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2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辽宁省阜新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9343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格式:DOC
  • 页数:12
  • 大小:270.50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辽宁省阜新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辽宁省 阜新市 2015 2016 年高 语文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答案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1 2015-2016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第 I 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说 “ 霾 ” 樊良树 霾为何物? 我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释义说: “ 风雨土也。从雨貍声。诗曰, 终风且霾 ” 。风雨交加,裹挟大地的尘土,伴随像貍一样的尖利声音,给人造成很大的压迫感。这里,霾是充满流动力量的一种自然现象。诗经 邶风中有 “ 终风且霾 ” ,说的是一位女子耳闻目染交替演进的四种天象 “ 终风且暴 ”“ 终风且霾 ”“ 终风且曀( y,阴沉而 有风;昏暗) ”“ 曀曀其阴 ” ,不由忧从中来。 暴,大风迅疾猛

    2、吹;霾,狂风席卷扬尘;曀,狂风遮天蔽地;阴,天色阴沉黯淡。四种天象,紧锣密鼓,层层加码。携带尘土的霾,带土黄或橘黄色,让能见度大为降低。 “ 终风且霾 ” ,是否为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我们尚难以得知。不过,席卷尘土的霾,古已有之,当无疑义。 在长江流域, “ 终风且霾 ” 的几率,微乎其微。彼时,江南水乡泽国,山林莽原,到处都为生机盎然的树林、湿地、河流、湖泊。霾,在此时的南方文献中略有涉及。屈原九歌 国殇 “ 霾两轮兮絷四马 ” ,此处的霾,同埋 ,战车的两轮埋在土中,裹足不前。霾的这个意义,与北方文化经典诗经中的 “ 霾 ” 有所不同,但并不让人觉得突兀,恰为中华文明丰富多彩的语言表征。

    3、 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霾,屡屡出现。如唐代陆龟蒙 “ 夫子又继起,阴霾终廓如 ” 。杜甫 “ 向晚霾残日,初宵鼓大炉 ”“ 涨沙霾草树,舞雪渡江湖 ”“ 洒落唯清秋,昏霾一空阔 ” 。 自造字伊始直至 19 世纪末,霾的意义变化不大,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发端于 20 世纪上半叶的辞海对其的解释是 “ 大气混浊态的一种天气现象 ” ,也看不出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再大的风吹起尘土,不过是原生态 的尘土罢了。此时,中国的大多数地方尚未进入工业化门槛,城市的体量无法同今天相提并论。当伦敦、曼彻斯特等工业革命重镇率先饱受空气污染,中国的不少地方仍然为一派田园风光,空气中都弥漫着一种泥土味。 近年来,霾频

    4、频出现于中国城市及媒体报章。支撑霾字频繁现身的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不同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现今的霾携带了多种多样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而且,城市越大,人口越多,建筑越密,与现代社会息息相关的霾比古代的霾,引发的关联效应愈加深广、复杂,已让 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 “ 呼吸阵痛 ” 。 从古至今,霾都为一种令天色浑浊的天象。风吹起尘土,形成了古代的霾。现今,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霾依然要靠风稀释、吹散。雾霾缠城,一阵阵大风将霾吹得无影无踪。因此,诗经中有 “ 终风且霾 ” ,风和霾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下列对 “ 霾

    5、”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 “ 霾 ” 源远流长,始终在农业社会徘徊,多年来,它的意义变化不大,在后世的汉语表达中屡屡出现。 B.古代风吹起尘土,声音犹如狸音尖锐,形成了尘土飞扬的霾,但这只是一种 令天色浑浊的2 天象罢了。 C.笼罩在当今中国多个城市的霾,夹杂着汽车尾气、工地扬尘、燃煤烟尘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D.“ 终风且霾 ” 是说狂风卷席着尘土,能见度降低,这与今天人们所说的沙尘暴属于同一性质的事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 霾 ” 是大风扬起尘土所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如诗经中的 “ 终风且霾 ” 和九歌

    6、中的 “ 霾两轮兮絷四马 ” 。 B.类似伦敦烟雾事件的大气污染,现在轮到中国的城市了。这让中国的不少城市居民周期性地体会到 “ 呼吸阵痛 ” 。 C 20 世纪上半叶,中国 的环境与伦敦等饱受空气污染的工业革命重镇相比,明显更具有环保性和田园性。 D在今天,人类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但在人工减排不畅的情况下,对付雾霾,还是基本靠“ 吹 ” ,还得依靠一场大风, “ 终风且霾 ”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由于江南的气候环境与北方不同,因此 “ 霾 ” 的意义,之于南方与北方也有所不同。 B自古以来都有雾霾天气出现,不过那时的霾只是携带原生态的尘土,也看不出

    7、霾对身体有多大伤害。 C近年来,由于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等因素,使 “ 霾 ” 这个字频频出现。这时的霾与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D正是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及相对滞后的环境治理,使裹挟尘土的古代的霾,变成了现今携带了多种多样对人体有害成分的霾。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也。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出为益州录事参军。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示威,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

    8、怒。景俭又曰 : “ 公今持咫尺之制,真伪未知,即欲揽一州之权,谁敢相保?扬州之祸,非此类耶。 ” 乃叱左右各令罢散,嗣业惭赧而止。俄有制除嗣业荆州司马,竟不如志,人吏为之语曰: “ 录事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 ” 景俭由是稍知名。入为司宾主簿,转司刑丞。 天授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理制狱,时人称云: “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 累迁洛州司马。寻转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尝以季秋内出梨花一枝示宰臣曰: “ 是何祥也? ” 诸宰巨曰: “ 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 景俭独曰: “ 谨按洪范五行传: 阴阳不相夺伦,渎之即为灾。

    9、又春秋云: 冬无愆阳,夏无伏阴,春无凄风,秋无苦雨。 今已秋矣,草木黄落,而忽生此花,渎阴阳也。臣虑陛下布教施令,有亏礼典。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 于是再拜谢罪,则天日: “ 卿真宰相也! ” 延载初,为凤阁侍郎周允元奏景俭党于李昭德,左迁溱州刺史。后累除司刑卿。圣历二年,复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景俭以为皆是驱逼,非其本心,请悉原之。则天竞从景俭议。岁余,转秋官尚书。坐漏泄禁中语,左授司刑少卿,出为并州长史。道病卒,赠相州刺史。 (节选自旧唐书 杜3 景俭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10、一项是( 3 分) A累除殿中侍御史 累除:多次授予 B除书未到,即欲视事 视事:就职理事 C于是再拜谢罪 谢罪:道歉请罪 D非其本心,请悉原之 悉原:全部赦免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夯) A公虽受命为此 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傲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B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C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D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房嗣业

    11、最终被任命为荆州司马,而不是益州司马,证明了杜景俭劝阻房嗣业 行为的正确,益州的同僚官吏为这件事还编了个顺口溜,称赞杜景俭。 B “ 遇徐、杜者必生,遇来、侯者必死 ” ,当时人们流传的这句话可以看出,虽然都是处理案件,但杜景俭、徐有功与来俊臣、侯思止的方式不同。 C在回答武则天有关秋天梨树开花的寻问时,与各宰臣的吹捧不同,杜景俭大胆直言,认为这是武则天篡位阴阳混乱上天发出的预警。 D调任秋官尚书期间,因为漏泄了皇帝在皇宫内和身边亲近的人说的不公开的话,杜景俭被贬司刑少卿,外调担任并州长史,在赴任途中不幸病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陛下德及草木,故能秋木

    12、再花,虽周文德及行苇,无以过也。 ( 2)又臣等忝为宰臣,助天理物,理而不和,臣之罪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诉衷情近 柳 永 雨晴气爽,伫立江楼望处。澄明远水生光,重叠暮山耸翠。遥认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残阳里。脉脉朱阑静倚。黯然情绪,未饮先如醉。愁无际。暮云过了,秋光老尽,故人千里。尽日空凝睇。 8.上阕中 “ 断桥幽径,隐隐渔村,向晚孤烟起 ”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请简要概括。 (5分 ) 答: _ 9.下阕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请赏析这首词结 句的表达效果。 (6 分 ) 答: _ 10.理解填空 ( 1)在离骚中,屈原诉

    13、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4 但他坚定的表示:“ , ”。 ( 2) 行路难中诗人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 , ”。 ( 3)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_ , _ 。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 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根 生 刘林 懂事时根生就听说自己的头上还落过个哥,哥打小就显出鬼头聪明,两岁不到就能从 1 到 100 顺着数倒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辽宁省阜新市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9343.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