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周至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陕西省周至县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解析版).doc》由用户(青草浅笑)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周至县 2019 届高三上 学期 第一次 模拟考试 理科 综合 解析
- 资源描述:
-
1、 陕西省周至县陕西省周至县 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1.生物表现一定的生命特征,与它们的结构以及分子组成密不可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素、血红蛋白中含有 N 的一定是血红蛋白 B. 绿藻、黑藻、颤藻中没有叶绿体的一定是颤藻 C. 发菜和菠菜细胞内 DNA 均为链状的双螺旋结构 D. 核糖体、质粒、酶中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一定是酶 【答案】B 【解析】 叶绿素含有的元素是 C、H、O、N、Mg,血红蛋白的元素组成是 C、H、O、N、Fe,两者 都含有 N,A错误;绿藻和黑藻均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颤藻是蓝藻(原核 生物
2、)中的一种,其细胞中不具有叶绿体,B 正确;发菜属于原核生物,发菜细胞中的 DNA 为环状 DNA,菠菜属于真核生物,菠菜细胞中的 DNA为链状双螺旋结构,C错误;核糖体 由 RNA和蛋白质组成, 其中组成 RNA的成分中有核糖, 质粒的化学本质是 DNA, 组成 DNA 的成分中有脱氧核糖,酶绝大多数是 RNA,少数是蛋白质,所以核糖体、质粒和酶中肯定 没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质粒,D错误。 2.肌糖原和肌动蛋白是人体肌肉细胞的两种大分子物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肌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肌动蛋白的单体是氨基酸 B. 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 ATP 水解供能 C. 肌糖原和肌动蛋白在肌
3、肉细胞内合成场所不同 D. 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需要以 RNA 为模板 【答案】D 【解析】 【分析】 肌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多糖,肌动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吸能反应往往伴随着 ATP 的水解, 放能反应往往伴随着 ATP 的合成。 【详解】肌糖原是多糖,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肌动蛋白是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 基酸,A 正确;肌糖原和肌动蛋白的合成都是吸能反应,都需要 ATP 水解供能,B 正确; 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 肌糖原在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上合成, 故二者在肌肉 细胞内合成场所不同,C 正确;肌糖原的合成不需要以 RNA 为模板,D 错误。 故选 D。 3.豌豆细胞有氧呼
4、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该过程伴随 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如图所示) ,产生的能量促使 ATP 合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色素氧化酶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 B. 产生的能量大部分转移到 ATP 中 C. H+的这种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 D. 类囊体膜上可能发生类似 H+跨膜运输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豌豆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H与氧气最终在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水”,说明该 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根据图示“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需要载体蛋白”,可知该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详解】豌豆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
5、段产生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故细胞色素氧化酶 分布在线粒体内膜上,A 正确;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该过程产 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 错误;由题意可知,H+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需要载 体蛋白的协助, 故为协助扩散, C 正确; 光反应过程中水光解也能产生H, 同时也产生 ATP, 光反应的场所在类囊体薄膜,故类囊体膜上也可能发生类似 H+跨膜运输过程,D 正确。 故选 B。 4.下列有关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A.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温时间过长所致 B.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 C. 重
6、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D. 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可知本题涉及噬菌体侵染实验、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 若搅拌不充分,少数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沉淀物中存在少量的放射性,A错误;斐 林试剂可用于检测还原糖,但需要进行水浴加热。因此,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 能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B正确;重铬酸钾在酸
7、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 绿色, C 错误; 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中, 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的含量, D错误。 故选 B。 【点睛】识记噬菌体侵染实验、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和绿叶 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等实验的原理、材料、试剂和现象,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 断。 5.某二倍体高等动物(2n=6)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下图是其体内处于减数第一次分 裂中期的某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形成该细胞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B. 该细胞含有 3 个染色体组,12 条染色单体,12 个 DNA C. 该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都连着细胞两极发出的
8、纺锤丝 D. 该细胞分裂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aBX、aBXA、AbY、bY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细胞是同源染色体排列在中央赤道板上, 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其中该雄 性的动物细胞中有一对异型的性染色体 XY。 【详解】图中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少了一段片段 A,而另一条多了一个片段 A,属于染色体结 构的变异,图中没有基因突变,A 错误。该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12 条染色单体,12 个 DNA, B 错误。 该细胞是动物细胞,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上连着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 C 错误。根据图中细胞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细胞分裂完成可以产生 aBX、aBXA、AbY、bY
9、 四种基因型的配子,D 正确。 【点睛】对图形判断不准确是做错题的原因,错因分析: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的 异位混淆。2 没有判断出有 XY 性染色体。3.没有注意审题是动物细胞。 6.下图表示水稻种子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脱落酸和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 图中曲线反映出生长素抑制脱落酸的合成 B. 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蜡熟期 C. 脱落酸浓度越高有机物含量越高 D. 生长素和脱落酸共同调节水稻种子的成熟过程 【答案】D 【解析】 由图可知,在乳熟期,生长素含量、脱落酸含量和有机物总量都快速增加;在蜡熟期,生长 素含量快速下降;在完熟期,脱
10、落酸含量快速下降;有机物总量在蜡熟期达到最大值,并保 持相对稳定。 A、在乳熟期生长素浓度增加,脱落酸的含量也增加,所以图中的曲线不能反映出生长素抑 制脱落酸的合成,A 错误; B、由图可知,脱落酸促进水稻种子有机物总量增加最明显的时期是乳熟期,B 错误; C、由图可知,在完熟区脱落酸浓度下降而有机物含量持续升高,C 错误; D、生长素和脱落酸共同调节水稻种子的成熟过程,D 正确。 故选:D 7.某实验小组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条件下,用金鱼藻做了关于光合作用的实验(假若实验 过程中呼吸速率不变) , 图 1 和图 2 表示实验结果, 其中图 2 表示当 NaHC03浓度为 20 mg/L 时测
11、定的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 (2) NaHCO3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_,但 NaHCO3浓度过高(如 30 mg/L)净 光合速率反而变小,原因最可能是_。 (3)从图2中可以判断呼吸速率的相对值是_。 e点后温度_ (填“是” 或“不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4)如果金鱼藻长期缺乏 Mg,再做该实验时,图 2 中的 b点应向_移动。 【答案】 (1). NaHCO3溶液的浓度和光照强度 (2). 为金鱼藻提供 CO2 (3). NaHCO3浓度过高,使金鱼藻细胞失水,从而影响金鱼藻的光合作用 (4). 5 (5).不是 (6). 右 【解析
12、】 【分析】 分析图:图 1 表示 NaHCO3溶液的浓度对金鱼藻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图 2 为 NaHCO3浓度 为 20 mg/L 时测定的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目的可知,本实验中自变量为 NaHCO3溶液的浓度和光照强度,因变量为金鱼藻的净光合速率。 【详解】 (1)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据此结合题意和图示分析可 知: 该实验小组所做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NaHCO3溶液的浓度和光照强度对金鱼藻光合作用的 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NaHCO3溶液的浓度和光照强度。 (2)NaHCO3溶液可作为 CO2缓冲液,为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 CO2,但 NaHCO3
13、溶液过 高(如 30 mg/L)又会导致金鱼藻细胞失水,从而影响金鱼藻的光合作用,使金鱼藻的净光合 速率反而变小。 (3)图 2 中,当光照强度为零时,光合作用不能进行,此时纵坐标对应的数值表示呼吸速 率。可见,金鱼藻的呼吸速率的相对值为 5。e 点后,净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 增加, 因此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光合速率因素, 但因实验是在光合作用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进行, 所以温度也不是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4)图 2 中的 b 点所对应的净光合速率为零,此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Mg 是合成 叶绿素的原料。如果金鱼藻长期缺乏 Mg,则会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反应速率下降,进 而导致光
14、合速率下降,因此,只有增加光照强度才能使光合速率增加,进而保持 b 点所对应 的净光合速率为零。可见,如果金鱼藻长期缺乏 Mg,再做该实验时,图 2 中的 b 点应向右 移动。 【点睛】1、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 化。当自变量增大到某一程度,因变量不再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此时自变量不再是限制 因素。 2、Mg 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如果植物缺乏 Mg,则会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反应速率下 降,进而导致光合速率下降。 8.下图是人体内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 A、B和 a、b、c代表相关 结构,、代表不同的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
15、)兴奋从 A 传到 B导致 B兴奋,c的膜内电位变化是_。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将兴奋传至_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骨骼肌颤栗, 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和_(填序号)的含量升高,产热增加。 (3)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_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该激素调节血糖升高 的原理是_。 (4)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递质)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 体退化且再生受阻,从免疫角度上说,该疾病属于_。 【答案】 (1). 由负变为正 (2). 下丘脑 (3). (4). 胰岛 A (5). 促进肝糖 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6). 自身免疫病 【解析】 【分析】 图示是人体内
16、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部分结构示意图,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 为 突触小体,B 为突触后神经元,a 为突触小泡,b 为突触间隙,c 为突触后膜。表示促甲 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示甲状腺激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详解】 (1)静息时,c 处的膜内为负电位,当兴奋从 A 传到 B 导致 B 兴奋时,c 处膜内电 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传出神经将兴奋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使骨骼肌颤 栗,另一方面使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3)血糖含量降低时,会刺激胰岛 A 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 物质的转化为葡萄
17、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 (4)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 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某病人体内产生的某种抗体作用于突触后膜(c)上乙酰胆碱 受体后,使乙酰胆碱受体退化且再生受阻,是免疫系统把乙酰胆碱受体当做抗原攻击,该疾 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1、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当受到刺激时,膜两侧 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寒冷环境中使产热增加的激素有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3、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 高,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
18、定。 9.某湖泊湿地地势开阔,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孕育着多种野生植物、野生动物和微生物。 植物类除垂柳、杨树等防护林树种外,湖滨处有荻、蒲、芦苇等挺水植物,浅水处有荇菜、 莲、芡实等浮水植物,深水处有苦草、眼子菜、黑藻等沉水植物。 (l)从消耗氧的角度看,该湿地公园中荇菜与泥鳅的种间关系是_。 (2)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 _能力, 该种能力的基础是_机制。 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 决定该种能力大小的因素是_。 (3)下图为该湿地的黑斑蛙数量调查结果,其种群数量变化趋势是_,理由是 _。 【答案】 (1). 竞争 (2). 自我调节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