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周口市 西华县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 资源描述:
-
1、 - 1 - 2017-2018 学年上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 I 卷 (阅读 题 )和第 卷 (表达 题 )两部分。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 清楚。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 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 域内作答,超出答 题 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 作 答无 效。 第 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 市 ” 的本义为市场,与 ” 城 ” 不同。早期的 “ 市 ” 多在野外
2、或井边,故 有 “ 市井 ” 之称。而我国的 “ 城 ” 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早只是政治性质的城堡,与 “ 市 ” 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由于城市人口的集中,居民生活的需要,城内便有 “ 市 ”的设立。 “ 城 ” 的存在,为 “ 市 ” 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 “ 市 ” 的发展,又促进了 “ 城的发达。 “ 市 ” 在我国 “ 城 ” 中出现,长期被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行的是 “ 坊市制 ” 。 在先秦文献中并无 “ 坊 ” 名,当时城市居民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为 “ 里 ” 。 “ 里 ” 原是农村的一种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当时为了防止盗贼的攻击,采用这种四
3、面筑院墙的封闭聚居形式 。从先秦起,这种称 “ 里 ” 的组织形式在城市中长期存在,有时称作 “ 闾里 ” 或 “ 闾 ” ,秦汉仍因之。从晋代开始,城市居民住区正称仍为 “ 里 ” ,但有时又称作 “ 坊 ” 。元河南志卷二晋城阙宫殿古迹所引晋宫阙名中,有 “ 诸里 ” 和 “ 诸坊 ” 的名称。到北魏时的洛阳,全城有二百二十 “ 里 ” ,也作二百二十 “ 坊 ” 。这 “ 坊 ” 字,即源于 “ 防 ” 的别体。从隋开始, “ 里 ” 改称为 “ 坊 ” 。 所谓 “ 坊市制 ” ,即城中之 “ 市 ” 集中在一个限定的范围之内, “ 市 ” 与 “ 坊里 ” 一样,都是方形,四面筑有围
4、墙,并开有市门。如唐长安皇城前东、西两市,各占两坊之地, 平面近正方形,每面各开二门,有道路相通,形成 “ 井 ” 字形相交。唐代的市场交易限定在市内进行,并限定交易时间。 在 “ 坊市制 ” 下,一般居民出入坊里,必须经由里门,不许直接临街开门。如汉代规定只有 “ 甲第 ” 统治阶级中显要人员的宅第,才能 “ 当道直启 ” 。唐代则明确规定: “ 非- 2 - 三品以上及坊内三绝,不合辕向街开门。 ” 当时街上没有 “ 街鼓 ” ,天明和落日,坊门随街鼓声而开闭。 在市民居住的坊中,一般是不允许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的。但在 “ 市 ” 周围的坊里,往往由于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居住,所以有例外。
5、如东市南面的宣平坊中有卖油 者,升平坊北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西市东面的延寿坊中有鬻金银珠玉者。 唐代中叶以后,由于城市商业经济繁荣发展的需要,古典的坊市制逐渐被破坏,在一些城市内开始出现商贸活动,有的甚至破坏城墙而临街设店。到肃宗至德年间,人们纷纷穿破坊墙而临街设铺。这样,旧有的古典坊市制开始瓦解,新的 “ 坊巷制 ” 逐渐形成。 约在宋仁宗末年, “ 坊巷制 ” 完全取代了过去的 “ 坊市制 ” ,即 “ 街巷 ” 成为城市居民实际聚居组织的基本单位,而 “ 坊 ” 仅作为名称被保留下来,其本意已完全丧失。直到近代,城市中一些弄堂、胡同仍称 “ 某某坊 ” 。这是因为人们 依然习惯以 “ 坊
6、 ” 作为雅称,而一般市民则以 “ 街 ”“ 巷 ” 相称。 (摘编自杜瑜由坊市到坊巷,有删改。) 1.下面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在中国古代, “ 城 ” 与 “ 市 ” 最初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 市 ” 的本意为市场,是商品交易的场所; “ 城 ” 约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初为政治性的城堡。 B在唐初长安中的坊里,普通居民不能开设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但商人和手工业者则可在所居住的坊里开店经营。 C “ 城 ” 与 “ 市 ” 相互促进。 “ 城 ” 中人口聚集带来的消费需求,为 “ 市 ” 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而 “ 市 ” 的发展又为 “ 城 ” 的繁荣提供
7、了条件。 D坊市制的瓦解和坊巷制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这一过程发端于唐代中叶以后的肃宗至德年间,大约完成于北宋仁宗末年。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市 ” 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随着城中人口的聚集和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而产生,长期被限定在城中一定的区域。 D “ 市 ” 与 “ 坊里 ” 一样都是方形的,四面筑有围墙,有门与外面相通。有的 “ 市 ” 面积比“ 坊 ” 大一些,里面道路纵横。 2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先秦时期的 “ 里 ” ,原是农村的一种封 闭式的聚居形式,其目的是防止盗贼,后来成为城市中的一种居民聚居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