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设计(DOC 38页).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设计(DOC 38页).doc》由用户(2023DOC)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设计DOC 38页 汽车 电力线 载波通信 模块 设计 DOC 38
- 资源描述:
-
1、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设计摘 要 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点对点的通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汽车电子设备控制和数据通信的要求,汽车总线技术已经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在汽车上建立以总线技术为基础的高速通信信道问题自然成为汽车电子领域广受关注的研究热点。而目前利用低压电力线进行信息高速载波的通信技术(PLC技术)由于可利用电力线、通信容量大、无需铺设新线路、接入灵活、成本低廉等优点,正受到国内外高度重视。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主要内容如下,分析了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优缺点及其在汽车内实现的可能,同时还分析了汽车内电力线载波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分析了汽车电器工作的电磁环境
2、及汽车内电磁干扰产生的机理、表现形式及其对汽车载波通信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了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建立了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模型,分析了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信道特性。实现了有线载波通信在汽车中的部分应用,设计了一个基于 DTMF 信号的有线载波控制系统,并将其用于汽车照明系统。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汽车内电力线载波数据通信。 关键词 载波通信,信道特性,OFDM,数据传输 I - -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当今社会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人们对汽车的各种要求越来越高。安全性、环保性、智能化、舒适性、娱乐性等各种特性要求促进了汽
3、车技术快速发展。电子控制系统用于汽车后,使汽车有关系统在各种工况下都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各种受控指标均能获得较大改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上的 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越来越多,从发动机控制到传动系统控制,从行驶、制动、转向系统控制到安全保证系统及仪表报警系统,从电源管理到为提高舒适性而做的各种努力等等,使汽车电气系统成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电子设备的大量应用必然导致车身布线系统庞大复杂,安装空间紧缺,运行可靠性低,故障维修难度大。据统计,一辆采用传统布线方式的高档汽车上,其导线总长度可达2km,电气接点高达1500个,并且该数字大约每10年增长1
4、倍。目前在一些高档车上线束的重量已经超过了汽车重量的4%。这大大加剧了粗大的线束与有限的车内空间之间的矛盾。同时,随着车上 ECU 数量的增加,为实现车内各 ECU 协同动作,达到智能控制的目的,要求大量的数据信息能在不同的电子单元中共享,通常这种数据传输要求的速率比较高。但是,传统的汽车电气系统采用的是点到点的单一通信,其特点是速度慢、线束复杂、相互之间少有联系。这种布线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汽车发展的需求。因此,改变汽车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PLC
5、C)技术利用遍布的电力线作为信号传输媒介,目前达到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200Mpbs。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自身的特点和汽车内电力线分布比较多的特点,能否将 PLCC 技术利用于汽车内的数据传输呢,针对这个问题,本论文将实现 PLCC 技术在汽车内数据传输的应用作为研究内容。为了称呼的方便,本论文后面部分将利用汽车电力线束进行数据通信的系统称为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与其他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PLCC 技术将通过车内电力线束实现电力与数据的同时传输。由于汽车内各电器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的实际情况不同,我们组建几个不同数据传输速率的汽车有线载波通信网络。高速载波通信网络将汽车内需要高数据传输速率的电器
6、模块连接在一起,而对速率要求不高的电器模块则使用低速通信网络。这样汽车内的所有电器模块就可以通过几根电力线束连接在一起,组成几个子系统。而这些子系统之间通过网间连接器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达到汽车各电器模块的协同动作,实现汽车的智能控制。 由于 PLCC 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的优势,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完全能够满足将来汽车发展对这方面的要求,从而能够为汽车数字化、信息化提供一种新的信息传输媒介。但是要实现汽车电力线的载波通信,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汽车内的电磁环境非常恶劣,各种电磁干扰对 ECU 控制模块来说都很严重,要实现以汽车电力线为通信媒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就必须对汽车内电磁环
7、境有详细的了解,分析它的各种干扰特性,在设计 ECU 模块时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减轻这些干扰对ECU 造成的影响。另外,从通信的角度出发,要实现稳定、可靠的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就必须对汽车线束的信道特性、汽车电磁环境、噪声特性,以及汽车线束的拓扑- 1 - 结构等有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得到汽车线束作为载波通信媒介的信道模型。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汽车电磁环境的特点以及电力线束作为载波通信信道的特性,设计合适的通信策略。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高,汽车上使用的 ECU 会越来越多。用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来实现汽车
8、内各 ECU 之间信息共享,可以为汽车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提供基础。同时,由于该技术能够极大地减少汽车内的线束、节约制造成本、有利于汽车的生产和维护,因此本课题在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的基础工作,本课题将开发应用于低速通信网络的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并将该模块应用于控制汽车的照明系统,实现对汽车照明系统的智能控制。 1.2 国内外在该方向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研究 PLCC 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2001 年中国信息产业部就已经正业务申请,国电通信中心拥有了开展网上业务的通行式批准了国电通信中心的 I
9、SP证。有报道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所成功地开发了2Mbit/s 和14Mbit/s 的电力线高速通信系统,在沈阳实现了第一个宽带接入实验。福建省电力实验研究院也研制成功了 10Mbit/s 的电力调制解调器。 PLCC 技术在汽车高速数据通信上的应用刚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时,重庆大学彭东林教授就开始采用 DTMF(双音多频)调制技术,通过汽车电力线实现了汽车照明系统控制。2000 年,常客集团和江苏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合作进行了汽车多路总线数据传输系统的研究,实现了在公交车辆上灯光照明控制。这些 PLCC 技术在汽车上的实际应用表明,利用 PLCC 技术在汽车电力线建立高速通信信道是可行的。然而国内有
10、关 PLCC 在汽车上应用的文章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总线协议和技术实现的层面上,对汽车 PLCC 技术的载波通信信道特性本身的研究还没给予重视,有限的一些相关文章主要都集中在汽车噪声对通信电路的影响,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对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理论上对 PLCC 在汽车上的应用做出些贡献。国内对 PLCC 技术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 1(针对电网具体情况进行传输特性测试与建模; 2(寻找适合电力线通信特点的新型调制方式和抗干扰措施的研究; 3(开发 PLCC 专用芯片,把 PLCC 技术商业化。 本文侧重于前面两点的研究,希望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对汽车供电系统形成的载波通信
11、信道的噪声特性、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建立合适的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出适合用在汽车环境下的通信技术。 1.2.2 国外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刚开始主要集中在 11kV 以上的高压远距离传输,工作频率为 150kHz 以下,该频段成为欧洲电技术标准化委员会电力线通信的正式频段。到 20 世纪 50 年代,低频高压电力线通信技术已广泛用于监控、远程指示、设备保护以及语音传输等领域,其传输速率一般为 1200bps或更低,称为低速 PLCC。 经过大量的研究,该项技术已近于实用,NORWEB 公司 1993 年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实现配电网上的
12、 25 个终端用户的电话与数据通信实验后,开发出在 2MHz 带宽数据- 2 - 传送系统,传送速率为 1Mbp/s。美国 AN 公司 1996 年推出 100kb/s 的电力线调制解调器芯片。1999 年德国 RWE 公司和瑞士 Ascom公司向公众展示了利用公用电话网传输电话和数据的技术,以高于当时 ISDN技术 20 倍的速度在因特网上浏览、传送数据。近几年,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国都相继报道了已经实现利用低压电力线的高速互联网传输技术,并正在各自国家进行推广。国际上对高速 PLCC 专用芯片的研制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美国的 Intellon 公司 14Mbit/s 芯片已经达到实用化
13、水平。为了推进 PLCC 的标准化工作,国际上成立了一些 PLCC 组织,但至今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 预计未来数年,随着高速上网愈来愈普及,新技术将把电线、无线和电话线这三种技术合而为一,让使用者通过网络连线,轻松将计算机、各种电子装置、安全系统和家电串连成家庭网络。除了在宽带接入方面的应用以外,在其他的领域 PLCC 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如仪器、仪表、航天运输等。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及相关技术的现有成果,在此基础上,对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该项工作可改变目前国内在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特性研究尚处空白的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
14、容安排如下: 第1章主要介绍了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简单介绍了电力线载波的原理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第2章详细介绍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原理,分析对其工作影响较大的各种因素,为下面的章节做准备。 第3章主要对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电磁环境和信道特性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设计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技术。 第4章在总结前面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试探性地给出了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主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和电气控制模块的电路。 第5章依据前面的硬件电路,画出了主控制模块、电气控制模块和键盘处理程序的框图,让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实现在理论上有了突破。 - 3 - 第2章 汽车
15、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2.1 汽车电力线载波原理 2.1.1 电力线载波原理 根据载波通信原理,利用电力线来实现的载波通信就称为电力线载波通信。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电源信号就是载波媒介信号,需要传输的数据信号由专用的芯片根据数据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我们将其称为载波信号。与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不同,载波信号加载和卸载的过程是载波信号与电力信号叠加和分离的过程。载波信号多为正弦信号,但其频率、幅值等因系统的差异而不同,其信号的发送、接收都是通过载波电路来完成的,它的传输介质就是系统的电源线。接收端将接收到的信号通过解码芯片解调,就得到了由传输点传输过来的数据信息。 -1 所示,为了便于理解,这里
16、将电源载波信号的加载、传输以及卸载过程如图2信号表示为,载波信号则用信号 表示,经过加载后,电源线上的信号为 U(t)f(t)U(t): U(t),U(t),f(t) (2-1) 载波信号 载波信号叠加信号 加载 卸载载 电源信号 电源信号 图 2-1 信号的加载、卸载过程 为了表示方便,图中载波信号的频率取得比实际小。具体的载波信号的频率、幅值等与采用的芯片以及电力线有关。在工程应用中采用的载波媒介 U(t)可以不同,图 2-1 中的载波信号是交流信号。 2.1.2 汽车电力线载波通信原理 本论文中汽车内的载波数据传输使用的电力信号是直流信号。汽车内的直流电气特性有利于已调制信号的传输,并且
17、由于信号传输的距离短,信号的损耗很少。虽然汽车内的电气环境很恶劣,但是基于以上的原因,控制信号f(t)的幅值可以很小(是 mV 级的电压信号),这种信号比汽车的电气干扰要小。因此信号对汽车内的电气环境的影响就很小,对其它电器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f(t)本论文中的模拟信号是由主控制单元控制的专用载波收发芯片产生的。这些模拟信号通过特殊的载波加载模块被加载到了汽车内的直流电力线上。与公式(2-1)不f(t)同的是,汽车内是直流电系环境,是标准的12V。而,就是DTMF控制信号,是mV级的电压信号。因此在电力线上的信号就为: U(t),12,f(t) (2-2) - 4 - 载波信号 载波信号叠加
18、信号 卸载 加载 电源信号 电源信号 图2-2 汽车电力线载波信号的加载、卸载过程 信号的表现形式如图 2-2 所示。除此之外,整个系统信号的传输过程与前面的分析完全一样。 通过直流电力线,控制信息被发送到了各个电器控制单元。各个电器控制单元通过与载波加载相反的过程,将控制信号从电力线上卸载下来,然后通过载波收发芯片解码为数字信号,载波收发芯片再将数字信息传输给电器控制单元。各电器控制单元将得到的地址信息与保存的地址信息相比较,以判断是否相符合,如果相符合就执行相应的动作,并发送一个应答信息给主控制单元;不符合就进入休眠,等待下次的控制信息接收中断将它唤醒。而主控制单元在接收到应答信号后,就顺
19、序进行下面的操作,如果没有应答信号,它将等待一段时间,直到接收到应答信号;如果在等待时间内发生了中断,而它还没有接收到应答信号,主控制单元将重新发送控制信息。这样就确保了传输数据的安全。 2.2 载波信号编码、解码设计 2.2.1 DTMF信号 可以作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方的信息载体信号有很多种,经研究分析,本论文采用了DTMF信号。DTMF(Dual Tone Multi Frequency),即双音多频信号,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力线信号的传输,特别是在电话网络中。DTMF信号是由两个频率相近的正弦波信号叠加而成的,即: f(t),Asin(2,ft),Asin(2,ft)1122 (2-3) ff
20、AA这里和代表两个不同的频率,和代表两个频率信号的幅值。如果用合1212适的采样频率对这个信号进行A/D转换,则很容易计算出每一个采样点的A/D值,而如果将这些采样值形成一张表,在单片机里用同样的采样频率将这张表中的数值用A/D转换器输出,就是双音频信号。由于高频率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损耗较大,一般ffAA高频信号的幅值要大些,一般为2db。即如果,那么,。 2121本论文中采用的DTMF信号发送、接受芯片是由MITEL公司出品的MT8888CE。它具有功能强、功耗低,工作稳定、可靠等优点,因此它在DTMF信号调制解调的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芯片能够直接与微控制器接口,产生或接收DTMF信号。
21、同时,该芯片能够产生发送、接收中断,利用此功能,与它接口的控制芯片就能够很好地控制载波信息的发送、接收。在本论文中,MT8888被设置工作于中断方式。 由MT8888产生的DTMF信号是由低音频和高音频这两组频率分别组合而成的。如表2-1所示, 表2-1DTMF信号的编码 - 5 - DIGIT D3 D2 D1 D0 FFLOWHIGH 697 1209 0 0 0 0 0 697 1336 1 0 0 0 1 697 1477 2 0 0 1 0 697 1633 3 0 0 1 1 770 1209 4 0 1 0 0 770 1336 5 0 1 0 1 770 1477 6 0 1
22、1 0 770 1633 7 0 1 1 1 852 1209 8 1 0 0 0 852 1336 9 1 0 0 1 852 1477 A 1 0 1 0 852 1633 B 1 0 1 1 941 1209 C 1 1 0 0 941 1336 D 1 1 0 1 941 1477 E 1 1 1 0 941 1633 F 1 1 1 1 低音频组的频率信号包括697HZ,770HZ,852HZ,和941HZ,高音频组包括1209HZ,1336HZ,1477HZ,1633HZ。这两组频率的信号分别组成16个不同的信号。DTMF信号的频率很低,从697HZ到1633HZ。此频带与汽车电气
23、系统内的高频干扰信号的频率相差非常大,控制系统中的低通滤波器完全能够将它同高频信号区别开来,从而实现控制信息的安全传输,达到准确控制的目的。 对于该表2-1中的所有信号来说,由于这两组信号的频率都相对比较接近(分别设,为、),因此0F所代表的信号都是拍频信号,拍频信号的频率为。,1212以表中的信号8为例,该信号由低频组的852HZ的正弦信号与高频组的1209HZ的正弦信号叠加而形成的,该信号的频率为1209-852,即357HZ,如图2-3所示。 图2-3 DTMF信号及其产生原理 从表 2-1 中可以看到,与在电话中普遍采用的编码方式不同,这里将这 16个信- 6 - 号编码为从 0 到
24、F 的十六进制的代码。在控制系统中数据的表示以字节为单位,一个字节可以表示为两个十六进制的代码,因此这种编码方式就使得载波通信在控制领域的应用成为可能。这样任何的数据都可以用这 16 个信号表示。并且,由于这种信号的特殊表示方式,与其他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同,这种信号的传输是以每次半个字节的方式进行的,即每次发送 4 位二进制数。 2.3 信号耦合模块设计原理 将信号耦合到电力线束上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是:电容耦合、电感耦合。电感耦合导致的耦合损耗可以达到几分贝,但是该方法避免了系统与网络的直接物理接触,使它更安全,更容易安装。电容耦合是通过一个直接前向电容实现高通滤波。 为了设计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