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器系统》课件第4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智能传感器系统》课件第4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传感器系统 智能 传感器 系统 课件
- 资源描述:
-
1、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4.1改善线性度及智能化非线性刻度转换功能改善线性度及智能化非线性刻度转换功能4.2改善静态性能提高系统精度及智能化自校零、改善静态性能提高系统精度及智能化自校零、自校准功能自校准功能4.3改善稳定性抑制交叉敏感及智能化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功能改善稳定性抑制交叉敏感及智能化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功能4.4改善动态性能扩展频带及智能化频率自补偿功能改善动态性能扩展频带及智能化频率自补偿功能4.5提高信噪比与分辨力及智能化信号提取与消噪功能提高信噪比与分辨力及智能化信号提取与消噪功能4.6增强自我管理与自适应能力及智能化控制功能增强自我管
2、理与自适应能力及智能化控制功能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1 改善线性度及智能化非线性刻度转换功能改善线性度及智能化非线性刻度转换功能 测量系统的静态性能由其静态输入输出特性来表征,它的质量指标将决定测量系统的精度,测量系统的线性度指标是影响系统精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其中,处于测量系统前端的传感器,其输入输出特性的非线性是使得测量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具有非线性的主要原因。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输出量多是电学量,传统测量仪器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将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输出的电学量转换为被测量,以便输出显示,称为刻度转换。如果按照线性关系进行刻度转换,就会引入非
3、线性误差,降低线性度指标,因为前端待转换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当然,人们期望传感器本身的输入输出特性具有良好的线性,为此传感器工作者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但是,传感器静态特性的非线性却总是存在的。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与此同时,人们从电路方面精心设计非线性校正器以期改善系统的非线性。所谓非线性校正器,就是可以按某种非线性关系来进行刻度转换的环节。系统中有了这种非线性刻度转换环节,全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将逼近直线。由于各个传感器非线性特性的不一致性,因此用硬件电路实现非线性校正的刻度转换存在很大难度与局限性。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智能传感器系统是通过软件来进行非线性刻度转换的
4、,在实现智能化刻度转换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非线性自校正功能,从而改善了系统的静态性能,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由于软件的灵活性,智能传感器系统丝毫不介意系统前端的正模型有多么严重的非线性。所谓正模型,是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输入输出特性(xu),如图4-1(b)所示。智能传感器能自动按图4-1(c)所示的逆模型进行刻度转换,输出系统的被测量值y,实现系统的输出y与输入x呈理想直线关系,如图4-1(d)所示。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图4-1 智能传感器系统(a)智能传感器系统框图;(b)正模型;(c)逆模型;(d)智能传感器系统的输入(x)输出(y)特性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5、 所谓逆模型,是指正模型u=f(x)(4-1)的反非线性特性y=x=f(u)(4-2)式中:x为系统的被测输入量;u为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的输出量,又是存放在微机中非线性校正器软件模块的输入;y=x为非线性校正器软件模块的输出,也即系统的总输出。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智能传感器系统采用软件既灵活又简便地实现了非线性自校正功能后,就不必再为改善系统中每一环节的非线性而耗费精力,其所要求的条件仅仅是:前端正模型(xu特性)具有重复性。采用智能化非线性自校正模块以实现刻度转换的编程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查表法、曲线拟合法,近年来又发展了神经网络法及支持向量机法等多种方法。第4章 基本智能化
6、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1.1 查表法查表法 查表法是一种分段线性插值法,根据精度要求对反非线性曲线(如图4-2)进行分段,用若干段折线逼近曲线,将折点坐标值存入数据表中,测量时首先要明确对应输入被测量xi的电压值ui是在哪一段;然后根据那一段的斜率进行线性插值,即得输出值yi=xi。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图4-2 反非线性的折线逼近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下面以三段为例,折点坐标值为 横坐标:u1、u2、u3、u4;纵坐标:x1、x2、x3、x4。各线性段的输出表达式为第段)()()(112121uuuuxxxxyi第段)()()(223232uuuuxxxxyi第4
7、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第段)()()(334343uuuuxxxxyi第段)()()(445454uuuuxxxxyi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输出y=x表达式的通式为)(11kikkkkkuuuuxxxxy(4-3)式中:k为折点的序数,3条折线有4个折点,k=1,2,3,4。由电压值ui求取被测量xi的程序框图如图4-3所示。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图4-3 非线性自校正流程图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折线与折点的确定有两种方法:近似法与截线近似法,如图4-4所示。不论哪种方法,所确定的折线段与折点坐标值都与所要逼近的曲线之间存在误差,按照精度要求
8、,各点误差i都不得超过允许的最大误差界m,即im。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图4-4 曲线的折线逼近(a)近似法;(b)截线近似法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1 近似法 折点处误差最大,折点在m误差界上。折线与逼近的曲线之间的误差最大值为m,且有正有负。2 截线近似法 折点在曲线上且误差最小,这是利用标定值作为折点的坐标值。折线与被逼近的曲线之间的最大误差在折线段中部,应控制该误差值小于允许的误差界m。各折线段的误差符号相同,或全部为正,或全部为负。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1.2 曲线拟合法曲线拟合法 曲线拟合法采用n次多项式来逼近反非线性曲线,该多项式方程的
9、各个系数由最小二乘法确定,具体步骤如下1.列出逼近反非线性曲线的多项式方程 (1)对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进行静态实验标定,得校准曲线。标定点的数据为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2)假设反非线性特性拟合方程为niniiiiiuauauauaaux332210)(n的数值由所要求的精度来定。若n=3,则332210)(iiiiiuauauaaux(4-4)式中:a0、a1、a2、a3为待定常数。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3)求解待定常数a0、a1、a2、a3。根据最小二乘法原则来确定待定常数a0、a1、a2、a3的基本思想是,由多项式方程式(4-4)确定的各个xi(ui)值,与各个
10、点的标定值xi之均方差应最小,即NiiiiiNiiiixuauauaaxux1233221012)()(=最小值=F(a0,a1,a2,a3)(4-5)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式(4-5)是待定常数a0、a1、a2、a3的函数。为了求得函数F(a0,a1,a2,a3)最小值时的常数a0、a1、a2、a3,我们对函数求导并令它为零,即Niiiiixuauauaa133221001)(Niiiiiiuxuauauaa13322100)(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Niiiiiiuxuauauaa123322100)(Niiiiiiuxuauauaa133322100)(第4章
11、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经整理后得矩阵方程GMaLaKaJaFLaKaJaIaEKaJaIaHaDJaIaHaNa3210321032103210(4-6)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式中:N为实验标定点个数;NiiuH1NiiuI12NiiuJ13NiiuK14NiiuL15NiiuM16NiixD1NiiiuxE1NiiiuxF12NiiiuxG13;。通过求解式(4-6)的矩阵方程可得待定常数a0、a1、a2、a3。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2.将所求得的常系数a0a3存入内存 将已知的反非线性特性拟合方程式(4-4)写成下列形式:01230112233)()(au
12、auauaauauauaux(4-7)为了求取对应电压为u的输入被测值x,每次只需将采样值u代入式(4-7)中进行三次(b+ai)u 的循环运算,再加上常数a0即可。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1.3 示例示例4-1与铂电阻配用的智能化刻度转与铂电阻配用的智能化刻度转换模块的设计(曲线拟合法)换模块的设计(曲线拟合法)要求要求 测温范围0500,刻度转换模块的绝对偏差小于0.5。解 (1)在0500范围内从标准分度表中取N=11个标准分度值,如表4-1所示。表4-1给出了铂电阻Pt100的正模型,即输入(T)输出(R)特性。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
13、与其软件实现(2)逆模型的数学表达式设为三阶四项多项式:T=a0+a1R+a2R2+a3R3 (4-8)(3)待定常数a0、a1、a2、a3的确定。根据式(4-5)、式(4-6)求得a0a3的数值为 a0=247.89,a1=2.4077,a2=0.000 602 53,a3=1.072106 具有上述常系数数值的式(4-8)的编程算式就成为智能化刻度转换模块。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4)逆模型的检验。向逆模型输入电阻R,比较标准分度值的温度T与逆模型计算(输出)值T,其偏差=TT,结果列入表4-2。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5)线性度改善情况的评价。改善前测温系统的线性
14、度。改善前测温系统的线性度由Pt100铂电阻测温传感器的正模型的线性度决定,其最小二乘法线性度求取步骤如下:拟合直线。由表4-1给出的标准分度关系,根据第2章式(2-9)可计算得到拟合直线的两个常系数k和b,从而最小二乘拟合直线方程为R=102.169+0.36195T (4-9)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最大拟合偏差Lm=Rm。在0500范围内,式(4-9)根据温度T计算所得的R(计)与相同温度T由标准分度表给出的R(标)之差即为拟合偏差,该拟合偏差的最大值在零度,|Rm|=2.1692.17(合温度偏差约7)。最小二乘法线性度。根据第2章式(2-6)的定义式%100).(|SFY
15、LmL式中,|Lm|=|Rm|=2.17,为最大拟合偏差。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Y(FS)=R(FS)为满量程输出值,代入测温的上限(500)、下限(0)值,由式(4-9)可求得R(FS)=R(T=500)R(T=0)=283.144102.169=180.975,于是得%2.1975.18017.2L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改善后系统的线性度。拟合直线。为简单起见,智能传感器系统的拟合直线可选为理想直线方程T=kT式中,k=1。拟合偏差。根据表4-2列出的智能传感器系统输出值T与系统输入值T应呈线性关系,但却有偏差T=TT,从表4-2中可得最大拟合偏差|m|=0.2
16、7。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理论线性度。量程为Y(FS)=500-0=500,理论线性度为%054.050027.0)F.S(|mLY与改善前的1.2%相比,经智能化刻度转换模块进行非线性自校正后,全系统线性度提高22倍,非线性误差减小22倍。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2 改善静态性能提高系统精度及改善静态性能提高系统精度及智能化自校零、智能化自校零、自校准功能自校准功能4.2.1 两基准法两基准法 假设一传感器系统经标定实验得到的静态输出(y)输入(x)特性为如下线性方程:y=a0+a1x (4-10)式中:a0为零位值,即当输入x=0时之输出值;a1为灵敏度,又称
17、传感器系统的转换增益。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对于一个理想的传感器系统,a0与a1应为保持恒定不变的常量。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内在和外来因素的影响,a0、a1都不可能保持恒定不变。譬如,决定放大器增益的外接电阻的阻值会因温度变化而变化,并引起放大器增益改变,从而使得传感器系统总增益改变,也就是系统总的灵敏度发生变化。设a1=S+a1,其中S为增益的恒定部分,a1为变化量;又设a0=P+a0,P为零位值的恒定部分,a0为变化量,则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y=(P+a0)+(S+a1)x(4-11)式中:a0为零位漂移;a1为灵敏度漂移。由式(4-11)清楚可见,由零位漂移
18、与灵敏度漂移会引入测量误差a0与a1x。传统的传感器技术一直追求精心设计与制作、严格挑选高质量的材料及元器件,以期将a1及a0控制在某一限度内。但这需要以高成本作为代价。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以对压力传感器进行自校准为例,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实现自校准功能的原理框图如图4-5所示。微处理器系统在每一特定的周期内发出指令,控制多路转换器执行三步测量法(见2.4.4节),使自校准环节接通不同的输入信号。因为本系统的输入信号为压力,故多路转换器是一个压力扫描阀。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图4-5 智能传感器系统实现自校准功能原理框图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1)第一步
19、:校零 测量系统的零点。输入信号是零点标准值x0。若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是相对大气压PB的表压P,那么零点标准值就是通大气PB,从而保证压力测量系统为零输入x0=PBPB=0,测量系统的输出值y0=a0。在零输入条件下系统的输出值不为零值,必由系统的误差源所产生:y0=a1 E0式中:a1为系统的增益;E0为系统的误差源。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2)第二步:标定 实时测量系统的增益/灵敏度a1。输入信号为标准值,由标准压力发生器产生标准压力值PR=xR,系统的输出值为yR。于是被校准系统的增益/灵敏度a1为RRxyyaSa01(4-12)因为输出值yR也含有误差源E0的影响,yR=xR
20、 a1+E0 a1,故差值yRy0=xR a1,即消除了误差源E0的影响。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3)第三步:测量 输入信号为被测目标参量压力P=x,测量系统相应的输出值为yx。因为yx=P a1+E0 a1=P a1+y0故RRxxxyyyyayyxP0010(4-13)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2.2 多基准法多基准法1.工作原理与实施步骤实时在线自校准的实施过程是:(1)对传感器系统进行现场、在线、测量前的实时三点标定,即依次输入三个标准值xR1、xR2、xR3,测得相应输出值yR1、yR2、yR3。(2)列出反非线性特性拟合方程式(二阶三项多项式):x(y)=
21、C0+C1y+C2y2 (4-14)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3)由标定值求反非线性特性曲线拟合方程的系数C0、C1、C2。按照最小二乘法原则,即方差最小最小),()(210312R2R2R10CCCFxyCyCCiiii根据函数求极值(最小值)条件,令偏导数为零,然后再经整理后得矩阵方程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FSCRCQCERCQCPCDQCPCNC210210210(4-15)式中,N=3,为在线实时标定点个数;其余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由标定值计算出P、Q、R、S、D、E、F后,解式(4-15)矩阵方程可得待定常系数C0、C1、C2。已知C0、C1、
22、C2数值后,反非线性特性拟合方程式(4-14)即被确定,智能传感器系统可将测量x时传感器的输出值y按式(4-14)求出输出值x(y),即代表系统测出的输入待测目标参量x。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2.780B(PCU)压力自校准系统 780B(PCU)压力自校准系统原理示意图如图4-6所示。图4-6中,EV1EV5为电驱动阀门,由微处理器经控制线P1.1、P1.2、P1.3、P1.4、P1.5发出控制信号来控制气路是“通”还是“断”。气动开关受气动控制压力P1、P2的控制。P1与P2均是0.7 MPa的压力。在程序控制指令控制下控制压力P1工作,推动气动开关使压力传感器与校准管路接通
23、,处于校准状态。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图4-6 780B(PCU)压力自校准系统原理框图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三个标准压力值分别为PR1、PR2、PR3,按顺序施加到被校传感器上。校准结束时,控制压力P2工作(P1放掉),推动气动开关使传感器回到测量状态,测压孔与被测压力PX接通。R1、R2、R3是三个压力调节器,将它们事先调节到合适位置,则可得到三个不同数值的标准压力值:PR1、PR2、PR3。它们的精确值由高精度压力传感器读出。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测量系统的正模型用非线性方程来表示的系统,要实现自校准功能需要一套可现场实施标定实验的专用自校准系统
24、。自校准系统应能提供与被测目标参量同类型的多个(大于等于3个)标准量值,且还有多点切换器依次将各个标准量值输入被校系统。在现场建立这样一个多基准可切换输入的系统对于大多数非电参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故目前只有压力等少数几个参量的测量系统能够实现自校零与自校准功能。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3 改善稳定性抑制交叉敏感及智能化改善稳定性抑制交叉敏感及智能化多传感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功能数据融合功能多传感器智能化技术包括两大方面:其一,将多个传感器与计算机(或微处理器)组建智能化多传感器系统;其深刻内涵是提高某点位置处(单点)某一个参量(单参量)x1的测量准确度,而不是一般意义的多点多参量
25、测量系统。其二,将多个传感器获得多个信息的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实现某种改善传感器性能的智能化功能,在抑制交叉敏感改善传感器稳定性的同时,系统的线性度也得到改善。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4.3.1 单传感器系统单传感器系统 通常的测量系统都是由单传感器系统组成的。它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传感器与数据处理,其框图如图4-7所示。图4-7 单传感器测量系统框图第4章 基本智能化功能与其软件实现 1 单传感器系统的正模型与逆模型 (1)传感器部分含传感器及其调理电路,执行获取信息的任务。配接了调理电路的传感器部分感知并检测物理量x,将x按一定规律转换为有用输出量y。有用输出量y是指便于远距离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