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2021届高考核心考点基础题速练:语言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阅读导引).docx

  • 上传人(卖家):春光无限好
  • 文档编号:790508
  • 上传时间:2020-10-1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18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2021届高考核心考点基础题速练:语言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阅读导引).docx》由用户(春光无限好)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2021 高考 核心 考点 基础 题速练 语言 运用 名句 默写 文学 文本 阅读 答案 解析 导引 下载 _一轮复习_高考专区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2021 届高考核心考点基础题速练:语言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阅读导引)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 分) 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一个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一个属于人文社科领域,两者的字面 意义似乎有着 _。然而,科学素养与媒介素养其实是_的。当科学理论与技 术作用于社会,( );而媒介素养如果脱离了科学基础,就难以对社会面貌形成客观 认知。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科学上的权 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 疑的习惯。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

    2、言的再传 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食品安全谣言_,有的历经反复辟谣,依然在某些情况下_。一个谣言 传播的时间越久、范围越大,彻底消除其危害的难度就越大。每一个公民都有阻止谣言传 播的责任,尤其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不助长谣言传播的气焰,提 高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应当成为现代公民最基本的角色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大相径庭 相反相成 盛气凌人 满城风雨 B天壤之别 相辅相成 来势汹汹 甚嚣尘上 C大相径庭 相辅相成 盛气凌人 甚嚣尘上 D天壤之别 相反相成 来势汹汹 满城风雨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

    3、项是 (3 分)( ) A才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B就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C才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 D就牵涉到传播方法和路径,直接关系到公众媒介素养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 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 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

    4、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被谣言蒙蔽,更不至 于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文学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主要是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的,读的人越多, _。网络文学在面对读者群时,是自觉分类的,根据读者 的需求“量身定制” ,_,这种分类细化的做法类似文化超 市里陈列的各类文化产品。读者在选择这些作品时,选择的是一种情调和趣味,粉丝读者 群是通过趣味 “扎堆” 的, _, 共同探讨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 获得不同层面的精神生活体验。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的寓意,不超过 20

    5、 个字。(5 分) 一头驴听说蝉唱歌很好听,便很想跟蝉学唱歌。有一天,驴向蝉提出了恳切的请求。 蝉看了看驴,说: “你真想学唱歌吗?也可以,但你必须每天像我一样以露水充饥。 ”驴听 了很高兴,每天以露水充饥。结果,没几天,驴就饿死了。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表明列子虽然能御风而 行,可还有局限,不能做到绝对的自由。 (2)屈原离骚常常用香草来表明自己的高洁品质, “_, _”两句用制作衣服的材料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质。 (3)孔子在 论语十则 中提出了对待 “贤” 与 “不贤” 态度的句子是 “_, _” 。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15 分) 朋 友 秦 辉 我一定要去看望我的朋友刘长青,一定。 每天上班,我都要路过一个建筑工地,总会看到一群戴着安全帽的民工。他们三三两 两,有的斜叼着烟,有的哼着小曲。看到他们,我就会想起刘长青。想着他正在某个城市 的角落里,混迹在这样的一群人中间,休息的间隙,掏出手机写上几句问候,低头想想然 后摇摇头删掉,再然后望着天空,想象着远方的我在干什么,以及我所在城市的模样。 刘长青好久没有给我写信了,我决定去看看他。 我上街买了好多土特产品,给他妻子买了一套我用着感觉不错的化妆品。他曾在信中 说,他妻子是老家附近几个村子里长得最俊的姑娘,好多小伙子做梦都想娶她呢!我问: “那你咋把她糊弄

    7、到手了?”他说: “还不是咱长得黑。 ” 给他儿子带什么呢?刘长青的儿子叫康健, 他说取这个名字就是希望儿子能健健康康、 平平安安。我说: “那直接叫健康多好。 ”他说: “那多俗,倒过来显得咱有文化。 ”他总是 “那小子” “那小子” 地叫。 他说那小子特聪明, 长大了肯定比他强; 他说那小子吃得特多, 像头小猪;他说那小子长得壮极了,跟个小老虎似的。 我没见过刘长青,但见过他的照片,是在一座城市的火车站前照的,他穿着红毛衣, 黑青裤子,站在一个枯败的花坛前,脸很黑,一本正经的。 算来他儿子该上高中了。爱人建议我给孩子买套运动装。火车开动时已是傍晚,夜幕 在窗外渐渐拉开。放好行李,我从包里取

    8、出一封信。 刘长青是个农民工,是我结交了 17 年的笔友。他寄给我的信发自全国各地,而且信纸 每次都不同,有时是孩子用的作业本,有时是工地记账本的账页,有时是皱巴巴的烟盒。 还有一次是从街上撕下来的广告纸。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封, 他这样写道:“我刚从街上回来, 我们站在街头,像货物一样被别人挑选。我这货质量好,一天之内两次被人挑上,一次是 帮人刷油漆,一次是给人扛白菜。 ” 现在,这封信就在我手里。 再读这些熟悉的句子,我的心隐隐作痛。我一直帮不了他。 对此,我深感愧疚。他说: “你能听我乱七八糟地瞎说,就是帮我。 ”刘长青长年奔波在外, 只有麦收和春节时回家。今天是芒种后的第 7 天,他肯定

    9、回家了。 下了火车再换乘汽车,这条线路是我依据刘长青信封上留的地址打听到的。找到那个 叫刘家庄的村子时,已是中午。我走向一户人家,一位老太太坐在门前摇着蒲扇。她告诉 我,康健他爹娘这会儿在田里干活呢,只有康健在家。 根据她的指点,我拐过两个胡同来到一座土屋前。房子很破,土坯垒的。院子里有两 只羊啃着草,靠东墙边开出一小块菜畦,上面种着丝瓜、扁豆、生菜,还有一棵葡萄树。 我走进去,屋里收拾得很干净。墙上挂着几个相框,有一张结婚照,刘长青与一个穿 红衣服的女人并排而坐。女人梳着短发,大眼,脸上有一块紫色的胎记,从左眼角到下巴 连成一片,嘴巴有点歪斜,但笑得很甜。还有一张,就是在列车站照的那张,刘长

    10、青站在 枯败的花坛前,穿红毛衣,黑青裤子。 东面是一座大炕,炕上躺着一个男孩,好像是睡着了。他软软地倚在炕背上,嘴角流 着口水,两条腿僵硬地伸着,那腿细得不成样子。 我悄悄退了出去。 回到家。我将衣服、化妆品等物品打成邮包,在收件人姓名处写下“刘长青”三个字 的那一刻,我的泪水酣畅地流了下来。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 A刘长青夸耀自己的老婆漂亮,儿子长得健壮是怕“我”为他担心。 B刘长青的信发自不同地域,用五花八门的纸,表明他不安于现状的奋斗精神。 C刘长青对家庭情况的介绍与“我”看到的实情反差巨大,从而彰显了小说的主题。

    11、D “我”亲眼见到刘长青家庭的实际状况后,为了维护他的自尊,避免尴尬,就悄悄 回家了。 (2)作者为什么两次写到那张刘长青“站在枯败的花坛前”的照片?请简要分析。(6 分) (3)“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泪水酣畅地流了下来”反映了“我”什么样的心态?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 分) 参考答案 1(1)B 【解析】天壤之别:形容极大的差别。大相径庭:表示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二 者都有“差别大”的意思,但“大相径庭”不能作宾语,故用“天壤之别”更合适。相辅 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相反相成: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就是说,矛盾的两个方 面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并在一定条件下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

    12、。 “科学素养”和“媒介素 养”并非矛盾的两个方面,用“相辅相成”更合适。来势汹汹:形容人或事物到来时的气 势很猛烈。 盛气凌人: 傲慢的气势逼人。 语境说的是食品安全谣言来势很猛, 无关 “傲慢” , 用“来势汹汹”更合适。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多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 张(含贬义)。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根据语境,用“甚 嚣尘上”更合适。 (2)D 【解析】考查要补写句子的语境,是在分析科学素养、媒介素养与科学基础的关系。 “当”后面的句子,应是承接前面某种情况出现时,即会产生的某种状态,用“就” 连接才恰当。排除 A、C 两项。比较 B、D 两

    13、项,除关联词“就”外,是两个句子的颠倒。 分析文意,不难发现, “公众媒介素养”是在“传播方法和路径”中表现出来的, “传播方 法和路径”应当在前,故选 D 项。 (3)C 【解析】画横线的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因为各分句的主语是一 致的,关联词“如果”应该放在主语“受众”的后面;二是“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和 “不至于被谣言蒙蔽”语序不当,应该调换位置。综上所述,修改最恰当的为 C 项。 2 作品产生的影响才会越大 作品分类针对的是不同读者的口味 通过阅读中 的互动 【解析】处所要补写的内容应是承前的结句,故应照应“读的人越多” ;处所要补 写的内容既要衔接前句的“量身定制”

    14、也要与后句的“这种分类细化”相呼应;处要补 写的内容应成为后句“共同探讨”的依据。 3模仿、学习不能不考虑自身的基本条件。 【解析】根据寓言故事写寓意,要抓住故事的讽刺、劝诫等作用,确定解答角度。故 事中的驴是“主人公” ,从它的角度分析其思想行为的对与错,可归纳出符合创作者意图的 寓意。想学唱歌本身是愿意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表现,但“饿死” ,显然是没有找到适合自 己的方法,不加思考,直接照搬他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信他人的经验同样不可取,相 信他人以后不考虑自身条件,或不能根据自身条件去改变,仍不可取。从蝉的角度,归纳 出有价值的思想,也可适当得分,它以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别人,不考虑对方实际,

    15、这同样 是不可取的。 4(1)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2)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3)见贤思齐 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1)B 【解析】 “奋斗精神”欠准确,文章中并没有体现出“奋斗精神” 。 (2)上下文形成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从未失去生 活的热情和希望,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枯败的花坛”象征着刘长青目前的处境,暗 示刘长青终会迎来人生的春天,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解析】题干以问题形式出现实则要回答的是交代这一细节的作用。解答这类题目主 要是从结构、内容和主题情感三个角度作答,同时还要结合情节的位置分析。这样的一个 细节描写,照应了文章的内容,使文章

    16、内容更加趋于完善,同时使得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3)(第一问)“我”是一个正直善良、富有爱心的人。(第二问)释放压抑的情感。 “我” 在写“刘长青”三个字时百感交集, 感情难以控制,不由自主地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感; 悲悯。 “我” 得知刘长青的家庭情况后, 对他的同情更加深切; 感动敬佩。 刘长青对 “我” “隐瞒”家庭的实际情况,不愿给朋友增添负担和麻烦,其坚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让“我”感动和敬佩;愧疚。 “我”为自己不能给予刘长青更多的帮助而深感愧疚。 【解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理解题。第一问,依据故事情节直接回答“我”是一个怎 样的人即可;第二问,要结合情节举例

    17、分析心态。其语言格式是:观点举例分析。 【阅读导引】 小说以“我一定要去看望我的朋友刘长青,一定”这一情节的倒叙开篇交代故事的主 要人物,悬念设计巧妙,吸引读者,以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和倒叙法来表达“我”的记挂, 不留痕迹地交代了主要人物的身份,从而引出故事的开端: “刘长青好久没有给我写信了, 我决定去看看他。 ”接下来的故事发展,通过“我”与爱人商量给刘长青一家三口买什么礼 物时,对他书信中只言片语的回忆,来展现他的坚强与乐观。在前往看望的途中,通过取 出信件查看地址,顺其自然地插叙结识经过和情感的牵挂。故事的高潮是在找到刘长青的 家后所见情景与书信来往中所述境况的反差, 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故事的最后是: 为了避免见面后的尴尬而悄然离开,通过邮包寄送礼物,以“写下刘长青三个字的那 一刻,我的泪水酣畅地流了下来”结局,给故事留下无穷余味。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届高考核心考点基础题速练:语言运用+名句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附答案解析+阅读导引).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90508.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