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配件营销》课件第五章.ppt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汽车及配件营销》课件第五章.ppt》由用户(momomo)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及配件营销 汽车 配件 营销 课件 第五
- 资源描述:
-
1、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 1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5.1 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5.2 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5.3 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5.4 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5.5 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5.6 销售服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复习思考题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 2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消费心理学的概念及主要内容,了解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熟悉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3)熟悉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4)了解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点、社会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5)熟悉和掌握对销售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学习一些消费心理学的知识,可使销售及业务接待人员在接待过程中很快地掌握客户的心
2、理特点,了解客户的需要和动机,并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激起客户的消费动机和购买行为,使客户获得最大的满足。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3 3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学科。5.1.1 消费心理学的形成消费心理学的形成消费行为与生产行为一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必需的。在原始社会,人们以自己的生产活动来满足消费;进入商业社会,人们则以销售活动来实现消费。5.1 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4 4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自由竞争日益加剧,商品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市场销售也逐步由以生产为主的时代过渡到以销售为主的时
3、代。为了争夺市场,扩大市场占有份额,谋取更大的利润,企业家们开始意识到产品的推销和刺激消费需求对企业生存的重要性,推销术和广告术也开始应用于企业经营中。与此同时,各种依据心理学原则指导商品生产与销售的学科应运而生,销售心理学研究也由此而发展起来。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5 520世纪20年代,这一时期的市场经营观念是“以生产为中心”的经营观念,研究重点在于如何直接促进企业的产品销售,而非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研究的范围也基本局限于理论阐述,未能投入到具体的市场营销实践中。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6 620世纪30至50年代,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得到了迅猛发展,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市场营销实践中。由于3
4、0年代初爆发的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了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企业家若要在竞争中战胜对手,求得生存,打开产品销路,就必须转变生产经营观念,因此,重视消费者的行为动机与心理变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这一时期,市场学、管理学、推销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又为丰富和完善消费者行为理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进一步推动和促进了消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更多的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转入这一研究领域,相继提出了许多理论,对消费者个体、行为、态度、购买习惯及新产品扩散中的行为等研究都更加深入具体,使消费心理学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
5、7 7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成熟与完善的新时期,并确立和巩固了自己应有的地位,成为市场营销活动、消费趋势研究以及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理论依据之一。这一时期,消费心理学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许多新兴的现代科学技术,如电脑、经济数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被广泛地应用于消费心理学研究中,并且不再把消费者作为一个简单的某种使用价值的购买者,而是把消费者作为一个积极的决策者,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研究建立在更科学、更完善的理论基础之上,使消费心理学成为现代经济科学的重要学科之一。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8 85.1.2 消费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消费心理学的主要
6、内容企业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最终目的在于售出商品,实现商品价值,获得利润。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在于商品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如何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企业只有在了解和掌握了消费者的需要、习惯、购买心理以及变化规律,才能不断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产品创新,扩大产品销路,以多种多样的营销服务方法手段赢得更多的客户,求得企业的生存、发展与壮大。基于这种企业与消费者的新型关系,决定了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9 91.销售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现象销售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现象消费者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主体,其购买行为影响着市场运动变化的取向和趋势,而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其心理活
7、动的支配,消费者在整个消费活动中的表现自然也是其心理活动的体现。因此,消费者的心理现象是消费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010为了认识和研究的方便,心理现象可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即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人的认识(知)过程、情感过程(情)和意志(意)过程。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方面是人的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认识(知)过程又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111(2)个性心理。消费者在认识、情感、意志的心理活动过程中总会在进行实际活动的具体的个
8、人身上再现出来。它必然会受到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影响,也会受个人生理因素,如神经系统特点的影响。这些心理活动既具有一般的规律,又总是带有个人的特点。由此可见,在人们彼此共有的认识、情感和意志等心理过程中,总是带有属于个体独有的特点,这种表现在心理活动过程中的、属于个人独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面貌,则称之为个性。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212消费者因受教育程度、社会阶层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需要、动机、兴趣、价值与世界观的共性,称为个性倾向性。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中除了表现出心理现象的一致性和规律性外,还会表现出他们不同的个性特征,如能力的差别、气质的不同、性格的差异等,这使得消费者形成了不同的购买动
9、机和行为。消费心理学就是要围绕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和个性心理这两个基本方面来进行研究,这将有助于掌握消费者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和把握消费行为的差异性。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3132.销售过程中的群体心理销售过程中的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泛指社会人群的消费心理在消费活动中所带有的其所属社会群体宏观的心理特征,表现出群体心理与行为的一致性。这种群体心理的形成与表现是受到消费者所处的环境影响的,如文化传统、社会阶层、参照群体、家庭、流行时尚、消费风俗、生活方式等外界因素都对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都是在消费心理学研究当中不可忽视的内容。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4143.消费心理与市场营销的
10、关系消费心理与市场营销的关系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终实现,除了与个体的消费心理有关外,还直接受制于企业的营销服务,如商品的广告宣传、购物环境等。特别是销售人员、业务接待员所提供的服务,都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因此,营销过程中的销售模式、服务质量以及销售人员和业务接待员的心理素质等,也是消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5155.2.1 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销售过程是企业的生命,而消费者就是企业活动的中心。因此,在销售领域进行心理学研究对开展市场营销活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可归纳为如下三点:5.2 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消
11、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616(1)有助于企业全面、深入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预测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开拓市场,引导消费。在市场经济下,消费者毫无疑义地成为市场的主体,因此,了解和满足消费者现实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按照消费者的愿望组织生产与销售,成为企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同时,企业还要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从而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提高产品和企业的竞争力。为了使消费者能及时了解产品的各项功能和用途,愿意接受新产品,购买新产品,企业可以通过消费心理学中所阐述的原理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推销手段与策略来引导消费者,努力将市场
12、扩大,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和更广阔的生存空间。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717(2)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基本受到来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来自商品本身;二是来自服务。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竞争不单纯是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竞争,也是产品销售与服务的竞争,只有认真研究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掌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才能为提高销售服务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在看似简单的销售购买过程中,反映的决不仅仅是一买一卖的简单所有权交换关系,消费者言谈举止所流露的心理愿望,需要销售人员、业务接待员的细心观察,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818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接待
13、服务方式,使整个销售及接待过程成为一种和谐的、令人愉悦的社交过程,在轻松的氛围中实现商品价值,最终为企业带来声誉与赢得客户。要达到这一效果,仅仅依靠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或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服务接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1919(3)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思想的转变,形成现代经营理念。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不断完善,给传统经营思想与经营理念带来了根本性的冲击。当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时,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自然成为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市场形势的变化促使企业改变以往那种不按市场需要且盲目生产经营的旧观
14、念、老办法。经营思想观念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不仅仅是销售心理理论建立的基础,更是现代企业变革与发展的根本之路。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0205.2.2 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消费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现代心理学家对消费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内心研究法、测验法。1.观察法观察法观察法可以说是研究行为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现代科学运用的最广泛的方法。观察法是指在销售活动中,通过观察来记录活动中发生的行为与事件,来分析解释这些现象之中存在着怎样的联系,进而了解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1211)观察法的优缺点观察法的优点在于其简便易行;被观
15、察的行为是自然发生的行为,长期系统地进行观察,可以获得真实而有价值的研究材料;观察的过程不需要被观察者合作,不会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观察所得的结果有直接的意义等。当然,这种方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由观察者所得的资料只能说明事实是什么,很难解释某种消费行为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再者,进行观察时需花很多的时间,以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2222)观察法的实现观察法按照观察场地可分自然环境观察法和控制环境观察法。自然环境观察法通常是在一个开放的、全面的经营环境中进行,在消费实际中了解消费者的真实行为与环境的影响作用。通过专业人员和隐蔽的摄影机,记录下经过货架的人次、在产品前停留的
16、人次以及消费者的行为动作和表情等。控制环境观察法是在控制环境下进行的观察,这时虽然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是在参与一项实验,但他并不知道实验的目的。当被观察者在一个环境中完成本项任务时,专业人员正借助隐蔽的摄像机或单向镜,对他们完成任务的整个过程进行观察。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323观察法还可以因观察者在观察时出现的身份、实际参与活动的程度不同,可分为非参与观察和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是指研究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记录观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参与观察是指观察者实际参与被观察活动。为保证观察材料的真实性与代表性,在准确有效地实施观察法时,应采用如下方法:(1)每次只观察一种行为;(2)要事先界定打算观察的行为特
17、征,并事先准备好记录表格,以便随时记下观察到的具体事实;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424(3)观察记录时,除笔记外,应尽量利用精密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录相机等,以帮助自己获得更客观、更真实的材料;(4)为避免时间因素的影响,不妨采用时间抽样的方法,即在一天或一周内,从不同时间中抽取等长的数个时间段,做同一方式的重复观察,之后综合观察所得,这样的观察结果会更具代表性。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5252.实验法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按照既定的实验设计,人为地改变作用于人的条件,同时控制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引发被观察现象的发生,并通过多次改变条件,研究者对所研究的心理现象的产生原因、发展与
18、变化得出科学推断的研究方法。实验法不但探究某种心理现象“是什么”,更要探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理现象,因此,实验法比观察法更具优越性。但它所要求的实验控制条件较为苛刻,实际实施起来也较为困难。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6263.调查法调查法调查法是消费心理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它是以想要了解的问题为范围,拟定问卷,请有代表性的被调查者自由表达他们的态度或意见。根据实行调查的方式,调查法主要可分为访问法和答卷法。访问法一般是研究者直接向被访者提出问题,同时记录他的回答以便分析,也可以通过电话进行访问。答卷法是由研究者把印有一系列问题的答卷发给被调查者,由被调查者填写。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72
19、74.内心研究法内心研究法内心研究法是一种通过投射技术或召开座谈会的间接方式来了解人们潜意识的动机与情感的研究方法。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8285.测验法测验法测验法是指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常见的心理测验有能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及人格测验等。以上所述的几种研究方法都不是彼此孤立的、无关联的,而是各有特点、互为补充的,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以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29295.3.1 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的需要1.需要的概念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个体生理或心理上的一种不平衡状态,是个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
20、人们感到了某种不平衡态而力求获得满足(恢复平衡)的一种心理状态。在经济活动中消费者的任何需要都可以通过买卖活动来得到满足,而消费者的需要又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并且还受到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水平、宗教信仰以及所在地区和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等的影响。因此,掌握人们有哪些需要,分析这些需要有什么特点,开发潜在的需要市场,对经营者来讲,是件非常重要的工作。5.3 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消费者的需要和动机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30302.需要的分类需要的分类需要有以下四种基本分类。(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又称自然性需要,主要是由生理上的匮乏所引起的需要,一般是指对衣、食、住、行、性等用
21、以维持机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人们参加社会生活、进行社会生产和社会交际而产生的需要,如对爱、朋友、权力、威望、劳动、自我发展等的需要。由于社会性需要属于人类特有的高级需要,它受政治、经济、文化、地域、民族等的制约,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变化性。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3131(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指人们对物质对象的需要,如衣食住行等相关日用品及在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在人的物质需要中,既有生理需要的成分,又有社会需要的成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需要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和不断的丰富,其中社会性成分也将不断提高。精神需要是指人们对精神生活和
22、社会交往中精神产品的需要,如对知识、道德、宗教信仰、政治信念、艺术和审美等方面的需要。人的精神需要大多属于社会性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追求真理、探索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动力,都是在这些精神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3232(3)主导需要和次要需要。根据需要获得满足的强烈程度可分为主导需要和次要需要。主导需要是指在某一阶段压倒个体其他需要而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它要求得到满足的力量是个体当时所有需要中最强大的,最可能推动个体去行动而得到满足的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人的活动能力是有限的,哪一个需要能战胜其他需要而成为此时间内的主导需要,则依赖于此需要对个体的意义、当时
23、的环境及此需要得到满足的可能性等因素。次要需要是指在某一阶段内在强烈程度上处于次要地位的需要。比如“饥不择食”,说的就是当饥饿需要占主导地位时,卫生、安全等需要就都退居次要地位。主导需要与次要需要并非一成不变,两者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表现并能够相互转化。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3333(4)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指维持个体生命的最基本的需要,一切避免因饥、渴、冻、热、危险等可能导致死亡的因素而对饮食、衣物、住所、安全保护等的需要,都属于生存需要。人类的生存需要至少要得到最低限度的满足,否则可能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享受需要是指人们在占有物质或精神财富时所获得的感官或精神上愉悦的需
24、求。人们的享受需要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生活的富裕,会不断得到满足,并相应发展出新的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是指人们对自我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包括智力和知识的增长,还包括个人潜能的发挥,能否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等。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34343.需要的特征需要的特征(1)需要的对象性与周期性。需要的对象性是指人们的需要总是指向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对象,否则满足需要就无从谈起。需要的周期性是指需要的满足并不是永久性的,而且周而复始地不断出现。虽然某一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强度会减弱、消退,并会在一般时间内不再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消退的需要也会重新出现。需要的周期性特征是由生物有机体和
25、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所决定的。消费者消费需要的周期性还同商品的使用寿命、社会时尚以及个人的购买习惯、工作与闲暇时间等因素有关。需要虽然周而复始地不断产生,但每一次都不是上一次需要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对象、满足方式、强度等方面有所变化。第5章 消费心理学简介3535(2)需要的多样复杂性。人是社会的人,不仅具有情感、意志、兴趣爱好、气质人格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而且总是隶属于不同的民族、国度、地域、阶层。例如人们信奉不同的宗教,具有不同的信念,遵循不同的风俗习惯及行为方式。由于个人的、自然的、社会的原因,对同一类的或同一方面的需要,不同个体可以赋予全然不同的内容且采取大相径庭的满足方式;而同一个体在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