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docx》由用户(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跨学科 主题 项目 学习 实践 路径 下载 _各科综合_小学
- 资源描述:
-
1、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路径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和知识经济的不断扩张,社会变化加剧。改革教育模式、重塑新一代人才的跨学科素养结构成为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预示着教育改革进入新时期。新课程方案在“基本原则”中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科内知识整合,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科目设置”上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在“课程标准编制”上首次提出“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方式。原则上,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
2、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在数学学科,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结构”上提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在“课程内容”上强调综合与实践“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落实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改革课程跨学科素养结构,强化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是新时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趋势1,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实施跨学科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呢?一、小学数学跨学科的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策略(一)厘清概念。项目式学习与主题式学
3、习(主题式课程)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课程的内在结构上:主题式学习比较多地指向“多学科、多领域”。作为一个主题,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主题,各学科、各领域之间是割裂的。项目式学习更多地采用跨学科方式,通过学科之间、领域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和持续性的探究来达到对问题的解决。就问题的性质而言,项目式学习中所研究的问题更偏向于真实世界,以及在真实世界中如何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而且基于问题的学习和探究学习更加抽象,并不特别强调最后产生人工制品的成果,最后的结论可以是开放的。艾伦雷普克在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中提出:“跨学科研究是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进程,这些问题太宽泛、
4、太复杂,靠单门学科不足以解决;它以学科为依托,以整合见解、构建更全面的认识为目的。”其中,跨学科概念的几大要素为:跨学科以现实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为依托;跨学科要以学科为依托,但要超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关注复杂问题或课题的全面认识与解决;跨学科要有明确的、整合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模式;跨学科还旨在推动新认知、新产品的出现,鼓励在跨学科基础上完成创新与创造2。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把两门学科粘在一起创造一个新产品,更是思想和方法的整合、综合,这才是真正的跨学科。真正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从现实情境中提炼出更多的跨学科课程研究的视角,进而整合生成全新的课程。特别的,STEM、STEAM就是项目式学习中的一种,只
5、不过它比较偏向项目式学习中科技、数学整合的领域,而项目式学习还包含其他如人文、历史、语言等更多领域。(二)小学数学实施跨学科的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策略。1.素养立意,体现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教师设计数学教学目标时,要坚持核心素养(“三会”)导向,充分关注核心素养目标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落实情况,以体现数学学科特有的育人价值,促进数学课程全面育人培养目标的达成。指向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目标要体现全面性、阶段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指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特征;“阶段性”指在基于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将单元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可操作性”指知识
6、转化为素养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应该明确、具体。同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要融入信息技术的相关内容,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2.策略创新,改变学习组织形式。国外已有研究3证实,项目式学习对不同内容领域、不同类型学生的影响程度不一,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非智力因素层面。因而,项目式学习可以作为小学数学辅助性的学习组织形式,特别是可以作为“综合与实践”等领域的学习组织形式,还可以作为改善特殊人群(如数学焦虑、兴趣缺失等)数学学习的有效手段:可以用来实施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综合类内容的教学,如乘法学习、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设计大楼模型
7、;可以用来实施“统计与概率”领域大部分内容的教学,诸如数据统计过程、平均数、中位数等主题下的四季、小区垃圾知多少;更可以实施“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所有内容。3.融合贯穿,注重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项目式学习与传统的数学知识、技能教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项目的推进过程为主线,而数学知识的学习则贯穿其中。换言之,项目本身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明线”,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则是数学教学的“暗线”。我们大可不必“为了项目而设计项目”,事实上,项目情境可以被适当弱化,而数学知识本身即可看作一个(特殊的)“项目”,数学知识“打开”的过程即项目的推进过程4。4.建构情境,设计问题驱动。课堂情境脉络在核心素养
8、导向的数学跨学科活动中具备两种功能:一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二是依托真实情境脉络的安排与铺垫,发展学生对相应的数学新知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5。具体来讲,真实情境的创设以2022年版课标的重点知识为出发点,可选择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利用网络形成自己的跨学科研究选题,或结合一些非营利机构、公司、学校等需求形成研究主题。此外,根据真实情境设计驱动性问题,对整个项目式学习至关重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特点,可以只设计一个主驱动性问题,也可以在此基础上由主驱动性问题分解出若干个次驱动性问题。5.转化评价,实现以评促学。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评价,
9、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且要考查学生活动体验的获得状况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状况。深刻、完整的数学实践所带来的真实体验,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基础。为此,教师要赋予数学学习任务形成性评价的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洞察学生的学习状况,确认学生的学习起点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差距,以此为基础,统筹规划后续的教学,以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发生。6.提升专业发展,保障活动开展。跨学科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效果,取决于教师的认识程度、实践能力和重视态度。正如哈德逊(Hudson)指出的6:教师在数学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应对阶段任务及其目标有清晰认识,不要忘记在项目活动之后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