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人教版)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教学案(含答案).doc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790894
  • 上传时间:2020-10-12
  • 格式:DOC
  • 页数:57
  • 大小:1.83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人教版)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教学案(含答案).doc》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人教版 2017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精品 教学 答案 下载 _七年级下册_(统编)部编版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 第一单元 1.了解本单元的作家作品常识,掌握传记的常识;积累重点字词。 2.朗读课文,体会文章内容。 3.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进行揣摩、感悟和积累。 4.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5.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精神世界,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6.学习严谨巧妙的布局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和勾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2.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裁剪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体悟名人的心路历程,走进名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2.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崇高品格和

    2、奉献精神。 这一单元以名人为写作对象,前三篇写的是邓稼先、闻一多、鲁迅,第四篇文言文孙权劝 学写的是我国古代名人。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 和生活道路,颂扬了他们对人类的贡献。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 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50 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 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语言平实、感情丰富。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 的方面和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 神。 回忆鲁迅先

    3、生(节选)描述了一幅幅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的画像,在平凡琐事中展现 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精神和气质。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作者萧红对鲁 迅先生崇敬、亲昵、感念的情感。 孙权劝学围绕“学”来写,分为“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叹学”三个部分。通过 叙述孙权劝学后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阐明了持之以恒、 热爱学习 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进行揣摩、感悟和积累。 2.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3.学习透过细节塑造人物的精神世界。 4.学习严谨巧妙的布局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5.体悟名人的心路历程

    4、,走进名人的心灵,陶冶情操。 本单元的这些课文在语言文字、篇章结构、人文内涵方面都值得揣摩学习,名人的良好习 惯和治学方法以及他们的崇高品质和奉献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融入自 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去把握课文中生动的人物形象,并能有自己的理解、感悟和评价。 邓稼先 这篇课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 制史,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的有关情况。了解这些资料,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建 议结合“积累拓展”五,指导学生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自 己对文本背景有所了解。本文语言平实,人物关系单纯,时间推移、地点转换都非常

    5、清晰,适 合作速读训练。速读后再结合默读和朗读,以进一步把握课文。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一篇写得十分精粹的散文,感情充沛,语言精警。 不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本文围绕 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前后文的过渡和照应,都值得 学生学习。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的片段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 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 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

    6、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 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地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 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 的教学可以根据本文以对话为主的特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 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最好能当堂背熟课文。鲁肃、吕蒙的对话是本文的重点 和难点,可抓住关键词语“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理解二人对话的内容,并体会这段话的情 味。还可以将本文与伤仲永一文作比较阅读,以更好地理解本文的主旨。 第 1 课 邓稼先 2 课时 第 2 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 言行片段 2 课时 第 3 课

    7、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1 课时 第 4 课 孙权劝学 2 课时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1 课时 第 1 课 邓稼先 1.易错字 邓稼 先(ji) 元勋 (xn) 无垠 (yn) 选聘 (pn) 至死不懈 (xi) 筹 划(chu) 宰 割 (zi) 彷 徨(png) 仰 慕(yng) 鲜 为人知(xin) 难堪 (kn) 鞠躬尽瘁 (cu) 风悲日 曛 (xn) 兽铤 亡群(tng) 2.多音字 殷 说 厦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 词义 不同点 巧辨 妇孺皆知 妇女、 小孩全都知道。 形容 知道的范围较广。 侧重于 “妇孺” ,妇女和小孩。 知道的范围较广,用 “妇孺皆知”; 事实

    8、道理较普遍,用 “众所周知”。 众所周知 大家普遍知道。 适用于明显的事实或道理,也 适用于人。 5.词语释义 宰割:比喻侵略、压迫、剥削。 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锋芒毕露:形容人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 尽劳苦;已,停止

    9、。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怀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教授,20 世纪物理 学大师,对物理学的贡献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因与李政道共同提 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文题解说】 以人名为题目,郑重简洁,既表明是一篇人物传记,又点明文章记叙、颂扬的人物。 【创作背景】 1993 年 7 月 29 日,邓稼先逝世七周年,杨振宁教授写了这篇文章作为纪念。 这是一位科学 家写的科学家评传。作者和邓稼先是中学同学、大学同学,在美留学期间又是同学。他自己 说是“50 年的友谊,亲如兄弟”。此文珍贵之处是杨先生从科技发展史的高度,将同他有长

    10、期交往、 所知甚深的中国、 美国两位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作了比较评述,既高且深,又亲切可 读。 本文将邓稼先的生平、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描写、评价,突出了他对民族 的贡献,高度赞扬了他深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 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的民族情结、50 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 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语言平实、感情丰富。这篇课文涉及的背景资料较 多,例如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我国的核武器研制史、邓稼先的生平资料、作者杨振宁 的有关情况。了解

    11、这些资料,有助于把握课文内容。建议结合“积累拓展”五,指导学生自主 搜集、整理、交流课文的有关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对文本背景有所了解。本文语言平实, 人物关系单纯,时间推移、 地点转换都非常清晰,适合作速读训练。 速读后再结合默读和朗读, 以进一步把握课文。 本课为 2 课时。 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通过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4.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1.归纳概括法、讨论交流法、问答法。 2.通过反复朗读,逐步理解作者刻画的人物形象,体会

    12、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 精神。 【重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根据表达需要选择和裁剪材料的写法。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揣摩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4.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难点】 学习本文材料的选择和剪裁。 第课时 1.识记并积累“可歌可泣、鞠躬尽瘁、鲜为人知、马革裹尸”等词语。 2.了解邓稼先的生平经历,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

    13、主要内容。 【难点】 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导入自主学习人物探究质疑探究 导入一:点题型 设计意图 直接点明要讲授的内容和主要人物,让学生在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基础上走 进文本,做到心中有数。【出处:21 教育名师】 民族的进步、 历史的发展需要伟大的人物,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位为我们的民族做出过 伟大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两弹” 元勋、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的突出事迹, 一起来感受和学习他的伟大精神。 导入二:回顾型 设计意图 通过回忆上世纪出现的著名的人物,既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又增强了学习兴 趣。在此基础上走进文本,学生会更有兴趣阅读课文。 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经历

    14、着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伟大的时代造就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军事家、科学家【生回顾这些人物及其事件。】他们对国家民族的贡献是一般人无法替 代的,然而,有些人却不为人所知。 这些鲜为人知的杰出人物,是更高尚的,也是更伟大的。“两 弹” 元勋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 伟大的人物。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回忆性散文 邓 稼先。 导入三:关联型 设计意图 由一段相关的视频引出讲授的课题,然后再激情导入,激发学生认识人物和 阅读课文的兴趣。 教师先播放 1999 年 9 月中央为 “两弹一星” 有关人员授勋的报道,然后介绍一些与之有关 的具体事件。这些事件可以是邓稼先,也可以是其他从事过核武器研制工作的

    15、科学家、科技 工作者的事迹。他们忘我的奉献、不慕荣利的高尚品德和个性魅力会激起我们的阅读兴趣, 使我们愿意了解这些英雄人物。下面就让我们详读邓稼先一文。 一、自主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明确自主学习的任务,指导学生自主探究文本,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 参与课堂、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任务一: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自己不会的字词,给 “读读写 写”栏目的字词注音,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邓稼 先( ) 元勋 ( ) 无垠 ( ) 选聘 ( ) 至死不懈 ( ) 筹 划( ) 宰 割( ) 彷 徨( ) 仰 慕( ) 鲜 为人知( ) 开拓 ( ) 难堪 (

    16、 ) 鞠 躬尽瘁 ( ) 风悲日曛 ( ) 兽铤 亡群( ) 答案 ji xn yn pn xi chu zi png yng xin tu kn cu xn tng 2.解释下列词语。 (1)宰割: (2)彷徨: (3)可歌可泣: (4)鲜为人知: (5)当之无愧: (6)锋芒毕露: (7)家喻户晓: (8)妇孺皆知: (9)马革裹尸: (10)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答案 (1)比喻侵略、 压迫、 剥削。 (2)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3)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4)很少有人知道。 (5)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 愧。 (6)形容人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

    17、容人气盛逞强。 (7)家家户户都知道。形 容人所共知。 (8)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9)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将士 战死于战场。 (10)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 尽劳苦;已,停止。 任务二: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文体特点。 【课前搜集相关资料,组内交流,自主了解相关内容。】 1.邓稼先(19241986),安徽省怀宁县人,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 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 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因与李政道

    18、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 理论,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背景介绍:1986 年 7 月 29 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这位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 设计制造和研究第一线的科学家,结束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对于邓稼先 的逝世,杨振宁教授无限悲痛,为了缅怀好友,作者以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年 的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写下这篇文章。 4.文体介绍: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事迹的一种实用文。一般有 两类,一类是记述自己的生平,一类是记述他人的生平。传记最大的特点就是“实录”。传记 可繁可

    19、简,一般按时间顺序来记叙。长篇传记要写出当时的时代背景、周围环境等。当然, 重点是写人物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短小的传记(小传),只需写人物的主要生活 经历和思想状况,甚至可以选写人物生平中的几件典型事情。 任务三:自主阅读,认真思考。 【快速阅读课文,自主解决如下问题,独立思考与组内互助相结合。】 1.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年来的历史? 3.文章既然是写邓稼先,为什么还要写奥本海默? 4.标示出你认为最感人的并能揭示邓稼先精神和人格的句子,用“我们看到了一个 的邓稼先”的句式说话。 明确 1.本文采取横式结构方式,

    20、共分 6 部分,试着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下推出邓稼先。 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以凸现邓稼先的人品。 第四部分:写作者为民族而自豪,为稼先而骄傲。 第五部分:举例具体叙述邓稼先的奉献精神和巨大贡献,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 的工作的坚定、执着与勇敢精神。21cnjycom 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体评价邓稼先。 2.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 “任人宰割” 到 “站 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贡

    21、献的科学家,是对祖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 物。 3.通过对比,表现了邓稼先那种中国学者特有的忠厚朴实、真诚坦白、心胸宽阔的气质, 正因为有如此好的品质,才得以团结众多的科学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4.示例: 一个鲜为人知的邓稼先, 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邓稼先, 一个才智超群、意志坚强的邓稼先, 一个身先士卒、甘于奉献的邓稼先, 一个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二、人物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对应本堂课的目标 4,仍然通过让学生主动阅读发现的方式,引导学 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了解文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和主动思考的能 力。 1.课文写了哪些事例?

    22、通过这些事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 【组内讨论交流完成。 】 示例:在美国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 1958 年受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胜利设计了两弹“两弹”元勋,功勋卓著。 1985 年重病期间写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 “文革”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没有私心。 1971 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勇敢、公正无私。 一封短短的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朴实。 1982 年,“我不能走”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责任心强。 2.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找出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行动描

    23、写:以第三部分为例进行分析。 语言描写: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短短一句话,突出了邓稼先真诚坦白的性格特点。 侧面描写:第五部分,“五四”时代的一首歌。意在说明邓稼先是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 者,向上、求实、勤奋、创新。含蓄、 委婉地表达了杨振宁对挚友的敬爱之情,读来耐人寻味。 3.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邓稼先的语句,圈出其中的关键词语。【浏览课文,找语句,圈出词 语。在此基础上全班讨论交流找出的语句。】 第一部分最后一段;第二部分最后两段;第三部分第九、第十段。 第五部分引用的“五四”时代的歌;第六部分。 三、质疑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发问,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学生围

    24、绕自读课文时的疑惑,在班内提出疑问,然后教师组织全体学生集中释疑。】 问题预设: 1.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明确 第一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小引”,等于是个帽子;第六部分可以说是全文的总 结;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可以说是对第二部分的补充、 延 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的; 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对第二部分的扩展;第五部 分则重点写出了邓稼先的深厚博大的民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 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中国男儿歌中的“男儿”一类的人物,这一部

    25、分是对 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2.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明确 按理说,邓稼先是“两弹”元勋,文章应把重点放在叙述邓稼先对研制“两弹” 的巨大贡献上。现在这样写,原因在于: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 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 意力放在对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 50 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 先的文章,饱含着对老朋友的不尽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 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因此,这篇文章从作者自己与邓稼先的交往这个角度写,这样势必就 不会着

    26、力介绍事件的具体细节。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 50 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 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 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我国的“两弹”元勋。他忠厚平实, 真诚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他热爱自己的祖国, 热爱所从事的事业,他的一生始终在执着地追求,无私地奉献。 为了使站起来的中华民族更强 大,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十世纪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科学家邓稼先只是其 中之一。请同学们选取

    27、其中一位,搜集整理他们的小故事,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第课时 1.学习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3.学习邓稼先把一切献给科学、 献给祖国,不计个人名利,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 精神。 【重点】 1.学习本文运用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2.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难点】 揣摩本文的语言特点,学习如何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表达思想感情。 前情回顾发现之旅精读探究写作手法探究精段研读 一、前情回顾 设计意图 通过全景展示上堂课所学内容,然后再设置疑问,引出本堂课要探究的内容, 引发

    28、学生的求知欲望。 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作者将邓稼先的生平、 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描写、 评价, 突出了人物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对民族的伟大贡献,高度颂扬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 国防科学的崇高情怀。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爱国情怀。 二、发现之旅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采用“发现式”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文章的 “美”之所在,并主动发表见解或观点,以提高其鉴赏语言及发现文章美的能力。 1.快速阅读课文,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 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然后发言讨论,教师补充完善,归纳出下列词语的妙处。 示例: (1

    29、)我发现 “任人宰割” 这个词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入侵时中国遭 受列强的凌辱、 压迫而不思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 伤心,更让我们为当时中国的处境担 忧。 (2)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 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 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2.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 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闪亮登场发言。 示例: (1)我发现“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 先

    30、”这一句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句话位于第一部分的末尾,显得突出、醒目。作者把邓稼先 这位科学家放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背景上,运用蒙太奇手法,逐步把邓稼先的特写镜头推 到读者面前,形象地表明了对“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 的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就是邓稼先,指明了核心人物,突出了写作的中心,引领下文。 (2)我发现“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 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 示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 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 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

    31、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 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3)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 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 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 读完这两句,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 起一股敬仰之情。 (4)我发现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 这是他的性格与 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这一段写得特美妙。它的美妙在 于作者直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对邓稼先进行高度的评价。邓稼先把献身祖国

    32、的国防事 业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 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他执着追求、竭力奋斗的辉煌的一生将在历史 的长河中成为永恒,永不磨灭。这样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他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三、精读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问题的引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使学生在不断的梳 理中探究内容与中心的关系。 【指导学生细致研读课文,或研读课文的某一部分,回答下面问题。】 1.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句式多变。有时句式十分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句式的 运用完全服从于表达感情的需要。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吗? 明确 有

    33、时句式十分整齐,例如“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部分,举了 1898 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又如“两弹元勋”部分,按时间顺序介绍邓稼先的简历和贡 献,句式也相对整齐;又如,第五部分第四段,句式也比较整齐。有时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例 如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这一部分中,第四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长句和短句就交错 使用。句式多变,是为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句式排列整齐,往往造成一股气势,便于朗读, 使读者印象深刻。 长句与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 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 短句显得活泼,节奏快。结合起来运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2.以第三部分为范例,探究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

    34、的好处: 找出第三部分第九、第十两段中的关键词语,说明这些词语各自概括了这一部分的哪些内 容,说一说这样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好处。 小组合作讨论 23 分钟,然后组织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评议、肯定: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概括并赞美邓稼先的“忠厚平实、真诚坦白、朴实”。 “奉献精神”“理想党员”概括并赞美邓稼先“最不要引人注目”“没有私心”的品 格使人们绝对相信他:说服两派继续工作,制成氢弹;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3.深刻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明确 本文既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也不同于一般的人物评传,而是以民族文化为背景, 以民族情结、私人友谊为基调,用平实质朴的

    35、语言叙写的一个淳朴谦逊的科学工作者的奋斗 历程。同时文中还插入了诗歌、电报、书信等内容,抒发了对邓稼先的赞颂之情。本文作为 一篇回忆性散文,可以说形式是自由的,而主题是集中的。那就是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出 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 界民族之林。 四、写作手法探究 设计意图 此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梳理、探究、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以培养其归纳概括 的能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可以从语言、结构、修辞、内容等角度进行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 1.缜密的思维,清晰的条理。 六个部分,各有重点,同时又连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每个部分,

    36、作者都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 了相应的表达方式,该记叙时言简意赅,该抒情时直抒胸臆,该议论时态度明确,并力求做到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2.手法多样,中心突出。 注意运用对比、烘托、想象等写作手法,更好地突出人物,表现中心。作者以奥本海默来对 比,更突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以古代的诗文和 “五四” 时代的歌曲来烘托邓稼先工作环境 的恶劣和他所做贡献的伟大;以想象来描写邓稼先工作时的情景,抒发自己对他无尽的思念 之情。 3.本文在语言运用上颇具特色。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对比的运用, 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4.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

    37、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主题式小标题,运用“板块”并列 的结构,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 多侧面地展 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而豪迈,伟大而崇高,读来令人敬仰。 五、精段研读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语段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第五部分,思考如下问题: 1.本部分主要写什么? 明确 第五部分集中写了邓稼先之所以成为“两弹元勋”,是由于具有深厚博大的民 族文化背景、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以及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同时,这一部分语言的含金量也最大,有古诗文引用、有排比的运用、有环境描写、有人物的 生动事例

    38、,也有对邓稼先的心理探求。 2.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明确 表现荒凉凄惨的氛围,说明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恶劣。 3.文章写 1982 年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 表现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甘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4.引用五四时期的一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呼应第一部分,把邓稼先置于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背景之 中。 今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用的是发现阅读法,它也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是写读书笔记的 一种模式。阅读散文、小说等形象性的文学作品时会经常用到它,它能让我们体验到阅读发 现的乐趣,培养我们的阅读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望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多加实践。

    39、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谈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理想。 提示: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没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做基础,没有国 家的强盛做后盾,哪有小家的和平与安宁,哪有个人的幸福与温馨。让我们胸怀祖国与人民, 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念,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舍小家顾大家,树立崇高的理想,为祖国的繁 荣与富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吧! 链接一: 杨振宁的贡献 徐胜蓝、孟东明 杨振宁教授在中国几乎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1966 年至今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 授,1986 年起兼任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他与李政道教授在 1957 年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 学奖之后,1980 年

    40、又获 Rumford 奖,继而于 1986 年获自由奖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章,1993 年获 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 富兰克林奖章,1994 年秋又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 尔科学成就奖。 创立于 1743 年的美利坚哲学学会,是一个声誉卓著的国际学术组织,其目前的 700 名成员 中,仅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 100 名。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代表该学会的最高荣誉。这个学 会的执行官说,授予杨振宁本杰明 富兰克林奖章,是因为 “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 克之后 20 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 ,他和李政道的合作及与密耳斯的合作取得的成就 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和

    41、奠基性的贡献”。 美国费城的富兰克林学院是美国最具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 这个学院颁给杨振宁的鲍 威尔科学成就奖,是美国奖金额最高的科学奖(25 万美元)。杨振宁教授是获此项殊荣的第一 位物理学家。该学院的正式文告说,给杨振宁颁发此项奖金,是为了奖励他在规范场(即杨振 宁于 1954 年与密耳斯合作创立的“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方面和其他方面的杰出贡献。 文告称赞杨振宁的研究工作 “对 20 世纪下半叶基础科学研究的广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给人类对宇宙基本作用力和自然规律提供了理解”,“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已经排 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行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有类似的影响

    42、”。 为表彰杨振宁教授在理论物理研究中的杰出贡献,中国有关方面向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提出 申请,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 1975 年 11 月 26 日发现的、国际正式编号为 3421 号的 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已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正式批准。这是 一项崇高的荣誉,“杨振宁星”将在浩瀚的宇宙中永远闪烁。 令我们崇敬不已的是,这位科学大师,时刻关注并鼎力支持着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 他的功 绩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嘉奖,1996 年 1 月,杨振宁被中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首次授予国家级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同时得该项奖的还有英国的已故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美国数学家 陈省身、物理

    43、学家李政道,德国的知识产权专家豪伊塞尔和日本的水稻专家原正市等六人。 此项奖旨在奖励为中国科学技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 (选自杨振宁传五版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链接二: 邓稼先与杨振宁半个世纪的友情 杨振宁与邓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 隔壁。 邓父邓以蛰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 杨振宁与邓稼先两人的友情长达半个世 纪之久。 从美国归来的杨振宁要见邓稼先 1971 年夏天,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首次回国访问。 自从 1945 年公费留学美国,杨振宁 离开祖国已 26 年。 刚下飞机,稍事休息,外事接待人员便礼貌地请杨振宁

    44、开列了他要见的朋友名单。在北京, 他要见的第一个人便是邓稼先! 当时的政治运动搞得黑白颠倒,人心惶惶。即使像邓稼先这样执行秘密和重大使命的科学 家,也没能幸免。曾经作为保护对象的研制核武器的功臣邓稼先和尖端机密研究院的一 些高级专家和科研人员,包括后来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的几位,被集中到西北某地办“学 习班”。这个时候,杨振宁要见邓稼先,有几人知道他在哪里呢? 周总理亲自出面:“找!”通过多个途径,终于找到了正在“学习”的邓稼先,并向他下达指 令:迅速回北京见客!这个指令,无疑是救邓稼先于千钧一发之时。 杨振宁没有想到,此时他的 出现,无形中保护了邓稼先,也就等于帮助了祖国的“两弹”事业!

    45、邓稼先和杨振宁终于相见了。 这是邓稼先自 1950 年在美国与杨振宁分别后,他们第一次相 见。 友谊从儿时开始 1924 年 6 月,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白麟坂村,父亲邓以蛰曾留学日本、 美国,归国后先 后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聘为哲学系教授。杨振宁祖籍安徽肥西县,其父杨武之从美国留学 回国后,也在清华大学任教。邓以蛰和杨武之是同乡、同事,又有着相同的经历,因此交情甚 笃。父辈间的友谊延续到了孩子们身上。 1925 年,邓以蛰将妻子儿女接到北京定居,邓稼先后来就读于崇德中学。杨振宁大他两岁, 也在崇德中学读书,他们成了最要好的朋友。杨振宁常以大哥哥的身份关照邓稼先。受杨振 宁的影响,邓稼先在数

    46、学、 物理等课程中的才华逐渐显露出来,尤其对数学着了迷。 课余时间, 两人总是形影不离,一个是公认的 “机灵鬼” ,一个则以待人忠厚而赢得了 “邓老憨” 的绰号。 两个人不仅爱在一起看书、 讨论问题,也是球场上的好搭档。 除了共同爱好花样滑冰外,邓稼 先还喜欢放风筝、抖空竹,而杨振宁酷爱艺术,尤其酷爱音乐。这两位情投意合的校友,自少 年时代便树立起了远大理想。 1940 年初夏,因日本人占领了北京,邓稼先便与大姐一起,从天津绕道上海、香港,到达昆 明。 之后,大姐将邓稼先送到了四川江津投奔四叔。 第二年 7 月,邓稼先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 大学物理系。杨振宁此时已是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三年级的学生

    47、。他们又可以经常见面、切 磋学业、交流心得、畅谈知心话了。 那时,“跑警报”成了西南联大师生的主要生活内容。杨振宁总是拉上邓稼先结伴躲进防 空洞或是田埂下。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1946 年 初秋,22 岁的邓稼先大学毕业后被北京大学物理系聘为助教。 1947 年,邓稼先考取了留美研究生。成行之前,他征求在美就读的杨振宁的意见,到哪所大 学就读较为合适。 杨振宁回信,建议他到普渡大学去,因为普渡大学收费低廉而理工科水平很 高,离芝加哥很近。杨振宁帮助邓稼先申请到了该校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许可。1948 年 10 月, 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弟弟杨

    48、振平结伴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 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印第安纳州 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读物理系。 邓稼先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核物理呢?1990 年,杨振宁曾告诉邓稼先夫人许鹿希:1948 年那 个时候,核物理已是比较大的一支了,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核物理的人非常多, 很热门。 邓稼先在普渡大学物理系,他的导师荷兰人德尔 哈尔是搞核物理研究的,所以邓稼 先很自然地做了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1950 年 8 月,邓稼先获得了博士学位,那一年,他只有 26 岁,被人们称为“娃娃博士”。同 年 8 月 29 日,邓稼先与 100 多名学者一起,历尽艰辛,启程奔向新中国的怀抱。从那以后,邓 稼先和杨振宁便天各一方。虽然阔别 22 年,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情,却一直珍藏在各自的心 里,他们盼着能早日相见。 病重时,杨振宁两次探望 1979 年一次核试验时,飞机投掷的核弹没有爆炸,没有蘑菇云。为了找到真正原因,必须到 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区域,很快找到 了核弹头。他用手捧起,看了一下,走了出来。最后查明那次失败是降落伞没有打开的问题。 就是那一次,强烈的射线严重地损害了邓稼先的身体。1985 年 7 月,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 癌。 邓稼先身患重病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版)2017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精品教学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90894.html
    四川天地人教育
         内容提供者      个人认证 实名认证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