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课程标准.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生命教育课程标准.doc》由用户(刘殿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教育 课程标准
- 资源描述:
-
1、生命教育课程标准目 录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基本理念 三、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分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 四、课程管理建议 五、教材编写建议第一部分前 言 人类进入21世纪,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加重,加之多元文化价值的冲突,使青少年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道德观念、健康意识以及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面临严重的威胁与挑战。为培养青少年学会尊重与珍惜自己的生命,获得身体与个性全面、健康的发展迫切需要在其人生发展的关键期给予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同时,鉴于目前学校开设的各专题教育分
2、散、不系统、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的现状,急需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和生命成长规律,整合各专题教育,吸纳相关教育资源,组成生命教育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青少年进行生命关怀教育,以开启生命智慧,提升人生境界,实现生命意义。因此,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特制定本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 生命教育课程是在全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的-rl以学生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主线的具有综合活动性质的地方课程。本课程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在生命中的教育和为了生命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生命的特性,在个体生命发展的过程中,
3、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发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挖掘生命的潜能,彼此尊重和敬畏生命,并在交互影响中实现创新生命、幸福生命的一种教育活动。生命教育港程是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性健康教育、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环境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开设,旨在帮助中小学生认识生命、体验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提高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综合性 生命教育课程是以生命的活动为圆心,以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发展生命和幸福生命为主线,根据不同年龄阶
4、段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对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性健康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多个专题教育进行有机整合为四个领域即生命与自我教育、生命与他人教育、生命与社会教育、生命与自然教育的一种课程形态。综合性体现在生命教育内容的综合、课程类型的综合、课程实施途径的综合、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和各种教育资源的拓展整合上。(二)实践性 生命教育是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它不仅通过语言或理论,而更多地通过生活实践来教育人,既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这决定了生命教育必须是围绕现实生活而展开的各种实践活动,从而给人以心灵震撼和人格陶冶,
5、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 生命教育的实践活动主要体现为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两种形式,无论哪种活动形式,都必须强调活动的真实性和体验性,只有真实,孩子们才能从实践活动中获得真知、真情、真感,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三)人文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是以人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并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门课程。其设置和实施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身价值在教育活动中的首要位置,围绕直面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关注学生情感世界和生命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而展开的,在教育中将人提高到“人”的高度,最终把人还原为“人”,达到人的自我实现,进而使学生
6、体验到人生的意义与乐趣,帮助学生获得身心和谐持续的发展。(四)开放性 生命教育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教育,具体表现在多方整合拓展的教育内容、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注重开放性与现场生成性的教育过程、多元多样的教育评价、从课堂到家庭到社区及青少年活动基地的广泛延伸的教育时空等。这些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创新的空间,使课程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需要。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中的多种资源进行学习、体验与内化。只有将生命教育的课程放到广阔的社会、时代与文化背景当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并丰富其学习经历,积累生活经验,体验
7、生活意义,才能真正促进个体生命成长,实现生命教育的目的。二、基本理念(一)以生命为核心,倡导生命关怀,提升生命价值 以生命为本的理念强调在课程建构中要回到生贫之中,遵循生命之道以关爱生命、感恩自然、追求生命的意义为核心,不仅要关怀自己的生命,还要关怀他人的生命,不仅要关怀人类的生命,还要关怀其他物种的生命,使万物和谐共生,以实现生命快乐、幸福、自由地发展。基于这一思想,本课程强调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愉悦、民主、宽松的生命成长空间,无条件地接纳所有的孩子鹦I导学生用客观的态度看待死亡现象,从而使他们更加珍爱生命,珍惜人生,体悟生命的价值。(二)以平等为前提,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
8、性 生命的个体形式是具体的、独特的、丰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别于其他生命个体的天赋、兴趣和爱好。生命在总体上具有多样性,本课程强调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不将人类个人意志强加给其他生命,创造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对个体生命来说,都是独一无二都是生而平等的,都有存在、生活、发展的权利。任何人都没有理由和权力轻视、无视、蔑视任何一个个体生命。 尊重生命体现在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差异性,尊重生命的兰性及其共在的生命世界。因此,本课程提出不分地域、国家、种族种,无论贫富、有无残疾都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个体,使他们生命的尊严,这是生命公平、公正的体现。(三)以回归生活为基点,坚持生命教育无痕生
9、命教育是基于生活实践的教育。生命以生活为载体,生活是人的生命的存在形式,人在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乐和生活乐趣。因此,生命教育要立足于学的生活实际,以他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事件等为内容,遵循理论与生活统一的原则,采取活动、体验、启发、陶冶、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验生命的意义及价值,使学生在体验中认同、内省和自悟,而不是强硬的教化和驯化。学生只有在这种无痕的活动和体验中接受教育,才能产生震撼生命的共鸣。(四)以和谐为目标,营造健康的生命环境 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生命的历程中进行的,一个健全的生命会在社会、自然、自我之中获得养料和力量,继而成
10、长和发展。生命向内探索构成了生命与自我的关系,生命向外探索构成了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和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对生命的理解、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是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这四种关系中得以体现的。因此,生命教育课程要帮助学生追求并建立这种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尊重、爱护自然界、社会中的各种生命体,领悟建立和谐、良好、健康的共生环境的重要意义,这也是生命教育的目标课程。(五)以自主探究为路径,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 自主性是生命教育的基本方式,人的生命成长是自主、能动的,具有自主权,包括人的生理发展和精神发展都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发展的主
11、动权只能在自身。生命教育强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生命教育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给他们提供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和分化性;进行分层活动、分组探究、分类指导,使学生的生命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因此,生命教育应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尽可能地适合每个学生,使其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为他们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奠定基础。三、设计思路 生命教育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生命教育课程设置的背景、课程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逸二部分为课程目标,叙述生命教育课程总目标和三个分目标:认知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动与表现。第三部分为生命教育内容标准,按
12、照1-9年级的顺序,逐年级地描述了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四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第四部分为实施建议曲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管理建议、教材编写建议五个部分组成。 作为地方课程,本标准的设计参照国家课程标准的结构,在“以生为本”和“和谐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从生命的高度立足于生命的特性,以提升生命价值为核心,以实现幸福生命为目的,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及实际需求,按照生命发生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围绕认识生命、爱护生命、完善生命的主线,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四个领域中逐步展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使课程
13、真正成为促进学生生命完整发展的有效载体。 生命教育内容涵盖广泛,在横向上,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毒品预防教育、性健康教育、民族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等归纳整合为生命与自我关系的教育、生命与他人关系的教育、生命与社会关系的教育、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教育的内容。并且,本课程以个体生命为着眼点,在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生命,实生命的和谐与幸福。 , 生命教育在纵向上,围绕个体生命的发生发展,可分为三个层砍 1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基本特性、生命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影响生命成长的主要因素,理解生命中
14、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现象,懂得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逆转性。 2爱护生命。树立生命可贵的意识,掌握保护生命的知识与技能学会处理生命危急时的干预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预防各种伤害生命事件的发生。 3完善生命。保挣心理和隋绪健康,促进社会l生良好发展,形成积极乐观、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合理规划人生,追寻生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最终实现自己的生命追求,激发自己的生命潜能,体悟自我实现的幸福。 在生命教育三个层次中,认识生命是基础,爱护生命是关键,完善生命是目的。三者在递进中紧密相联,缺一不可。每一节课主题内容的设计,可围绕这三个层级逐步深入展开,以实现本节课目标。 生命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设计,按照年级
15、(1q年)由低到高的顺序分段,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三个层次,围绕个体生命活动的四方面关系,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采取同一主题,螺旋上升的方式加以组织,使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认识、体验到感悟,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这样循序渐进、逐步深人,贯穿全书,形成了由低到高、各年段上下衔接、逐步递进、全面系统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命教育内容体系。 内容标准中的“活动建议”是为突出生命教育课程实践性和体验性特点,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而设置的。这些活动带有一定的典型性、指导性和启发性,应当融人教育教学中,并作为理解具体内容标准、设计教材和教案时的重要依据,但教材编写者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6、改造和补充。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生命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发生发展的现象和规律,使学生乐于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帮助他们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社会、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态度和安全、健康、快乐成长的生命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关爱环境、珍惜资源、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关注全球发展的责任意识,并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做人,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体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完善健康人格,为其生命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二、分目标 (一)认知与技能 1生命与自我关系的教育 了解生命的起源和个体
17、生命的孕育以及生命中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现象;认识生命的特性和发展规律;认识两性差异;学会自我情绪的表达与调控;了解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掌握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掌握日常生活中的技能,学会保护自己,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能规划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生命与他人关系的教育 熟悉开放的国际视野下与他人相处的法则;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生命的共在性以及他人存在对于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相互关心、共同合作、彼此尊重、善于沟通;同情弱小,积极面对人际冲突,树立宽容意识;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 3生命与社会关系的教育 作为一个社会性存在,个体生命首先要
18、社会化,适应社会的要求。了解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不同种族的个体生活方式;学会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既要维护个体的正当权益、权力和自由,又要遵守所在群体、社会的制度、规范,培养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引导学生思考死亡与人生的问题,正确认识生与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还要了解世界的伦理,关心人类的生存危机,树立地球村的观念,实现全方位生命的意义。 4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教育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生命体都有存在的权利,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爱护环境,善待自然,建立生命共同体,实践保护地球的守则;维持自然生态平衡,形成健康的消费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可持续发展。 (-)情感、态
19、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尊重他人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责任感与行为方式。 2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反对宿命论,能够不断地进行生命的自我体验和省思,体悟生命的神圣与可贵,培养乐观主义的生命态度。 3增强学生欣赏和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珍惜生命的存在,期待生命的美好,保护生命,发展生命,提高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自然的意识和环境伦理价值观,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其他生命及自然环境的行为习惯。 5培养学生开朗合群、善于沟通与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他们把对生命的关怀和热爱惠及他人和自然,能勇敢地面对挫折,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6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不分种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