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35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pdf

  • 上传人(卖家):四川天地人教育
  • 文档编号:790802
  • 上传时间:2020-10-12
  • 格式:PDF
  • 页数:35
  • 大小:1.35M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pdf》由用户(四川天地人教育)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满分 作文 怎样 下载 _中考其它_中考专区_语文_初中
    资源描述:

    1、如何能在不到 60 分钟的时间里写出一篇 600 字以上的优秀作文来?这是每个临 考师生最为关切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全国十年来 200 多篇中考满分作文的分析, 揭密一下这些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希望对临近中考的语文老师和同学有 一点启发。 一、 炼标题 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 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 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近些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作文为了鼓励 和培养考生的创新精神,都有让考生自拟题目的要求。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 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

    2、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 的评分。看许多满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 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1997 年山西)、一切尽在不 言中(2003 年淮安)、常回家看看(2003 年甘肃)。 2.运用拟人、 比喻、 反复、 设问等修辞格, 如 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 (2002 年江西)、生活好比一桌宴席(2002 年江苏)、现在?现在!(2003 年陕西)、成才全靠父母吗?(2002 年江苏)。 3.套用流行语, 如 在桥一方 (2003 年山西) 、 都是课外书惹的祸 (2003 年天津)。 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1999 年重庆)、学无止境 (1999

    3、年广东)。 5.活用熟语,如关于“交往”条件的实验报告、交往说明书、低 下头看看(2003 年四川)。 6. 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 2000 年 上海)、着一袭美丽的绿袍( 2001 年青海)、一丝甘醇沁心田( 2002 江苏)。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 “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 人说: “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 ,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 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 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满分作文的开头: 1. 引名句,起点高远,如: “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 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 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 勇往直前, 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 1999 年广东学无止境) 2. 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着海岸,像明星 装饰着天幕,像冷雨滋润着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空气。( 2002 年盐城一丝甘醇沁心田) 3. 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 弟,我们共同支撑着人的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 要呢。( 2002 年河北我叫把握) 4. 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 一缕最

    5、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 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2003 年江西待人和善) 5. 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 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 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 2003 年江西今夜星光 灿烂) 6. 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 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 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 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

    6、一轮轮的攻击?( 2003 年丽水 永恒的情结) 7. 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 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 2003 年荆州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抓住要领 把握要点 初三文言文的复习,一直受到师生们的重视。可是,面对几十篇课内考试篇 目,和漫无边际的课外阅读,如何复习才能抓住要领,行而有效,是大家十分关 心的问题。历届都有不少考生反映,花了很大精力反复背诵和默写,没完没了地 做题目,结果仍然找不到感觉。要改变这一状况,采取正确的复习策略和方法,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研读历年中考试卷,了解命题意图 中考文言文

    7、试题,对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比较全面,主要有诗文名句的默写、 常用实词解释、句子的理解和解释、文学常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整体理解与评 价等。 从名句默写看: 近几年来, 中考文言文部分总分从 2003 年的 28 分, 到 2004 和 2005 年的 30 分,再到 2006 年的 38 分,看上去分值增加很多,实际上在全卷中的比值基本一 致,均占 25%左右。而其中有变化且变化最大的是名句默写部分。从 2003、2004 年 8 句 8 分,到 2005 年的 5 句 10 分,再到 2006 年的 5 句 15 分,其难度似乎没 有太大的变化,但比值和每一句的分值增加了,说明文言文考试在语言

    8、积累、背 诵默写上提高了要求。这无疑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有必要将考试范围内的名篇 名句熟读成诵,尤其要重视其中重点字或难写字的书写,保证背得流利,写得准 确。当然,做到不失分的关键,还在于对默写内容的透彻理解上。 从实词解释看: 中考文言文试题中, 一般都是选用较为常用且在现代汉语中仍有生命力的实 词进行解释,涉及的知识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 类活用”为主。如 2004、2006 年试卷中考到的“居”,就是个多义词,我们学 过的课文中有出自登泰山记的“半山居雾若带然”,解释为“停留”;出现 在捕蛇者说、核舟记中,还有

    9、“居住”、“处于”的意思。而 2006 年 试卷课外文言文秦西巴纵麑有“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居”解释为“过 了(一段时间)”,这就是从“停留”的意义上引申而来的。 这表明课内所学实词不仅要掌握其常用义,还要注意迁移,要结合具体的语 言环境去思考它最适合的意义。从句子解释看:以抓关键性、富有哲理性和生命 力的句子为原则。除了要准确把握实词含义外,还应注意语序的调整和省略内容 的补充。 从文章理解看: 近年中考课内篇目的文章理解相对较容易,只要对文章内容大致了解,并能 整体把握,掌握中心就可以不变应万变了。 二、梳理考试篇目,做到心中有数 近年中考文言文课内篇目大约 60 篇左右, 其中文章

    10、大约 25 篇, 诗词大约 35 首。 从先秦到明清都有涉及。 如何能够在复习过程中对这些诗文尽快地了然于心,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可以按照朝代编序,列出每一篇 目的出处、作者身份、文章要点以及相关材料等。 如曹刿论战,出处为左传,作者左丘明是鲁国史官,文章要点为取 信于民及把握战机,相关材料有编年体史书、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等。如果将这 些以列表的方式整理出来,并且随时增减,就会做到心中有数,应付自如了。 三、广泛阅读,应对课外语段 中考课外文言选文体裁主要是寓言和传记。 一般来说,这类文章考试难点是寓意或人物性格特征及精神品质的概括。这 可以从文章的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

    11、入手,进行归纳提炼。当然,要具备这样的 能力,需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课外应多读一些诸如寓林折枝、成语故事 等书籍。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因此,背诵默写在 中考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部分占有较大的分值,综合分析 2001 年全国各地中 考语文试题,背诵默写题主要有以下的五种类型: 一、对照型默写题。这类题要求选出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 解这类题,一要熟记要求背诵的古今诗文,二要认真细致地逐字逐句与记忆 中的正确文句相对照。 例 1、下列文字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C) A、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B、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

    12、了,也便成了路。 C、 我应该感谢母亲, 她教给我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鼓励我走上革命的道路。 D、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 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四川成都市) 例 2:根据原文填空都正确的是(C): (1)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 (2)困于心,衡于虑, ;征于色,惊于声, 。 A、太守醉也 而后作 而后喻 B、众宾欢也 而后喻 而后作 C、众宾欢也 而后作 而后喻 D、太守醉也 而后喻 而后作 (北京市西城区) 二、对接型默写题。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只要 熟记原文即可。 例:填写下列写春景的语句 (1)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春夜

    13、喜雨)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3)渭城朝雨浥轻尖,寒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湖北潜江市) 三、理解型默写题。这类题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对原文的内容有 所理解。解这类题必须依据题干有关内容的提示(或要求)填写句子。 例:1、按要求填空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 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2)陋室铭中写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四川省) 例 2: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

    14、诗句是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语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贱愿天寒。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 来无白丁。 (河北省) 四、运用型默写题。这类题取材于现实生活,设计一个情境,要求填写相关 的句子。解这类题要特别注意所设计的情境,据此调动记忆仓库的积累,填写 句子。 例:1、按提示默写。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 以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水调歌头 o 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 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东省聊城市)

    15、2、按要求默写 (1)有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对批评者持有偏见,就像扁鹊见蔡桓公 中的桓公对扁鹊的看法一样: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有才能而不被发生,韩愈早在马说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千里 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 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贵州省遵义市) 五、开放型默写题。这类题答案不惟一,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课内。解题 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诗文名篇名句。 例:默写课文原句 (1)古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咏莲的诗文,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名句子。 (2)古诗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烂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名句。 这是由江西陈

    16、茀成老师设计的一种自读方式。 “五问自读法”从语文学习的整体功能着眼,按照人们认识事物“感知 理解巩固运用”的过程,根据文章的特点,看顺序地进行设问、引导,让 学生怎样沿着“写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写得怎么样怎样学写” 的思路进行自我探索,合理地组织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从根本上把孤立的逐段繁 琐的分析变为联系的总体的阅读理解, 把短间隔的琐碎的一问一答变为长间隔的 系列的读思议辩,把割裂的分块的字词句篇教学变为整体的递进的教书育人,以 期收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写什么” 主要是让学生把文章 “读通” , 着重点是整体感知, 通过 “析题目, 抓要素” , 从整体着眼,紧扣文题与文章内容的联系,根

    17、据文章的体裁特点,抓住诸如时、 地、人、事等要素,用简洁的语句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写” 则要求把文章“读懂”,着重点是整体分析,通过“摸顺序,探思路”,从 整体着眼,抓住节与节、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弄清全篇文章的脉络,探寻作者成 文的整个思路,明确成文的主要线索,综观全篇文章,在掌握分段依据的基础上 再去划分段落,并弄清重点部分的小层次,以避免分段时盲目乱猜,分析时孤立 理解的现象。 “为什么而写”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读深” ,着重点是整体领悟,通过“抓关键,想意图” , 从整体着眼,找出文章重点段、中心句、关键词,进而深入思考这些词、句、段 表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作者是为了什么而写的

    18、,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领悟作者写作目的,找出贯穿全文的“红线”,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写得怎么样” 这一步要求把文章精妙处“读熟” ,着重点是整体鉴赏,通过“细对比,品 词句”,从整体着眼,看清文章围绕主题,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及如何遣词造句、 布局谋篇,细心品味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好,领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进 而消化吸收。 “怎样学写” 这一步则要求把文章 “读活” , 着重点是整体运用, 通过 “想收获, 联实际” , 从整体着眼,围绕本年级本单元训练重点,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课文(或某一段 落)为范例,进行基本功综合训练,从读学写,掌握规律,以读促写,逐步提高。 就这样,五问五

    19、步,都是用“整体着眼”的红线串联起来,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 种语文与道分家,读与思脱离,讲与练割裂,教与学对立的旧式教法。 当然, 要抓好这一根 “红线” , 在具体教学中最要紧的还必须从导 “思” 授 “法” 入手。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把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结合起来,在基本功训练中紧紧 抓住思维训练这个核心。教师的责任就在于给学生指引“思”的途径,导以“思” 的方法。“五问自读法”正是体现了这一点,“问”是为了引“思” ,“思”又 能够导“读” ,而“读”更能促“写”。总的来说,五步设问就是指明读懂一篇 文章的学习思路(或者说阅读时进行思维的一种具体模式)。随着每一问和答案 逐步出现,学习一篇文章的

    20、过程便逐渐引向深入,最后达到完全掌握。而每一问 的解答又都把 “思” 的正确方法作为钥匙交给学生。 第一问的 “析题目, 抓要素” , 第二问的“摸顺序,探思路”,第三问的“抓关键,想意图”,第四问的“细对 比,品词句”,第五问的“想收获,联实际”,这“十法”便是“五问自读”的 有机组成部分,而每一问都可不断拓展深化。例如“析题目” ,通过对小学全部 教材的研究,归纳出“小学课文命题十律”(即 : 标示叙写对象,概括主要内容, 揭示中心思想,指出文章线索,揭示范围重点,指明发生时地,设置疑问悬念, 突出人物话语,显示比喻象征,表明文章体裁) ,并探索出与之相应的“析题六 法”(弄清概念,抓住关

    21、键,掌握特点,寻底问根,辨体明旨,探路度篇)。学 生逐渐掌握了文章自读法,就是掌握了一种通向高境界的钥匙,手持这把钥匙, 将会终生受用无穷,这对很高学生思维素质也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这种自读法极其有用。学生不能一辈子跟在老师后面听课、读书。因此,培 养质疑解疑能力,对今后学生独立读书,从事研究十分有用。 学贵有疑。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宋代张载说 : “于是疑处有疑, 方是进矣!” 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也说:“读书要懂。“可见读书时学会质疑解疑的重要。 学生读书时,常常自问一个“为什么”?例如,一段文字中四个句子,次序 先后能颠倒吗?又如, 一个句子中的某个词语能去掉吗?能换成其它词语吗

    22、?再 如,这个段落去掉行吗?如此等等,让学生在自读中发现自己不能解决的疑点, 提出质问,这是第一步。 自读中发现疑问, 提出质问, 实际上是初具自读能力的一种表现。 这还不够, 还要解疑,这才是真正的目的。解疑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对于带有普遍性的疑问,进行集体讨论,教师讲评归纳;对于个别的疑问,或在 小组内讨论解决, 或由教师讲解解决。 总之发现疑问是重要的, 解决疑问更重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自读笔记本上都能把质疑的问题提出来,并自己作 答。 常用置疑方法,有如下几种: 1.总体性设疑 总体性设疑当在阅读课文之初提出, 意在了解课文的全貌, 究竟写了些什么。 如

    23、读雨中登泰山,就可提出如下问题:哪些人雨中登泰山?为什么要写在雨 中登泰山?在雨中怎样登泰山?登了泰山哪些地方?然后带着这几个疑点去读 书。书读完之后,一定会有较深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结构层次的划 分,定会有帮助。 2.思考性设疑 思考性设疑,一般在课文读完之后,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探究课文的写作技 巧和方法,往往需要提出一些问题来思考。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 ,就可能提 出这样一个问题 : 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经过进一步深入学习之后,就会发现 : 荷塘月色以作者行踪为顺序,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为经,以对荷 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文章。 3.寻根性设疑 寻根性设疑,多在探寻作

    24、者写作的目的和背景。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与绿 ,同出一个作者笔下,同写于一个时代,为何情调和色调迥异?荷塘 月色虽写出了谈谈的喜悦,却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感情低沉,情调隐曲、含蓄, 色调素淡、朦胧;绿却透露出脉脉的温表,感情积极向上,生气勃勃,情调 明朗奔放, 色彩浓丽明亮。 这不同在于 : 绿 写于 1924 年, 那时轰轰烈烈的 “五 四”运动在作者身上激起的感情波涛还没有消失;而荷塘月色写于 1927 年 大革命失败以后,作者对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一直处在彷徨、苦闷、烦躁、愤懑 之中。他为了寻求解脱,追求美好的事物,憧憬理想的生活,写了荷塘月色。 然而由于他的心情所限,又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下

    25、,所以在荷塘月色中尽管得 到了淡淡的喜悦,然而始终摆脱不了淡淡的哀愁。 4.赏析性设疑 对某些名篇佳作进行欣赏、品评,分析它妙在何处,巧在哪里,从而加深对 它的认识和理解,学习其中的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欣赏能力。比如朱自 清对绿中的“绿”的描写,读起来为什么那么有吸引力?带着这个疑问去钻 研文章,便会发现:作者写“绿”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而且融情于景,倾 爱于“绿” ,使情景交融,使感情得到了净化,使思想得到了升华,使景物显得 更加妩媚多情,使梅雨潭的“绿”更加令人喜爱。 为了开阔视野,丰富语文知识和扩大知识范围,读课文或课外读物时,可对 所读文章加以扩展。扩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6、 1.从作品自身去扩展 从作品自身去扩展,是指认真阅读放在作品前后的序、跋以及文中的注解说 明, 课后练习上的有关介绍、 论述和要求。 这对了解作品的写作过程、 写作动机, 对作品的基本评价,读作品应注意的事项,应着重钻研的问题,都有帮助;对解 决文中的某些疑难、文字障碍,也是有益的。同时,它还能为进一步扩展提供线 索。 2.对历史背景的扩展 任何文章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都是作者对一定社会生活环境的理解 的反映。因此,根据作品的创作年代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和文学史料,作者评传, 无疑会对理解作品有好处,对分析作品有所帮助。 3.对有关典籍的扩展 名篇佳作,常引用一些典故。要读懂文章,就应弄

    27、清这些典故的含义。如鲁 迅的 自题小像 , 短短四句话, 就用了 庄子 (“灵台”) 、 楚辞 (“荃”) 、 希腊古代神话(“神矢”) 、中国古代传说(“轩辕”)等典故,弄不清这些典 故的含义,是无法了解全诗的。 4.从相关文章去扩展 读苏洵的六国论,了解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为了对文章作进一步认识, 还可以读苏辙写的六国论和清代李桢所作的六国论。这三篇六国论 都对旧中国时代的魏、韩、赵、燕、楚、齐六国被秦所灭的原因进行论证。但读 过这三篇文章后,你会发现,他们所持论点并不相同。苏洵说六国破灭“弊在赂 秦” ,他意在借古讽今,以此来批评北宋统治者对外妥协投降贿赂契丹、西夏的 政策,但说六国破灭的

    28、原因只是“略秦” ,则不够全面。苏辙认为天下所重在于 韩、魏,其它四国不助韩、魏,而招致灭亡,此论也有片面的地方。李桢却不同 于“二苏”之见,他一方面说称霸天下之心六国都有,另一方面又唯心地说秦国 称霸是因为“得天助” ,六国的失败是因为“失天助”。由此可知,李桢之言说 得更玄。 5.从自我认识去扩展 如有位同学论六国论,并不受苏洵观点所囿,而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 统一天下,六国之所以彻底覆灭,其原因先人各有所论,而古人大都只看到了事 物的外因。他认为秦能统一六国,是由于它具备了客观上与主观上的必要条件。 这位同学着重议了六国变革不彻底,秦国进行了长期的彻底的改革,所以使 秦国在经济上、军事上

    29、都强盛起来了,位居七国之首。这些都为秦国统一创建了 有利条件。这位同学还进行了联想,把从学六国论得到的启示扩展到今天的 现实生活中来。他认为:我们中国要振兴,要腾飞,就必须要进行一场深刻的改 革,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6.对有关工具书的扩展 对作品中字、词的障碍,除了查找工具书中有关部分加以克服外,还可以对 工具书中所查字、词的其它义项浏览一下,以便日后不致混淆,同时还可积累若 干文字资料。 7.对作品作者扩展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课本介绍他生活于 14091066 年间,字明允,宋 朝遐山人, 散文家, 他的儿子苏轼、 苏辙也以文学著名。 后人并称他们为 “三苏”。 除此外,我们查寻资料,

    30、可能了解到苏洵其它的情况。比如苏洵 27 岁时,曾应 进士考试,未考中,因此回家用功读书,后通六经百家,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 宗至和、嘉祐年间,苏洵到京师,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文章 22 篇上给皇帝看。 一时许多学者模仿他的文章。宰相韩琦看到苏洵的文章,也认为写得好,奏于朝 廷;召试舍人院,他托辞有病,未去应试。于是朝廷派他作秘书省的校书郎。后 来又参与修礼书, 写成 太常因草礼 一百卷。 苏洵还作过霸州文安县主簿。 有 嘉 佑集。 这样一扩展,就能让我们了解更多的文学史知识。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自读课的要求是:自读、自测、培养和检验学生的阅读 能力。根据这一要求,田家明老师摸索总结了“四步八

    31、字”自读法。四步:读中 找问题,问中受启发,总结中提高,练习中求深化。八字:圈点、问启、思结、 练评。 先说四步: 1.读中找问题 自读课文,首先自己阅读,在阅读时既读课文,还要读“自读提示” ,“课 后练习”和“单元知识和训练”。读“自读揭示”和“课后练习”的目的,是让 学生及时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中心,重点、难点、特点,读“单元知识和训练”意 在把自读课文放在单元中审视,阅读时细心体味,研究自读在单元中的地位,及 其编辑思想,以学过的知识观照课文,理出文章的脉络,及其编辑思想,以学过 的知识观照课文,理出文章的脉络,了解课文章法和语言特色。同时记下尚未理 解的内容。 2.问中受启发 在课堂上,

    32、学生首先谈对课文基本精神的理解;其次,广泛地提问题。尽可 能让学生都发言,质疑问难,问题摆出后,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 生归纳大类再找出问题的主要方面,抓住有代表意义的问题各抒己见,从不同视 点,不同角度去深入思考,展开讨论,以便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3.总结中提高 学生总结的过程,是不断求同弃异的过程。最后要使学生的认识达到统一或 基本一致。在弃异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了解为什么会产生许多“异” ,同 时指出学生思维中的缺陷和不足。在“求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从偏狭的思维 框架中走出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空,更高的层次上取得共识。这个过程,既 是对自读课文的总结过程,也是培养提

    33、高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 4.练习中求深化 学在于用,自读的目的,是要把讲读课中掌握的知识运用于阅读过程中。通 过自读课的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所学的语体、语言、修辞等知 识向应用上转化、迁移。只要完成了转化,便能达到新的高度,这便是对学习的 深化。 以上四步,前后两项在课外完成,中间两项在课堂进行。课堂讲授又会专门 指导和讲读教学。重点一般放在后者。 下面再说“八字”: (1)“圈”和“点”。“圈”指圈出重要内容,以便理解。一般情况下要 求学生圈出: “自读揭示”中揭示文章中心、特点、写法、题材、体裁的字、词、句、 段。 “思考和学习”提出问题角度的字、词、句、段。 “单元知识和训

    34、练”中与自读课文相关的字、词、句、段。 在以上基础上, 认真阅读课文, 圈出课文揭示前三项要求的重要内容和句、 段。 前三者为理解文章的线索,以控制自读时漫无边际,过于偏狭,不得要领。 第四是圈的重点,也是自读关键的一环。这一环如果粗疏,下边就无法进行。 “点”就是点评,自读时,应把自己的感想用简练精当的几个字,几句话记 在课本的空白处。点评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学生有所得的,一类是有所疑的。 一般要求将有所得的附写在课本上,存疑的可在书中作标记,将疑问归纳成条记 在笔记本上,以供课堂发问。 (2)问、启、思、结。“问”指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疑问都提出来,以 供其他同学和老师作评价。问的内容一般

    35、归为结构、语言、主题三大类,各类可 附设小类。 问题提出后, 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 相互启发, 寻找通途, 这就是 “启” 和“思”。此后,进行“结” ,即根据学生对课文理解及存在问题,教师再指导 学生归纳,化多为少,舍次抓主要,梳成辫子,理出头绪后,再由学生讨论,并 提供给学生思考方法。 问、启、思、结虽说各为一方面,实际应用中往往很难分得开,四者互相紧 密结合,实为一个整体。 (3)“练”和“评”。主要指学生练习,可分为说和写两个方面。说,主 要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自己即兴归纳课文中心、思路、论证方法、语言特色等 等;写,根据自读课文某一特点,拟题练习,自测互测。 “评”指让学生根据提出

    36、的问题及归纳的要点互相评价,对学生写的文章互 相交流,选出较好的文章,再读给全体同学,以促使学生的自我评价。 综上所述,四步八字教学,整个围绕学生自读展开,其优点在于能用较少的 时间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收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得到充分发挥,阅读能力会逐 渐提高,如长期坚持,学习便可成为学生的自觉活动。 阅读能力主要包括认读能力、理解能力、评价欣赏能力、迁移应用能力,它 们呈现一种递进的阶段性,前后关联,互为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能力纵向 系列。 1.认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感知能力 具体说,是指认知字形、认读字音、了解字义,初步获得课文表层意义的能 力。这是阅读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又是整个阅读过程

    37、的基础。顺利进行认读的 心理特征,主要有两项,一是视读的广度,这指视知觉范围的大小,初中学生视 视读广度是以词和短语为单位,高中学生则能以句子为单位。准确认读表现在对 一些音形义混淆、容易读错、容易写错的字以及对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准确 认读还表现在,认读时不错字,不减字、不增字、不重字、不倒字。读得正确, 不仅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 2.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结构中最核心的因素。 阅读中的理解是对课文中词句、段落、篇章、写作方法以及所表达的思想内 容的理解。整个理解过程是按照对语言形式到对内容的理解,对部分到对整体的 理解 ;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对语言形式和部分

    38、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规律来完成的, 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从写词句入手,经过判断和推理,分析与综合,抽象 与概括的思维活动,达到对课文中心思想的理解,这才算读懂了一篇课文。但初 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他们理解的心理特征也就不同。初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其中具体的形象成分仍然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特 点使他们对课文的深层意义和隐含内容常常理解肤浅;对内容复杂的课文,往往 以偏概全;对没有中心句的段或不是判断句的论点、缺乏概括能力。在归纳中心 思想或段落大意时,有时夹杂次要因素,有时又遗漏某些重要成分,或不大善于 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往往会生搬硬套原文中的某些句子,作机械拼凑

    39、。高中 学生的思维具有抽象概括的特点,由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因此,他们的理解能 力较之初中学生有所提高。在阅读中,能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抽象出最基 本的观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但他们在阅读中往往忽略某些深层意义 或潜在内容。在揭示寓意较深的内涵或提炼某些复杂的议论文的主要观点时,仍 然把握不准。另外,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不如高中学生,尤其在思维 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因此阅读时,初中学生只能就一个方面、一个层次或一 般问题质疑,而高中学生则可能在更多的方面和更深的层次上进行质疑;初中学 生主要在内容方面提出问题,高中学生则能在内容和形式,乃至语言风格方面提 出问题。 3.评

    40、价欣赏能力 是指对课文的美的感知、体验和评价能力,包括从课文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 式、语言文字,乃至风格特点和评价和欣赏。高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成 熟,开始初步形成某些人生价值观念,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特别明显的是思 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增强,阅读中选择性和稳定性有了明显发展。这些特点使他 们已经具有相当的评价欣赏能力,有对阅读材料从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乃至语 言风格进行判断辨析和鉴赏。由于他们在知识和生活上的不足,致使他们在思维 和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样在评价欣赏作品时也往往会反映出来。例如, 当他们读到某些反映社会阴暗面的作品时,就以为整个社会是漆黑一团;当他们 看到揭露某些干部

    41、腐化堕落的文章后,就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就要求语 文教师必须在培养学生评价欣赏能力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加以指导。 4.迁移应用能力是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 它指学生经过大量阅读后, 将储存起来的知识在新的阅读过程中加以灵活使 用,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迁移应用能力的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获 得新知识。一般说来,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践逐渐增加,抽象思维也达 到较高的水平,创造性想象力逐渐丰富起来。这种较高的思维和想象的结合,造 成了一种积极的心理势态,表现在阅读上,就是掌握了精读、速读、浏览的方法 ; 摘录、笔记、摘要、制作卡片、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等方法。阅读更具有独立 性和研究性,

    42、阅读技能达到了相当水平。 阅读过程中的四种能力虽然是四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但仍是交错的,呈螺旋 并进的态势。认读中有理解,理解中有评价,欣赏又是理解的深化,迁移则是在 深刻理解基础上的发展。这些都取决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忌陈词老套有些文章开头总是从形势写起,言心称“在的领导下,在 的支持和关怀下,在的帮助下”有的文章开头总是“太阳” 、“月亮” ,“光 阴似箭、日月如梭” ,这些调子老唱,这些套路老用就成了令人生厌的陈词老套 了。 忌故弄玄虚 有些文章开头,故意耍花枪,兜圈子,有意让人琢磨不透, 进入“迷魂阵” ,不愿将意思直截了当地写出来。仿佛这就是文章新颖巧妙的所 在,见水平、见功力的

    43、地方。其实这种故弄玄虚的作法,恰恰是写作的弊病。 忌开头突然 有些文章开头,缺乏应有的交代,显得突如其来,没头没脑, 不知所云。 如写读后感, 有的文章在不作任何交代的情况下就开始 “感” 起来了。 写供料作文一开头就说“读了这个材料我有深刻的体会”材料内容只字不提 就这样写,太突然了。 忌不必要的解释文章开头,突如其来、不作交代不行,作不必要的解释也 不行。如写女排五连冠给我的启示 ,要是一开头就用较长篇幅去说明女排的 组成、女排五次获冠军的时间、地点,同谁争夺冠军等情况,就不必要了。当然, 根据需要,适当对所写的问题作些解释也是必要的。 忌凭空抒情 有的文章的开头,特别是议论文的开头,不管

    44、与中心、主题 有无关系,议论还没有展开,问题还没有说清,就“啊”“呀”不断,感慨万端。 这种凭空抒情,只能叫无病呻吟。 忌绕大圈子有的文章开头,不管中心需不需要,与主题有关无关,就先秦 两汉、前村后店地谈开了。不着边际,空发议论,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绕了好 大个圈子,才说到正题上来。 忌堆砌名言锦语有的文章,开头想先声夺人,想不出好的办法,于是就把 格言、警句等一股脑儿地搬出来,以为这样就算是个好的开头。其实这种做法带 有很大盲目性,效果往往很差。 忌开头重复 文章只能有一个开头,可是有的文章有两个开头。比如有的 文章本想从引用写起,写好后又觉得扣题目谈更好,于是又开个头。有的文章一 开头就介

    45、绍背景,写好后又觉得首先应该揭示文章的中心,于是又开个头。这样 都会出现两个开头。出现这种情况,可根据题目或中心的要求,取其一个开头即 可。 忌盲目写景写景的主要目的,或是为了突出主题,或是为了刻划人物,或 是为了烘托气氛,如果与此无关,一般来说这样的写景是没有意义的。有些文章 一开头就“花儿”、“鸟儿”、“草儿”地写一通,实在是不必要。 忌盲目引用 引用应根据主题、中心的需要,盲目引用应尽量避免。特别 是供料作文,供给的材料如果很长,要是一开头就不加选择地大量引用,或全盘 搬用,必然重点不明,主旨不清,文字不精,陷于盲目性,而且下文再谈到它, 必然还会重复,所以引用应有所取舍和选择。 三月叩

    46、响了春的大门,百花绽放,娇艳无比。引得路边的行人都停下脚步,嗅着 空气中阵阵芳香,心情格外舒畅。可是,在这和谐的美景中,一棵枯树破坏了它 们的整体美,让沉浸在美景中的人们总感觉有些碍眼。 万物吐绿时,它没有抽芽,因为它的生命已经终结了。它不能再继续它的使 命了,因此在灿烂的三月,它是孤独的,没有人青睐它,除了鄙视的目光。 和它一样被冷落的还有一棵牵牛花,它已在冬的怀抱中醒来,准备迎接新的 春天。可它无处生长,因为它要借助别人的肩膀来支撑自己柔弱的身躯。它四处 求助,但那些怒放的鲜花、碧绿的树都只是昂着它们高傲的头,嘲讽地说:“什 么,借人依靠?这不等于是贬低了我们?你还是别做梦了!”牵牛花被它

    47、们讥讽 得垂下了头,眼中满是晶莹的泪花,不知如何才能找到归宿。 在绝望时,冥冥中传来一阵声音:“到这儿来吧,我愿意和你一起生活。” 牵牛花如同在茫茫大海中抓住了一根救命草, 它带着赢弱、 颤抖的身躯攀上枯树。 清晨,当太阳未露出它的笑脸时,露珠在枯树上跳跃着,轻轻地将牵牛花从 梦中唤醒,把天下最纯的水给它饮下。当太阳的温暖洒满大地时,枯树和牵牛花 一起聊天、谈心。夜幕降临,它俩在皎洁的月光的陪伴下安然入眠,梦中还带着 甜甜的笑。 朝朝暮暮,春在悄悄中离去,昔日娇艳动人的鲜花也凋零了它们最后一片花 瓣,那光秃秃的花枝在微风中摇曳,分外孤寂。花儿们不停地诅咒着,恶骂着时 光的无情飞逝。但它俩却没有

    48、一丝怨言,相互扶持,忍受着炎热的曝晒,不停地 相互安慰。同时,它们也是高兴的,因为牵牛藤的叶子已经很茂盛了,并有了花 骨朵。它们企盼着牵牛花绽放的那一天。 一天早晨,枯树被一阵幽香唤醒,睁开眼睛惊住了。 牵牛花开了,那白色夹杂粉红的花开满了整个藤蔓,也开满了整棵枯树,它 们相视一笑,彼此的眼中注满了真情。 当人们和往常一样路过此地时,不经意间就发现了世间的最美,赞叹中更多 的是对那种合作精神的钦佩。每一个过路人都不由得对这幅美景肃然起敬。 枯树支撑着牵牛藤,牵牛花点缀着枯树这便是奇迹。 课本是我的指挥棒,我时刻得跟着它转。无边习题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题记 晚自习 各科作业多如蚁,时间飞逝

    49、难留意。子夜钟声催学子。教室里,收书熄灯孤 门闭。 本想一梦归故里,成绩滑坡生愁绪。夜夜高床枕梦呓,只盼考到好成绩。 仿范仲淹渔家傲 考试 无言步入考场,心发慌。正襟危坐闭眼祷吉祥。东瞧瞧,西望望,是惆怅,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上。 仿李煜相见欢 归家 村庄墙院稻茬,石桥竹林篱笆,热菜热茶热饭,久别归家,喜煞老爸老妈。 仿马致远秋思 无题 少年已识愁滋味, 愁海无边, 愁海无边, 碰到困难不回头。 明日再品读书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苦乐伴我天涯游。 仿辛弃疾采桑子 起床 满地霜冻,漫天云雾,钟声阵阵心发怵。匆洗漱,恐师怒。飞奔来到教室处, “老班”早已把通途。早,我亦苦;迟,我亦苦。 仿张养浩潼关怀古 早读 课本虽小,分数太重要。闻说清晨读书好,咿咿呀呀凑热闹。 开始有点喜好,逐渐口干舌燥。只盼时辰快到,出去吃得饱饱。 仿黄庭坚清平乐 为了课本心惆怅,手酸背痛腰如杖。害我虚弱如蚊帐,却把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满分作文是怎样“炼”成的.pdf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90802.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