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docx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核心素养导向下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docx》由用户(丹乡武阿哥)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核心 素养 导向 数据 意识 培养 策略 折线 统计图 下载 _各科综合_小学
- 资源描述:
-
1、核心素养导向下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统计知识的重要内容,那么,折线统计图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用统计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用统计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学会用统计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下面,就以折线统计图一课为例,讨论数学核心素养导向下数据意识的培养策略。一、培养学生数据收集意识收集数据是形成数据意识的重要基础。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们可以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创设真实情境,提出研究问题,促进学生讨论和思考,让学生学会用统计的眼
2、光观察现实世界,感悟到为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首先必须收集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片断一:收集数据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坐过汽车吗?生:(齐声回答)坐过。师:你们曾经从数学的角度思考过汽车行驶的问题吗?生:(异口同声)没有。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汽车行驶中的数学问题。师:你们觉得汽车行驶中会有什么数学问题?生:汽车的速度,有时快,有时慢。师: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汽车的速度问题,这里是否蕴藏着什么秘密?你们打算如何研究汽车的速度问题呢?生1:汽车行驶时观察一下仪表盘。生2:应该记录下汽车行驶中的速度。生3:还应该记录下汽车行驶的时间。师:对了。我们
3、为了研究汽车行驶中的速度问题,不仅要记录下速度,还应该记录下对应的时间。师:这里有人收集了一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请大家看屏幕。(PPT呈现以下文字)第1分钟的速度是500米/分,第2分钟的速度是600米/分,第3分钟的速度是800米/分,第4分钟的速度是1200米/分,第5分钟的速度是1200米/分,第6分钟的速度是1000米/分,第7分钟的速度是600米/分。以上教学片断,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生活现象,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讨论思考如何研究汽车的速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在统计的视角下,为了研究问题,必须收集相关数据,培
4、养学生数据收集意识,从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二、培养学生数据整理意识整理数据是形成数据意识的关键所在。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常习惯于直接观察统计表获得相关数据信息,而缺乏提取数据和整理数据的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们不应直接为学生呈现现成的统计表,而应通过呈现一段文字和数据信息,引导学生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提取研究问题的有用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整理,让学生经历统计表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数据整理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片断二:整理数据师:同学们,在这段信息中,你们觉得哪些是我们研究问题所必须的数据呢?生1:500米/分、600米/分、800米/分、1200米/分、1
5、200米/分、1000米/分、600米/分(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把相应的速度数字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卡片只写数字不写单位)。师:只要这7个数据吗?生2:(补充道)还有第1分钟、第2分钟、第3分钟、第4分钟、第5分钟、第6分钟、第7分钟(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把相应的时间数字卡片随意贴在黑板上,卡片只写数字不写单位)。师:(以上两组数据杂乱随意摆放)哪位同学能来帮老师把这14个数据整理成两类呢?生:(按照从小到大进行整理)500、600、600、800、1000、1200、1200和1、2、3、4、5、6、7。师:(手指着第一行)整理得很工整,你们知道第一类是什么?生:(齐声说)速度。师:(在这一行的
6、前面贴上卡片“速度(米/分)”)那么第二类呢?生:(齐声说)时间。师:(在这二行的前面贴上卡片“时间(分)”)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整理的吗?生:(异口同声)从小到大。师:虽然这样整理看起来很工整,但是还存在什么问题呢?生:(略加思考)速度和时间没有对应。师:真厉害!一眼就看出来了,谁能来再整理一下。生:(按照时间从小到大的顺序,重新整理了速度卡片)师:(在整理好的卡片中加入线段形成统计表)这就是汽车速度的统计表。通过这个统计表,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每一个时刻所对应的具体速度。以上教学片断,让学生在阅读信息的基础上,经历了数据的提取、分类和整理的过程。在数据提取的过程中,学生
7、习惯性地单独提取速度的数据,常常会漏掉相应的时间数据,这时我们需要进行必要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养成全面提取数据的习惯。在数据分类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直观感知到可以分成两类速度和时间,说明学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观察数据。在数据整理的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忽视具体的问题情境,凭借整数的学习经验,习惯性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整理,因此,我们应该适当加以启发引导,让学生养成根据问题情境,选择恰当方式整理数据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整理数据,进而培养学生数据整理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三、培养学生数据描述意识描述数据是形成数据意识的重要手段。绘制统计图是描述数据的重要方法
8、,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着本质的区别,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够直观看出“具体数量”,还能够直观看出“变化规律”。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点”和“线段”,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该先描“点”,再连“线”。因此,教学时,我们要注意让学生经历从统计表到统计图的逐步形成过程,学会先描点、再连线的方法,培养学生数据描述意识,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片断三:描述数据1、在网格图上确定“点”师:(把统计表中的卡片“时间(分)”移到网格图中横轴的位置上)如果我们用网格图的横轴表示时间,那么纵轴应该表示什么?生:(齐声回答)速度。师:(把统计表中的速度卡片“速度(
9、米/分)”移到纵轴的相应位置上)师:如果横轴上的一格代表1分,那么谁能来帮老师把7张时间数字卡片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生:(按照大小顺序从左到右依次摆放,把统计表中的数字卡片移到横轴的相应位置上)1、2、3、4、5、6、7。师:(摆放好500这张速度卡片的位置)如果纵轴上的一格代表100米/分,那么600这张速度卡片应该摆在哪里?生:(争着上台摆放)在500上面一格。师:很好。800、1000、1200这三张卡片应该相应摆在哪里?生:(上台准确找到三张数字卡片的相应位置)师:在(1,500)的位置上摆放一颗磁吸。请问这个位置表示什么意思?生:(争着回答)第1分钟汽车的速度是500米/分。师:你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