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4单元)教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0新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4单元)教案.doc》由用户(老白杨)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新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4单元)教案 新导学案 模板 第 单元 下载 _四年级上册_人教鄂教版(2024)_科学_小学
- 资源描述:
-
1、 第四第四 单元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 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四年级上学期的第四个单元, 这个单元浩及课程标 地嫁表面有由 各种水体组成的水圈”的中年级学习目标, 同时, 在完成课程标准学习内容“2.1 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中年级学习目标的基础上, 与第三单元共同完 成课程标准学习内容“6.3.2 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和冷却 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中年级的学习目标, 可见, 本单元是一个高度综合、 认知难度较大的单元。 二、单元教学目标二、单元教学目标 (一)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 2.知道地球陆地的表面有河流、副泊等水体类
2、型。 3.知道水在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 冰融化、 水蒸发和 水鼎气凝结。 4.知道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 100或降低到 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 5.知道冰、水、水燕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 种物质。 6.知道冰、水、水蓝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 属 7.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科学探究 1.能从对水的分布、水的结冰与水的沸腾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 问题 2.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对关于水的分布、水的结冰和水的沸腾等探 究。提出假设,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3.能在探究过程中,搜集证据,观察并描述地
3、球上水的分市以及水沸腾过程 中的现象、条件等。 4.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描述地球上水的分布 水的结冰与沸腾的现象等,并能整理、陈述证据与结果。 5.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校、推理与概括等方法,得出地球上的水是如 何分布的,以及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或沸脾等实验结论, (三)科学态度 1.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研究地球上水的分布、水的结冰与水的速腾等现余 感兴趣。 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体会创新的乐趣。 3.能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完善自己的 探究过程。 4.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并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
4、分享自 己的想法和力量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地球上可俱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愿查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并节约用 水。 三、单元知识结构三、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共设计了 3 课,包括第 10 课、第 11 课和第 12 课。 第 10 课是水的分布,地球上的水很多,因此地球素有“水球”的美称。 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地球仪、用地球仪估算地表的海陆面积比等 趣味性活动,研究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认识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 各种类型的水体。此外,还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有关情况,为树立节约用水的意 识奠定基础。 第 11 课是水结冰了,水遇冷会结冰,这对于北方地区的学生来说
5、,并 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使水结成冰,则是一个不小的 挑战。在本课,学生将围绕着科学实践活动“探究水结冰时的温度”,亲自动手 做水结冰的实验,根据实验观测,描述水在冷却过程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 化,认识水从液态向固态转化的条件,认识水的冰点等概念。 第 12 课是水的沸腾,水的沸腾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在本课,学生将围 绕着科学实践活动“探究水在什么温度时沸腾”,做给水加热的实验,根据实验 观测, 描述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温度变化和状态变化,认识水从液态向气态转 化的条件,认识水的蒸发、水的沸腾(包括沸点概念)以及水蒸气的凝结等现象 在本单元 3 课学习的基础上, 最后
6、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能够观察到的一些生活现 象和水雨、雪、冰等自然现象,描述水在自然条件下存在的三种状态以及三种状 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四、单元教学策略四、单元教学策略 从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辅,力争让学生从 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 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 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五、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 10、水的分布 2 11、水结冰了 1 12、水的沸腾 1-2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第 4 单元 地球上的水
7、10.水的分布 第几 课时 1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思考除了江河以外,地球上 还有哪些地方有水。再通过趣味估算、资料查阅等活动,围绕看“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 这一科学实践活动,建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的 概念,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两个环节进行教学。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宝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 2.知道地球陆地表出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能针对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还是随地面积大这一问题, 提出假设, 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4.能依据证帮,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 5.在探究地球
8、上水的分布的活动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思路、多样方法进行研究,体会创新 乐趣。 6.能接纳他人的观点,究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 成探究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力量。 7.了解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谈水资源有限,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并节约用水。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知道地宝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 2.知道地球陆地表出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 3.能针对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还是随地面积大这一问题, 提出假设, 并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 4.能依据证帮,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地球上水的分布情况。 教学准备 教师:1.充气的塑料地球仪,或者去掉底座的地球仪。每组 1 份,
9、 2.橡皮泥、A4 纸等,每组 1 份。 3.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铅笔等。 导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提出和聚焦问题 1、根据课页,提出问题 课页图呈现的是什么? 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 地球上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地球陆地表面除了河流和湖泊,还有哪些 类型的水体? 2、围绕上述问题,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二)科学实践活动: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 1、探究海洋和陆地分别占据了地球表面多大的面积。 (1)提问:在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观察到,地球上大部分的水分布 在海洋中,但怎样知道海洋和陆地分别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多少? (2)讨论是否能利用地球仪来证明
10、。 (3)做抛接地球仪的活动,估算地球上海陆面积比。 明确活动方法。 出示一个柱状图表,表上有两个柱,分别代表“海洋”和“陆地”,每个柱 划分成很多小格。(或者用画 “正”字等其他方式进行记录。)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学生做记录员。 .一位学生将地球仪投掷给另一位学生。 .接到地球仪的学生, 手不动, 观察自己右手拇指所按的位置是海洋还是陆地, 然后告诉记录员。 记录员在柱状图中代表“海泽”或“陆地”的柱上用笔涂满一格。(或者画 上“正”学的一笔,代表一次。) 再次投掷地球仪,重复上述过程 重复操作,每个小组抛接地球仪的次数至少达到 100 次 统计拇指按在海洋或是陆地的总次数 学生按照要求活动。
11、 分析统计结果。 提问:抛接地球仪 100 次中,右手拇指有多少次所按的位置是而洋?有多少次 所按的位置是陆地? 右手拇指按在海洋上的位置比在陆地上的位置次数多,这说明了什么?(因为 地球仪上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因此右手拇指按在海洋上的概率比按在陆地上的概 率大。 将各个小组统计的次数加起来,分析全班总和的数据中,右手揭指按在海洋 的次数和按在陆地的次数分别是多少,占总次数的百分 数分别是多少? (海洋的次数/总次数约等于 70%, 陆地的次数/总次数约等于 30%)。 得出结论:地球上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海陆面积比为 7:3,即地球 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4)做粘贴橡皮泥活动,估算
12、地球上海陆面积比。 明确活动方法。 每个小组发 12 张面积总和相当于地球仪表面积的“橘子瓣”轮廓纸片。 学生用橡皮泥把地球仪上的陆地部分粘贴住。 把粘贴在地球仪陆地部分的橡皮泥轻轻揭下来,再粘贴在“橘子瓣”轮廓纸 片上。(注意,在此过程中,要提示学生尽量不要挤压橡 皮泥,保持橡皮泥的厚度不变。) 看一看,粘贴在地球仪陆地部分的橡皮泥能粘贴多少份这样的“橘子瓣”轮 廓纸片。 学生按照要求活动。 分析统计结果。 粘贴在地球仪陆地部分的橡皮泥大约粘贴了 4 瓣“橘子瓣”轮廓纸片。 由此得出结论:陆地部分大约占整个地球的 4/12=1/3,而海洋部分大约占整 个地球的 2/3. (5)根据上述活动,
13、得出对地球上海陆分布情况的认识。 板书设计: 10.水的分布 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 71,陆地面积约占 29% 教学反思: 课时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第 4 单元 地球上的水 10.水的分布 第几 课时 课型 新授 教材分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首先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思考除了江河以外,地球上 还有哪些地方有水。再通过趣味估算、资料查阅等活动,围绕看“地球上的水分布在哪里” 这一科学实践活动,建构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地球陆地表面有河流、湖泊等水体类型的 概念,本课的科学实践活动分为两个环节进行教学。 学习目标 1.知道地宝表面海陆分布的情况。 2.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