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签 分享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9
上传文档赚钱

类型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2月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 上传人(卖家):mrliu
  • 文档编号:78700
  • 上传时间:2018-10-23
  • 格式:DOC
  • 页数:19
  • 大小:339KB
  • 【下载声明】
    1. 本站全部试题类文档,若标题没写含答案,则无答案;标题注明含答案的文档,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2. 本站全部PPT文档均不含视频和音频,PPT中出现的音频或视频标识(或文字)仅表示流程,实际无音频或视频文件。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不予退换。
    3. 本页资料《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2月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由用户(mrliu)主动上传,其收益全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该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传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请根据预览情况,自愿下载本文。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5.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及以上版本和PDF阅读器,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南省 重点中学 2017 2018 年高 语文 12 联考 试题 答案 解析 word 下载 _考试试卷_语文_高中
    资源描述:

    1、 - 1 - 豫北重点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二 12 月联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历史上对茶的称谓和写法很多,有茗、葭、茶等叫法与写法,至唐代茶圣陆羽着茶经后, “ 茶 ” 字的形、音、义才固定下来。隋唐时期,是中国茶文化发

    2、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茶道盛行,饮茶已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人们不仅讲究 “ 煮茶 ” 技艺,对茶具亦十分重视。 “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 ,盛唐时的茶具以金银器皿为主,这与唐代贵族喜用金银器有关。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迅速,日趋纯熟,并大量吸收西亚和中亚金银器发达地区在工艺、造型及纹饰等方面的长处,使得唐代的金银茶具既实用又精美。唐代盛行煮茶与煎茶,饼茶须碾成茶末煮饮。据查,唐人的饮茶习惯与现代人有所不同,有在茶中加盐的习惯,唐人认为盐有益于散发茶香 ,所以烹茶时在茶汤中加入适量的盐调味(这种习俗在今天我国藏、蒙地区仍可见遗风)。 当然,这时的茶具在重视金银器皿的同时,并未放弃瓷器。

    3、晚唐至五代时,我国瓷器也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形成了以如玉似冰的越窑青瓷及邢窑白瓷为代表的瓷茶具新时代。唐代陆龟蒙有秘色越器诗曰: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 题目中的 “ 秘色越器 ” 就是指唐代越窑青瓷精品, “ 秘色 ” 是赞誉越窑瓷器釉色罕见的青翠莹润之美;后来五代时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这些瓷窑专烧供奉朝廷用瓷,秘不示人, 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故名。 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上至王公大臣、文人僧侣,下至商贾绅士、黎民百姓,无不以饮茶为时尚。宋人饮茶一改唐人 “ 煮茶 ” 之法,将茶末置于茶盏,以茶瓶

    4、注汤点啜,称 “ 点茶 ” ,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包括将团饼炙、碾、罗,以及候汤、点茶等一整套规- 2 - 范的程序。在点茶方式的基础上,宋人还创造出了一种被称为 “ 斗茶 ” 的饮茶娱乐方式。宋人斗茶,先斗色、次斗痕。先将研细的茶末放入茶盏之中,一边以执壶注沸水下冲,一边用荼筅击拂,最后看谁汤花 “ 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 ” 则为赢。点茶,赏茶,品 茶,斗茶,显示了宋人茶色生香,有滋有味的生活! 清代,茶文化呈现出多元面貌。 “ 文士茶 ” 勃兴,改宋元的 “ 点茶 ” 为 “ 冲茶 ” ,将茶叶直接投入壶中冲泡,再转注茶杯饮用,奠定了今日的泡饮方式。清康、雍、乾三代是清宫茶具制造的鼎盛期

    5、,出现了粉彩、珐琅彩、仿木石等创新茶具。从从茶具形制讲,除茶壶与茶杯外,盖碗是清代茶具一大特色。盖为 “ 天 ” 、碗为 “ 人 ” 、托为 “ 地 ” ,展现了中国人有关器用之道的哲学观。当然,清代的茶碗并非全部带盖,而是在烧制中即分为盖碗和碗两类。 (选自杯盏千古传雅韵,有删减)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 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以前,茶的称谓和写法有很多种, “ 茶 ” 字的形、音、义都还没有固定下来。 B. 隋唐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宋代是中国茶文化的鼎盛时期,清代茶文化呈现出多元面貌。 C. 唐代讲究 “ 煮茶 ” 与 “ 煎茶 ” 技艺。宋代流行 “

    6、 点茶 ” ,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 D. 盛唐时茶具以金银器皿为主,有 “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 的说法,体现出唐人在饮茶时将茶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唐代金银器制作工艺发展迅速,日趋 纯熟,金银茶具既实用又精美;盛唐时茶具主要是金银器皿,这与唐代贵族喜用金银器不无关系。 B. 唐人认为盐有益于散发茶香,所以有烹茶时在茶汤中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的习惯,这种习俗在今天我国的藏、蒙地区仍可见遗风。 C. 晚唐至五代时,我国瓷器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但自从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后,老百姓就不能再用瓷器了。 D. “

    7、秘色越器 ” 的 “ 秘色 ” 既是赞誉越窑瓷器釉色罕见的青翠莹润之美,也是指瓷窑秘不示人,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 A. 宋代盛行茶道,这从宋代 几乎全民都以饮茶为时尚以及宋人点茶、赏茶、品茶、斗茶等茶色生香、有滋有味的生活中都可体现出来。 B. “ 文士茶 ” ,改宋元的 “ 点茶 ” 为 “ 冲茶 ” ,将茶叶直接投入壶中冲泡,再转注茶杯饮用,今日的泡饮方式就是在此基础上延续而来的。 C. 不同时代,茶具各有不同,盖碗是清代茶具的一大特色,当然,清代的茶碗并非全部带盖,在烧制中即分为盖碗和碗两类。 D. 到了清代,相比隋唐以及宋代,

    8、饮茶方式变得更为简单方便了,茶具制造更为新颖多样,有关器用之道的哲学观也更深刻丰富。 【答案】 1. D 2. C 3. D 【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D 项, “ 体现出唐人在饮茶时将茶具放在第一位的思想 ” 说法错误,文中并无此说法 。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C 项, “ 老百姓就不能再用瓷器了 ” ,理解错误,原文 “ 后来五代时吴越国钱氏割据政权控制了越窑窑场,命令

    9、 ? 庶民不得使用 ” ,不能使用越窑窑场的瓷器不代表所有瓷器都不能使用 。 点 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D 项, “ 有关器用之道的哲学观也更深刻丰富 ” 说法错误,原文 “ 盖为 天 、碗为 人 、托为 地 ,展现了中国人有关器用之道的哲学观 ” 并不能说明 “ 有关器用之道的哲学观更深刻丰富

    10、 ” ;另外, “ 饮茶方 式变得更为简单方便了 ” 也于文无据 。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织席记 孙犁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从南几县走过来,在蠡县、高阳,到处在纺线、织布。每- 4 - 逢集日,寒冷的早晨,大街上还冷冷清清的时候,那线子市里已经挤满了妇女。她们怀抱着一集纺好的线子,从家里赶来,霜雪粘在她们的头发上。她们挤在那里,急急卖出自己的线子,买回棉花;赚下的钱,再买些吃食零用,就又匆匆忙忙回家去了。回家路上的太阳才融化了她们头上的霜雪。 到端村。集日那天,我先到了席市上。这和高、蠢一带的线子市,真是异曲同 工。妇女们从家里把席一捆捆背来,并排放下。她

    11、们对于卖出成品,也是那么急迫,甚至有很多老太太,在乞求似的招唤着席贩子: “ 看我这个来呀,你过来呀! ” 她们是急于卖出席,再到苇市去买苇。这样,今天她们就可解好苇,甚至轧出眉子,好赶织下集的席。时间就是衣食,劳动是紧张的,她们的热情的希望永远在劳动里旋转着。 在集市里充满热情地叫喊、争论。而解苇、轧眉子,则多在清晨和月夜进行。在这里,几乎每个妇女都参加了劳动。 那些女孩子们,相貌端庄地坐在门前,从事劳作。 这里的房子这样低、挤、残破。但从里面走出来的妇女、孩 子们却生的那么俊,穿得也很干净。普遍终日地劳作,是这里妇女可亲可爱的特点。她们穿得那么讲究,在门前推送着沉重的石砘子。她们的花鞋残破

    12、,因为她们要经常在苇子上来回践踏,要在泥水里走路。 她们,本质上是贫苦的人。也许她们劳动是希望着一件花布褂,她们是这样辛勤的劳动人民的后代。 在一片烧毁了的典当铺的广场上,围坐着十几个女孩子,她们坐在席上,垫着一小块棉褥。她们晒着太阳,编着歌儿唱着。她们只十二三岁,每人每天可以织一领丈席。劳动原来就是集体的,集体劳动才有乐趣,才有效率,女孩子们纺线愿意在一起,织席也愿意雀一起。问到她们的生活,她们说现在是享福的日子。 生活史上的大创伤是敌人在炮楼 “ 戳 ” 着的时候,提起来,她们就黯然失色,连说不提了,不提了。那个时候,是 “ 掘地梨 ” 的时候,是端村街上一天就要饿死十几条人命的时候。 敌

    13、人决堤放了水,两年没收成,抓夫杀人,男人也求生不得。敌人统制了苇席,低价强收,站在家里等着,织成就抢去,不管你死活。 一个女孩子说: “ 织成一个席,还不能点火做饭! ” 还要在冰凌里,用两只手去挖地梨。 她们说: “ 敌人如果再待一年,端村街上就没有人了! ” 那天,一个放鸭子的也对我说: “ 敌人如果再待一年, 白洋淀就没有鸭子了! ” - 5 - 她们绝处逢生,对敌人的仇恨长在。对民主政府扶植苇席业,也分外感激。公家商店高价收买席子,并代她们开辟销路,她们的收获很大。 生活上的最大变化,还是去年分得了苇田。过去,端村街上,只有几家地主有苇。他们可以高价卖苇,贱价收席,践踏看人民的劳动。每逢春天,穷人流血流汗帮地主去上泥,因此地主家的苇子才长得那么高。可是到了年关,穷人过不去,二百户人,到地主家哀告,过了好半天,才看见在钱板上端出短短的两戳铜子来。她们常常提这件事!她们对地主的剥削的仇恨长在。这样,对于今天的光景,就特别珍重 。 1947 年 3 月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段中 “ 霜雪粘在她们的头发上 ”“ 太阳才融化了她们头上的霜雪 ” 两个句子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突出了乡村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163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南省豫北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12月联考试题(有答案解析,word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p-78700.html

    Copyright@ 2017-2037 Www.163WenKu.Com  网站版权所有  |  资源地图   
    IPC备案号:蜀ICP备2021032737号  | 川公网安备 51099002000191号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