将军、办事大臣, ,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 ;又在中央设置理藩院又在中央设置理藩院; ;掌管掌管少数民族事务。少数民族事务。 (7)(7)维护于晚清维护于晚清: :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四次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清末预备立宪。 (8)(8)最终结束最终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1912(1912 年年 2 2 月月 1212 日日, ,
14、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从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9)两次逆流两次逆流:1915:1915 年年, ,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袁世凯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 ,在护国运动中被迫取消帝制在护国运动中被迫取消帝制;1917;1917 年年, ,张勋拥戴清废张勋拥戴清废 帝溥仪复辟帝制帝溥仪复辟帝制, ,在讨逆运动中破产。在讨逆运动中破产。 2 2、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特点: (演变特点: (1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削弱,直到废除。,直到废除。 (2 2)中央权力不
15、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削弱。 三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了解汉朝巩固中央集权和削弱丞相权力的措施 汉初:频繁换相、中外朝制度(中朝主要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 ; 二、了解汉朝选官用官制度的内容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 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 府、州郡辟等两种方式。 三、理解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1、名称与职能: (1)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 ;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 ;尚书省(执行政令) , 三省最高
16、长官都是宰相。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政的场所。 (2)六部: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 、礼部(礼仪、科举) 、兵部(军政) 、 刑部(刑狱) 、工部(国家工程建设) 。 2、影响: (1)三省六部,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从而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 高了行政效率,避免决策过程中的失误,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实际上使宰相的权力有所分散,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三省六部制度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 四、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分析其影响 1、
17、发展过程: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 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 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 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2、 影响:利: (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科举取士,把选拔 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弊:限制了读书人的 思想,没有实际功用,阻碍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五、了解北宋巩固中央集权和削弱丞相权力的措施 1、设置中书门下(习称政事堂)为行政机构,长官称“同平章事” ,职务相当于宰相。 2、分
18、割相权的措施 (1)增设“参知政事” , 作为副宰相,分宰相的行政权; (2)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称枢密使,分宰相的军权; (3)设三司,管财政,长官称三司使,分宰相的财政权。 3、作用:相权进一步削弱,皇权加强;也给宋朝带来了冗官、冗费问题,是宋朝中期社会危机的一个重要 原因。 4、概括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趋势) :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六、了解元朝行省制度基本内容,并理解其影响 1、实行行省制: (1)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见书 P16),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 (2)特点: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域;行省官员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表现为:二个“呈报”、“不能 更改”、“
19、不得调动”、“觐见述职”、“省官互迁”等(详见 P16)。 (3)作用:A 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 古代 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设两个单列行政区:“腹里”(中书省直辖) 宣政院辖区(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 3、概括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特点(趋势):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4、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沿革 地方建制 秦、 西汉 东汉末 唐朝 宋朝 元朝 郡、县 州、郡、县 道、州、县 路、州、县 行省、路、府、州、县 四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了解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的史实 (1)背景:明太祖废丞相
20、,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1)确立:明永乐帝(明成祖)设内阁制。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部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成了内阁的 下属机构。 (3)影响:内阁制确立,使君主专制加强,并形成宦官弄权,政治黑暗的局面,使中国社会发展受到严重 阻碍。 (4) 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历史上的宰相是皇帝的助手, 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对皇权据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而阁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的作用。 2、清朝设置军机处: (1)背景:雍正年间西北用兵,始设军机房 (2)军机处的特点: 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注:其性质和内阁一样,是助理机构, 不是行政机构。
21、皇帝“乾纲独断” ,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简、速、密” (3)影响: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政治决策封闭性更为明显,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 了顶峰。 3、理解内阁与军机处对加强君主专制的作用 :明朝内阁制、清朝军机处设立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明代内阁制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新的高度,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 民族的融合,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2)消极影响: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
22、助长因循守旧之风;官僚机构 膨胀,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思想上的控制 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 专题二专题二 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一) 了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经过;了 解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这些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18401842) (1)背景:世界形势: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形势:封建社会末期
23、,国力衰微;地广人多,资源丰富。根本原因(必然性) :英国要开辟 中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概况: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3)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赔款 2100 万银元。开创了列强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即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破坏了 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即协定关税。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便利了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4
24、)1843 年南京条约附件: 领事裁判权。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贸易等主权,便利了列强侵略中国。 居住及租地权。为列强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5)美国率先取得军舰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权。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 (6)法国率先取得传教权。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 注意: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实际上英法美均取得了以上侵略特权。 (7)影响(危害) :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启示:闭关要落后,落后要挨打!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概况:18561860 年;英、法组成联军,美国、俄国以调停人的身份共同参与侵略。 (2)结果:签订天津条约 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