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与控制技术》课件第2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检测与控制技术》课件第2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检测与控制技术 检测 控制 技术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1 检测的基本知识检测的基本知识2.2 传感器传感器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1 检测的基本知识检测的基本知识 2.1.1 2.1.1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1.1.按测量手段分类按测量手段分类1)直接测量将被测量与标准量直接比较,或用预先经标准量标定好的测量仪器或仪表进行测量,从而直接测得被测量的数值,这种测量方式称为直接测量。例如,用弹簧管式压力表测量流体压力就是直接测量。直接测量的优点是测量过程简单、迅速,缺点是测量精度不是很高。该方法是工程上广泛采用的方法。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
2、感器 2)间接测量被测量本身不易直接测量,但可以通过与被测量有一定函数关系的其他量(一个或几个)的测量结果求出(如用函数解析式的计算、查函数曲线或表格),这种测量方式称为间接测量。例如,导线的电阻率的测量,只要利用直接测量得到导线的R,l,d的数值,再代入=d2R/4l,就可得到值。在这种测量过程中,手续较多,花费时间较长,但与直接测量相比,可以得到较高的精度。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组合测量如果被测量有多个,而且被测量又与某些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测量得到结果的其他量存在着一定的函数关系,则可先测量这几个量,再求解由函数关系组成的联立方程组,从而得到多个被测量的数值,这种测量方式称
3、为组合测量。它是一种兼用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式。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2.按测量方式分类按测量方式分类1)偏差式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作用于测量仪表的比较装置(指针),使比较装置产生偏移,利用偏移位移直接表示被测量大小的测量方式称为偏差式测量。应用这种方式进行测量时,要用标准量具对仪表刻度进行校准,并按照仪表指针在标度尺上的示值决定被测量的数值。它是以间接方式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的比较。例如,弹簧秤、磁电式仪表就属于偏差式测量。该测量方法过程比较简单、迅速,但测量结果的精度低,因此广泛用于工程测量。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零位式测量在测量过程中,被测量作用于测量
4、仪表的比较装置,利用指零机构的作用,使被测量和标准量两者达到平衡,从而用已知的标准量决定被测量,这种测量方式称为零位式测量。应用这种方式进行测量时,标准量具装在仪表内,在测量过程中标准量具直接与被测量相比较,调整标准量,一直到被测量与标准量相等,即指零仪表回零。例如,利用天平测量质量和惠斯登电桥测量电阻(或电感、电容)就是这种方式的一个典型例子。对于零位式测量,只要零指示器的灵敏度足够高,其测量准确度几乎等同于标准量的准确度,因而测量准确度很高,所以常用在实验室作为精密测量。但由于在测量过程中为了获得平衡状态,需要进行反复调节,即使采用一些自动平衡技术,检测速度仍然较慢,这是零位式测量的不足之
5、处。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微差式测量偏差式测量和零位式测量相结合构成微差式测量。它通过测量待测量与标准量之差(通常该差值很小)来得到待测量量值,如图21所示。图21中,P为量程不大但灵敏度很高的偏差式仪表,它指示的是待测量x与标准量s之间的差值x-s,即xs+。只要足够小,这种方法测量的准确度基本上取决于标准量的准确度,同时它又省去了零式测量中反复调节标准量大小以求平衡的步骤。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图2-1 微差式测量 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3.测量方法的选择测量方法的选择在选择测量方法时,要综合考虑下列主要因素:(1)从被测量本身的特点来考虑。被测
6、量的性质不同,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当然不同,因此,对被测对象的情况要了解清楚。例如,被测参数是否为线性、数量级如何、对波形和频率有何要求、对测量过程的稳定性有无要求、有无抗干扰要求以及其他要求等。(2)从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来考虑。工程测量和精密测量对这两者的要求有所不同,要注意选择仪器、仪表的准确度等级,还要选择满足测量误差要求的测量技术。如果属于精密测量,还要按照误差理论的要求进行比较严格的数据处理。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3)考虑测量环境是否符合测量设备和测量技术的要求,尽量减少仪器、仪表对被测电路状态的影响。(4)测量方法简单可靠,测量原理科学,尽量减少原理性误差。总之,
7、在测量之前必须先综合考虑以上诸方面的情况,恰当选择测量仪器、仪表及设备,采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测量技术,才能较好地完成测量任务。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1.2 2.1.2 测量误差及其分类测量误差及其分类1.1.按照表示方法分按照表示方法分按照表示方法分,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和容许误差三种。1)绝对误差绝对误差定义为示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即 x=Ax-A0 式中,x为绝对误差;Ax为示值,具体应用中可以用测量结果的测量值、标准量具的标称值代替;A0为被测量的真值。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真值A0一般很难得到,所以通常用实际值A代替被测量的真值A0,因而绝对误差更有
8、实际意义的定义是x=Ax-A(2-2)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相对误差相对误差用来说明测量精度的高低,又可分为如下几种:(1)实际相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x与实际值A的百分比值,即%100AxrA(2)示值相对误差。示值相对误差定义为绝对误差x与示值x的百分比值,即%100 xxrx(2-3)(2-4)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3)满度相对误差。满度相对误差定义为仪器量程内最大绝对误差xm与测量仪器满度值xm的百分比值,即%100mmmxxr(2-5)满度相对误差也叫满度误差或引用误差,满度误差实际上给出了仪表各量程内绝对误差的最大值,即 x=rmxm(2-6
9、)我国电工仪表的准确度等级S就是按满度相对误差rm分级的,依次划分成0.1、0.2、0.5、1.0、1.5、2.5及5.0七级。例如,某电压表S0.5,即表明它的准确度等级为0.5级,也就是它的满度误差不超过0.5%,即|rm|0.5%,或习惯上写成rm=0.5%。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一般而言,测量仪器在同一量程不同示值处的绝对误差实际上未必处处相等,但对使用者来讲,在没有修正值可利用的情况下,只能按最坏的情况处理,即认为仪器在同一量程各处的绝对误差为常数且等于xm,人们把这种处理叫做误差的整量化。由示值相对误差和满度相对误差表达式可以看出,为了减小测量中的示值误差,在进行量程选
10、择时应尽可能使示值接近满度值,一般以示值不小于满度值的2/3为宜。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上面由式(2-4)和式(2-6)得出的为减小示值误差而使示值尽可能接近满度值的结论,只适合于正向刻度的一般电压表、电流表等类型的仪表,而对于测量电阻的普通型欧姆表,上述结论并不成立,因为欧姆表是反向刻度,且刻度是非线性的。可以证明此种情况下示值与刻度的中值接近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最高。在实际测量操作时,一般应先在大量程下测得被测量的大致数值,而后选择合适的量程再进行测量,以尽可能减小相对误差。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容许误差容许误差是指根据技术条件的要求,规定测量仪器误差不应超过的
11、最大范围,有时就称为仪器误差。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2.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分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分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是指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测量值中含有固定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其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材料、零部件及工艺缺陷;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的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干扰等。其变化规律服从某种已知函数,它表明了一个测量结果偏离真值或实际值的程度,系统误差越小,测量就越准确,所以经常用准确度来表征系统误差的大小。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是由很多复杂因素的微小变化的总和所引起的,其变化规律未知,因此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但是随机误差具有
12、随机变量的一切特点,在一定条件下服从统计规律,因此经过多次测量后,对其总和可以用统计规律来描述,可以从理论上估计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粗大误差粗大误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测量结果显著地偏离其实际值所对应的误差。在测量及数据处理中,如果发现某次测量结果所对应的误差特别大或特别小时,应认真判断误差是否属于粗大误差,如果属于粗大误差,该值应舍去不用。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3.按照误差来源分按照误差来源分1)工具误差工具误差是指由于因测量工具本身不完善而引起的误差,主要包括读数误差、内部噪声引起的误差两方面。2)方法误差方法误差是指测量时方法不完善,所依
13、据的理论不严密以及对被测量定义不明确等诸因素所产生的误差,有时也称为理论误差。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4.4.按照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按照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分1)静态误差静态误差是指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很缓慢或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2)动态误差动态误差是指在被测量随时间变化很快的情况下,测量时所产生的附加误差。动态误差是由于惯性、纯滞后的存在,使得输入信号的所有成分未能全部通过,或者输入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通过时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而引起的。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5.5.按照使用条件分按照使用条件分1)基本误差基本误差是指测量系统在规定的标准条件下使用时
14、所产生的误差。所谓标准条件,一般是测试系统在实验室标定刻度时所保持的工作条件,如电源电压为220(15%)V,温度为205,湿度小于80%,电源频率为50 Hz等。测试系统的精确度是由基本误差决定的。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附加误差当使用条件偏离规定的标准条件时,除基本误差外还会产生附加误差。例如,由于温度超过标准引起的温度附加误差以及使用电压不标准而引起的电源附加误差等,使用时这些附加误差会叠加到基本误差上去。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6.6.按照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按照误差与被测量的关系分1)定值误差定值误差是指误差对被测量来说是一个定值,不随被测量变化。这类误差可以
15、是系统误差,如直流测量回路中存在热电势等;也可以是随机误差,如测试系统中执行电机的启动引起的电压误差等。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累积误差在整个测试系统量程内,误差值x与被测量x成比例地变化,即 x=Sx(2-7)式中,S为比例常数。由上式可知,x随x的增大而逐步累积,故称累积误差。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1.3 2.1.3 误差的处理误差的处理1.1.系统误差的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的消除或减小产生系统误差的来源多种多样,因此要减小系统误差只能根据不同的目的,对测量仪器仪表、测量条件、测量方法及步骤进行全面分析,以发现系统误差,进而分析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然后采用相应的
16、措施将系统误差消除或减弱到与测量要求相适应的程度。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1)从产生系统误差的来源上考虑。这是减小系统误差的最基本的方法,该方法要求测量者对整个测量过程要有一个全面仔细的分析,弄清楚可能产生系统误差的各种因素,然后在测量过程中予以消除。由于产生系统误差的来源多种多样,因此其消除或减小方法也不尽相同,应根据测量目的与测量仪器而定,主要有:选择准确度等级高的仪器设备以消除仪器的基本误差;使仪器设备工作在规定环境条件下并正确调零、预热以消除仪器设备的附加误差;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法,设计正确的测量步骤以消除方法误差和理论误差;提高测量人员的测量素质,改善测量条件(选用智能化、数
17、字化仪器仪表等)以消除人员误差。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2)利用修正法消除系统误差。修正法是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常用方法,该方法在智能化仪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修正法就是在测量前或测量过程中,求取某类误差的修正值,然后在测量数据的处理过程中手动或自动地将测量读数或结果与修正值相加,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目的。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3)利用特殊的测量方法消除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大小、方向恒定不变,具有预见性,所以可选用以下特殊的测量方法予以消除。替代法:是比较测量法的一种,它是先将被测量Ax接在测量装置上,调节测量装置处于某一状态,然后用与被测量相同的同类标
18、准量AN代替Ax,调节标准量AN,使测量装置恢复原来的状态,于是被测量就等于调整后的标准量,即AxAN。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差值法:是测量出被测量Ax与标准量AN的差值,即=Ax-AN,利用AxAN求出被测量。显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由标准量具的准确度和测量差值的准确度决定,且差值越小,测量差值的仪表之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就越小。当差值等于零时,测量结果的准确度与测量仪表的准确度无关,而仅和标准量具的准确度有关。正负误差补偿法:是在不同的测量条件下,对被测量测量两次,使其中一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为正,而使另一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为负,取两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显然,对于大小恒定的
19、系统误差经这样的处理即可消除。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对称观测法:是在测量过程中合理设计测量步骤以获取对称的数据,配以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以得到与某影响(干扰正确测量的因素)无关的测量结果,从而消除系统误差。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叠代比较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了。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随机误差的消除或减小随机误差的消除或减小随机误差就单次测量而言是无规律的,其大小、方向不可预知。但当测量次数足够多时,随机误差的总体服从统计学规律中的正态分布。对某量进行无系统误差、等精度重复测量n次,其测量读数分别为A1、A2、An,则随机误差分别为 1=A1-A0,2
20、=A2-A0,i=Ai-A0,,n=An-A0 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根据统计学原理,随机误差具有下列特性:(1)有界性,即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一定的界限。(2)单峰性,即绝对值小的随机误差比绝对值大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大。(3)对称性,等值反号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接近相等。(4)抵偿性,当n时,随机误差的代数和为零。根据随机误差的特性,经过多次测量后,其总和可用统计规律来描述,可从理论上估计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3.粗大误差的剔除粗大误差的剔除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属于可疑值或异常值,不能参加测量值的数据处理,应该予以剔除。其消除方法是:尽可
21、能地提高测量人员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严格的科学态度,以减少和避免粗大误差的出现;正确判断粗大误差,若发现粗大误差,则将相应的测量数据划掉,且必须注明其原因。判断粗大误差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考虑。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定性判断就是对测量条件、测量设备、测量步骤进行分析,看是否有差错或有引起粗大误差的因素,也可将测量数据同其他人员用别的方法或由不同仪器所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核对,以发现粗大误差。这种判断属于定性判断,无严格的原则,应慎重从事。定量判断就是以统计学原理和有关专业知识建立起来的粗差准则为依据,对异常值或坏值进行剔除。这里所谓的定量是相对前面的定性而言的,它是建立在一定的分布
22、规律和置信概率基础上的,并不是绝对的。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1.4 2.1.4 测量系统的性能评价测量系统的性能评价测量系统是由众多环节组成的对被测物理量进行检测、调理、变换、显示或记录的完整系统。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是指测量系统的输出与输入的关系,有静态与动态之分。动态特性的研究与控制理论中介绍的相似。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是指测量系统的输入为不随时间变化的恒定信号时,测量系统输入与输出之间呈现的关系。静态特性主要包含精确度、稳定性、静态输入输出特性等指标。在测量系统中,传感器是采集信号的直接器件,传感器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量系统的性能。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2
23、传传 感感 器器 2.2.1 2.2.1 传感器基础知识传感器基础知识1.1.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传感器的定义与分类传感器的英文是“Sensor”,来源于拉丁语“Sense”,意思是“感觉”、“知觉”等。传感器的通俗定义可表述为“信息拾取的器件或装置”。其严格定义在国家标准GB 766587中的表述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
24、环节。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从量值变换这个观点出发,对每一种(物理)效应都可在理论上或原理上构成一类传感器,因此,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在对非电量的测试中,有的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多种参量,而有时对一种物理量又可用多种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进行测量。下面根据被测量、测量原理、传感基理、输出形式和电源形式等进行分类,如表2-1所示。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表表2-1 传传 感感 器器 分分 类类 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2.2.传感器的构成传感器的构成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和其他辅助件组成,有时也将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辅助电源作为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如图2-2所示。图2
25、-2 传感器组成的结构框图 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一般为非电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其他量(一般为电量)的元件。敏感元件是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不仅拾取外界信息,还必须把变换后的量值传输出去。传感元件又称变换器或转换器,一般来说,它不直接感受被测量,而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量转换为电量输出的元件。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的作用是把传感元件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加工处理,输出有利于显示、记录、检测或控制的电信号。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或简或繁,视传感元件的类型而定,常见的电路有电桥电路、放大器、阻抗变换器等。第2章 微机测控系统的耳目传感器 3.3.传感器的基本性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